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燕的问题虽然让黄忠有些恼火,但却并不重要,只要他还能最低限度的执行黄忠的想法,那么对其的处置惩罚就交给李书实好了。极点小说..xstxt..

    黄忠现在最体贴的问题照旧此次并州人踏足凉州会对本就庞杂的关中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虽然不是并州人第一次踏足凉州。

    如今河西三郡(张掖、酒泉、敦煌)虽然还能定时向位于长安的中央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贡赋,但凉州的各路军阀已经丧失了对那里的管控能力,只能看着三郡因为西域的缘故通过商贸徐徐变得富足起来,却完全没有侵占的能力。

    这自然即是并州人的杰作。

    因为这本就是当初并州人与作为凉州人精神首脑的董卓之间一场双赢的生意业务——董卓知道比起自己来并州人显然更擅长谋划,至少李书实已经证明他在西河已经逐渐建设起了一套草原与农耕社会共存的经济体系。

    虽然谁人体系在董卓看来实在是有够懦弱的,但终归有着其奇异的吸引力。

    将商业的事情交给并州人,军事威慑的事情凉州人自己来,然后董卓可以收获一个越发富足的凉州,就算不再企图向东出关争霸天下,对西凉而言却也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哪怕董卓早已作古的今天,河西三郡依然遵守着当初的约定,于是以李郭两人为首的董卓军余部也就对并州人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究竟除了那些凉州军阀们自己不善谋划之外,遥远的地理位置也几多取消了一些虎豹们贪婪的**。

    可是这一切都是董卓留下的余泽。

    而如今的西凉和并州之间的关系可是极为微妙的。

    凉州人是自满的。

    从“窦融归汉”起。凉州虽然没有能够出几多文明中原的文人雅士,可是若论兵戎之盛,却也是在东汉王朝当中是数得着的。而到了董卓这一代,随着发生在河南的数场大战,更是将凉州兵天下第一的名号彻底实至名归。

    生存情况严苛的凉州人很清楚他们就似乎自己先秦的祖辈那样,与严苛情况和数不清异族的斗争已经铺张了他们太多的精神,他们实在是没有几多功夫去学习那些圣人之学——就算是饱读诗书的贾诩童鞋纷歧样会遇到危险,反而是段颎的“屠夫”之名救了他一条小命。

    所以凉州人对于中原人看待“蛮子”的眼光虽然不喜,但却仍能自得其乐,甚至还能够反过来讥笑中原人不够强壮。无法遭受来自西北的风霜和沙尘。更可以讥笑那些中原人。就算读的书再多,当年的关东六国不照样在强秦眼前束手。

    那是何等的威风,令人无比追忆。

    但随着董卓身陨,西凉人发现自己找不到新的首脑来指引他们前进的偏向。

    董卓的女婿牛辅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一员普通的西凉军将领。完全没有董卓身上的霸气。

    董卓的另一个女婿李儒同样做不到。身为一介书生的他纵然有着不逊于西凉人的勇气,但手中没有兵权的他注定无法用谈锋说服那些桀骜的统兵上将。

    董卓最为信任的将领李傕和郭汜更是做不到,他们两个的能力虽然在西凉军当中是出类拔萃的。但却无法做到鹤立**群,更为重要的是,在董卓往日的“部署”下,他们两个一直是以相类似的职位泛起在西凉军之中,谁也压服不了谁,谁也不比谁差上一点。

    两小我私家联手虽然在西凉军当中拥有极强的招呼力,但双头政治注定会是最失败的选择。

    甚至不需要太多有心人的挑唆,长安城以及城内的文武百官商贾黎民都成为他们二人争斗的筹码,然后在一次次拼死相博中消耗掉他们身上的元气。

    至于其余如张济、樊稠、胡轸、杨定、段煨之流,则不外是随波逐流之辈。

    马玩、李堪、张横、杨秋、候选之徒,则不外是天下这锅乱粥任人翻腾的米粒。

    也许西凉兵的小我私家战力依旧强悍,也许他们小规模内的配合依旧默契,可作为曾经名震天下的西凉兵团,却早已经酿成一盘散沙。

    就似乎曾经被他们战胜过的那些胡人部落一般。

    反观并州军,也许李书实的小我私家魅力或许不如董卓,他的武力甚至纷歧定比得上那些百战老兵,更逞论那些强悍的将领,但在他的起劲下,吕布、赵云、高顺、黄忠、太史慈……这样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不知何时团结在了他的周围,他们有着相似的目的,作为李书实的爪牙供其驱使。

    于是,他们不停缔造着奇迹——从鲜卑人的单于到鲜卑人的摄政王,从贵霜帝国的国王到安息帝国的宗教首脑,从北方草原到遥远的西域荒原……

    当西凉军一团散沙,幽州军在内讧和外敌下节节败退,板楯蛮不得不面临背后有着官家配景的白虎夷的节节进逼,丹阳群豪为了利益投身于差异诸侯的麾下,如此团结的并州军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对手。

    虽然,只是外貌看上去,究竟某些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他们未来对手的实力。

    不外西凉人不会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此时心田的感受是相当微妙的。

    显着前一刻他们照旧高屋建瓴屹立于山顶之巅,可是在下一刻,他们却不得不被强制接手曾经他们俯瞰的对手爬到了他们的头顶上,甚至还能在他们的头顶肆意妄为。

    这样的感受实在说不上好。

    就似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何等威风何等强大,可是却不得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面临曾经被他们吊打的中国强硬的要求收回香港“租界”的要求。甚至就是想赖账都几不行得。

    这滋味,还真是有够酸爽的。

    正是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黄忠才会如此体贴西凉人对此次并州踏入北地的态度,哪怕曾经北地郡的治所富平县早已被放弃,就连富平之名也随着北地郡的再一次侨置而丧失,但比起天高地远的河西三郡,北地郡的位置距离长安实在是近的太多太多。

    这难保不会刺激到对并州人“爱恨交加”的西凉人。

    或者说,岂论是黄忠也好,荀攸也罢,都已经做好了最差与西凉人全面开战的心理准备。

    只是……

    “原来西凉军内部的杂乱水平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了么……”

    又是十天后。看着手中由匿伏在关中地域的种种细作传回的消息。黄忠忍不住露出了啼笑皆非的心情。而他身边的荀攸虽然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涛不惊的样子,但不停端起茶杯小酌的行动依然袒露出他此时现在心田的不清静。

    “公达,你说这会不会是对方之计,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里应外合……”

    似乎给自己找了个不错的理由。黄忠的声音似乎又变得坚定起来。

    虽然。这样的行为自然让在他身旁的荀攸露出了些许愉♂悦的笑容。

    好吧,中暮年卖萌什么的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口胃,荀攸你果真很纷歧般。

    “这一点简直不行不防。但如李堪、候选之徒本是身世河东。昔年董贼为并州刺史时前往投奔,虽然在董贼麾下颇有劳绩,却因为身世之故而难堪重用。彼对西凉诸将本就颇有怨言,若是善加使用,李州牧经略关中的阻力一定会降低许多。”

    “公达岂非是企图在关中诸将眼前演上一出‘千金市骨’么?”

    “‘千金市骨’也要看工具,如果李堪、候选之徒诚信归顺,李州牧想必自然不会慢待。可若是心怀二心,这一策便会是‘驱狼吞虎’,能不能活下来可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李书实原本企图以偏师侵入北地,一方面企图驱逐诸胡恢复汉王朝旧土,另一方面也是企图以此试探西凉军诸将的态度,从而决议未来将会对这里接纳怎样的态度。

    只是他,不,或许应该说是并州军的大多数人都没能想到,这样一步看上去仅仅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会在西凉引起如此庞大的“回声”——如果说河东人李堪、候选秘密差人前来联系“起义”事宜还算不得太让人受惊的话,那么由张济做中介,来自颍川却为董卓麾下宿将的樊稠同样企图投靠的消息就绝对堪称“震撼”二字了。

    实在认真说起来樊稠同样不是西凉人,他出生在中原要地的颍川,如果认真考究的话他照旧西汉开国名将同样也是与大汉开国奠基之君刘邦连襟的樊哙的后裔。

    虽然,两者之间的血脉关系早已疏远,樊稠更是颍川樊氏谁人庞各人族中极为不起眼的一员——这样的身世显然无法让他在少年时代获得富足的生活,哪怕在家族所开办的私学当中读了几年书,但在这方面没什么天分的他最大的成就预计也不外是县里的一介小吏而已。

    故而认清自己未来的樊稠甚至连及笄的年岁都不到便孤身前往西北闯荡,并在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下练就了一身本事,也投靠了守孝三年后正欲重新大展拳脚的董卓麾下。

    就似乎《三国演义》中关羽对赵云“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一般,樊稠与李堪、候选一样是外乡人,但他到西凉的年岁本就不大,追随董卓的时间远超西凉军中大多数将领,可以说不光从通常里的言谈举止,就算是内里也更认同自己是一个西凉人而非中原人。

    更别说董卓死后,虽然西凉军当中风头最盛的当属李傕郭汜二人,但若论稍次二人的第二团体,那么张济和樊稠就绝对算得上是这一团体当中无法忽视的存在。

    因为这两小我私家在董卓生前与李傕郭汜都同是董卓的心腹爱将,手中握有仅次于李郭二人的西凉军中精锐。其余如李蒙、董承之辈因为身世的缘故没能斗过同姓的李傕、董旻而颇受压制,段煨、杨定之徒最开始都是半游离于董卓军。算不上心腹之将。

    如果说张济的职位几多有一部门要归功于他谁人如今在并州军中混得风生水起的侄子张绣,那么樊稠则完全是自己实打实的劳绩和能力。

    有闲来无事者曾经就董卓身边这四位风头最盛的将军的能力作过一番较量——张济最稳重,可以守卫城池关口而令敌人无有寸进;樊稠最勇猛,每战必奋强突固,先登陷阵,曾是董卓军中先锋的不二人选;李傕郭汜则善统兵,且同样作战勇猛,他们二人所指挥的飞熊军虽然无法与董卓亲率相比,却也很难有军队能够不支付庞大价钱就能阻盖住他们。

    从中便可以知晓,虽然樊稠不外是个善于赴汤蹈火的猛将。但一来这样的人物只要活下来劳绩肯定不少。二来在西凉这样的情况中樊稠这种猛将甚至比李傕郭汜更容易受到普通士兵的崇敬,那些骨子里流淌着凶暴因子的士兵对气力有着近乎于迷恋的追求。

    由此便可知晓樊稠在西凉军中的声望职位到底如何。

    虽然,你同样也可以猜到这样的一位人物在日渐骄恣的李傕郭汜那里会受到怎样的怀疑。

    更别说因为同为颍川生人,厥后又都来到了凉州讨生活谋功业。樊稠与凉州境内曾是董卓最为忌惮的“野心家”韩遂关系密切。尤其是在董韩两人的蜜月期内。樊稠更是与韩遂常有书信和礼物的往来。虽说两人没有什么更进一步的体现,但有心人难免会发生诸如“樊稠学习张济,寻求外部势力的资助来提高自身职位”之类的想法。

    于是在韩遂已经被定为“叛乱者”的今天。樊稠注定要为当初的行为埋单。

    “因为感受到了来自长安李郭的欺压,所以终于下定刻意投靠我们了么?”

    手指与书桌不停接触,发出一阵阵带着节奏感的敲击声,但屋内的每一小我私家都没有在乎那听着似乎有些闹人的声音,因为他们此时全部的精神都陶醉在了某份情报之中。

    那是与黄忠手上情报内容大致相同的工具,只不外比起黄忠手上的那份,似乎越发的详细。

    这也正常,因为这份情报里不光有与主要内容相关的种种信息,同样尚有一些情报人员附在情报后的带着一定小我私家色彩的相关评论,其中自然也有黄忠和荀攸的建议。

    比起李堪和候选,樊稠才是能够搅动关中的重要棋子,所以对前者黄忠有着足够的临机决断权,而对后者该如何应对,则只有李书实才气最后拍板决议。

    虽然,你也可以认为前两者不外是没什么显官要职的小角色,而樊稠至少也是个右将军,万年侯,哪怕这个将军和县侯是通过勒索天子得来的,却也是天子御口亲封,除非天子下旨废掉或者废掉天子自己,否则从法理上讲那也是大人物一只。

    “从各方面的消息看,如今长安蜚语四起,李郭二人对其已动杀机,彼已穷途。放眼四顾,除了我们,又有什么人敢于以遭受李郭怒火的价钱接纳他。”

    程昱脸上带着无比自信的笑容,话中的味道更是斩钉截铁。

    与黄忠和荀攸还仅仅只是推测樊稠“投诚”的原因差异的是,并州牧府内的几位智谋之士已经对樊稠此举的原因堪称是了如指掌,究竟其中许多事情本就是他们的谋划。

    如今修成正果的时候正巧遇上了李书实的试探行动,巧合有之,更多地照旧因为这场行动让原本以为并州军与西凉军或许会“井水不犯河水”的樊稠明确了并州的野心,让原本就已经在心中萌发的种子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

    “如今有樊稠、李堪、候选为内应,汉阳郡为外援,西北三郡整装待发。主公,之前我等所谋之事或许可以提前引发尔。”

    难堪的,说出这句话的程昱,听到这句话的贾诩、郭嘉、阎忠等人齐齐露出了笑容。

    而坐在主位的李书实,却也在同时露出了些许不太自然的笑容。

    只不外很快,在深深吸了一口吻之后,李书实用力的点了颔首。

    到了现在这个田地,自己也应该已经做好了迎接谁人的准备了吧。

    不知道什么过了多久,脸上原本尴尬的笑容,逐渐酿成了充满理想的期待的笑容。

    企图通!

    李书实自然是听不到这句来自各人心田的咆哮,否则……否则他也做不了什么,众怒难犯啊。

    于是,就在所有人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一场滔天巨浪便已经在并州的州牧府中形成,而这滔天巨浪所指向的敌人,此时现在却依然恰似完全没有察觉到一般,依旧做着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直到……

    “将军,欠好了欠好了!大事欠好啦!!!”

    “慌什么,到底怎么了,难不成郭阿多(李稚然)带兵打过来了么!”

    “打来了,打来了,都打过来了!!!”

    “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打过来了!”声音的主人似乎也受到了熏染,声音之中透着几分不安的忐忑。

    “樊稠引并州军华雄所部共五万人顺泾水南下,已经到了左冯翊谷口一带,直逼池阳。张济领兵两万,已经攻占武关。河东张绣领兵万五,由蒲坂过河,已经拿下临晋城。并州军主力五万人由吕布率领,已经迫降弘农段煨,正以段煨之兵为先导,直扑郑县而来。其余李堪、候选并并州军偏师及汉阳之兵正会和河西三郡郡兵及属国数万胡骑,武威、安宁等郡已是岌岌可危……”

    “还,有么……”

    “城内董承、魏续等部也乘隙为乱,欲窃陛下与百官出城。”

    “咿呀呀呀呀呀!!!真真是气炸我也!李学小儿,我与你势不两立!!!”

    潘森:全勤争取之旅现在正式开始了哟~想一想还稍稍有点小忐忑呢……(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汉魏文魁 回到明末做枭雄 满船暴力分子,拥我做世界霸主! 影视世界旅程无限征途【续】 少年歌行之李寒衣是我媳妇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 异世女的锦绣荣华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