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结婚讲究门当户对。这个所谓的“门当”和“户对”,其实代表两层意思。门当既门簪是用来搁门匾的,当然看门匾也可以看出户主人的家世、财富和地位。门楣也有区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

    简单来说,门楣上有两个户对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门楣上有四个户对的,对应四品以上官员;至于十二个户对的,则只能是亲王以上的品级才能用,换句话说,即便是皇亲国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开门,嵌十二个户对!户对的形状也是有规定的。文官用方形,武官用圆形。

    此时桓温是东晋大司马,按制他的府邸可以留八个户对。可是高敬宗呢?只是庶民,他即使建府,也不能留户对,否则就是违制。这个罪名在古代相当严重,轻者抄家,重者诛杀三族。身为庶民,居然敢向当朝一品大司马求亲,这就是对桓温的最大侮辱。桓温的女儿无论样貌人品如何,她要嫁也只能嫁与公候子弟。

    “郗参军、习别驾,二位谬矣!”陈应笑道:“有道是高门嫁女,低门求妇。如今凭借桓大司马的权势,何需凭借子女婚姻维系家族利益?”

    陈应此言一出,郗超和习凿齿顿时哑口无言。自从平灭成汉,平蜀之战使得桓温声名大振,朝廷忌惮不已,担心他日后难以控制。大司徒、会稽王司马昱只得让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制衡桓温。只是非常可惜,司马昱所托非人,殷浩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然而却是一个眼高手底,急功好利之人。为分润军功,不让桓温独享东晋擎天柱之名,在仓促准备就开始北伐,殷浩数次北伐,欲进据洛阳,修复园陵,但却屡次战败。军需物资更被掠夺殆尽,朝野怨恨不已。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温上奏朝廷,列举殷浩罪状,迫使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归桓温,朝中已无人再能制衡桓温。

    如今桓温一征氐秦,二讨羌部姚襄,二战皆胜,声势一时无两。此时桓温虽然未晋升太尉,却掌握荆州、益州和江州三州。此时江州刺史为桓温二弟桓云,官拜建武将军、都督司豫二州军事。而桓温三弟桓豁官拜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监荆、扬、雍、宁、益、交、广七州诸军事。镇西将军、益州刺史周抚本是王敦爪牙。在王敦事败后,周抚改投桓温门下,其次周楚更是成为桓温门下三猛之一。四弟桓秘则为东晋禁卫中领军。

    桓温此时直接、间接掌握着东晋朝廷九成以上的军队,三州政务,哪怕是权倾天下的褚蒜子也不得不仰视桓温鼻息,更何况是其他人?在这个时候,天下间还有可以让桓温值得以嫁女巴结的人吗?

    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桓温听到陈应的话,甚是受用。陈应接着道:“我家都督虽然出身不高,但是渤海高氏却也是四品门第。虽然比不得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桓氏,却也是位列士族。我家都督虽是志学之年(十五岁),对《毛诗笺》、《春秋左氏传》、《论语集解》可以说是精通了,《诗》、《论》是倒背如流,《春秋左氏传》,因为卷轶浩繁,尚不能通篇背诵,但只要提及传中某人某事,高攸就能滔滔不绝地把那一段相关文章背诵下来。”

    桓温闻陈应此言,顿时愕然。如果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可以精通《毛诗笺》、《春秋左氏传》、《论语集解》,《诗经》、《论语》倒背如流,足可堪称神童。

    陈应接着道:“我家都督既有文才,亦有武略。当初京兆田氏田豹,欲吞并吾主。吾大都督,以弱克强。完胜田豹。

    今天有急事需要外出,回头再补充修改、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 综漫剧情杀 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 大唐繁荣系统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四合院从无证骑士开始做正义英雄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