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穿越这事吧,其实是个技术活。

    根据杜襄儿多年书海沉沦的言情穿越小说经历,穿越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最幸运的那一撮,基本是拿了大女主剧本,开局便能叱咤风云席卷八荒,仅凭一己之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男主男二为她决战紫禁之巅;

    而普通玩家呢,穿书穿剧穿系统,纵横江湖潇洒快活,在武林深处建起小桥流水人家,拐个风流倜傥还死乞白赖专情于己的帅哥,你耕田来我织布,种田生活美滋滋;

    再运气差一点的呢,至少也在寻常或被迫寻常的人家正常长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思维提高生活品质,间或伴有嫡庶相争妻妾争宠一胎生多少个娃等等无聊的重复性宅斗活动。

    而她——很不幸,拿了最非酋的剧本。

    毕竟,没有谁的穿越,是直接穿越到冷宫来着。

    别的穿越,一睁眼至少也得有个忠心耿耿的小丫鬟凑上来说“小姐,你终于醒了”,而她的穿越,而是一头冷水浇醒,被嬷嬷呵斥着“懒骨头,快把今日的脏衣服洗完,不然晚饭连口热水都别想要!”

    不是,她明明记得宫廷剧都有司衣局浣衣局辛者库等专业化机构设置,怎么到了她这里,就变成冷宫妃嫔的专属劳动了?

    无语问苍天——洗衣机是谁发明的?她能不能提前氪金解放一下生产力?

    杜襄儿,和名字一样普通的现代普通社畜,设计狗一枚,工作三年没有成功休过一天年假的加班悲催小透明,日常的兴趣是看小说和搞搞同人视频剪辑活动。

    年关将至,五个项目轮番收割,与各大甲方爸爸进行亲(舌)切(战)友(群)好(儒)的交流,焦虑得嘴上起了四个燎泡,回家后就恶性循环放纵自我通宵看小说。

    在三天三夜没合眼的情况下,再次睁眼时,便是一盆冷水兜头来,睁眼已是穿越身。

    在反复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中,杜襄儿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的本能,不是进化论的用进废退,而是生命本身的用尽颓废啊。

    珍爱生命,远离熬夜。

    兢兢业业地干了好几天洗衣女工,杜襄儿从各种冷宫内外的吃瓜途径迅速摸透了大概的时代背景。

    她目前生活的朝代叫做北燕,并不属于她所熟知的历史范畴。

    北燕三面环山,东临昼海,邻国有西戎南越等国家,平原广布,因而百姓多数以农耕为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就不要期盼主义的萌芽了。

    而她所在的这间冷宫,名字叫幽磐所,占地不大,人口不少。坐北朝南的会客厅作为主殿,东面是更衣沐浴和如厕的地方,另外两面则分别居住着三位管教嬷嬷和她的六位室友。

    三位管教嬷嬷,泼她冷水的叫陈嬷嬷,不苟言笑却平易近人的是张嬷嬷,而年纪最大最受尊重的是热心的王嬷嬷。

    至于她的六位室友,恰巧是赵钱孙李周吴的排序,因而杜襄儿进冷宫以后,很是遗憾自己没能叫郑襄儿。

    据说当今皇上宅心仁厚,冷宫已经三年没有进来新人了,不幸的是,倒霉蛋杜襄儿就是那三年前的最后一个。

    就离谱,和她错失的年休假一样离谱。

    幽磐所日常从事宫廷里部分非生产性劳动,如洗衣、缝纫、洒扫院子,工作内容简单枯燥,食宿全包,没有五险一金。

    由于前期存在进了幽磐所,产生抑郁倾向及应激反应导致伤害吃瓜群众的先例——正常情况下,嬷嬷们会限制出行,除传统节假日可以休息外,每两天会有一个时辰的出行时间,不能随意离开幽磐走动。

    这是杜襄儿第一次,从心底里体会欢度各大传统节日的欣喜。

    尽管很像某种意义的坐牢,但在这个叫“U盘锁”的地方,起码能够朝六晚五保证温饱了。

    当代青年杜襄儿极快地适应眼前的工作,工作摸鱼两不误,并与除了泼水的陈嬷嬷以外的另外两位管教嬷嬷达成了亲切友好的上下级关系。

    咳咳,主要是和嬷嬷们甜言蜜语两句,洗衣时有小板凳坐,不会蹲得腿脚发麻眼冒金花了。

    杜襄儿揉揉发红的手背,此时正是秋高气爽,洗衣洒扫尚能维持,只希望冬天来得更晚一些。

    毕竟,家务劳动是事业进步的绊脚石啊。

    说起来,杜襄儿倒是也曾思考过凭借一己之力重获圣宠离开此处的可能性。

    然而,第一,她不是什么大美女,原主的长相身材也仅仅可以用清秀端正来描述,满足不了倾国倾城的颜狗硬性指标;

    第二在她为数不多的记忆中,想不起来当今皇上长得什么模样,究竟是人是狗,跟开盲盒一样地赌运气,开错了还不能七天无理由退货,只能含泪自我消化;

    第三,杜襄儿试图回忆原主的曾经,实在记不得是出于什么理由被打入冷宫了……

    万一是家族起兵谋反株连九族的大罪,皇帝可能为了留她一条小命,将她打入冷宫,天长日久将她抛诸脑后,她还非得试图唤起对方的记忆,这不是上赶着找死么?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杜襄儿作为最后一个进入冷宫的倒霉蛋儿,既来之,则安之。

    谁成想,这一待,便是稳如磐石,安如泰山了。

    王嬷嬷掀帘进来时,杜襄儿正对着一本《北燕列国志》发愣,不由敲了敲她面前的桌台:

    “杜小主?”

    杜襄儿回过神来,笑容满面地掩了书,“王嬷嬷,今天又有家书么?您可真是好福气,总有家人时时刻刻惦记着。”

    “哎呦,杜小主,您可真是折煞老奴了,多半是我那小孙子又淘气了,儿子媳妇找我诉苦呢!”看似抱怨,王嬷嬷脸上却是藏不住的喜悦,条条皱纹绽开,满眼期待地拿出书信递给杜襄儿。

    杜襄儿恭维几句“王嬷嬷您就是有儿孙满堂的好福气”,就着油灯,轻车熟路打开了信封。

    自她穿越到这里,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杜襄儿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北燕的语言文字,好在高中语文学得还算扎实,读文章基本不成问题,又根据幽磐所为数不多的书籍熟悉了北燕的燕体书写。

    秉承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愚昧教育,宫里大多数人仍是目不识丁的状态。见她能够识文断字,张王两位嬷嬷及赵钱孙李周吴六位室友便时而对她施些小恩小惠,拜托她帮忙读写家书。

    原也是熟能生巧的目的,杜襄儿每次便都应承下来,久而久之,长明的灯油火石、批量的笔墨信纸、话本典籍堆了不少,塞满了她狭窄的柜子,倒是让她颇感意外。

    事实证明,知识,就是力量。

    “……今日娘在宫中是否康健?儿子一切安好,菱菱近期爱食酸梅,又呕吐不止,前去瞧了郎中,才知道肚子里又有您的乖孙儿了!”

    “好,好!”王嬷嬷的笑容更灿烂了些:“乖孙儿我可不缺,就盼着来个孙女,瞧瞧小时候的菱菱有多水灵!”

    杜襄儿附和着笑笑,将信递还至王嬷嬷手中。

    王嬷嬷嘴上念叨着,满面春风地离开了屋子。

    说起来也是惹人羡慕,王嬷嬷的儿子邹路自小在京郊的博观书院念书,据说一表人才,性情极好,在书院亦有学富五车之名。然而坚持不肯娶妻,是远近闻名的铁杆单身汉。

    直到四年前,二十一岁的邹路中了解元,第一件事便是回家拜托母亲王嬷嬷求娶书院同窗湛飞白的表妹夏菱菱,说是自己从十岁那年,便对六岁的菱菱一见倾心,严格意义上,也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湛飞白是当朝宰辅湛晟的幼子,素来体弱多病,读书习字也只能用“平平“二字形容。由于悲惨的病秧子体质,十天里有八天,不是在看郎中,就是在看郎中的路上,因而不得不修身养性,深居简出。母亲夏氏虽是湛晟的第二任填房,夏家兄长也只是博观书院的山长,但当年也是十里红妆,明媒正娶,抬举整个夏家鸡犬升天。

    有了湛家这层关系,夏菱菱自小便是个天真烂漫的性子,人也生得钟灵毓秀,格外讨人喜爱。年方及笄,说亲的人就踏破了夏家的门楣。哪知夏菱菱在幼年尚且不通情爱之时,一颗芳心便系在了邹路身上。一对小儿女心心相印,互相暗恋了近十年,最后还是邹路率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成功让整个博观书院的吃瓜群众化身柠檬精。

    邹父曾官至翰林学士,无奈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邹家日常开支,多半是王嬷嬷在宫中的俸禄支撑,最多只能算小康之家。邹路虽然争气,却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将满腹的经世致用变现成白花花的银钱。

    门不当户不对,加上夏家的百般刁难,当年的邹路为了迎娶夏菱菱,当真是费了好一番力气,终于抱得美人归的。当然,其中大概少不了湛飞白明里暗里的穿针引线。

    如今,邹氏夫妇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有个可爱的儿子,甚至还有二胎了,婆婆还这般通情达理重女轻男,你就说气人不气人?

    万年单身狗杜襄儿日常羡慕嫉妒恨,别人的爱情故事,叫童话,而自己的爱情故事,估计——得等到神话了。

    尽管自己目前身在冷宫,梦想还是要有滴。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