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也是在下应该做的,哪怕是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答圣上对在下的知遇之恩!卢大人千万莫要再这么说了,在下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众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虽然天还没亮,可是众人也不敢再等了,四更不到,他们便将军中副营将以上的诸将给召集了起来。
    虽说这个时候有点太早,有些人还睡得有点睡眼惺忪,但是却没有人敢怠慢,因为他们都知道,阎重喜这么早聚将,肯定不是小事,弄不好今天就要开练了!所以一个个被侍卫叫醒之后,都立即披挂整齐,快步奔入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阎重喜身为主将,立即便开始按照冯卫汉和吴襄之间达成的协议,开始调兵遣将了起来,诸将听罢之后,也更是兴奋异常,纷纷敬礼接令,一个个的退回列中。
    “好了!该安排的都安排过了,诸将可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嘛?有的话现在就问,休等临阵之际乱了阵脚,谁要是办砸了的话,那么就休怪本帅军法从事,到时候谁也别想推脱说没有听明白!”阎重喜黑红色的国字脸这会儿显得非常威严,大声的对帐中诸将问道。
    诸将立即齐声大声应道“明白!”
    阎重喜看没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任务,于是有对卢象升问道“不知卢大人可还有什么要对诸将吩咐的吗?”
    卢象升这会儿也早已脱下了一身文官的衣袍,穿上了一套盔甲,头上也戴上了一顶亮银铁盔,转眼间便也变成了威风凛凛的一员武将,虽然他身体比较消瘦,但是却更显得精悍,英武之间又显现出了一丝儒雅之气,可谓是文武兼备,大有儒将之风,而这会儿卢象升就坐在阎重喜的下手位置。
    卢象升也没有客气,站起身来朗声对帐中诸将说道“此次建奴入寇,乃是要亡我大中,此地乃是此战的关键,诸位务必要与将士们上下同心,将建奴大军死死拖在这里,使得不能存进,哪怕是战至一兵一卒,只要我等还有一个活着,便决不能后退一步,务必要坚持到圣上亲率大军前来,卢某不才,也略通武艺,今日也随同诸位一同出战!本官身为监军,便将行使监军之务,如若谁要是畏敌如虎,私自撤离防务之地,那么诸位请看!”
    说到这里,卢象升便双手高高的举起了一根马鞭,接着大声说道“诸位想必都知道此鞭的来历,如若有人胆敢临阵退缩,那么本官定要请出此鞭,将其拿下枭首示众!”
    第二十九章 分道扬镳
    诸将听罢卢象升的话之后,都深以为然,谁不知道这根打神鞭的来历呀!这家伙比大明皇帝动不动就派发出去的尚方宝剑要厉害多了,卢象升铁面无私,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有这根打神鞭在,谁要是敢不尊号令擅自撤退的话,那么就等着死吧!所以诸将立即齐刷刷的大声应明道“谨遵大帅和监军大人的令谕!我等必将死战到底!”
    诸将得令下去之后,整座大中军大营之中便开始热闹了起来,作为与之相邻的周遇吉的大营,却并未得到消息,周遇吉得知大中军似乎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便立即派人见大中军留在他营中的联络官给招到了他的帐中,询问他们大中军那边要做什么?
    这些联络官尚未得到消息,于是也都被蒙在鼓里,摇头表示不知道,不多会儿时间,周遇吉留在大中军营中充当联络官的手下便赶回了营中,一进周遇吉大帐,便立即禀报道“启禀将军,大中军要拔营起寨,去攻打山海关了!卢大人特令我等回来报知将军,请将军不要擅动,在此听候吴军门的命令既可!”
    周遇吉一听便急了,立即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说好了尽可能不对山海关动武吗?这个时候建奴大军已经开始攻打山海关,如果此时大中军再从背后攻打山海关的话,岂不是在自相残杀吗?不成,本官决不答应,来人,鸣炮点兵!我要……”
    “报!大中军监军卢大人求见将军!”门口这个时候亲兵对帐中叫道,打断了周遇吉的命令。
    周遇吉立即大声喝道“请卢大人入帐!”
    转眼间卢象升便一身戎装大踏步的走入到了帐中,对周遇吉抱拳道“卢某见过周将军!”
    “卢大人!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如果能不动武,就不对山海关动武吗?为何你等突然之间要攻打山海关?请卢大人给周某一个解释,否则的话周某即便是与你们反目,也决不答应!”周遇吉这会儿在气头上,说话的口气非常冲,对卢象升很不客气。
    卢象升瞧了一下帐中诸人,笑道“卢某有要事想要私下给将军说,还请将军屏退左右!”
    周遇吉看不出卢象升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是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他想的那面简单,于是一挥手道“都暂且退下!没有我招呼,谁也不许进帐!”
    当帐中只剩下卢象升和周遇吉的时候,卢象升小声对周遇吉说了一番话,言罢之后,周遇吉脸色阴晴不断变化,显得心情很是复杂,他是个武将喜欢什么事情都直来直去,脸上藏不住心事,卢象升立即便看出了他的心情,于是微微叹息一声道“人各有志,但是这一次是我们共同对付建奴入寇,周将军要做忠臣,但是不能让所有人都为大明殉葬,吴军门也自有他的苦衷,周将军莫要再多想了!现如今最关键的还是要先守住山海关一线,不让建奴破关入寇,吴军门给周将军的军令恐怕马上也要到了!喜峰口也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防御薄弱,兵力不足,建奴上一次就是从喜峰口一带破关而入的,这一次那里就拜托周将军了!
    我们这里有一些虎蹲炮和灭虏炮,另有三百多杆鸟铳和三眼铳,另外还有一批弹药,眼下也没有大用,如果周将军不嫌弃的话,我们大帅愿意送给周将军,加强将军麾下的火力,另外还分给周将军二百炮手,希望周将军能收下!“
    周遇吉听罢之后,也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也罢!既然吴军门已经决定,那么时下也只有以挡住建奴大军为重了!至于以后的事情,也只能以后再说了!多谢卢大人和阎大帅的美意,周某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多时二百大中军的炮手,便押送着三十余门各式虎蹲炮和灭虏炮以及几大车的弹药,还有满车的三眼铳、鸟铳,来到了周遇吉的军中。
    周遇吉军中缺乏火器,虽然他在撤离居庸关的时候,从居庸关拆卸了部分火炮随军带来到了这里,可是他们的火力还是很薄弱,喜峰口一带边关年久失修,守军数量也很少,所以卢象升便和阎重喜商议之后,阎重喜同意拨出军中一路上接收降兵手中的非大中军制式火炮和一些旧式火铳,给周遇吉增强火力,但是考虑到周遇吉军中炮手缺乏,干脆又从诸军之中抽选出了二百炮手,增强到周遇吉军中,这无疑大大的增强了周遇吉的实力,这个时候周遇吉想要和大中军划清界限,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无奈之下,为了挡住建奴大军入寇,周遇吉也只有暂时放下了双方敌对的身份,接收下了这批人员和武器,立即便将其编入到了他的军中。
    天不亮大中军一支支人马便撤收了在抚宁卫外围的大营,一支支一路高歌着踏上了通往山海关的道路,直扑向了各自被指定的地点。
    这时候几匹马从山海关方向疾驰而来,身上的服饰显然是大明官军的服饰,在路上便遇上了大中军的人马,双方却并没有什么敌意,这几个官兵还策马让路,在马背上对大中军抱拳施礼,然后拨马便朝着周遇吉的大营奔去。
    没多长时间,周遇吉大营也响起了拔营的号炮声,周遇吉率领着两千多麾下的兵将,立即便转而朝着喜峰口方向开始疾行而去,许多周遇吉麾下的官兵在离开的时候,还远远的望了正在朝着山海关远去的大中军一眼,满眼都带着不舍,这段时间他们和大中军之间已经建立起了相互之间的友谊,早已没有了什么敌意,现如今他们要去喜峰口驻防,这一去天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了。
    而周遇吉的心情也很是复杂,他既想再见到卢象升他们,但是又不想再见到他们,因为他怕再见到卢象升他们的时候,便只能刀枪相向,拼一个你死我活了,现如今他只有叹息一声,翻身上马,一挥手道“全速朝喜峰口进发!”
    再扭头的时候,他默默的在心中说道“但愿我周某此次能战死在喜峰口,永不与你等相见了!……”
    第三十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
    山海关其实并非只是一个孤立的关城,而是由数座城池以山海关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整体防御工事,相互之间互相依存,构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
    所以对于守军来说,要分兵驻防在各处要地,看似山海关守军有两万官军,可是要防守这么一大片地方,倒是也摊薄了不少兵力,所以整体上显得兵力有些薄弱,但是对于进攻一方来说,想要打下山海关也不容易,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单单只击破一点,是无法攻破山海关整个防御体系的。
    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最东面是老龙头,长城延伸到了大海之中,而山海关则城高墙坚,在山海关之外还筑有东罗城、西罗城以及北翼城、南翼城等卫星城环卫在山海关城周边,互为犄角之势,战时可互相支援,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之地,这里也是建奴军此次入寇,所要必取之地,所以三方的主要兵力,便都集中在了山海关内外,整整集中起来了十几万兵马,可谓是将这一带给堵得是水泄不通。
    在吴襄和冯卫汉达成协议之后,吴襄便下令“抵抗”大中军对山海关一带的进攻,说是抵抗,其实说白了就是换防,吴襄令几个亲信手下接管了东西罗城和南北翼城的防务,一方面抵抗着关外建奴对这些要地的猛攻,一方面却做好了撤离的准备。
    抚宁卫到山海关不过百里左右,骑快马的话,半天时间不用,便能赶到山海关,于是阎重喜为了防备夜长梦多,便先派出了王承平率领左路军七千骑兵现行赶往山海关,至于其他步军以及辎重炮兵等兵种,则随后赶至。
    吴襄在先前左右摇摆的时候,为了防备大中军从背后进袭山海关,还从手头有限的兵力之中,抽调出了近六千官兵摆放在了山海关以南的石河一线,试图阻止大中军进犯山海关,所以使得他手头用来抵御建奴大军的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可是现如今吴襄投靠大中军心意已决,这些放在石河沿线的官军,天不亮便接到命令,撤回到了长城沿线,并且被派驻到了山海关长城沿线的敌楼之中,顿时便大大增强了长城一线的守御力量。
    天光一放亮,建奴方面多尔衮也已经意识到想要再劝说吴襄投降于他们建奴一方,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了,考虑到另一面还有一支大中军在觊觎着山海关,他生怕大中军抢在他的前面进入山海关,和吴襄的明军汇合,增强山海关一线的防御实力,所以早早便命麾下诸军起来埋锅造饭,四更造饭,五更出发,天一亮便出动了大批人马,开始对山海关沿线发动了极为猛烈的进攻,试图抢先夺占山海关,即便是最不济,也要先打开几个缺口,使得他的优势兵力可以先行入关,从长城内部对大中军以及吴襄麾下的明军发动进攻。
    在这方面上,多尔衮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毕竟这些年的经营下来,山海关一带的守军之中已经有不少明军兵将表示愿意投降他们建奴一方,所以即便是打不下山海关,最起码他也能打开长城上的几处缺口。
    但是多尔衮却不知道,仅仅是一夜的时间过去,山海关的形势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中军情报系统的帮助下,吴襄就在下定决心投靠大中军的当晚,便在山海关守军之中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清洗。
    吴襄毕竟是关宁老将,控制兵将还是颇有一些手段的,而且他的性格也不乏杀伐果断之处,先前只是他没有能下定决心,但是一旦他下定了决心之后,动起手来却是毫不容情的,当晚便抓捕了几十个暗中联络建奴试图投降建奴的各级军官,半夜时分便将他们尽数处决,人头挂在了关城之上,以此来震慑诸军,虽然个别的军将发现势头不对,试图反抗,但是他们身边却早有大中军一方安插的细作和提前收买的内线,这些人不等他们兴兵作反,便痛下杀手,在吴襄派人前来抓人的时候,很快便配合吴襄控制住了这些反将的兵马,并且很快更换了主将,重新稳住了一些不太安分的部队。
    等到多尔衮兴兵猛攻山海关一带的长城沿线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山海关沿线的明军抵抗的都十分激烈,各种炮火此起彼伏,打的进攻的建奴军伤亡惨重,没有一处抵抗有明显放水的迹象。
    关宁诸军到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没落,但是毕竟是大明几十年来,集天下之力,供养出来的一支人马,现如今虽然凋零,但是镇守山海关一带的这些兵将的装备质量放眼天下,还是数得着的。
    更加上山海关乃大明京师之北门,又是抵御建奴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管是哪一任蓟辽总督上任,都不敢对山海关一带的防御掉以轻心。
    早先长城上是没有敌楼的,但是在戚继光北上入主关宁一带的防御之后,便着手在长城上开始每隔三里,便修起一座敌楼,除了可供守军遮风避雨之外,还可以增强长城一线的防御力量,所以山海关一带的长城除了坚固之外,守御功能十分完善,想要攻克这里的长城,不流足够的人血,是不行的。
    现如今大部分关宁军早已不存在了,抑或是被建奴所灭,抑或是被朝廷调入关内一支支的覆灭在了各地战场之中,吴襄麾下的这两万多关宁军可以说是整个关辽诸军之中硕果仅存,但是这些山海关守军手中掌握的武器质量,也可以说是诸军之中最好的。
    正因为山海关的重要性,使得明朝历代都这里的防御都十分重视,最好的武器往往都先发放到山海关一带,所以山海关一线的长城上,火炮密集度恐怕是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代最密集的地域。
    这些火炮式样繁杂,既有百年以上年龄的老家伙,也有近些年来新铸成的红夷大炮,这些炮之中,既有重达五百斤重的老式铜铁大发熕,也有稍微新式一些的各型弗朗机炮,更有不少老掉牙的碗口铳、灭虏炮,以及不少戚继光所创的虎蹲炮,总之林林总总,在这段并不算太长的长城沿线各处密密麻麻陈布了不少这样的火器。
    至于这些山海关守军之中,也有大批操炮的炮手,虽说官军训练程度有限,但是相比之下,这些山海关守军们,隔三差五还是要操练一番的,所以使用这些乱七八糟的火炮,也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而且这些山海关守军手头上还有大批其它火器,最最普及的恐怕就算是三眼铳这种东西了,三眼铳在明朝普及起来,就是从关宁军普及开来的,为了加强关宁军的战斗力,从万历年间,到天启年间,以及近十几年的崇祯年间,大明为明军打造出了大批的三眼铳,装备到了诸军之中,而关宁诸军显然装备量远超过其它地方的明军,其次就是鸟铳这种东西了,在朝鲜战争之后,明军便发现小鬼子手中使用的铁炮身为犀利,在朝鲜战场上,给明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而明军的强项在火炮上面,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但是也同时发现明军的单兵火器,要弱于小鬼子不少,于是朝鲜战争之后,明朝便开始大批仿制小鬼子的铁炮,并且加以改进,生产出了明朝的鸟嘴铳,也就是鸟铳,并且开始大量在军中装备,而装备最多的自然也是关宁军。
    故此山海关的明军,火铳手的比例之高,甚至可以说超出了大中军之中的火铳手的比例,火力是相当旺盛的。
    本来这支大明的兵马,镇守山海关,应该在历史上对建奴入犯中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众所周知,由于原来历史上李自成所犯的一连串的错误,最终导致吴三桂投降了建奴,这些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转身便成为了建奴南下抢占中原的急先锋,本来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山海关防线,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倒是吴三桂在山海关挡住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并且联合建奴大军,打的李自成的大顺军落花流水,从此一蹶不振,一败再败,连李自成最后也稀里糊涂的死在了湖广山中,让建奴钻了一个天大的空子,才入主了中原。
    可是现如今的情况却不同于原来的历史了,吴襄最终被逼得只能投靠大中军这一方,督率着这些关宁军死守山海关,虽说多尔衮带来了七八万的建奴大军,并且对山海关一线发动了凶悍的进攻,可是这一动起手来,多尔衮才领教到了山海关以及这一带长城的厉害。
    明军在冯卫汉配合着吴襄清理掉了其中的那些试图投降建奴的一批军将之后,便等于是统一了思想,军中虽然因为临阵换将也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有限的,比起让那些军将们临阵倒戈,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第三十一章 攻关受挫
    从大部分明军的兵卒对于建奴的情感来说,他们谁不恨建奴?这些土生土长在关辽一带的兵卒们,谁在关外没个个把亲戚,可是这么多年来,随着建奴的兴起,带给了关外汉人无比惨痛的灾难,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的都跟建奴有点血仇,所以当兵的是并不想去给建奴当狗的,真正想要投降建奴的主要还是那些试图保住性命和捞取荣华富贵的军将们,现如今吴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间清洗掉了部曲之中那些试图投降建奴的军将之后,当兵的自然也就沉住气,开始和建奴军死战了起来。
    明军野战实在是烂菜的很,但是守城的本事却可以说真不含糊,加上他们手中有充足的火器,当大批建奴军发动进攻的时候,山海关一带各处关墙上可以说是铳炮齐发,多尔衮组织起来的前两拨攻势,几乎根本连城墙都没有摸到,便被打的丢了一地的尸体和伤兵败退了下去。
    多尔衮这才发现,他们建奴一方原来收买下来的那些明军叛将,这个时候弄不好是已经被收拾了,抑或是转变了心意,总之他所派兵猛攻的每一处地方的明军,在这一天的战斗之中,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坚决的抵抗意志。
    轻敌之下的多尔衮,顿时便收获了一杯苦酒,被派去攻城的诸军,半天时间下来,便被打死打伤了数百人之多,但是对于攻打关城却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多尔衮这个时候也知道,原来投机取巧的心思现如今都可以丢到爪哇国去了,想要再轻取山海关,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接下来他唯有采取硬拼死战的办法,来攻下这座天下雄关了。
    于是多尔衮和多铎以及阿济格等奴酋们,只得一边大骂汉人无信,一边重新调整部署,将大批火炮以及汉军旗的兵马调上来,对山海关发动攻坚战。
    此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整编,原来仅有两旗的汉军旗现如今已经被扩张到了八旗,兵力也从最初仅有一两万人,发展到了现在的七八万人,实力可以说是直逼女真八旗,远超过了蒙古八旗的实力。
    而且汉军多是辽东汉人和投降建奴原来的关辽军的明军兵将组成,明军善用火器,这一点被皇太极充分的利用了起来,这两年来建奴们想尽办法搜罗各种火炮,并且严令汉人工匠铸造各种红衣大炮,加强汉军旗的火力,同时也令工匠打造这个时代还算是犀利的鸟铳,以及搜罗库房中缴获自明军的那些鸟铳、三眼铳来武装汉军旗的兵卒,这一切都是因为崇祯十一年的时候,他们在刑天军手头上吃了大亏所致,所以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同样的战法,来对付未来入关之后,可能碰上的刑天军。
    现如今经过这两年多的整备之后,汉军旗的战斗力大增许多,火力上比起关宁军丝毫不弱什么,甚至于在重炮方面,战力远超过了关宁军的炮火。
    此次随多尔衮一起充作前锋的兵马之中,便有小一半的兵力属于汉军旗,这些汉军受命之后,立即便推动火炮,列阵在了山海关一带,扬起了炮口,对准了山海关关墙和关城。
    在下午的未时时分,多尔衮便再次下令发动了对山海关一线的猛攻,无数建奴的大炮随即便轰鸣了起来,这么多火炮齐放,在建奴军成军之后的历史上实属罕见,也只有前段时间他们在围攻宁远城的时候,才集中起了这么多火炮进行齐放,所以一经开火,整个山海关外,便如同火山爆发一般,被震得是地动山摇。
    各型炮弹随即便划破长空,呼啸着落向了山海关沿线的关墙之上,顿时变打的关墙上砖石乱飞,明军方面也立即便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无数建奴的汉军,在重炮轰击之后,也立即便喊杀震天的抬着各种攻城器具,如同蚂蚁一般的朝着山海关一带发动了进攻。
    此时守军一方也开始发炮还击,双方的炮弹在空中是你来我往,不断的洒落在敌人的头上,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被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不管是谁的炮弹落下,都将带走几条生命,即便是没有落在人群之中,打在关墙上面,也打的关墙是砖石横飞,长城上到处都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弹坑。
    作为守御一方的明军,这还是第一次面对着这样密集的火炮轰击,他们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现如今的建奴军之中便有了这么多重炮,特别是那些重达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每一炮落下,都打的城垣上的建筑砖石乱飞,落在城中则打的城中的建筑房倒屋塌,什么防御设施在这种重炮的炮弹面前,都如同纸糊的一般,许多敌台被建奴军的重炮命中,没有多少发便被摧毁垮塌了下去,十几斤的炮弹实在是威力巨大,城墙上每中一弹,便如同发生了一次小地震一般,坚固的长城城墙不断的发出着颤抖。
    于是一些兵卒们便开始害怕了起来,一些地方的官兵开始争先恐后的想要逃下城墙,去躲避建奴的炮击。
    赵通现如今一夜之间便成了山海关之中的英雄,而且当即被吴襄提拔成了千总,独自领兵镇守了一段城墙,当建奴军的重炮开火之后,他所在的位置也遭受到了炮击,几个手下当场重炮,便化为了一团血雾,尸身变成了残块飞散的到处都是,更有一座敌台承受不住炮弹的猛击,一下便垮塌了下去,包括敌台内的二十几个守军和敌台上的十几个炮手,瞬间便消失在了瓦砾之中,被活活的埋在了下面,甚至于有些人还没有死,在废墟下面发出着凄惨的求救声。
    这样的情况是明军无法承受的,一些兵卒马上便丧了胆,想要逃下城墙避炮,但是赵通此时却如同疯虎一般,提着一把单刀来回在城墙上奔跑,连连劈翻了几个试图逃走的手下,勒令诸兵将发炮还击,阻止建奴军靠近城墙,这才控制住了麾下兵卒们的溃败,转而不得不开始趴在火炮旁边,拼命的开始装填发炮。
    一群和他们同样面目的建奴汉军,大喊着扛着钩梯抑或是推着云梯,朝着城墙靠近,城上每一炮放下去,便能放翻一片敌军,打的这些建奴汉军们惨叫不已,不少人对着城上大叫着“上面的弟兄们,别打了!大家以前都是一伙的!高抬贵手一下!大明完了,你们何苦要为大明再拼命呢?还是快快投降吧!跟着大清国,吃香的喝辣的呀!保你们荣华富贵!……”
    面对着这些以前还是袍泽的建奴汉军们,城上的官兵各个神色复杂,几年前他们之中许多人跟他们一样都是关宁军,可是现如今他们却各个都剃了个金钱鼠尾,穿着的甲胄依稀可见不少还是明军甲胄,只是头顶上的铁盔,多了一根避雷针一般的东西,现如今他们却成了建奴军的一员,开始替建奴卖命,反过来开始跟着建奴屠杀起了汉人。
    对于这些建奴汉军,赵通看罢之后便怒不可遏,听到他们的喊声之后,更是连连下令发炮轰杀这些混帐东西。
    这些建奴汉军可以说是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之后,才抵近到了关城之下,并且在刀牌手的掩护之下,开始效仿刑天军,列阵举起了手中的三眼铳和鸟铳,朝着城上打来。
    而城上明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手中同样也有这些火器,不少明军兵卒,便据守在城墙上面,从城垛的垛口和箭孔中,用他们的火器还击,双方便在城墙上下,开始了一场对射,鸟铳的精度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比较准确了,几乎每一刻之中,双方都有兵将中弹扑到在地,而且中弹者多为胸部以上的位置,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胸口之上包括脑袋只要挨上一颗铳弹,便基本上等于小命报销。
    哪怕是三眼铳,在三十步距离之内,威力也已经相当的大了,只要命中,基本上也可以破甲,将人打翻在地,总之这种对射,无疑考量的便是两军的勇气,双方可以说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顿时在这一段城墙上下,便血流成河,积尸遍地。
    在多尔衮的死令之下,建奴的汉军们不敢不卖命向前,而且在建奴鞑子眼中,这些汉军的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反正汉人多的是,死的再多,他们只要能攻入关中,便能再抓来更多的汉人给他们卖命,所以多尔衮派汉军攻城,是不会考虑他们伤亡有多大的。
    而且他们的兵力也远超过守军很多,一批被打垮,便再压上一批,如此反复之下,守军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多尔衮之所以这么不计代价的发动这样高强度的猛攻,也实在是被形势所逼,明军守军的抵抗之顽强程度,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吴襄能这么死守山海关,肯定是已经决定了要投靠大中军,如果让大中军赶到这里的话,多尔衮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他不敢想象如果大中军也登上城墙御守的话,他们建奴一方要死多少人,才能攻破这座雄关。
    所以他不敢怠慢,只能不计代价的派兵对这一带的关城发动强攻,想要争取在刑天军赶来接防之前,先打垮这些明军守军,取得地利上的优势,然后再以兵力上的优势,一举将关内那支刑天军的人马打垮,先于刑天军一步,横扫关内的燕云之地。
    在对于整个建奴未来方面,虽然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有矛盾,但是在这一点考虑上,多尔衮却还是和皇太极有着高度的统一,而且眼下皇太极是大清皇帝,就如同随时悬在他和阿济格和多铎他们三兄弟头上的一把利刃一般,他不得不听从皇太极的吩咐,皇太极在令他先行攻打山海关的时候,说的明白,吴襄投降的话最好,如果吴襄不肯投降的话,那么不管死多少人,他都必须要拿下山海关,为后续的大清军打通这一条重要的入关通道。
    故此多尔衮亲临关下,在进攻兵马的后面亲自坐镇,不断的调派兵力投入战场,对几处关门都发动了凶猛异常的猛攻。
    其实他很清楚,虽然火力上他们建奴一方有优势,兵力上也有优势,但是这一次强攻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攻坚所需的重型的器械,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打造出多少,而眼下他们攻城只能使用一些轻型的钩梯长梯之类的东西,如果想要攻破关墙的话,他唯有拿人命去填,用兵力的优势来压垮这一带的大明守军。
    所以他的心肠这会儿硬了下来,一个半时辰下来,他便连续斩了几个溃败下来的汉军旗之中的牛录章京,甚至还杀了一个三等甲喇章京,以此来逼着这些在他们眼中连猪羊都不如的汉军们去猛攻各处关隘。
    第三十二章 援军已至
    眼看着随着大批的汉军甚至于部分女真兵都投入战场之后,双方兵力悬殊之下,守军方面便开始出现了混乱,虽然吴襄也不断的派兵增援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可是依旧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守军方面虽然有着地利上的优势,但是却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不得不沿着长长的城墙排布兵力,可是攻击一方却可以集中兵力,攻打这条防线上的几个点,故此在建奴军疯了一般的猛攻之下,虽然山海关和关北翼城以及东西罗城都没有被攻破,但是在西罗城西侧的几处关隘之处,情势却岌岌可危了起来。
    吴襄也没想到建奴一方这一天会发动这样猛烈的进攻,他们凭借着尚不齐备的攻城器具,依托着猛烈的炮火支援,几乎将可用的兵力一下子都投入到了攻城的战场上,而且可以说是不计代价的想要攻破他的防线,突入到长城之内。
    吴襄很清楚一旦放建奴军入关之后,结果是什么,建奴军可以分兵堵住正在赶往这里的大中军,然后以优势兵力先吃掉他这些明军兵马,然后再去对付大中军一方,而现如今他已经彻底和建奴一方撕破了脸,这一天下来,他下令打死了不少建奴,一旦要是让建奴抓住了他的话,他知道他会死多惨,所以他只能不断的调派兵力,增强几处要地的防御,以期能拖延时间,等到大中军赶到这里增援。
    而大中军这边也没有让吴襄失望,中午的时候王承平便率领着七千大中军骑兵,赶至了石河一带,一上午的疾行,让战马和兵将们都有点疲劳,而且双方还要商定一下下一步换防的地点,所以王承平便令麾下兵将们暂时渡过石河之后,在石河边休息一下。
    本来王承平认为,虽然建奴在威胁着山海关,但是从冯卫汉那里得知的情况看,吴襄连夜清除掉军中那些试图判降建奴的军将们,他们守住山海关几天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虽然他率部先行赶来,但是为了不发生误会,并没有急于去一些地方接防,而是等候守军方面前来联络,然后再进行接防。
    可是没成想时间到了下午的申时之后,王承平听到山海关一带炮火变得非常的密集,喊杀声更是振聋发聩,正在吃惊的时候,吴襄却派来了人,告知王承平,请他速速率部赶往西罗城以及西罗城以西的几处关隘一带增援,并且告知王承平,说建奴那边的奴酋多尔衮今天疯了,他调派了几乎所有大炮以及兵马,对山海关一线发动了不计代价的猛攻,现在山海关以西数处地方都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请王承平务必要赶快率部前往增援。
    王承平这才大吃一惊,不敢再怠慢下去了,于是立即率兵赶往了吴襄所指的几处地方,当到达了这些地方之后,王承平才知道情况比他想的还要严重,一些关墙上的官军已经开始发生溃败,少量的建奴军已经开始出现在了城墙上,正在试图扩大战果,突破一些地方的关墙,去夺占出关的关门。
    于是王承平不敢多想,立即便令部分兵将下马登上了城墙,不管他们付出多少代价,也要将这些已经登上城墙的建奴军给撞下去。
    受命的大中军兵将们二话不说便领命而去,呼啸着冲上了城墙,随着他们这支生力军的到来,立即便控制住了形势朝着更恶化的程度发展,刚刚登上城墙的少量建奴军在对上了这些增援上来的大中军之后,只一个照面,便被这些大中军的兵将们给撞下了城墙,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军兵将赶来登上城墙,原本已经发生崩溃的官军看到了希望,士气重新复振了起来,开始跟着大中军援军掉头再一次加入到了战团之中。
    好不容易建奴才取得的一点战果,随着王承平领兵到来,便当即化作了乌有,一些建奴兵将,本来还高兴着呢,可是当看到一批如狼似虎的大中军兵将杀上来的时候,有的建奴兵将惊慌失措之下,掉头便跑,跑的稍慢一点的便当即被砍杀在了城墙上,一些建奴甚至于来不及去攀上靠在城墙上的梯子,便被追到了屁股后面,情急之下不管不顾的“嗷……”的一声惊呼,便蹦出了城墙,直接跳到了城墙下面。
    想想看明长城在山海关一带的城墙,低的有七米高,高的达到了十米左右,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下面可没有人给他们放置充气软垫,命好的跳下去摔断腿是轻的,命不好的跳下去当时便摔得血肉模糊眼看是活不成了,个别极其幸运的跳下去之后,摔在了成堆的尸体上,侥幸没有受伤,可是倒霉的眼看着落在了尸体上,却碰上了那些尸体之中的刀枪,当即便被戳死在了城下。
    多尔衮本来远远的看着战况,眼见着山海关西面的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战果,部分建奴军已经开始登上了城墙,在城墙上逐渐的扩大战果,追杀那些明军的溃兵,眼看?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