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平儿与宝玉的知己之情

    红楼女儿入得《金陵十二钗》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进过大观园,二是在玉兄处挂号。

    而平儿在宝玉处挂号的重要描写在于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段话:

    宝玉因自来从未在平儿前尽过心──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为恨怨。今日是金钏儿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因歪在床上,心内怡然自得。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

    黛玉《桃花行》诗中曾有“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的句子,可见胭脂与眼泪总是分不开的。

    宝玉因黛玉眉尖若蹙,而“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故为黛玉取名“颦儿”。“颦”与“平”同音,而宝玉为之侍妆簪花的,又恰恰是平儿。这平儿与黛玉同名,又与宝玉同一天生日,其身份何等特殊?

    宝玉劝住了眼泪,送上了胭脂,也就与平儿结了一份桃花缘。而正是因为这份情缘,遂有后文平儿投桃报李之举。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平儿因查明自己丢的虾须镯为怡红院小丫头坠儿所窃,一片私心体谅宝玉,因悄悄向麝月说:“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去了。偏是他这样,偏是他的人打嘴。所以我倒忙叮咛宋妈,千万别告诉宝玉,只当没有这事,别和一个人提起。第二件,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三则袭人和你们也不好看。”

    这番话被宝玉听见了,不禁又喜又气又叹。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自己;气的是坠儿小窃;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伶俐人,作出这丑事来。

    平儿深体宝玉之心,知道他喜欢在丫鬟身上留心,是个争强好胜爱面子的,如今他的丫头行窃,吵嚷出去,不知惹出多少口舌,生出多少烦恼来。因此自己拦在里头,连凤姐也不告诉,径自命宋妈妈守口如瓶,不和一个人提起,免得传到贾母王夫人耳中,众人面子上都下不来。

    这正是平儿素习行事的风格:“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

    当家之人,最忌能起事不能压事,小事闹大,大事闹乱,无事立威,有事躲懒——王夫人就显然是这种心性,故被贾母夺了管家之权,才有凤姐之能。而凤姐是重威不重德的,主张严惩,有时未免生事;平儿跟随在凤姐身边,见多识广,深谙管理之道,又能德行并重,懂得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道理,实是最得体的当家人。

    如果说“理妆”是宝玉对平儿的体贴,那么“瞒窃”就是平儿对宝玉的知己了,她对上向凤姐隐瞒真相,对下命宋妈不可声张,又特地叮嘱麝月不可叫晴雯知道,自然也没打算让宝玉知道——她为宝玉所做的,同样也不指望任何人领情。

    此时的宝玉和平儿,其实已经在精神上建立了攻守同盟,有种心照不宣的灵犀,这也是玫瑰露一案中,两人顺利联手平息事端的大前提。

    四儿曾说过:同月同日生就是夫妻。并且就因为这么一句话被王夫人撵出去了。

    但是这句话,却真真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再三回味。

    和宝玉同日生的,还有宝琴、岫烟和平儿。

    且看书中这段描写:

    “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宝玉忙迎出来,笑说:‘我方才到凤姐姐门上,回了进去,不能见,我又打发人进去让姐姐的。’平儿笑道:‘我正打发你姐姐梳头,不得出来回你。后来听见又说让我,我那里禁当的起,所以特赶来磕头。’宝玉笑道:‘我也禁当不起。’袭人早在外间安了坐,让他坐。

    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又下了福,宝玉又还了一揖。袭人笑推宝玉:‘你再作揖。’宝玉道:‘已经完了,怎么又作揖?’袭人笑道:‘这是他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该给他拜寿。’宝玉听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平儿还万福不迭。”

    看了这一段,没法不想到“相敬如宾”四个字,倒让人怅然了。

    全书中,平儿的名字出现在回目中共计四次之多,居副册与又副册女子之首。

    李纨感叹平儿的好,曾说:“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

    这话说得公道。可见稻香老农不但会评诗,看人更准,一语说中——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时候,可不就是看着她插金戴银花容月貌的,差点当成了凤姐儿赶着喊“姑奶奶”么?这一则固是因为平儿形容体面,二则也是因她气度非凡。

    那平儿的行事态度原不逊于任何一位奶奶太太,只可惜“命却平常”,怨不得叫了“平儿”。四十四回为凤姐醉打平儿,李纨又曾打抱不平说:“给平儿拾鞋也不配,你们两个只该掉一个过儿才是。”

    ——为了这句话,便有许多索隐之士认为后来贾琏休了凤姐,将平儿扶正,使两人的地位“掉了一个过儿”。倘如是,平儿又怎能入得“薄命司”?

    《红楼梦》里的薄命女儿不少,然而书中真正下了“薄命”二字定语的,只有四人。

    第一个自然是正册之首林黛玉,曾自叹:“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诗中亦屡有“红颜命薄古今同”,“飘泊亦如人命薄”的句子;

    第二个是副册之首甄英莲,也就是香菱,不但写她那一回的回目作《薄命女偏逢薄命郎》,文中又借贾雨村之口定论:“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

    第三个是又副册之首晴雯,在宝玉《芙蓉诔》中,原有“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的句子;

    这三个人,分别是正册、副册、又副册之首,又都是玉派女儿。可见“薄命司”的女子虽然各个命薄,而玉派又比金派犹甚。

    然而除了上述三个人,第四个被称之为“薄命”的,却偏偏是既拥有虾须镯这样的金饰标志、又是金派主力王熙凤的心腹的平儿,宝玉甚至认为“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

    由此,我们也就益发为平儿将来的命运而堪悲了。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诸天万界之红包满天 重生军婚:首长大人,别撩 从甄嬛传开始暴富 综影视:六界三千男神等我救 萧总别虐了,太太才是白月光 青流苏之四月芳菲尽 仍念此乎 震惊!小师妹的空间逆天 世一热恋【莎头】 【快穿】每次都在走错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