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的意思,摇滚乐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做出改变?”丁武蹙眉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廖鸿儒点头道。

    “如何改变?”郑均急道。

    “迎合市场,迎合大众的品味和喜好!”廖鸿儒斩钉截铁道。

    “什么,迎合市场,迎合大众,那还是摇滚吗?这样的摇滚玩起来还有什么意思?”秦勇大声嚷嚷道。

    “是啊,如果只是一味的迎合市场、迎合大众,这样的摇滚不玩也罢!”郑均黑脸道。

    “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毕竟歌曲是唱给大众听的,而非只唱给自己听,况且我也没说一味的迎合大众,我的意思是保证摇滚内核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流行元素,以便让大众更愿意接受。

    我们玩摇滚首先要保证摇滚乐能发展壮大,如果摇滚都被我们玩死了,还谈个屁的摇滚。

    我们可以稍做改变,先让大众接受摇滚乐,等大家都接受了摇滚乐,我们再发表我们喜欢的摇滚作品也不迟…”廖鸿儒道。

    廖鸿儒的话让在座的人一时间无法接受,廖鸿儒也没再多说什么,他知道这群人都是一些桀骜不驯、自命清高之人,让他们改变恐怕比登天还难。

    上一时空,摇滚歌手基本上全军覆没,唯一“活下来”的恐怕只有汪锋、许少年二人。

    汪锋和许微为什么能活下,还不是因为他俩做出了改变。

    汪锋把摇滚和流行相结合,形成了“流行摇滚”。

    许微把摇滚和民谣相结合,形成了“民谣摇滚”。

    虽然汪锋和许微因为改变活了下来,却被摇滚圈排斥,特别的汪锋,甚至被摇滚圈视为叛徒,批评他只有摇滚表面,没有摇滚的精神内涵!

    汪皮裤在后世虽然风评不太好,廖鸿儒对他也不是很感冒,但你不得不佩服他,人家确实有能力,好作品无数,还闯下来“华娱乐坛的半壁江山”之美誉。

    汪锋年轻的时候,也曾怀揣着一颗摇滚梦,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成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

    但那时摇滚在华语乐坛已经开始衰落,汪锋和他的乐队打拼了多年,却依旧未能取得成绩,生活也始终清贫苦涩,他像很多玩摇滚音乐的北漂青年一样,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汪锋有点熬不住了。

    生活所迫,他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改变自己曾经坚持的原则与初衷,开始迎合市场,尝试将摇滚商业化,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商业演出机会赚到足以维持生计的钱。

    汪锋因此和乐队里的其他成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且最终分道扬镳。

    之后汪锋开始按照自己的理念对摇滚乐进行改造,并先后创作出《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北京北京》、《春天里》等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凭借这些歌曲,汪锋也成功走出了事业低谷,在华语乐坛开创了一片天地,成为华语乐坛的风云人物。

    但随着汪锋在商业上的成功,摇滚圈子却开始对他进行排斥,甚至炮轰汪锋的摇滚不纯粹,是伪摇滚,是在利用摇滚爱好者的情怀来捞金。

    先不提汪锋的摇滚纯不纯粹,是不是打着摇滚乐的旗帜在招摇撞骗,但他至少撑起了摇滚乐的一片天,如果没有汪锋,摇滚乐哪来那么多的关注度,说不定早已泯然众人了。

    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起,还谈特么的什么情怀?

    这也廖鸿儒虽然你不喜欢汪锋,但却很佩服他的原因。

    因为廖鸿儒的原因,这场宴会在凝重的氛围中走向结束,以至于在后面的央视专访中,崔建、郑均等人都兴致缺缺。

    但廖鸿儒却未受到丝毫影响,依然在镜头前滔滔不绝、大侃特侃。

    央视可是为这次演唱会背书的,这段采访极有可能是要登录央视的,你哭丧着脸给谁看呢?

    为了名气,为了金钱,说点场面话,不寒碜!

    翌日,昨晚的摇滚演唱毫无意外的登上了新加坡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并且被大书特书。

    连新加坡最权威的中文媒体《新加坡联合早报》,都对这次演唱会作出了高度评价。

    文章是这样评价的:昨晚华夏内地摇滚音乐人为现场乐迷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饕餮盛宴,让在场观众大饱耳福的同时,又可跟随着摇滚音乐特有的震撼,释放和呐喊出内心压力,度过一个畅快淋漓的夜晚。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算比较克制,其他娱乐报纸就更加夸张了。

    什么空前绝后,无与伦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更有媒体报道这场演唱会的歌迷是如何如何的激动,有多少歌迷陷入晕厥,被拉进了医院,又有多少歌迷当场死亡,被拉进了火葬场。

    廖鸿儒被报纸的报道直接惊掉了下巴,这尼玛咱还死人,这不摊上大事了吗?

    廖鸿儒垂死梦中惊坐起,立马叫来了张柏涛了解情况。

    “张叔,昨晚的演唱会真的死人了吗?”廖鸿儒急迫的问道。

    张柏涛略显尴尬道:“没有的是,是这些媒体歪曲事实,胡乱报道的!”

    廖鸿儒瞧见张柏涛闪烁的目光,试探性的问道:“张叔,这些报道不会是你花钱找人写的吧?”

    “咳咳…这些报道确实是我为了扩大演唱会的影响,花钱找人写的…”张柏涛窘迫道。

    “张叔这样的报道是不是太夸张了,会不会适得其反?”廖鸿儒蹙眉道。

    “鸿少放心,稍后就会报纸出来澄清,绝不会影响之后的演唱会!”张柏涛信誓旦旦道。

    廖鸿儒两世为人,自然了解媒体炒作中的弯弯绕绕,所以他并没有责怪对方什么,只扔下一句“把握好尺度”。

    随着新加坡媒体的报道,廖鸿儒在新加坡的人气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许多港台地区的大部分巨星。

    当然,崔建、郑均等摇滚歌手在新加坡也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再是籍籍无名的路人。

    廖鸿儒还没好好感受新加坡这座花园城市的魅力,在酒店休息一晚后,便马不停蹄的飞到吉隆坡,因为今晚这里将是摇滚巡回演唱会的第二站。

章节目录

免费都市小说推荐: 偷个宝宝:总裁娶一送一 穿越北平从光荣时代开始 娱乐:种地劁猪,这真是小糊咖 透视不赌石,你又在乱看 让你当美食博主,你擦什么边啊! 乡村神医村长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向他的小祖宗服个软 直播:我能看见过去与未来 最美寡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