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国祚276年,自然灾害超过千次,几乎每年都有水灾。而这次,显然极为严重。
    吏部尚书詹徽、户部尚书赵勉、工部尚书严震直、左都御史吴斌、右都御史袁泰等十余位朝廷重臣,于武英殿同皇上、太子商讨赈灾事宜。
    户部尚书赵勉用颤抖的声音说:“初步估计,受灾人口,超过五百万!”
    这话一出,武英殿内众人,都觉心头一颤。
    五百万,实在是太多了!
    整个大明治下,亦不过一千多万户,六千多万人,将近十分之一啊!
    可细细一想,还真差不多。毕竟这次洪水波及扬州、苏州、杭州诸府,这其中苏、杭都是人口过两百万的大府,扬州亦有七十多万人。
    更不用提驻扎在三府地界上的军户,以及金陵一带的灾民。
    五百万都是保守说法,怎么救,拿什么救,谁去救?
    殿内众人似乎都在想这问题,以致一片死寂。
    这个损失实在太大了,大到这些重臣,怕老皇上承受不住。
    苏杭啊,那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大明的钱袋子。
    如今,钱袋子被击穿了,秋粮毁了,几个城市的商业完了。
    而且会有上百万人没饭吃,不是民乱,就是造反。
    就算不造反,洪灾过后的瘟疫,也难以承受的痛。
    此刻的朝廷虽有些积蓄,也很难承受这样的损失。
    御座上的朱元章,眼睛微红,声音也有些哑。
    除了心疼灾民,心疼朝廷,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今年可是他的大寿之年啊,六十六了,怎偏在这时发生水灾?
    人一多想,思绪便有些远,他记得小时候,也是天灾人祸不断,家人们一个个的饿死,连块埋骨之地都没有。
    如今老了,日子好了,怎又来这些灾祸?
    莫非咱这一世,生于苦难,要死的时候,也不消停吗?
    朱元章陷入沉思,朱爽则有些忍不住了,瞧了一旁走神的老爹一眼,旋即冲赵勉道:“你估计,要多少粮食,才能赈灾?”
    赵勉嘴巴张了张,咽了口唾沫,他心里有个数字,可自己都不敢说。
    朱爽不悦,厉声道:“到了此刻,还有什么犹豫的,说!”
    “呃,臣只是大致估算,苏、杭、扬三府受灾,若想把大部分人救下,最少也要粮食两百万石!”
    “两百万石?你觉得够吗?”朱爽反问。
    赵勉苦笑,他当然知道不够,可问题是,再多朝廷拿的出来吗?
    此刻的京城存粮,亦不超过两百万石,若在想调拨,就要动军粮了。
    问题是,军粮他也不敢提啊!
    谁知道此刻的朱元章,到底在想什么?
    是一心要救灾民,还是想会不会有人,准备在此刻谋反。
    你想动军粮,到底安的什么心,拉出去砍了先!
    可朱樉问到了,赵勉只得说:“臣以为,并不够,然京城能调拨的粮食有限,再动……!”
    朱爽道:“军粮那边,能挤出多少?”
    赵勉都快哭了,心里道:“这是他问的,可不是我提的。”
    抬头看了眼朱元章,后者微微点头,沉声道:“据实奏报!”
    赵勉道:“现有军粮一百二十余万石……”
    朱元章略加思索,道:“京中仓库拨粮八十万石,军粮那边,拨二十万石。另外,从武昌、九江等库,拨粮一百万石!”
    老朱说到这,忽看向朱樉。
    朱爽道:“西安秦王府那边,可以调拨粮草三百万石,就是路途遥远,损耗略大。”
    殿内重臣闻言,都一愣,都知道关中去年大丰收,秦王府的粮食堆积如山。
    可随随便便就能调拨粮草三百万石,也太富庶了吧!
    却不知去年秦王府三十余万亩的土地,几乎都种了玉米、土豆,本就收获颇丰。又在民间大肆收购粮食,于粮草方面不是一般的富庶。
    当然,三百万石基本也到陕西秦王府的极限了。可在一众朝臣看来,依旧十分震撼。
    吏部尚书詹徽道:“若有粮草五百万,足矣令苏杭扬三府渡过难关,相信经此一事,三府百姓都会感念朝廷与太子殿下的恩德啊!”
    朱爽则摇头叹道:“光有粮食可不够,还要预防瘟疫,准备大量的药材。还要修复被冲毁的河堤、城墙,银子方面的开销,可不少呢!”
    提起银子,大臣们则变得轻松许多。
    因为历年府库存银本就不少,朱樉又把茅山烟草的收益献了出来,此刻大明朝廷,单就银钱来说,是十分富裕的。
    是以赵勉道:“臣以为,可以先拨二百万两,用于苏杭救灾!”
    朱元章道:“给!”
    说到此处,瞥了眼一旁的朱樉,越发觉得自己决策英明。
    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怕是没这么多银子与粮食吧!
    虽说都是朱樉弄来的,可就这么花出去,多少有些肉疼。
    忽然道:“可令京城、凤阳的富商,为苏、杭、扬三府灾民捐献财物!”
    朱爽问:“可否给他们荣誉称号?”
    老朱脸色一沉,“你说要卖与他们官职、爵位吗?”
    朱爽忙道:“非也,就是单纯的荣誉称号,想激发富商们的积极性而已!”
    朱元章冷哼,“胡闹,官职爵位,岂能轻授,你看那些卖官鬻爵的朝代,哪个有好下场?”
    朱爽闻言咂舌,不再说话。
    工部尚书严震直忽然道:“然二百万两银子虽多,怕也不够花,安置百姓,清理淤泥,加固河堤,修补城墙。受灾民众那么多,只怕撑不了多久,后续费用,还请万岁示下。”朱元章闻言头痛,他是爱护大明百姓的,可这次的灾害实在是太大了,把人口最稠密的几个府给淹了。
    更要命的是直到此刻,天上的雨依旧没停,只是变的小了而已。谁知这次水灾,到最后究竟有多大。
    想到此处,下意识的看向朱樉。殿内其余重臣,也是如此。
    一瞬间,十几道目光落在身上,朱爽也有不小的压力。
    “儿臣会风水堪舆,擅寻大矿,可告知城中富商,会在年内寻十处矿产,交由商贾开采,若有意者,先交定钱五万两!而矿产找到后,由交定钱的商贾竞拍,儿臣想来,一个矿二三十万两,总能拍出来的!”
    众人闻听,都是一愣,怎么都未料到,朱樉能想出这种办法。
    咋一听有些不靠谱,可细细想来,又似乎可行。
    然右都御史袁泰道:“陛下,太子殿下,这个提议听起来很好,然臣看来,还有些弊端。凡在深山采矿,皆人迹罕至,难以约束,若被歹人竞拍,于山中聚起千人,日夜操练,图谋不轨,可就是祸事了!”
    其余大臣闻听,纷纷点头,觉得袁泰说的有理。
    就连朱元章,也这么认为。为了二三十万两的收益,养出一伙贼寇来,可就不值了。
    可要就这么否定,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好的搞钱法子。
    “太子,可有要说的?”
    朱爽笑着道:“袁大人所说,儿臣早有考虑,可以由朝廷监督,控制矿工规模与来源,谓之官督商办。再者,只要朝廷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区区上千贼寇,有何惧哉!”
    众人听了,觉得是这么个理,也就没什么异议了。
    朱元章见商议的差不多了,起身道:“好,那就按商议的调拨银子、粮草。咱丑话说到头里,这赈灾救命的粮草、银子,哪个敢贪,咱灭他九族。”
    殿内众臣闻言,都觉后脖颈发凉,忙说臣等遵旨。
    朱元章又道:“探寻矿产、竞拍收钱、官督商办什么的,就由太子负责了。开矿什么的,不着急,可那钱,一定要早早收上来。”
    朱爽闻言哭笑不得,忙拱手说好。
    小会议结束,朱爽回了他日常办公的文华殿,先是手书一封给留守西安的曹锦,命他调拨粮草三百万石,运往苏州。
    同时,手书告示一封,写了他要在江南勘探十个矿产,将其交由商贾开采一事。Wωw.Ч㈦7zw.cóm
    告示写完,盖上太子的印玺,递给一旁的小春子,才想起来,此刻城内仍下着小雨,把告示印刷后也没处贴啊!
    小春子还是比较机灵的,见朱樉迟疑,知道太子顾虑,笑着道:“殿下,要不奴婢命人,在城中敲锣告之?”
    朱爽笑了,“也不用烦劳旁人,让城中那帮打更的,夜里多喊两嗓子也就是了。省的这些大明打更人,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小春子闻言一愣,不知这大明打更人,勾栏听曲是什么典故。
    而且他是个宦官,也不愿问朱爽勾栏里的事,心中虽有疑虑,还是领命而去。
    这一夜,金陵城内的打更人,喊得不是小心火烛,而是太子殿下,欲寻大矿,商贾开采,合力共赢!
    一时间,金陵城内稍微有点实力的商贾,都好奇心大起。
    有的命下人,将打更的叫住,问具体细节。
    而实力更强,有告官做靠山的,连武英殿内朱樉说话时的细节,都了解到了。
    一时间,一个个摩拳擦掌,好不兴奋。
    毕竟,秦王擅开大矿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
    头两年开出的潼关金矿、蓝田煤矿就不提了,在北伐的途中,还捎带手开了两个大煤矿,这就有点神乎其神了。
    是以金陵城内的商贾,对此事的真实性,没有半点怀疑。
    只对矿产种类有期待,要是能开金、银、铜、铁之类的矿藏,多花些银钱也值当,可要是煤炭、石灰一类的,赚的就有些辛苦了。
    转过天,金陵秦王府附近的街道,被赶过来的商贾马车堵的水泄不通。
    因为是跟商贾打交道,都觉由朝廷衙门出面不太妥当,最终,定在秦王府这个半官方半私人的场所。
    然出面接待,却是朱爽身边的红人,翰林学士解缙,规格已然是极高了。
    “解大人,却不知太子殿下他老人家,对所要勘探的矿产,可有了解?”一个闽南口音的商人问道。
    “就是,他老人家从前很少踏足江南,总不会是现找吧?”另一个人说道。
    解缙呵呵一笑,“诸位放心,太子殿下一言九鼎,即说了要开十个矿产,那就必然会开出十个矿,开的小了都是失信于天下。怕竞拍不到的也不用担心,你们交的保证金,会存到户部的库房,竞拍结束后,可以直接去户部提银子。有敢难为你们的,直接来找我解缙,我给你们做主。
    我若不够格,还有太子殿下和当今万岁,必然不会令你们受损失的!”
    众商贾闻听,相互议论,都觉听起来还算靠谱。
    有人忽然道:“解大人,我若暂时不想取,如何?”
    解缙笑了,“若暂时不取,也好办,户部会给尔等开具一张大明银行的存款票据,月息5厘,见票即付!”
    众商贾闻听,瞬间议论纷纷。
    这年头,在钱庄存款是没有利息的,不仅没利息,还要付钱庄费用。
    可出门行商,带着大额金钱十分不便,存款是刚需。若能有地方存钱,还有利息拿,倒是件好事。
    至于这大明银行,都知道是朝廷打击金陵的钱庄、当铺产业后,在此基础上新成立的,一直悄无声息,没有大动作。
    可瞧解缙今日的说法,却是要开展吸储业务了。
    解释这么多,众商贾也就没啥疑虑了。
    毕竟是当朝太子答应的事,若要失信,还不若明抢呢!
    于是,众商贾纷纷交钱,忙活一天统计下来,共有八十一家答应缴款,当天入库的有六十七家,得银三百三十五万两。
    紫禁城,文华殿,朱爽看着纸上写的消息,既欣慰又得意,长叹一声道:“这下,可以跟父皇交差了!”
    小春子则如看神明一般,感慨道:“殿下一言而得银三百万,古之圣主亦不如殿下啊!”
    朱爽呵呵笑:“哎,只是定钱,还得寻矿,让他们开采呢!”
    小春子道:“对殿下而言易如反掌,大不了多开几个就是!”
    朱爽摇摇头,笑着道:“不能那么做啊,说了十个,就是十个,物以稀为贵嘛!若把好的都拍了出去,以后缺钱的时候怎么办?”
    小春子道:“殿下怎么会缺钱?不会的!”
    朱爽呵呵一笑,心里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将来打起仗来,你就知道什么叫烧钱了!”
    武英殿,接到锦衣卫密报的朱元章,听了消息有些失神,喃喃道:“三百多万两,一天就凑齐了,幸亏选了他啊!”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明末之白衣天子 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穿成异能大佬后我出道了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大夏烟雨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假三国:天谕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