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梅长苏被破格任命为持符监军,蒙挚为主帅,两人一同出征。

    有蒙挚顶在前边,他的身份始终没有暴露。

    另一边,穆青为主帅,聂锋为前锋大将。

    两路同时出发。

    次日,梁帝突发中风,瘫在床上,无法理事。

    萧景琰完全把持朝政。

    巍巍皇城,见证着拥有赤子之心的年轻人们的一腔热血。

    冬末,北燕三战三败,狼狈退兵。

    大渝折损六万兵马,上表请和。

    大梁完完整整的度过了这次危机。

    萧景睿和言豫津随军出征,皆获军功。

    蒙挚所部与尚阳军败部合并,重新整编,萧景琰将其命名为长林军,驻守北境防线。

    玉清将李乐然传来的最近一封信放在桌上,望着窗外的清朗,欣慰的笑了起来。

    微风浮动,隐约可见信上言:

    “展信佳:

    久违芝宇,时切葭思。

    经时三月,大渝终是败走。

    大梁将士死伤惨重,我于危急之刻拉回无数将士的性命。

    时至今日,弟子方才真真正正理解师父所言之‘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医病、医人者皆为凡医,医国者可为医仙。

    师父,或许您就是那位医仙吧。

    信到时,弟子已踏上前路,寻找成为医仙的道路。

    不论过程如何,不会退缩。

    不论结果如何,亦不会后悔。

    天寒地冻,望师珍重。”

    玉清提笔回信,内容不多,只有一则故事,一则“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故事。

    人影浮动,书房内的人悄然离去,桌上静静的躺着一张设计图纸。

    图纸最顶端写着三个大字,“杏林阁。”

    设计图分为四个大部分。

    东边名“仲景堂”,仲景堂分为两个部分,藏书阁和藏药阁各占一半。

    藏书阁对所有大夫开放,内置桌椅,大夫们可携带笔墨纸砚前来抄录自己需要的书。

    琅琊阁已经将杏林阁宣传出去,各医善世家都捐赠了一些书籍,具体的数量被刻在藏书阁前的碑上。

    碑上还留有很多空白,供以后书写。

    西边名“草堂”,草堂亦分为两个部分,上课的学堂和论道的辩堂,

    素老谷主、荀珍、宴老大夫都已经接受了邀请,愿意每年来杏林阁为慕名而来的大夫们上课。

    平日里,如章老军医等老大夫也愿意将自己这些年所得传授给后来人。

    辩堂可供大夫们宣讲自己最为擅长的部分。

    不论是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只要肚子里有货,都可上去演讲,以供其他大夫讨论与学习。

    南边名“四诊堂”,取自“望闻问切”四字,为看病之所,也是距离杏林阁大门最近的地方。

    北边最为偏僻,名“一生堂”,供大夫们休息和用膳,有自己专门的客房与膳堂。

    整座杏林阁的占地面积很大,大约一公顷。

    当然,玉清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银子来建造这座庞然大物。

    梅长苏和蔺晨这两个榜一大哥和榜二大哥没得跑。

    萧景琰也被薅了羊毛,两边达成合作,杏林阁每年会推荐优秀且有意愿的大夫去太医院和各大军营任职。

    她自己这几年在金陵也被达官显贵、皇亲国戚请去医过病,这些人都不差钱,给的诊金也是足足的,存下来的钱刚好够买地。

    当然,地是通过霓凰郡主的路子买到的,位置还不错。

    至于建造的事情,为了不让玉清太过劳累,蔺晨基本一手承包了。

    琅琊阁和江左盟的人被他指挥得团团转,因此杏林阁能够在年前竣工。

    年后,梅长苏和霓凰在南境成婚。

    这对大龄未婚男女青年终是修成了正果。

    婚后,霓凰将南境军交给了在北燕一战中崭露头角的穆青,同梅长苏长居京城。

    庆历军经历叛乱,金陵城的高阶武将无能,致使其现在仍是一片混乱。

    萧景琰将庆历军交到霓凰郡主手中,由她整顿庆历军上下军纪。

    至于梅长苏,暂时还是朝廷客卿,依照萧景琰的看法制定措施改革兵部。

    清明后,杏林阁正式对外开放。

    云南气候适宜,夏季迎来了第一批学员。

    大部分学员都是大大小小医善世家的后辈,只有一小部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的小大夫。

    同年秋,太子妃产下一名男婴。

    三日后,梁帝驾崩。

    一月孝期后,萧景琰正式登基,为贞佑元年。

    登基后,他奉生母静贵妃为太后,立太子妃柳氏为皇后,封梅长苏为侍中。

    庭生被萧景琰收为义子,依旧由梅长苏教导。

    贞佑四年,列战英任长林主帅,路原、萧庭生、林深跟随左右从军。

    贞佑六年,大渝犯境,路原、萧庭生、林深三人率援军驰援,退大渝,后梁帝命路原为甘州营参将,庭生、林深为副参将。

    贞佑七年,皇长子萧歆聪慧仁孝,立为皇太子,梅长苏任太子少傅。

    这一年,杏林阁已经名满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玉清又出《经络考》、《针经》,位于琅琊神医榜第一,被所有医者尊称为‘医仙’。

    也是这一年,李乐然踏遍天下归来,静心闭关书写她这一路的所得,着成《六国游记》。

    书完成后,她又踏上了路途。

    这一次的出行,让她成为了后人口中的“苍生之医”。

    贞佑二十年,梁帝病重,太子监国,萧庭生自北境归。

    时隔二十年,玉清踏入金陵城,为萧景琰医病。

    次年,萧景琰病愈,但无法受累,太子依旧监国。

    贞佑二十五年,柳皇后病重,玉清再度踏入金陵城。

    三个月后,柳皇后病愈。

    离去时,玉清手上牵着一个少女,一个有‘神农尝百草之志’的少女。

    贞佑二十六年,萧庭生为长林主帅,封长林王,镇守北境。

    贞佑二十八年,圣母静太后寿终正寝,举国大丧。

    贞佑三十年,梁帝病危,召见梅长苏、太子和萧庭生,交代太子以民为重,将两个孩子托付给梅长苏,溘然长逝。

    同年,柳皇后病逝。

    一个时代落幕,另一个时代正式开启。

    ……

    十二年后,玉清忽感大限将至。

    见过旧友,宽慰过唯一的弟子,将杏林阁交给林奚,与世长辞。

    杏林阁一代代传承,数百年后仍未断绝。

    琅琊阁后山也多了一座小坟,琅琊阁阁主蔺晨时不时的拎上一壶酒,与孤坟对酌。

    麒麟才子每年会来琅琊阁拜祭,静静的在这座坟前坐上一下午,方才离去。

    直至死亡,从未停止。

    后人赞曰:

    梁翁医仙,不知来历,不知师承,精研表里,编着医经,古今钦若。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