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乾清宫中,朱由检正在翻看一份奏疏。

    这份奏疏是户部尚书李待问临去辽东就任时上的一道谢恩疏,除了向朱由检谢恩之外,在奏疏的最后,他举荐户部银行侍郎张秉文接替他为户部尚书。

    李待问这一去辽东,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户部历来都是大部,户部尚书更是炙手可热的位置,再加上清查田亩、人口时,为了方便,户籍司又被划给了户部,户部本就是大部,如今更是权势大涨,朝堂之中,唯有吏部可以与之相比。

    朝堂之上,眼馋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在少数。

    在历史上的崇祯朝,户部尚书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没钱没粮,可偏偏大明朝是外有胡虏没有流贼,到处都要钱要粮,谁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那是如坐针毡。

    可现在不一样,朱由检进行了各种改革,尤其是将盐收到了朝廷手里,再加上东瀛开采的金银矿,国库还算充裕。

    那户部尚书,自然是炙手可热了,不少人都盯着呢。

    户部之中,除了空缺的民政司与户籍司侍郎之外,还有四位侍郎,银行侍郎张秉文,财政司侍郎周士朴,农业司侍郎钱谦益,仓场侍郎侯恂。

    而在四人之中,资历最深的是张秉文和钱谦益,两个人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不过张秉文的能力要比钱谦益强很多,他在户部都干了十多年了,可呼声最高的却是农业司侍郎钱谦益。

    原因无他,钱谦益是东林中官职最高、学识最高之人,虽然也有些东林党人不太看好他,但除了他之外,目前还没有人能当的起东林魁首,所以那些人也就只能推他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了。

    虽然钱谦益品德上有些许瑕疵,但不得不承认,他还是相当有才学的,士林中还是有不少人认可他的,不少士子都钦慕钱谦益的才学。

    仓场侍郎侯恂虽然也是东林中人,但他是河南人,不属于嫡系部队,资历、威望与钱谦益不能同日而语。

    其实,朱由检最初是属意张秉文的,张秉文原本是河南布政使司的一个参政,因怒斥老唐王觉察唐王府的猫腻而入了朱由检的眼,朱由检便超擢他为户部农业司侍郎。

    张秉文可以说是朱由检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的心腹。

    历史上,在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济南,张秉文时任山东左布政使,此时山东兵力被抽调一空,济南城兵力空虚。

    张秉文便组织百姓守城,可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其妻妾赴大明湖殉国殉夫,家中侍婢十多人也同投湖自尽。

    张秉文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张秉文抗清殉国后,他的三个儿子遵循父母之志,绝不入仕清朝。

    在清朝,安徽桐城张家,也就是张秉文所在的家族,那是父子宰相,高官显贵,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提起张秉文大家或许不太熟悉,但张秉文有一个亲侄子,叫张英,在康熙朝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列宰辅。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就是张英写的,也就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六尺巷。

    而这个张英,有一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

    张英与张廷玉父子二人,也被称为父子宰相。

    张秉文的妻子,名为方孟式,也是桐城人,方孟式与其妹方维仪、堂妹方维则,被尊称为“方氏三节”。

    方孟式的亲弟弟,名叫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史上官至湖广巡抚,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中八战八捷,那也是名动一时的人物。

    方孔炤的儿子,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所以,对于张秉文,朱由检是想用,但又不敢用。

    就张秉文这家族关系,他与南方士绅牵涉太深了,他若是担任户部尚书,朱由检不怀疑他的忠诚度,但他本人却不得不受到南方那些人的掣肘,届时必将进退两难。

    朱由检思虑再三,决定还是让钱谦益担任户部尚书。

    反正户部下面还有好几个侍郎,各管一摊,钱谦益就算是能力不济,上面有毕自严盯着,下面有几个侍郎顶着,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乱子。

    更重要的是,盐政改革、清查田亩,朱由检已经得罪了太多的人了,让钱谦益担任户部尚书,也可以缓和一下与士绅们的关系。

    凡事过犹不及,该示弱就得示弱。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从鬼灭开始的龙化之旅 海贼,开局成为路飞发小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清正史编代 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 宝可梦:我的老爹是酋雷姆 美漫:从制造者卢克开始 通史演义 四合院回到五零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