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章大军南下

    为预防太子的母亲将来以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政治,北魏王朝借鉴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故事,形成了一套野蛮的传统:册立太子之后,要杀掉太子的亲生母亲。

    北魏王朝把此定为一种制度,延续了一百余年。

    直到北魏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册立儿子元诩当皇太子时,元诩母亲胡充华没被处死,打破制度传统。

    宣武帝元恪逝世后,六岁的太子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胡充华顺理成章,以皇太后临朝称制。

    这位北魏王朝一百年以来,第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太后,用事实证明:那野蛮的习俗,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

    胡太后自从当权,除了大肆营建佛寺和佛像外,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伤害王朝上。

    如火如荼的遍地起义暴乱,大多数由她激起或者触发。

    洛阳孤立在黄河南岸,已进退失据,可像蛆虫一样的政客们,仍拥挤在权力魔杖的四周,斗争不休。

    公元528年,即武泰元年,魏孝明帝因与胡太后不睦,密诏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举兵南下。

    故尔朱荣几举全军之力,兵马万余,分纵南下,大军行至上党,闻孝明帝为胡太后所害,并先立元姑娘为女帝,后又改立临洮王世子钊为帝,大怒,乃抗表陈胡太后罪状,以“问侍臣帝崩之由”为辞,发兵赴阙,直扑帝都洛阳。

    而受命锐出全军的先锋三千,就是以麾下大将贺拔岳为主帅,燕不回和达奚武为左右,兵锋直指洛阳北最重要的黄河渡口之一——孟津。

    而达奚冰与柳叶,也在其中。

    这趟旅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必定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影响这个王朝之后一百年发展轨迹的开端。

    反观胡太后毒死亲子的行为,不仅凶恶残忍至极,而且还愚不可及。

    元诩妃子潘充华生下了女儿元姑娘,胡太后对外诈称生下男孩,并将女婴立为皇帝。

    之后事情败露,胡太后知道无法继续隐瞒,不久便宣布“所谓皇子本是皇女”。不仅暗害杀死了潘妃和幼女,还另立元诩族侄、年仅3岁的元钊为皇帝。

    对此容忍良久的天下,终于哗然骤变。

    这种重大的事件竟如此儿戏,胡太后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了。

    契胡部酋长尔朱荣也等来了时机,率先发难,一面宣言要追查皇帝元诩的死因,一面不承认胡太后政府。

    尔朱荣与并州刺史元天穆商量,计划立“素有令望”的元子攸为皇帝,于是派堂侄尔朱天光等潜入洛阳,在月缺楼上,秘密会见元子攸,告诉了尔朱荣的废立计划,元子攸思前想后,最终还是答应。

    尔朱天光回晋阳后,尔朱荣仍然犹豫,于是鼓风开炉,铸造献文帝诸子孙十二尊铜像,结果只有元子攸的铜像被铸造成功,尔朱荣这才终于下定决心,拥立元子攸。

    ——

    四月丙申日。

    冬夜的高渚港,月朗星稀,满目肃杀。

    寒风萧瑟,洪波涌起,滚滚黄河,翻卷着澎湃的浪花,一路向东,不复回还。

    一如天下一时多少豪杰,怀抱着各自的理想与正义,投身入历史的浪涛之中。

    二十二岁的元子攸,独立江边,望着滔滔江水。

    这一夜,他思索了很多。

    也思索了很久……

    他想起先帝元诩生前,派人秘密送给他的亲笔信,里面所阐述的担忧和顾虑;

    他想起了自己初次进入洛阳,宗室和世家看待他那不屑的眼神,以及被任命右军统领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转变;

    他想起了那个号称国师的黑袍谋士,为他分析出的天下局势,还有那场交易。

    “我所说的,都会实现,但实现一切的,却不是我。”

    人称“乌鸦军师”的黑羽道袍,最后的结束语,却艰涩的如同一句字谜。

    成为皇帝,这种乍听上去如同天方夜谭的风言风语,在他的口中,轻描淡写地顺理成章。

    说实话,自己其实并不相信他的所言所语,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野心,将自己亲姐姐的终生幸福,寄托了出去,安排成全了与南梁废皇子萧赞的联姻。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让元子攸始料未及。

    更可怕的,是变化的轨迹,正如乌鸦所预测的一般,分毫不差。

    可就在一整块拼图就差最后一片的时候,他却带着裴家,平安抽身退场了。

    这猝不及防,让元子攸当时异常愤怒。

    但现在,他好像有点想通了。

    而现在,他应该做的,仅仅是渡过面前这一江涛涛汹涌的河水。

    “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真的会如乌鸦所预言的那般么?”

    他反复询问着自己的欲望。

    当东方天空泛白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下令手下,带着自己,连同兄弟,一起渡过黄河,踏上北上的道路。

    而迎接他的,是贺拔岳率领的大军。

    贺拔岳、达奚武、燕不回齐齐下马,向他面前深深跪下。

    而这时的他,已经知道,自己俨然已经立于,历史洪流的风口浪尖之上。

    “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以匡扶正义为己任,早日登基,一统正位!”

    全军齐声呼喊,声响犹如源自三山五岳、天地人间。

    而这一切,发生的,是如此突然,又快速。

    恍惚然,恰如一梦。

    此时的元子攸心里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需要因为被欺骗,而去寻找乌鸦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个自己了。

    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至尊王座,只有一步之遥。

    已经不需要任何愤怒和不甘,而是真正的保持沉默,等待着随后的进展。

    “人难以转移形势,但形势,却能轻易改变人。”

    当时听完乌鸦这最后一句,元子攸并不十分理解,其中含义。

    而现在,他理解了。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农历四月十一日,尔朱荣大军先锋部队,在贺拔岳的率领下,行进到河阳时,巧遇了正欲北上的长乐王元子攸。

    因长乐王元子攸贵为亲王、素有声誉、名望极高,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洛阳讨伐战,具有极高的顶层价值和舆论意义,故,贺拔岳在尔朱荣的授权下,将元子攸接到河阳,立为新帝,以继大统,是为北魏敬宗皇帝,史称孝庄帝,改元建义。

    尔朱荣军,士气大振,兵将皆高举兵器过顶,齐声高呼“万岁”!

    燕不回赶来,向贺拔岳建议:“虽然我军善战,但拱卫京师的核心军队,仍有数万,终究敌众我寡,应乘现在我军士气正盛,对方反应迟缓,迅速渡江,正面展开,以防止对方建立防线,将我军陷入持久。”

    “嗯。”贺拔岳深以为然。“先派遣一半兵马,由你指挥,迅速过河。一旦渡河成功,迅速向左右攻击前进,开辟纵深,为后续部队建立场所。我将掩护新帝随后过河,并接营驻扎,等待尔朱大将军亲率大军主力到达。”

    “好!就这么办!”

    “那就有劳燕将军了。”

    两人正说着,却见刚刚继位的元子攸,穿着黄袍,只带着弟弟始平王元子正,和些许卫兵随从,赶了过来。

    “有失远迎,末将罪该万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贺拔岳和燕不回,以及在场的其他将领,赶紧一同单膝跪下,双手抱拳,献上标准的军礼。

    “行军之中,事务繁忙,列位爱卿都身披战甲,这些不方便的俗套章法,就都免了免了吧!”元子攸倒是通达事理、平易近人。“我刚刚听诸位爱卿正在商议,说需要渡河作战?”

    “没错,臣等愿意以死报国,也必将推翻灵后乱权,为陛下夺回帝都!”贺拔岳回答得铿锵有力。

    后面诸将也都点头称是。

    “不用这么紧张和犯险,来人啊!拿过来!”元子攸说着,向身边下人打了一个手势。

    恭恭敬敬递上来的,则是一檄黄绢圣旨。

    “沿途河梁一带,领军驻扎之人,以及洛阳城禁卫守军,其将领多为忠君爱国之士,如费穆、成轨、卢道虔、郑先护等,通晓世理识时务,见到圣旨,定开门谒见,以示忠心不二。朕希望此举,能对燕将军助力。”元子攸说着,命下人将圣旨传递给了燕不回。

    一身红袍狻猊甲的燕不回,忙双手迎回圣旨,并回:“谢主隆恩。”

    这一张圣旨,可真抵得过十万大军。

    随后燕不回率领先锋军队从孟津渡过黄河,直逼洛阳。

    ——

    胡灵太后听闻尔朱荣率领大军,正向洛阳杀来,慌忙调兵遣将,并派遣得力干将,引兵进入河梁,企图将尔朱荣抵挡在洛阳城外、黄河一线。

    然而长期的倒行逆施、离心离德,已经使得洛阳城中各个门阀士族,渐渐倒向支持元子攸的一面,大家都希望大魏王朝,能够终止这种无端的混乱,拥护诞生一个成熟稳重、能够稳定大局的正规的皇帝,所以导致胡灵太后的身边,看似人多,但实际能用的人才,几乎逸散殆尽,空洞无有。

    而普通的士兵和下层的将领,没有丝毫话语权利,一听说要对阵的是号称“天下无双,陆上最强”的燕不回,腿都抖软了,纷纷临阵倒戈,叛逃出城,寻找投靠尔朱荣的途径。

    看似兵力强盛壮大的帝都防线,其实早已脆弱不堪、弱不禁风。

    而胡灵太后刚刚到手的中心大权,也在刀兵面前,愈发显得风雨飘摇。

    “哥哥、小玦,幸好我们离开的早!”娜娜蹲坐在篝火旁,一面对着赤焰吹散雪白蒸汽,一面用木勺往碗里盛粥。“脱身太及时了,没卷进麻烦中。”

    “嗯……胡太后此战必败,甚至可能连打都打不起来,城市就会易手。”乌鸦军师接过两碗金黄浑浊的小米粥,转手交给裴光一碗,自己则趁着新鲜出锅,赶紧吹气品尝一小口,这可是娜娜的手艺。“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元子攸已经继位,那胡太后和元钊小皇帝,必死无疑。”

    裴光接过陶碗,只是默默摘掉面具,从干粮袋里,取出糜子馈粑,分给乌鸦和娜娜,而后举起筷子,开始吃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我们要回家么?才发现我们都已经出来挺长时间了,好久没有回去了呢,倒是还有点想念老爷子他们,要不要回去看看大家?”娜娜对自己现学的手艺,很满意。贵为大小姐,平时是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庖厨之事的,没想到其实做饭还挺有意思。

    裴光没有赞成,只是若有所思的默默吃着东西。

    “在稍等几天,我们绕个道,想办法去见见尔朱荣,或者其他重要的晋阳将领吧!”还是乌鸦答复了娜娜。“杨影可能混在其中,值得尝试接触一下。”

    听到这句,心情复杂的裴光一晃神,饭碗差点跌落。

    若真能相见相认,自己应当用何种表情来,面对自己的孪生哥哥呢?

    这些年,老哥他深陷敌营,被蒙蔽被利用,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举目漫天星空,一条银河贯穿东西山坡间,西沉的上弦月亮,还有几天就会团圆了吧?

    就在裴光胡思乱想之际,几只乌鸦嘎嘎鸣叫着,从头顶上盘旋而下,落在司马玦肩上。

    只见熟练地取下,绑在鸟腿脚上的纸条,司马玦借着篝火的光芒,细细看完后,迅速摆手将乌鸦驱赶离开,并将字条团成一团,丢入火中。

    看着纸团燃烧后,化作了灰黑的余烬,随着上升的气流,飞散如蝶,腾入空中,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的眼神全部聚集在了,乌鸦军师司马玦的脸上。

    “消息有两个,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你们要先听哪个?”

    裴光还是没说话,只是吃完了饭,用手帕擦了擦嘴角,默默戴回了面具。

    娜娜:“那先说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尔朱荣派亲信重臣贺拔岳,在河间奉迎了元子攸,并扶植他成为新皇帝,朝廷也因此解除了对裴家的通牒,裴家成为顶尖士族门阀的时代,即将到来。”

    娜娜调皮的吐吐小舌头:“幸好时局瞬息万变,我们的叛离行为,没有给家族带来更多麻烦。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有一个人,借兵突厥,以少敌多,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六镇,一月之间,转战千里,连续平叛,已立下了不世之功,他不在尔朱荣军中,而正在围攻云中平城。”

    裴光带着面具,看不到表情。却在火焰的辉映下,能清楚的看到嘴角一抽。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三国:曹魏有仙人 纨绔世子不好当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崛起的家族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日月战旗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