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点反应,反倒认为出洋的那些华人,都是大明弃民,根本不管这件事。
    于是西班牙人便放心下来,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也就是1639年,西班牙人再一次在马尼拉屠杀华人,这一次又是数不清的华人被西班牙人屠杀,他们的财产也被西班牙人给抢夺了过去。
    本来郑氏集团对此是十分愤怒,想要出手干预此事,报复西班牙人,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郑氏集团没有能发动进攻马尼拉的行动,而崇祯这个时候根本顾不上这种事情,所以西班牙人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是西班牙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王朝说垮就垮了,在中国一个全新的大中朝迅速的崛起,在前两年的时候,肖天健还没有力量找西班牙人讨个说法,但是现在随着海贸集团的发展和海军实力的迅猛扩张,大中朝终于有了力气来找西班牙人算账了。
    在天元六年的时候,肖天健便着令礼部对西班牙人发出照会,着令西班牙人对着两次大规模屠杀华人事件给大中朝一个解释,并且要求西班牙人给受害华人亲属进行赔偿,为此西班牙人非常担忧,但是却咬着牙不肯认错。
    现在当看到大中朝悍然将荷兰人逐出台湾岛之后,西班牙人更是害怕了起来,于是天元七年末的时候,西班牙人开始朝着马尼拉增派军队,并且开始武装当地土著,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大中朝的兴师问罪。
    同时西班牙派出战船开始驱逐出现在菲律宾沿海的大中朝海军船只,双方在年底的时候,便逐步的开始发生摩擦。
    第二百零九章 出师马尼拉
    随着一场场的军事胜利,大中朝不断的收获各种战争红利,这让大中朝的官员们开始认识到战争其实不见得都是坏事,死人虽然难免,但是国家却可以在战争之中获取更多的红利,于是渐渐的大中朝的官员们开始转变了对战争的看法,一改当年的鸵鸟政策,使得整个大中朝上下,变得更具侵略性,同时也变得好战了起来。
    肖天健在天元七年的时候,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以皇家的名义,在大中朝国内发行了中国人第一份公开性的报知,被称之为中华月报。
    本来肖天健是想搞一个日报出来的,但是考虑到报纸的编制还有印刷及发行在这个时代还很不方便,搞出日报不太现实,于是便改为了月报。
    这份报纸以时事报到为主,内容多为阐述这一个月来朝廷的各种政策政令,发行不限定人群,在各地都公开发售,只要花钱就可以购买。
    于是许多读书人抑或是有点钱的人,都意识到这份报纸对于他们的重要性,通过这份报纸,他们可以迅速了解到朝廷的风向,不管是对于今后他们从政还是经商,都很有用处,于是许多人马上便开始踊跃购买。
    在这份中华月报发行几个月之后,许多人见面都形成了一个新的问候语,那就是今天你看报了吗?
    通过这份报纸,肖天健派人搜集了不少有关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屠杀华人的消息,然后以大篇幅进行对西班牙人的暴行进行长篇累牍的刊发,很快在国内便引起了一片讨伐西班牙人的呼声。
    报纸这种东西,完全可以左右舆论导向,也可以为发动战争找到更佳的理由和群众基础,肖天健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宣传平台。
    也许很多中国人不知道台湾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吕宋在什么地方,但是在中国人眼中,开疆拓土击败蛮夷总不是件坏事,这也正好彰显了现在的皇帝是个能干的皇帝,所以他们是不会关心跟谁打仗,该怎么打的问题,他们要的只是大胜仗这个消息而已。
    为了鼓动人心,肖天健甚至于亲自撰文(当然是要有老婆另外替他润笔),称海外华人也都是炎黄子孙,他作为大中皇帝,这些华人也是大中朝的子民,是他的臣民,不管中国人走到什么地方,他们都会受到祖国的关注和保护,决不允许有任何人任何国家侵害他们的利益!
    肖天健这篇文章,在中华月报上已经刊登,便马上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不管是谁,都感觉到心中暖洋洋的,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帝王,如此看重他的臣民,现任的皇上连海外的那些华人,都如此放在心上,难道还会对国内的老百姓苛刻吗?
    所以肖天健的文章一经刊出,便马上在国内引起了轰动,特别是那些海外行商的亲属以及海商们,无不人人振奋,甚至于有人主动找到官府,要求捐资襄助朝廷发兵吕宋,征讨屠杀华人的西夷。
    趁着国内掀起的这个风潮,肖大皇帝当然不会错失良机,于是立即召集内阁商议出兵马尼拉驱逐西班牙人,恢复吕宋为中华藩属的地位。
    内阁大臣经过商议之后,一致通过了对西班牙人讨伐的决议,受命兵部制定作战计划,准备渡海远征马尼拉。
    兵部立即便令海师和陆师方面联合制定作战计划,通过参谋总部协调以及斟酌之后,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便拿出了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摆在了内阁和肖天健的面前。
    这一次的征讨西班牙人的计划制定的比起收复台湾岛的作战计划更要庞大许多,除了动用南方舰队之外,还抽调了北方舰队以及海贸集团的大型船只参与这次的行动。
    除了海军之外,陆师方面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经过陆军部的争取,此次陆师方面也从南方军区和西南军区以及东南军区抽调三个陆军师参与这次的远征行动。
    对于军方一下拿出这么多兵力来投入到征讨西班牙人的作战之中,肖天健暗自有些偷笑,其实他很清楚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军力情况,海军和陆军拿出这么多兵力,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惩戒讨伐行动了,他们这份作战计划压根就是要将整个菲律宾给全部拿下来。
    但是肖天健看透不说透,对于这样的计划,他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为这是今后大中朝发展海外殖民地的第一战,持重保守一点,兵部并没有错,而且吕宋地理上对中国来说其实并不算远,如果连这么近的地方,大中朝都拿不出足够充足的人马去进行占领和征讨的话,那么今后何谈继续向全球扩张呢?
    所以即便是权当这次是练兵,让海陆军配合发动一次海上远征行动,取得一些出海异地作战的经验也没有什么错的。
    看罢了这份作战计划之后,肖天健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他对于如何打这一仗,并不关心,因为兵部的这份作战计划已经制定的相当详尽了,以兵部的计划,如果这么多人马还修理不了西班牙人的话,那么远征军主将便该自己找个地方跳海拉倒了。
    他提出的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了后勤和医疗方面,上一次发动攻打台湾作战之中,军方对于医疗保障的问题有所忽视,在抵达台湾之后,对当地的疫病防治问题不太重视,在开战之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非战斗减员,许多兵将因为水土不服和感染疟疾,白白的丢掉了性命。
    而这一次大中军要远渡南洋到菲律宾这个更为炎热的地区进行作战,防疫问题便会更加严重。
    所以肖天健着令兵部,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且着令太医院抽调大批医官参与到这次行动之中,并且提前准备充足的药品,特别是准备充足的成药和一些防暑、止泻、驱虫的药物做好随军保障,干脆最好是准备一个大型野战医院,随军一起出征,随军进行就地保障。
    兵部当然马上表示接受,立即对作战计划进行了修改,至于内阁方面,都没有肖天健了解情况,所以只能同意了这次的作战计划。
    于是在天元八年的二月,趁着菲律宾这个时候处于旱季,而且南海暴风雨比较少的时候,大中朝展开了对马尼拉的远征行动。
    这一次远征行动,出发地被选在了广州,在七年底刚刚完成了收复台湾之战的南方舰队,立即便开始着手准备远征马尼拉。
    几个月间,各地造船厂便又有几十条大型夹板船也就是盖伦船下水交付给了南方舰队,另外还有几十条商用大夹板船也交付给了海贸集团,作为海上贸易船使用,像这样的情况,在天元六年之后,非常普遍。
    西方造船工匠们,在这几年中,为大中朝各个造船厂,培养出了一批会建造西式帆船的船匠,而中国工匠的智慧是永远不能被小觑的,这些中国的工匠们,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善于记忆和总结,更善于将各种所学糅合在一起,所以这些学成的工匠们,很快便可以在各大船厂造出和西方人相媲美的大帆船,甚至于在糅合入了许多中式帆船的制造技术之后,所造出来的帆船,比起西式帆船更加好用一些。
    所以这个时代,完全可以称作是中国爆帆船的时代,沿海各地的船厂,几乎每天都有新造出的船只下水,交付给用户使用。
    所以海军早年所造的一些旧式帆船,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大批淘汰,一些船只因为还可以用,便转卖给了渔民充当大型渔船或者普通沿海货船使用,到了这个时候,大中朝皇家海军,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战船的西式化,海上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再加上大批海盗不断的投顺,在接受培训之后,进入海军服役,使得海军方面水手也不再缺乏,战斗力空前的强大了起来。
    此次行动不单单是南方舰队的事情,北方舰队方面此次也调派了五十余条各式大型战船和运兵船参战,另外海贸集团方面,这一次也下了老本,集结了公司下属的近百条武装商船参战。
    战争对于海贸集团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早已对马尼拉这个良港垂涎三尺了,另外对于菲律宾所产的各种物资,都是海贸集团所需商品,特别是菲律宾的所产的铜矿、黄麻等物都是抢手货。
    发动海外战争的本质就是掠夺,海贸集团看似要白白付出船只人力,来帮着朝廷打仗,但是对于战争胜利之后,朝廷肯定会授权海贸集团监管马尼拉港,所以郑芝龙这个海贸集团总督大人,对此兴奋不已,将手头能动用的武装商船几乎都派给了海军调遣使用。
    另外陆师方面派遣的三个陆军师在天元七年底的时候,也开始了集结行动,他们通过陆路或者水路乃至是海路,纷纷抵达了广州一带屯驻,并且在海军的配合之下,在沿海地带选择了几个岛屿,开始了前期的准备训练。
    二月份一到,三百多条大型战船和武装商船,以及大型运兵船,全部在广州湾一带完成了集结,随着一声令下,数万人纷纷开始登船,各种物资也纷纷被装载到了船上,在补充完毕之后,庞大的舟师立即鸣炮杨帆,开始驶出了广州湾。
    从广州起航的舰队,抵达马尼拉港,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在大批使用了西式快速帆船的之后的结果,如果用老式的中式帆船的话,即便是速度比较快的福船,起码也要二十多天。
    在途中,舰队还遭遇了一次比较大的风暴,有三条船只因为相撞,造成了倾覆,损失了数百名水手和士兵,但是即便如此,作为此战的指挥官的刘岩明,还是没有动摇继续前进的决心,终于在半个月之后,率领着巨大的船队出现在了马尼拉湾。
    西班牙人的巡逻船也很快发现了大中朝的舰队,看着如同乌云一般遮天蔽日的大中朝的舰队,西班牙人顿时吓得屁滚尿流。
    这一战几乎没有什么好说的,在绝对优势兵力面前,西班牙人的抵抗如同荷兰人在台湾时候一样,显得是苍白而且虚弱,现在的西班牙早已不复当年的雄风,在他们的西班牙舰队被英国人击败之后,西班牙人的海上力量便严重的削弱了下去,现在只是勉强维持在亚洲的殖民地而已,对付一下荷兰人,他们还勉为其难,但是面对着兵力数万的大中军,他们区区几千人的兵将和仅仅装备着一些粗陋的原始武器的由当地土著菲猴儿组成的殖民军,根本就不够大中军看的。
    所以这一仗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多天的时间,西班牙人的马尼拉总督便宣布了投降,在交出了所有武器和他们的财物之后,残存下来的几百名西班牙人被大中军赶上了两条破船,由他们驾船而去,至于他们能不能回到西班牙或者是其他地方,那就看他们的运气如何了!
    大中朝随即在马尼拉附近,对试图抵抗的当地土著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清剿,这种清剿也可以说成为一种屠杀吧!凡是殖民者,对于当地的土著,都不会心存善念,特别是这些曾经参与过对当地华人屠杀的黑皮猴子们,大中军将士早已受命,对其不要客气,所以一个月下来,大中军几乎在马尼拉附近近百里范围内,将当地的黑皮猴子屠杀了数万人。
    这样的暴力,顿时让这些黑皮猴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中国人发怒的时候,他们要远比西班牙人更为残酷,要么他们便臣服于这些新来到的中国人的脚下,要么他们便只能被屠杀干净。
    也许暴力不是最佳的解决手段,但是无疑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震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下来,当地土著的抵抗便全部消声灭迹,幸存下来的这些黑皮猴子们,一个个变得非常的温顺,沿途只要看到中国人出现,他们便会马上跪在路旁,表示他们的臣服,哪怕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生活在这里的华侨,也同样马上表现的异常恭顺。
    当地的华人在大中军来了之后,一个个都激动的放声大哭,纷纷拿出了家中最好的东西,来款待这些不远千里来“保护”他们的中国军人,这一天他们期盼了太久了,甚至于他们已经绝望了,就连他们自己都认为,他们被祖国早已抛弃,可是在这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祖国再一次想起了他们,并且派来了大军来保护他们,为他们出气讨回公道,所有生活在马尼拉的华人,都激动了,都振奋了。
    他们纷纷出来,为大中军充当向导,带着大中军的兵将,向着吕宋岛的内陆进军,接管了一个个西班牙人设立的堡垒,控制了一个个黑皮猴子的村庄,掌控了一个个矿点。
    至此消息传回北京之后,肖天健立即在北京宣布,大中朝将接管所有西班牙人在吕宋岛的利益,并且正式宣布,吕宋将被并入大中朝,成为大中朝的一个行省,包括整个菲律宾群岛,都被并到吕宋省之中,成为大中朝的领地。
    而就在举国欢庆大中朝再一次开疆拓土的时候,所有人都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的时候,肖天健却很快便从这场胜利的喜悦之中恢复了冷静。
    他再一次召集内阁和军方成员,在紫禁城的武英殿之中,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第二百一十章 殖民主义的发端
    随着吕宋省的成立,大中朝彻底踏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充满了血腥,甚至于可以说是掠夺和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肖天健却知道,这对于中国想要未来继续傲立于世界之巅,却是一条必然的道路,而且任何时代,扩张便意味着屠杀和掠夺,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
    如果中国错过了这个时代的话,那么便永远坐失这个良机,只能成为亚洲的强国,却无法在今后问鼎世界强国之列。
    故此他多次召集文武群臣,对他们阐述什么才叫殖民主义,以及殖民行动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在经过数次他的详细阐述之后,内阁和军方都明白了什么叫做殖民主义,虽然这跟中国儒教所学有所冲突,但是无疑这种殖民主义却可以给大中朝带来巨额的财富和利益,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由于肖天健的潜移默化,现如今这些大臣和军方重将,都逐渐的接受了肖天健的想法,目光开始变得更加久远,于是他们全部同意了肖天健对于未来殖民道路的规划。
    另外走殖民化道路,对于大中朝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通过殖民移民,大中朝也可以从此彻底解决国内土地的矛盾的问题,大中朝现如今在国内推行的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短期之内却是可以缓解国内阶级矛盾,但是长期下来,却不利于对于社会财富的发展。
    故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矛盾,之前也许单在大路上找到这个办法还真就不太容易,但是现如今在大中朝决定走殖民主义道路的时候,这种矛盾便可以通过夺占殖民地获取新土地,来化解掉这种矛盾了。
    许多地主有钱人不是喜欢囤积土地吗?不喜欢搞什么实业吗?之前大中朝国内限制他们的土地兼并,让他们手中的钱,没有出路,但是对于殖民地的土地,就是另外一说了。
    只要他们有钱,那么大中朝便可以将殖民地的土地卖给他们,而且不限制他们购买土地的面积,如此一来,便可以引导有钱人先去殖民地拓展,之前紧靠着出洋的华商,是远不能满足大中朝对殖民地的控制的,现在通过让国内地主和富人阶层,在海外殖民地购置土地,便可以加速国内朝海外移民。
    这么做一是可以满足这些地主阶层对于土地的渴望,另外还可以大大加强中国人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当然期间肯定会遭到当地土著的反对,不过这也算不了什么,只要大中朝在当地保持一定的武力,来保护移民的利益,那么就不怕当地土著闹出什么么蛾子。
    即便是几百年之后,可能殖民地还会闹起独立运动,但是即便是如此,在大批华人移民之后,这些殖民地也不可能在全部割断和中国的联系,这一点后世的西方列强已经证明,特别是英联邦国家,更是保证了英国在全球的利益。
    所以又这样的旧时空的前车之鉴,肖天健自然不会错失这个大好良机。
    于是在大中军控制了吕宋之后,大中朝的殖民计划便开始暗中制定了出来,同时朝廷通过中华月报大肆在国内宣传,吕宋的土地如何的肥沃,好像是遍地都是黄金一般,而且在那里,将不会再限制地主购买土地的数量,鼓励国内有钱阶层,到那里购买土地开垦。
    虽然中国人有很深的恋土情结,许多人虽然得知了这样的消息,但是却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许多地主虽然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却因为故土难舍,一时半会儿还不敢轻易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购买土地。
    但是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地主,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地主阶层,却因为长期接触海上贸易,思想更为开放一些,这些人马上便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于是立即便有人跑到官府之中,报名要前往吕宋购买土地。
    即便是一些有钱人没敢轻易涉险,亲自去吕宋,但是也派出了家族成员,先期前往吕宋打探情况,准备随时下手购买土地。
    新任的吕宋省长,自然想要快速打开局面,拿出了一套优惠政策,来推销吕宋的土地,甚至于同意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对吕宋的土地进行发卖。
    作为朝廷喉舌的中华月报又长篇累牍的加以宣传,甚至于肖天健还直接命令海贸集团在广州和泉州两地,调拨几条大型海船,作为客轮使用,开通了前往马尼拉的定期客运航线,甚至于免去前往吕宋移民的船资,途中还提供良好的膳食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华人到吕宋投资购置开垦土地。
    就连中华银行,也趁势在马尼拉设立分行,为移民提供低息贷款,供移民购置当地的土地,或者是开办工厂。
    进而肖天健又命令吕宋省,在当地开办新学,推广中文,强令当地黑皮猴子的子女入学,接受中文教育,说白了就是文化侵略,长期下去,总有一天要让这里彻底的中国化。
    一系列的举措下来之后,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乘船前往了吕宋省,虽然开发吕宋省,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起步还是相当不错的,中国人的坚韧,只要到了那里,便会落地生根,用不了几十年时间,吕宋省便会真正的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彻彻底底的归入到了大中国的体系之中。
    另外肖天健还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吕宋省的驻军兵将,在服役期间,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也接到吕宋安置,官方给予他们土地,并且提供房屋,供他们在当地安家,待到他们服役期满之后,还会每个人直接在当地授给他们大量的土地,作为他们的养老之用,这些驻军今后便会成为移民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可以成为地方武装力量,保护他们自己的村镇城堡。
    就在吕宋省紧锣密鼓的推行土地开发和移民的时候,大中朝的海军却没有停止步伐,他们的目光很快便盯上了满刺加也就是马六甲。
    马六甲苏丹在明朝时期,曾经早在永历朝年间,接受了大明的敕封,形成了和大明之间的藩属关系,同时苏丹还亲自带领人员,到北京对大明进行朝贡,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在马六甲城设立基地,作为船队的物资补给基地使用,但是在1511年的时候,葡萄牙人入侵了马六甲,靠着武力占领了马六甲。
    马六甲王为此还向大明求援过,但是当时大明朝却没有理会,导致了马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
    就在几年前,也就是崇祯十四年,大中朝天元元年的时候,荷兰人又击败了葡萄牙人,夺占了马六甲,将这里纳为了荷兰人的殖民地,以此地和荷兰人在亚洲的总部巴达维亚相互呼应。
    但是荷兰人对这里,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打算将此地发展为一个商业港口,只是作为他们控制马六甲海峡的一个据点而已。
    但是肖天健却知道马六甲海峡对于今后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的海上航运几乎有大半船只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里就如同中国人的咽喉一般,只要稍微受到风吹草动,就等于卡住了中国人的脖子。
    在这一点上,海军方面也在这几年中,对这里的重要性产生了直观而且明确的认识,包括海贸集团方面,也都认为这里对大中朝非常重要,很有必要将其控制在大中朝的手中,否则的话,大中朝的商船前往印度洋和非洲乃至今后要前往欧洲,都要经过这里,现如今大中朝和荷兰人交恶,大中朝海贸集团所属的商船很容易遭到荷兰战船的袭击和抢掠。
    所以今后大中朝想要走向世界,那么马六甲海峡就必须要拿下来才行。
    于是在天元八年,大中朝海军刚刚结束了马尼拉之战以后,便立即开始为下一步攻打马六甲制定起了新的作战计划。
    但是想要占领马六甲,对于大中朝来说,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舰队即便是从广州出发,到马六甲的距离也有七千多里,以眼下的帆船航速,最快也要一个多月的航渡时间。
    途中至少要进行两三次淡水和食品的补给,另外马六甲一带属于荷兰人的势力范围,荷兰人在亚洲的总部就设在距离马六甲不远的巴达维亚,实力比较强,起码要比当初他们在台湾的实力要强大不少,大中朝舰队如果直航马六甲登陆作战的话,风险比较大。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远征肯定还要携带相当数量的陆师部队进行登陆作战,直航马六甲的话,那么船上的海兵和陆师兵将根本得不到休息适应,马上便要投入到作战之中,而荷兰人则是以逸待劳,就地反击,对于大中朝的军队来说,非常不利。
    所以经过海军部门会同海贸集团共同协商斟酌之后,一致认为,如果想要顺利取得马六甲,大中朝此战之前,必须要先在沿途取得几个立足点,作为船队的中转基地和补给点。
    另外在马六甲附近,还要找到一个立足点,供大中军船队休整补充,然后才能直入马六甲,夺占马六甲城,控制住马六甲海峡。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中转站和桥头堡
    肖天健非常关心这件事,也亲自参与到了这次行动计划的制定之中,经过海军部和海贸集团公司共同的商议之后,肖天健亲自在越南黎朝的海边,圈定了两个地点。
    这两个地点一个是土伦,也就是后世越南的岘港,另一个就是金兰,也就是著名的金兰湾。
    肖天健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作为大中朝的补给基地,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天然良港,而且自古以来,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海商下南洋的时候,必经之地,也被他们当做避风港使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另外一个就是肖天健因为后世的原因,天然的带有对越南的敌视态度,在他眼中,这个越南也是旧时空后世中国的一个心腹之患,必须要给予彻底的消灭,使之重归于大中朝的版图之内,彻底的消除掉这个未来中国的隐患。
    现在正是对付他们的最佳时机,因为黎朝现在本身就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北方是由黎朝郑氏集团控制,而南方则是阮氏集团控制,作为黎朝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南北郑氏和阮氏之间争斗不停,而且大中朝有足够的理由来收拾他们。
    不管是阮氏还是郑氏,为了获取利益,都大肆勾结海盗,对海盗授官,充当他们的所谓的海师,然后和这些海盗分取抢、劫过往的中国人的商船所获的财货。
    海贸集团成立之后,已经多次和这些依附于后黎朝的海盗发生过交手,所以大中朝有足够的理由,来修理他们,而夺占土伦和金兰湾,就等于在后黎朝的腰眼里面插了两把刀,等解决了马六甲海峡的事情之后,回过头来,大中朝完全可以从陆上和海上两路出击,一举将这后黎朝给灭了,重新恢复交趾省,将其并回到大中朝的版图之中,如此一来,东有交趾省,西有吕宋省,再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之后,整个南中国海,便彻底成为了中国人的内海,今后不管谁想要进入亚洲,便都要看、中国人的脸色行事。
    听罢了肖天健的意见之后,兵部立即便同意了他的建议,将占领金兰湾和土伦港纳入到了这次远征马六甲的行动计划之中,作为主要作战计划之中的两个小项另外进行安排。
    至于在进攻马六甲海峡之前最后的落脚休整之地,郑芝龙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可以联络现如今在马六甲海峡东南入口处的柔佛苏丹,在廖内群岛取得一个前出基地。
    肖天健听罢之后,立即相信询问了柔佛苏丹的事情,于是郑芝龙便详细的将他所知的情况禀告给了肖天健。
    原来这个现在的柔佛苏丹,其实就是当年马六甲王的后代,马六甲在被葡萄牙人侵占之后,马六甲王求援无效,于是便逃到了廖内群岛上的民丹岛上,继续和葡萄牙人作对,并且改称为柔佛苏丹,占据着廖内群岛中最大的民丹岛,另外还控制着附近的巴淡岛,在西面几十里之外,便是狮城,可以完全控制住马六甲海峡的东南入口一带。
    以郑芝龙的意思,大中朝可以联络一下这个现任的柔佛苏丹,告知他之前大明坐视不管的事情,现如今大中朝愿意帮助柔佛苏丹收回马六甲,重新让他坐上马六甲王的位置,但是前提就是柔佛苏丹,要在巴淡岛和民丹岛提供两个基地,作为大中朝舟师的休整之地,另外柔佛苏丹要为大中军提供后勤保障,特别是淡水和食物的供给,并且派出向导带领大中朝舟师攻打马六甲。
    肖天健听罢了郑芝龙的话之后,立即便点头肯定了他的这个建议,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只要能在民丹岛取得一个前出基地,作为大中朝舟师的休整之地,那么对于下一步攻打马六甲控制整个马六甲海峡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另外还可以通过柔佛苏丹给大中朝提供一部分补给,这样对于大中朝来说,免去了很多麻烦。
    于是根据众人商议的结果,海军部门开始最后休整制定整个南下马六甲的作战计划,同时交给了内阁审批通过,肖天健御笔朱批了这份作战计划。
    随即海贸集团便派人和船只从广州出发,以商人的身份,开始了前期对于航线的勘察,另外也前往民丹岛找寻柔佛苏丹联络,谈判未来合作的事宜。
    经过大半年的紧张准备之后,海贸集团公司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柔佛苏丹在得知大中朝愿意帮其复国之后,立即便答应下了大中朝所提出的一切条件,柔佛苏丹并且表示,今后永世都愿意做大中朝的藩属国,世代接受大中朝的册封,永不背叛大中朝。
    得到了这样的保证之后,大中朝的远征行动随即便开始启动,这半年来,海军方面和海贸集团公司合作,早已经将土伦港和金兰湾一带的航道、地形以及当地的后黎朝军队的情况打探的一清二楚。
    后黎朝的阮氏集团,对于这两个地方控制力并不强,兵力也很少,当地黎朝百姓日子过的非常之苦,另外当地还有一些华人,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这两处地方,黎朝的阮氏集团可能不会答应,但是只要大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这两处地方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桥头堡,料想即便是阮氏集团不答应,也无力再将大中军逐离。
    而且这两个地方不需要派驻太多兵力,各有一个营左右的兵力驻守,便足以对付当地阮氏集团的军队反扑,控制住这一带。
    于是在天元九年秋季,先期打前站的船队便在广州再次杨帆出航,这些船只上面除了装载了两个海兵营之外,还装载了不少的火炮作为他们屯驻之用,另外还派出了两个精干的工兵营,准备了充足的建筑工具,一同出发前往土伦和金兰湾。
    这支船队在经过半个多月的航行之后,突然间便出现在了土伦和金兰湾两地,当地的阮氏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而大中军方面也以要在这两个地方修建一个供商船避风之地为由,在两地先后靠岸登陆。
    随船的海兵营立即登岸设立临时营寨将这两个海湾给控制了起来,随行的工兵部队马上卸下大量的建筑工具,并且在当地出大价钱招募当地的百姓,帮着他们营建堡垒。
    仅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两座坚固的棱堡便出现在了土伦和金兰湾之中,虽然这两座棱堡还没有最后完善,但是炮台却最先修成,将大炮架设在了炮台之上,具备了抵御当地黎朝军队进攻的能力。
    黎朝的阮氏集团得知消息,反应十分迟钝,在得知这些中国人居然在这两地修筑起了城堡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有点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于是派官员前往土伦和金兰湾一带,找当地的大中军驻军,要求大中军拆毁城堡撤离此地。
    但是黎朝的要求马上便被当地主官拒绝,并且拿出了钱财贿赂了这些前来的黎朝官员,这些人见钱眼开,拿人手短,回去之后谎称中国人只是建立了一个小寨子,并未有长期盘踞的迹象,如此居然也糊弄了过去,黎朝的阮氏听罢之后,居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大中军的出现,却威胁到了当地海盗的利益,海盗看黎朝人没有动作,于是他们自行纠集了一两千海盗,对土伦堡发动了一次进攻,想要将盘踞在这里的大中军给赶走。
    结果自然很惨,海盗岂能是大中军的对手,非但他们没有能攻克土伦堡,反倒被当地守军来了个反包围,几乎全部将其歼灭在了土伦港之中,还俘获了八百多海盗,杀了头目之后,其余的全部关到了劳役营之中,给当地的驻军充当劳役使用,一下又让土伦堡多了八百多免费的劳工。
    在土伦堡和金兰堡建成之后,一部分工兵部队便再次乘船南下,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带领劳工修筑码头栈桥,其余的则立即前往了民丹岛。
    在接洽了当地的柔佛苏丹之后,大中军工兵部队马上便在巴淡港择地开始修筑堡垒,柔佛苏丹也募集了大批当地土著,帮助大中军修筑港口码头以及栈桥。
    经过近半年准备之后,作为此次远征马六甲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上全部完成,一批批物资船队也开始出航,将大批作战用物资提前运往了巴淡港城堡,储备起来,作为未来开战补充之用,另外在土伦堡和金兰堡也开始提前囤积粮食,并且召集了不少渔船,先期前往这两地在海上进行捕鱼,以备为船队随时提供新鲜渔获,保证让船队沿途可以获取足够的肉类,供船上的人员食用。
    这样的准备行动,让时间进入到了天元十年之中,在得知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肖天健立即下令早已筹备集结完毕的远征军开始行动。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下北进
    就在大中朝紧锣?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