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李,说半天你也没说做什么?”朱万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和当地政府合作组建电力公司。”

    “这啊?”

    李林没想到,朱万反应如此平淡。

    “你不看好?”

    “不,如果是中原,哪怕是云长郡我都认为可以投资,不过,南方……”

    李林端起茶杯说道,“有什么担心尽管说出来”。

    “地广人稀,不知何时才能回本?这是其一。

    另一个,南方到处是大山,通电难度极高。

    一旦合作,必须保证辖区二十年内所有的人必须用上电,这个……”。

    李林点头说道,“朱兄担忧并没有问题。

    最开始我也十分担心,不过,后来我去了南海郡一趟,很多事情我想明白了。”

    朱万放下手中茶杯,“李兄,你具体说说看?”

    “南方最大优势是什么?”李林问道。

    “当然是气候,冬无寒冬。”

    “朱兄,动物都喜欢前往宜居的地方,何况人呢?

    我敢打赌,未来十年,南方发展速度超过北方。

    南方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北方在家窝冬时,南方依然在忙碌。

    以我们财力,在中原和北方根本竞争不过绝大部分公司。

    与其如此,我们为何不投资更有未来的南方?

    南方气候好,北海郡更是紧临大海,交通运输极佳。

    你说,开工厂的人愿不愿意前往?

    工厂一旦前往,那么百姓也就愿意前往。

    现在的华夏又不像以前朝廷出村都不允许。

    现在拿着身份证,可以在华夏自由流动。”

    李林的话让朱万很心动,他十分清楚,未来工厂用电一定会比百姓用电多。

    只要用电多,自己就一定能赚到钱的。

    “老李,你这样一说,我还挺有兴趣的。

    只是我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你我都知道,我原本是鲜卑人,连姓氏都没有,后来才改为朱姓。

    南海郡的人会不会?”

    “老朱,你是做生意做傻了?这草原到处都是鲜卑人、匈奴人、乌桓人、高句丽人、扶余人、汉人、羌人等。

    出门谁会问你什么名族?大家不都一样是华夏人吗?”

    朱万微微一笑,“老李,实不相瞒,今天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以前想都不敢想。”

    “你恨大统领他们吗?”

    “老李,你这样说,我和你绝交。”

    “不,我就是随便问问。”

    “问也不行,你随便去问一个鲜卑人,谁不说大统领的好。

    以前的鲜卑大人把我们当牛羊一样。

    而大统领和华夏平等对待我们。

    我们这些以前大人眼中的贱民。

    现在却是华夏的主人,居然还能决定谁来当官?就像做梦一样。”

    李林说道,“既然相信大统领,你就应该相信,华夏不会故意坑我们的。

    我们投资可能需要三十年或者更久才能收回投资。

    但是,除了赚钱,我也想对华夏做点事情。”

    “老李,你怎么哭了?”

    李林擦掉眼角泪水,“朱兄,我李林曾经和人因为抢一口观音土打过架。

    在中原,我父母活活饿死。

    活不下去了,我听人说辽东王对待我们这些流民好。

    一路到了青州的收容站。

    我这一生第一双棉鞋和完整的衣服是辽东王给的。

    后来,你们鲜卑大人被灭了,而我主动到了草原,到了云长郡,这一晃都是十多年了。

    我现在也衣食无忧了,我在想,除了赚钱,还能做点什么?

    不少人看到中原和北方电力发展的机遇。

    而我最后还是决定南下看看……”。

    “老李,我跟你投资,不过,我得留一百万华元给家里人留个依靠。”朱万随即决定道。

    “好,没问题,我们再找几个人一同前往。”

    ……

    商人历来不是洪水猛兽,真正洪水猛兽的是一个国家制度。

    约束和禁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商业行为是需要不停修订完善的,一个商业繁荣的国家都基本拥有起码的公平。

    禁止商业的国家往往是独裁。

    商业繁荣需要的是宽松的社会环境。

    需要的是公平的律法。

    华夏铁路经过十多年发展,不少地方已经连通了铁路。

    然而,很多地方铁路连通却困难重重。

    大江已经更名为了长江,长江和黄河上架桥就成了南北道路、铁路连通不可避免的问题。

    恢都城正在召开一场技术性会议。

    这场会议就是关于长江上架桥的。

    如果十多年前,谁这样在朝廷提出来,基本会被所有的人当成疯子一样对待。

    作为华夏主管交通建设的董昭,看着面前的沙盘,心里也没有底气。

    沙盘上面是一座座横跨长江和黄河的大桥。

    在华夏历史上,长江上最早的桥梁要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

    清朝一名大官捐十万两,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建造的桥梁。

    “说实在的,以华夏今天的建造技术想要修建这座桥梁,面临的困难很多。”董昭开口说道。

    “部长,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们通过多次论证,眼下很难实现。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才行。”建筑设计博士林致远说道。

    “如果不解决长江和黄河上架桥的问题,南北连通就无法实现。”

    “现在关键是,如何将超过二十米钢柱吊起来,同时打入淤泥之中?

    如果不固定,如何建桥?眼下设备根本无法保证施工。”工程师陆健说道。

    “你们有什么其他办法?”董昭问道。

    “部长,技术发展不是一踟而就。

    我们估算过,想要长江黄河上建桥,十年左右基本技术就能满足这项工程。”林致远说道。

    “十年?”

    “这是我们和多方沟通以后的结果。”

    华夏随着发展,工地上设计出了各种大型工具。

    道路修建并不是只有材料和人就行。

    不少地理限制了道路修建,技术上不突破,很难实现这一点。

    “火车铁路不能修建,那么汽车呢?”董昭看着沙盘说道。

    “汽车有两种临时解决方案。”

    “说说看?”

    “一个是选择江面平缓的地方,用船只作为基础,搭建浮桥。

    另一个就是用大型铁链作为桥梁基础,不过,跨度不能太长,还有就是对通行重量有严格限制。”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明末之白衣天子 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穿成异能大佬后我出道了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大夏烟雨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假三国:天谕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