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前几天,一个推广轮滑的小程序,凡立行轮滑小程序编辑约稿,他说,他有酒,问我有没有关于轮滑的故事。于是我写了一点轮滑的故事发给他。我简单介绍了我的当时的练习方式。

    下面在此分享一段:

    我痴迷于轮滑场上风驰电掣的感觉。我最欣赏的一句话,上天没有给我们翅膀,我们就用轮子去飞翔!

    在八十年代,当时:学习轮滑没有人教,都是先看别人滑行,然后自己摸索。当时的电视上,体育频道经常会转播花样冰刀的国际赛事,看着他们的动作,我一点点学习。后来,在新华书店找到一本初级轮滑指南,才逐渐开始了解轮滑的起源和发展。在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好的轮滑鞋,八十年代初,所有的轮滑场都是简易的铁板鞋,两根粗粗的绳子,绑在脚上,铁板鞋轮子的材质有橡胶的,有电木的和尼龙塑料的。轮滑鞋的轮轴,是自行车的前轴,自行车的滚珠和螺丝螺母组成。那时候,能够倒滑的轮滑爱好者就已经算是高手了。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偷学其他所有人的滑法,然后,超越他们。再然后,开始指点他们。记得最深的动作是空中转体两周,我在徒步练习的时候可以轻松做到。但是穿上轮滑鞋,因为没有人指导,起跳不标准,落地没方法。摔跤最多的一天,我自己查过,那天我摔了足足二百个!

    当时的轮滑场地,是露天的水磨石场地,有效运动时间完全看天气情况。冬练三九,不能有雪。夏练三伏,不能有雨。为了摸索了解轮滑鞋的性能,自己曾无数次地拆装铁板轮滑鞋。即便是损坏的轮滑鞋,在我的手里,每每都会再次焕发新的生命。

    当时的轮滑场地是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园林处管辖,九十年代初期承包给龙沙公园内部的员工。在我练习轮滑的前十年,我就已经成为了这个轮滑场的名誉员工。

    夏天还好说,轮滑的时间很充裕,是每个轮滑爱好者的练习旺季。

    到了冬季,东北的冬天那一阵总是有雪,常常是十几厘米深的大雪!一到了周六日,如果恰好碰上大雪,我比轮滑场的正式员工去的都早。那可是三千多平米的场地,算上我一共五个人,足足需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完全清理干净积雪。

    后来,无论是哪一任承包者接手轮滑场地,除了交接手续和器材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我,一个业余轮滑爱好者,隆重地介绍给下一任轮滑场的管理者。

    那时候的我,夏天因为练习轮滑,暴露在外的皮肤和衣服遮盖处的皮肤,是绝对的黑白相间。那时候,我母亲曾经打趣我说,知道的人晓得你是黄种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非洲回来的黑人呢!

    因为练习轮滑,我不能穿任何稍微贵一点的衣服和裤子,最适合练习的着装,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牛仔裤,上身一件运动服。那几年里,磨坏了十几条牛仔裤。记忆里最深的一条裤子是一条黑色的弹力牛仔裤,因为膝盖处时常被磕碰,只要不是露膝盖的肉,基本上我就是那黑线自己缝缝补补了事。最夸张的是,有一年夏天,我的一条黑色牛仔裤,我足足缝进去一卷黑线!

    再后来,黑色运动裤伴随我近十年的冬夏。在冬季,因为怕阻碍活动,那零下二十五度的天气,我就穿着一条薄毛线裤,外面套上运动裤开始运动。那时候岁数小,火力旺,运动的时候根本不觉得冷。

    但是,一旦运动结束,一路骑自行车回家,整个下身的裤子,完全被冻硬。那时候家里住七楼,算上楼门口的三级楼梯,到家一共是九十九级楼梯,我强忍着快被累昏的体力和精神回到家里。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因为体力早已被透支,如果我在家门口放松精神,我就会直接昏倒在楼道里。

    我不知道,别人都是怎么练习轮滑的。

    我只是知道,十年磨一剑,此剑锋从磨砺出!

    一九八八年,是个值得记忆的一年。很多的大事发生在我身上。

    我姥爷七九年过世,留下一个接班的名额,我赶上了最后一波接班潮。

    那时候上班的单位还是国有企业,业余时间很充裕。

    每周固定的三四次轮滑练习,逐渐成为业余爱好的主旋律。

    无论龙沙公园的露天旱冰场谁承包,我依然是雷打不动的去锻炼身体。

    虽然我的轮滑动作,没有练成空转两周。

    但是,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滑行风格。

    也许是练过霹雳舞滑步的缘故,舞曲成为了我练习动作的必选曲目。

    在那个时期,还没有如今电脑手机的盛行,锻炼身体的人最常去的,就是龙沙公园。

    因此,每每我在场地里滑行,在旱冰场的护栏外,都会有众多的场外观众被我的动作吸引,驻足观看。

    因为那几年,我喜穿红色运动上衣,所以有了一个红衣少年的雅号。

    旱冰场的波浪桥,就在护栏旁边,我的每一次波浪桥上得侧手翻,都会博得一片喝彩声。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护栏外喊,妈妈妈妈你快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大哥哥,翻了一个空翻!

    我滑过去的时候,心里暗想,真的是童言无忌啊,我的那个动作叫做侧手翻,空翻?我可不会。

    逐渐地,我在龙沙公园开始小有名气。

    一些常去锻炼身体的人,每次锻练结束,都会不约而同地到波浪桥围栏处看我表演。

    每到周六日,一些看过我表演的青少年,有很多开始喜欢上了滑旱冰。

    那时候的小伙伴们,之所以爱上这项运动,大都是觉得穿上轮滑鞋,滑起来很是拉风。

    再配上动感的音乐,滑行起来绝对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说到音乐,在八十年代末期,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歌手专辑开始热卖。

    那时候,比较偏爱男歌手。

    因为费翔在一九八八年的春节联欢会上的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和其专辑的确很火。

    那时候,费翔专辑里面的所有的歌我都会唱,读你,只有分离,牵引等等,至今,那些旋律还依旧回响在我的脑海。

    另外一个男歌手,就是我的本家,童安格了。最喜欢他一首歌,忘不了,那里的歌词:仿佛是一场梦,没有醒来的时候,只有你和我,直到永远。忘不了,你的笑,忘不了你的好。忘不了,岁月的缠绵。也忘不了,你的誓言。

    这首歌,代表了我的青春期的完整心态。

    忘不了的东西太多了。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极动极静的两种矛盾性格融于一身。

    极动,我可以运动一整天,一天只喝了一些少量的水,因为如果胃里有食物,会影响我运动的效果。记得那时候,我的体重一百一十八斤,保持了十年。

    我对于自己的身体很了解,那几年我的身体里面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在流转。

    为了练习动作,废寝忘食这句话是最好的注释。

    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假如第二天我计划要去做运动,那么,前一天的晚上,绝对会梦到在旱冰场运动!

    并且,那些现实之中一直无法完成的难度动作,在我的梦里,都是完美地完成!

    至于极静,我除了运动之外,回忆那些我其他的几十种爱好,最消耗时间的,当属阅读了。

    因为已经上班的缘故,手里有了一点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

    那些年,我订阅了大量的杂志。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读者文摘,家庭医生,飞碟探索,人之初等等,再加上当时流行的武侠小说,卫斯理系列小说近百套。

    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梁羽生的萍踪侠影,那还是竖版繁体字的版本。

    因为大量的阅读梁羽生武侠系列,后来我对繁体字我可以认识九成以上,丝毫没有认知困难。

    再后来,金庸,古龙卫斯理系列小说,我几乎都是成套收藏过。

    十几年来,杂志书籍累计阅读超过一千本。

    这些年少时期的阅读累积,也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很多性格缺失。

    相对于同龄人,我从书籍里获取了大量的知识,我开始与外人无法沟通。

    我知道,这是青春期的缘故。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体能上,疯狂地练习动作,精神上,疯狂地汲取各种养分。

    继续说音乐。因为过人的记忆力,我所接触的爱好,只要我很感兴趣,就会过目不忘。

    这一点也体现在我对音乐的理解上。

    当我的内心有一些波动时,音乐,对于我,是最好的疗伤手段。

    有一段时期,在运动时候,如果没有好的音乐配合,我的完成动作的成功率都会锐减。

    因为练习过霹雳舞滑步的缘故,我也曾经疯狂地开始接触的士高舞曲。

    那时候比较有名的专辑,都还是卡带,当时最流行的有荷东系列一到六部,野人系列一到四部。

    因为我的业余时间,长期逗留在龙沙公园旱冰场,因此,那里的老式音响所有的磁带,都是我出钱购买的。

    那时候大街小巷最常听到的都是影视剧的插曲。

    还记得一九八四年第一部武打电影,少林寺。第一部港台武侠剧,射雕英雄传。第一部港台历史剧,武则天。第一部港台琼瑶言情剧,在水一方。日本的一些连续剧,排球女将,姿三四郎。更有新加坡的连续剧,人在旅途,天涯同命鸟等等。

    那时候,一到电视剧开播的时间,城市里万人空巷。

    所有的那个年代的著名影视剧插曲,我全都记得旋律。

    之所以没有记住所有的歌词,是因为曲目太多的缘故。

    后来,为了记住所有的曲目,我开始自学口哨练习曲,因此我的业余爱好里,又多了一项。

    这些杂项的爱好,有几个曾经遭到父亲的严厉反对。

    比如台球,那是和轮滑几乎是同时间练习的。

    因为父亲同事家孩子在台球厅,因为看打架被误伤致死之后,父亲曾威胁我说,再去台球厅,就打断我的腿。

    而我去滑旱冰,那是他唯一觉得可以锻炼身体又不惹事的爱好,所以还算支持。

    就像当年,我曾经练习过足球,母亲说那个运动不长个子。最好少练,她说,你没看到那些著名的球星都一米六几?

    所以,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练习轮滑,几十年间,我砍掉了很多的业余爱好。

    再见了,我的游泳,长跑,足球,羽毛球,台球。

    永别了,我的集邮,火花,烟标,奇石,钓鱼,养花,宠物鸟,狗。

    暂停了,我的阅读,音乐,舞蹈,美食,电视,电影。

    正因为如此,在轮滑运动上,投入的时间更多了。

    我一直都明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些只要我曾经感兴趣的爱好,我都会在一段时间里完全地投诉其中。

    所以,业精于勤。那些占据我大量业余时间的爱好,都逐渐地被轮滑所替代。

    随着参加工作后的时间步入了第二年,因为接班没有继续高中学业。于是我在业余时间就读了电大的职工业余高中班。

    每天早八晚五之后,每天去电大高中班就读。

    因为我去的比较早,逐渐被教务处选中当了高中班的班长,配合电大教务处为就读的同学服务。

    业余高中班,很多都是去了混毕业证的,而我不同,不只是因为我要做带头作用,而是因为我自己觉得,多读一些书,可以开阔视野。

    那两年间,我在求学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友谊。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大高中班,我的初中同学小武带着妹妹也报了名。

    因为同学之间无话不谈,我的业余轮滑运动也被小武兄妹所喜爱。

    一到节假日休息,我们常在运动场上畅谈人生。

    小武的妹妹单名一个瑜字,她很是喜欢滑轮滑,每次练习她都让我这个轮滑老手指点,因为逐渐熟悉了彼此,我时常叫她小鱼。

    记得她第一次看到我在轮滑场地飞驰的时候,给了我一句评价,童哥,你的腿滑起旱冰来,简直不是人的腿!

    我不禁莞尔一笑问道,你个小鱼头,说我的腿不像人腿?!我咋听着不像褒义词呢?那像谁的腿?!

    小鱼笑着说,绝对是褒义词!我看到你滑旱冰的样子,你那双腿都是幻影,就像魔鬼的腿!

    啊?!魔鬼的腿?!有你这样的褒义词吗?!我一听,也是服了。

    好吧,只要你不再说我是魔鬼的腿,你想学我可以教你旱冰入门基础,可以让你尽量少摔跤!

    小鱼听了我的保证,眼珠子一转说,那是必须的,但是我有个要求!

    哦?我一听就笑了,你拜师学艺还有要求?我咋觉得你是师傅我是徒弟啊?!你说说看,只要要求不过分,我尽量满足,谁让你哥和我是同学呢!

    这还差不多!小鱼接着说,我就一个要求,你教我一直学到倒滑,都不能让我摔一跤!我最怕摔跤了!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和你学了!我让我哥揍你!

    吆呵?!你个暴力女,居然还威胁我?!我一听就被小鱼给气乐了。我打趣道,你这算是威胁我啊!

    我心里龌蹉地想,这一跤都不摔,莫非你让我抱着你滑?!

    嘻嘻,我这哪里算得上是威胁,就是我的一个小小的要求罢了,你可是一个大高手,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吧?!我可怕摔跤了,我一摔跤就会哭,我一哭就停不下来!说好了一跤都不能让我摔哦!小鱼嬉皮笑脸地拉着我的衣袖央求着。

    怕了你了!就这样吧,一跤不摔,这也是对我的挑战。我也是很无奈地答应了。我知道,这个小丫头被他大哥宠的有些过份了。

    看着小鱼脸上阴谋得逞的样子,我感觉自己被算计了。

    好吧,看在同学的面子,看在我第二次教一个小美女,我尽量满足她就是了。

    接下来,我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尾巴。

    也许是我天生有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小鱼练习轮滑的第二个月,她终于可以顺利的流畅地倒滑了,虽然只是一个顺时针倒滑,对于她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小鱼很满意,说是有机会让我去她家吃个饭啥的作为感谢。

    我以为,这只是一般的师徒之间的正常交往,但是后来,我逐渐明白,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小鱼也是很懵懂,不知道该如何向我表达好感。

    如果不是后来,我和他哥哥交恶,也许命运的无形之手,真的会让我们有所交集。

    说起来,小鱼是我教过的第二个女徒弟,是有原因的。

    那时候,在电大的高中班,我曾经主动约过一个女孩子。

    她叫阿华,一个大眼睛,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女孩子。

    最初接触她的时候,只是觉得阿华特别地有家教,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

    因为我是班长,阿华在班级里很是安静,她的学习态度与我类似。有几次阿华回家路上与我顺路,我曾经和她聊过几次天。

    知道她是为了一个老师来这个高中班学习的,那是她刚过世的父亲的老同事,在我们这个高中班兼职教地理。

    这个高中证,对于阿华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她本身就是师范学校的新生,师范学校的毕业证是中专等同于高中。

    阿华来电大高中班求学,完全是秉承父亲的遗志,想要在地理专业深造。

    因此,我们高中班的地理老师,答应重点照顾照顾这个老同事的孩子。

    和阿华的正式交往,是从聊到业余爱好上开始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当我问到阿华的爱好时候,她告诉我,她每周日早晨,在龙沙公园的松树林练习武术!

    我一听,立刻觉得好巧,我对阿华说,我也是在龙沙公园旱冰场锻炼身体。

    阿华很是疑惑地问,你经常去?那你在那里有没有见过一个穿红衣服的,旱冰滑的特别好的人?

    我一听就乐了,对阿华说,你觉得我穿上红衣服像不像那个人?

    阿华一听,也是呆了,片刻之后她一脸激动地说,是你?!我说呢,我在学校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你,就觉得你很是眼熟!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偷个宝宝:总裁娶一送一 穿越北平从光荣时代开始 娱乐:种地劁猪,这真是小糊咖 透视不赌石,你又在乱看 让你当美食博主,你擦什么边啊! 乡村神医村长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向他的小祖宗服个软 直播:我能看见过去与未来 最美寡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