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明清的皇城也太小家子气了些,既小且矮,厅殿也不亮堂,着实让人失望!”

    老李参观了故宫之后,对这个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评价颇低。

    也怪不得老李作此评价,贞观年兴建的大明宫面积是紫禁城的四倍多,气势磅礴,庄重大方,相比之下明清皇宫就要拘谨许多。

    这倒不是因为几百上千年后建筑技术倒退,而是中国主流木制结构建筑的特点所决定的。

    建筑的体型,受制于主架构能采用的木材的尺寸限制,而树龄超过千年,材质能够用作建筑主梁的木材,是不可再生资源,砍一棵少一棵。

    秦汉时期,遍地大木,亭台楼阁自然修的气势磅礴;隋唐时期的木材资源少了不少,但在深山老林里找一找,总也有些收获;到了明清时期,嘿,神农架里的野人出门撒泡尿都能碰上几个进山开荒的,上哪给你找建宫殿用的大原木去。

    所以在明清两朝,每次宫殿失火,匠人们都要犯愁。

    太和殿每次重建,都要缩水,先是主梁由一根改成多根拼凑,再是两侧追加小开间,捣鼓来捣鼓去,面积缩了一小半,也是无可奈何。

    跟在李二后面的尉迟敬德扯开了大嗓门:“谁说不是呢,这一间间房屋盖得,又矮又丑,一点都不敞亮。赶明某给陛下当监工,在这边搞个气派的行宫,也让那些个辫子奴开开眼,见识见识大唐气象。”

    “这可就难了。从云州过来大家伙可都瞧见了,那山上的树稀疏得很,拿来烧炭都嫌细,更莫提盖房子了。”接话的是程咬金。

    在见识了千年后的风景后,这位老将军也是感慨万千。

    唐初时节,气候温暖,适宜植物生长,人地矛盾也远没有后世突出,从黄土高原到燕山山脉,俱是郁郁葱葱。

    在经历了宋明人口爆炸式增长后,在马尔萨斯陷阱中苦苦挣扎的中国百姓拼命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是粮食、布帛还是柴薪。

    一切能耕种的土地都被开发出来,崎岖的梯田、贫瘠的山地甚至盐碱地、沼泽地,但凡能有些收成的,都绝不放过。

    山里的木材资源也是如此。小树还未长成,便被砍伐殆尽。

    这种穷尽一切自然资源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引入化石燃料之后才被终止。

    在这之前,各地的山陵坡地都是整齐一致的秃字当头。

    莫说树了,草都找不见几棵,早被人连根拔起拿去喂牲口了。

    天还没亮的时候,人就得起床,干嘛呢,捡牛粪,去晚了,这种战略性资源就捡不到了。就是这么卷。

    “营造公室的事情先不着急,此次征战立功将士们的勋田如何规划,还有这新入二省之地如何施政,还需陛下及早拿个主意。”两个武夫可以优哉游哉地讨论房子的事,中书省的最高长官褚遂良可着急等着李二定下方略呢。

    昌平血战,唐军付出重大代价后取胜。一应抚恤还有赏赐钱粮事宜让这位兢兢业业的中书令焦头烂额。

    好在缴获颇丰,而府兵们的奖赏主要以勋田为主,对于钱财要求不高,倒也不虞将士们因为奖金拨付不及时心怀怨愤。

    但现下的实物奖赏好说,大把的勋田如何着落却是个问题。

    正领着一群人在紫禁城穿梭的李世民回过头来一笑:“登善莫忧,不过些勋田嘛,只管拨付便是。”

    褚遂良脸一黑:“陛下,京畿附近的狭乡已经没有什么田地可以分出去了。就是一股脑全拿出来,也只够这一次奖赏了。便是其他的宽乡,此等大战再来个一二次,也难以保证授田亩数了。”

    唐初,人少地多,中央政府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三十余年来,政局平稳,人民安居乐业,丁口滋生,大批田地分发出去,再加上历次征战奖赏给将士们的,致使国有土地大量减少。

    到了高宗时,拖欠有功将士的勋田就开始成为常态,到了女帝那会就更严重了,唐军战力也免不了开始下降。

    被现实所困的唐政府,最终选择了节度使制度来保持对四方觊觎目光的威慑。确实有效巩固了战力,但也为内乱创造了条件。

    “这倒是个麻烦事。朕还想让儿郎们歇息几日,再东出山海关试试那什么康熙皇帝的斤两呢。要是将士们没有及时得到赏赐,那可就要影响士气了。”李世民口中喊着麻烦,脸上却丝毫不见苦恼神色,似乎胸中早有定计。

    “这样吧,这次便倾尽所有,一定要给儿郎们喂饱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打了胜仗,一定要第一时间放赏。要是像驴车战神一样,灭了北汉,还没给赏钱便要去打燕云十六州,那小卒们怨愤之下放水摸鱼就在所难免了。

    褚遂良还要再说什么,太宗却是摆摆手,直接堵住了话头:“还有那新占二省如何施政,倒是个头疼事,却不知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可不是嘛,清初和唐初的政治生态完全就是两回事,根本就是不兼容的两个系统。

    清兵入关,军事上八旗为主、绿营为辅,政治上则完全承接了明朝的那一套系统。

    但是他满清本就是从明国系统里面成长出来的,太祖努尔哈赤根本就是大明龙虎将军,这么个情况承接明制自然毫无压力。

    而大唐的官制,迥异于明,虽然看上去同样实行了科举制度,但深究起来,与宋明平民化的科举可谓天差地别。

    唐代的科举不仅录取数目远远低于后世,而且试卷是不糊名的,大部分情况下录取的仍然是世家子弟。

    而且对于唐人来说,科举也不是做官的唯一途径,甚至称不上主要途径。

    其他还有门荫(拼爹)入仕、军功入仕、吏员入仕等。

    考科举,对于普通人来说,实际上远不如挣军功划算。

    每年就录取那么几个人,你能考得过那些大家族有身份有背景的学霸吗?

    黄巢都不行,你以为你是谁?

    费这么大劲,不如去做个厮杀汉,挣够了军功,搞个职事官也未尝不可。

    到了明末清初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批量录取,机会大增。

    就算考不上进士,有个举人身份,那也了不得啊,跺跺脚方圆数十里都要震三震。

    再不济,有个秀才功名傍身,每年也能领些补贴,享受些荣誉待遇,还能开个私塾挣个温饱。

    再看看绿营那些个武夫,每个月的饷银仅够糊口,拿命去搏,运气差,要么裹个席子埋了要么落下残疾苦一辈子,运气好,升个基层小官也就是那么丁点待遇,尚比不了一家富农。

    瞅瞅,还是读书好,多划算的买卖,既有荣誉,又有里子,不好好读书,难道去当丘八吗?

    一群人都是人杰,两朝的差异几天的功夫便摸了个大概。

    这会听到太宗皇帝问询,大舅哥长孙无忌当即说道:“陛下若想要两省之地速定,便需要在新纳之土行明清旧法,一众士绅乡贤自然拍手称赞,千里疆土瞬息可平。”

    李二反问道:“朕要是不用明清旧制呢?”

    长孙无忌一笼手,面色平静言道:“那陛下就会从史书中的圣君贤主变成如二世、炀帝一般的昏庸之主、暴虐之君。”

    听得长孙所言,李世民放声大笑:“朕岂是贪图虚名之人。来来来,好好与朕说说,下一步,该当如何做,才能让此二省数千万亩土地、数百万人口为朕所用。”

    想要短时间内平定晋冀之地,无非就是像满清那样承认当地士绅的既得利益罢了。

    要是李世民再大发慈悲,把八旗贵胄圈占的良田分出去,那定然到处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可是这么做,他李二能得到什么?就每年收那么点税?指望这么点收入在群狼环伺间争霸天下?李世民可没这么傻。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请于新定两省之地广置折冲府,迁大唐关内、河东两道之民善战者,人分田百亩,以为根基。”

    另起炉灶面临的反扑是可以想见的,各地的士绅一定会煽风点火,动乱不休。

    这个时候就需要足够的兵力去镇压叛乱。光靠现下的十多万人可不是长久之计。

    蓝田的时空门简直开到了始皇帝的心坎上,祖龙可以非常方便地大肆从秦国统治核心移民分田,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严密控制;湖北的时空门对于大汉帝国来说着实有些偏远,但在刘彻下了血本之后,三十几万大军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留在当地体验下大米的口感;相比较而言,大唐府兵的数目就少了些,本身就只有十几万人,其中一小半还是唐协军,真正的大唐子民也就十万出头。

    而且府兵嘛,又是出了名的恋家。没办法,先分田后干活就是这样,田分到哪,心就牵挂在哪,在外征战久了,总是思念故乡。

    想把这些人留在当地可是颇不容易。

    从当地招募也不现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尚武的风气。

    贫苦人家穷得吃土,没什么力气,也谈不上练就啥武艺;家里有点产业的,都逼着孩子读书,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当不得兵。

    所以长孙无忌便另辟蹊径,从大唐拉人头来填这个大窟窿。

    但是为什么非要从关内、河东摇人,那自然是有些小心思在里头了。

    身为关陇世家的代表人物,新打下来两道富庶之地,是不是该为沾亲带故的各大关西世家们谋取点利益。

    所谓万事以人为本,关内道几十万人口迁移过去,少不了大把的官吏派去管理,以目前的情形看,日后国家政治中心也会放于此处,到时候各大家族甚至可以开枝散叶,在新占领地开个分店。

    这其中好处自不待言。不然宰相在此,轮得到他一个司空出这个头提起这等事。

    李世民微笑着看着自家大舅哥:“司空计虑长远,孤甚为欣慰。只是河内折冲府众多,健儿已尽入其中,再难选拔勇武之士。且此地离京畿之地甚远,迁徙多有不便。以寡人看来,当多发河北百姓为佳。”

    大舅哥的这点小心思当然瞒不过李二凤。作为关陇集团的大头目,李二同志也乐意为自家的基本盘带来更多的收益。

    但现实情况就是,出于强干弱枝的考虑,大唐军府,半集于京畿附近,有点本事的早就被纳入进去,剩下的歪瓜裂枣战力肯定是有差距的。

    而且攻克北京城后,仙人又于此开了扇时空门,直通唐之幽州。

    如此,自河北移民极为方便。且可以在唐之河北也增设些军府,日后开战,可于近地征兵,后勤压力更小。

    府兵们无需远征,也不会多有怨言。

    再则,河北是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武风也很不错,当年窦贼余孽叛乱,把大唐中央军都打的灰头土脸。

    也正因为如此,关西出身的李唐政权对于河东充满忌惮,这么大个道,基本没设折冲府,防止这块宝地再出个高欢之类的豪杰威胁大唐国运。

    但如今的形式却又不同,大唐定都西安,自然得把关内道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可既然穿越仙门,欲求争霸天下,那恐怕少不了从太原、北京二地择其一作为陪都甚至新都,由李二爷亲自坐镇。

    这样一来,李世民能依靠的最近最方便的力量自然就是之前多加防备的河东诸州豪杰了。

    这事,老李看得清楚着呢。

    李二也不担心关东人的忠诚度问题,诚然,作为关陇集团代表,老李肯定是更亲近,但是其麾下也有不少关东豪杰。

    只要给那些河东道的勇士分了田,不愁他们不为自己效力。

    两省几千万,甚至过亿亩地,拿个三千万出来也足够招募三十万健儿了,再拿些出来奖励战功、留作职田,剩下的便统统收归国有,租给百姓收取赋税,嗯,皆大欢喜,完美。

    这其中谁受了损失呢?噢,除了部分自耕农外,最大的冤大头肯定是大清的士绅了。

    不过没关系,我老李不需要他们代天牧民。

    若是老实便罢了,敢动歪心思,三十万府兵想来会很乐意帮助官府铲除这些反动分子。

    嗯,既然要多加借助河北民力,那便少不了要拉拢当地士人了。

    唐朝开国百多年,关陇集团对于河北集团的打压是显而易见的。

    关西的世家子尽可以得些好差事,钱多事少离家近,最可气的是,升迁还贼快。河北那边就只能做些“浊流官”。

    一直到安史之乱,河北造反了,这一块的士民才活出了统战价值。

    河北的世家子终于可以入朝为相了。

    现在的局面下,这一幕似乎要提前百年上演了。

    噢,也不对,当现在是在十七世纪来着。

    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些什么,李世民摆摆手:“内兄无需多言。这些个政事,便留待明日朝堂细细商讨。今日我们便好好游览下这紫禁城。”

    大争之世,啥好处都让你吃干抹净,我老李还怎么吸引人才效力。

    关陇士人、河北士人,再加上直隶、山西两地的清国降人,三者互相制衡,共同为我大唐效力才是正道。

    你长孙无忌就消停会吧。

    再说了,劳资事情多着呢,李治那个不孝子和武则天那荡妇之事都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少拿这些事来烦我。

    大boSS发话,内兄这样的私人称谓都出来了,长孙无忌还能怎么办,只能老老实实封住嘴巴,跟着妹夫看风景。

    基本国策的总基调定下之后,大唐的官僚系统很快高速运转起来。

    不过这些具体俗务老李就不再管了。

    在两省绿营望风而降之后,河南、陕西、内蒙交界因为仙人明确划定不准过界暂时没有防务压力的情况下,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唐军修整了几日后,留下几万人分散到州县维持秩序,全军东向,越蓟州,过卢龙,出山海关,直扑宁远。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星界从万界开始 重生三国:大哥,我不想争霸 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秦武桓帝 红色莫斯科 流放皇子,打造现代科技帝国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唐:睡猛了,把自己睡到大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