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这个城市,墨池有着和他父母不一样的感情。
    温家小楼和家具都是是国家的房产,温市长高升离任,小楼自然要退还给国家。
    墨池把全部的书打包装箱。偌大的书房,一下子空了。他想起那年的暴风雨之夜,思存像个受惊的小动物一样蜷缩在书房,捧着一本书,瑟瑟发抖。这里也是思存的家,以后思存要是回来,再也找不到家了。
    临行前两天的夜里,墨池敲门去他父母的房间。温市长夫妇正在收拾衣物,墨池架着拐杖走到父母面前,说道,“爸、妈,我不去省民政厅报到了。”
    陈爱华大惊失色,“全家都搬到外省去,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干嘛呢?”
    墨池平静地说,“我不留在这里,我已经跟民政局递了辞职报告。不是调动,是辞职。”
    “辞职?你要去哪里?”温市长也惊了。他在机关工作二十年,第一次听到“辞职”这两个字。
    墨池说,“去深圳。”
    陈爱华和温市长都被吓住了,陈爱华失手打翻了一个花瓶,也顾不上收拾,“你?去深圳?”
    墨池点头道,“是的。爸爸上次去深圳考察,不是说那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年轻人的乐土吗?我要去追求我的乐土。”
    陈爱华抢着说说,“瞎胡闹!深圳现在还没建好,到处是工地,你去凑什么热闹?”
    墨池不以为然道,“别人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我就是要去建设新特区。”他站累了,扶着拐杖换了个姿势,唯一的一条腿向旁边轻轻移动了一下。
    陈爱华最见不得儿子残疾又逞强的样子,心里大痛,急忙说道,“人家都是身强力壮的去,你一个残疾孩子……”
    墨池打断她母亲,“我已经决定了。去深圳的火车票也已经买好,比你们去外省晚一天。”
    陈爱华说,“我知道你忘不了思存,可她去了美国就没再写过一封信回来,你何苦折磨自己呢?跑那么远的地方,无依无靠的……人还是得向前看,婧然那个姓江的女同学……”
    “妈!别说了!”墨池冲动地打断陈爱华,他从没用这样的语气对母亲说过话。他喘息着,把思存的形象从自己的心里暂时移出去。让自己的口气软下来,“别说了,她不是那样的人。”
    长痛不如短痛,陈爱华硬着心肠说,“思存不会回来了,你得有你新的生活。”
    墨池的脸色已经变得雪白。他不想和母亲争论,倔强地闭着嘴。
    温市长使了个颜色,阻止陈爱华,对墨池晓之以理,“深圳是个有希望的地方,可也是个残酷的地方。那边的年轻人不叫工作,叫打工,每天加班加点,还没有保障。”
    墨池说,“我不怕。”
    温市长说,“技术工种都要有经验,国家欢迎大学毕业生建设新特区。可是你的身体不好,又只有初中……”
    墨池说,“我知道。”
    温市长,“……”
    墨池不等他再说,斩钉截铁道,“爸,妈,我已经决定了。”
    陈爱华又要急,温市长用目光阻止她,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三份存折交给墨池,“我和你妈没有太多积蓄,加上当年落实政策的抚恤金,一共只有这些。你要是去的话,就带上吧。”
    墨池把钱推回去,大声说,“爸!你还当我是温家的人吗?温家的孩子,需要靠父母的积蓄才能闯荡下去吗?”
    温市长和陈爱华面面相觑。半晌,温市长长叹一声,“由他去吧。”
    两天后,墨池送父母上了火车。次日,他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拄着拐杖,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列车。
    一家人,天各一方。
    第 55 章
    直到1987年春天,深圳罗湖区东门街道的音像铺老板老麦还是总和人提起当年和他一起创业的“跛脚温”。
    那时他刚把家里临街的小卖店粉刷一新,做成个临街的音像铺子,主要批发零售流行歌曲的磁带。和许多来深圳寻梦的外地人不同,老麦地地道道的深圳人,出生、读书、成家都在这条街上。老婆怀孕后查出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孩子在肚子里已经六个月大,引产也十分危险。医生说不如冒险生出来,搏一把,也许能母子平安。最后,儿子是顺利出生了,老婆却从此卧病在床。老麦便也认了命,靠开着一铺小卖店,也能勉强度日。祖祖辈辈,谁家没有点心烦的事呢?不也这么过来了。可是,一夜之间,小小的渔村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宝安县变成了深圳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潮水一样涌入深圳,到处在大兴土木,宁静的小城变成了巨大的工地。到处人声鼎沸,到处是机会。本地的居民纷纷把房子装修出来,不是在自家做生意,就是租房给外地人。以前只有跑到香港去才能赚大钱,现在不一样了,深圳好像满地都是黄金,弯一弯腰就能捡到。老麦也想捡钱,家里房子是现成的,可惜老婆身体不好,不愿意让太多的外人租住。老麦便动起了小卖店的主意,现在流行收录机,不如把它改造成音像铺子,既可以在家门口多赚点钱,又能照顾老婆孩子。一年多下来,音像铺的生意日渐红火。老麦急需一个伙计来帮他看店。告示贴出去了三天,无人问津。年轻人都愿意去工地、工厂打工,虽然辛苦,但赚钱多。谁愿意整天耗在这个小小的音像铺?第四天,“跛脚温”来到了他的店门前。
    开始老麦还以为他是游客,年轻斯文,剑眉星目,身长玉立,脸上有着刚被南国阳光炙烤后的淡红。没想到,他指着招聘的告示问他,“老板,这里还需要人手吗?”
    老麦怎么看他都不像会卖磁带的,问他,“你会看店?”
    他竟笑着说,“我78年就在家乡卖过邓丽君的磁带了。”
    老麦听着他说话还算上路,反正也是急需用人,就把他留了下来,包吃包住,每个月50元,试用三天。第一天,老麦就发现了这个年轻人是个做生意的料,手头麻利,头脑清晰,算账精明。唯一的美中不足,他的左腿不大灵活,帮客人搬运箱子的时候跛得厉害,让人担心他会连人带箱子的摔倒。不过,他做事十分稳妥,不但没有摔过箱子,连一盘磁带也没有卖丢过。老麦开始以为他的脚是扭伤,过不了多久就会好。直到他给这个叫做温墨池的年轻人发了第一个月的薪水后,不经意的问起他的脚怎么一直不见好。温墨池淡淡地说,“小时候出了事,不会好了。”原来是陈年旧伤,老麦心里惋惜不已,可惜了这么相貌堂堂的好小伙。
    那时老麦已经离不开这个得力的助手了。他老婆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又才读小学一年级,家里一大堆事等着他去张罗,温墨池不但把铺子帮他料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人品靠得住,让他省了不少心。不多久,老麦把进货收账等等事情也交给温墨池处理,早上,墨池拿着“特许通行证”去中英街批发磁带,晚上,附近的打工仔喜欢来店里闲逛,墨池就不关店,给他们推荐最新最潮的流行歌曲,童叟无欺,包君满意。老麦终于当上了甩手掌柜,清早做好早餐伺候老婆吃了,再送孩子去学校,傍晚,他也能去接孩子顺便买菜,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店里的生意不但没有受影响,营业额还连连攀升。那时东门街道的人喜欢根据特点给人起绰号,老麦胖,绰号肥麦,隔壁店铺的伙计是山东人,人称小山东,墨池跛脚,于是“跛脚温”这个绰号就渐渐叫开了。老麦读书不多,认为这些绰号虽然不大好听,叫起来却很亲切,于是也跟着叫“跛脚温”,墨池的眼里没有什么情绪,老板吩咐他做什么,都会一心一意地去做。他沉默寡言,波澜不惊,谁也不知道那张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眉宇间却有着淡淡愁苦的年轻人心里想的是什么。
    老麦发现,温墨池和一般的店铺伙计不一样。相邻的店铺也都雇了伙计,这些打工仔下了班大都喜欢凑在一起吃大排档,喝酒泡妞,吹水打屁。所有这些活动,墨池都不参加,关了店他会到处去转转,有时很晚才回到宿舍——老麦家的阁楼上去,不到第二天上班不出来。
    盛夏里,连着下了几天暴雨,“跛脚温”的腿跛得更厉害了,上阁楼的时候,左腿僵得几乎不能动,硬邦邦的需要用手扶着才能走上楼去,他还染上了风寒,整日里咳嗽。老麦觉得男人伤风感冒不是个事,也没在意,他卧病在床的老婆提醒他,“我听那个新伙计咳嗽了好几天也不见好,孤身在外怪不容易的,你去给他送点药。”老麦在外大小也是个老板,在家却是十分听老婆的,拿了一包速效伤风胶囊,上了阁楼。
    一上楼,老麦一阵心酸。逼仄阴暗的小房间,墨池斜靠在床上一边闷咳一边百~万\小!说,狭小的单人床,倒有一半堆的是书,墨池那么高的个子,窝在床上,十分委屈。床头桌上一碗泡面只动了两口。再一细看,老麦吓了一大跳,一条又长又直的假腿僵硬地立在床头,而温墨池一只手,无意识地扶在本该是他左腿的地方,他的左腿,齐根消失了,一条空瘪的裤腿软软地垂下床沿。
    见到老麦进来,墨池连忙起身,招呼老麦坐在床上。看到老麦的目瞪口呆,墨池才想起自己已经卸下了假肢,脸一下子白了。呆了一下,他说,“对不起,老板……”他跟老麦道歉。
    老麦全明白了,难怪他的左脚波得那么厉害,原来整条腿都是假肢。难怪他不去找工地上、工厂里的工作,他是个残疾人!
    墨池的脸上有些尴尬,渐渐转成了坦然。他说,“我从小就这样了,但是,装了假肢,和正常人没有分别,不会影响工作的。”
    老麦自己家里不容易,特别能体谅别人的苦处,他连忙说,“我知道。只是你腿不方便,住阁楼太辛苦了,明天开始,你下去住吧,和东仔住。”东仔是他的宝贝儿子,八岁
    “不用不用,我在这里住,挺好。”墨池忙说。
    “不用客气啦!”老麦爽朗地说。
    “您也不用客气,上下楼这样的事对我是小菜一碟。”墨池淡淡地说,眼里却是不容置疑的倔强。老麦拗不过他,只好算了。他好奇地拿过墨池正在看的书,竟是密密麻麻的蝌蚪文。老麦一翻书皮,“大学英语——广播电视大学教材。”
    “你在读大学?”老麦惊讶了。来深圳的都是为了赚钱,他这个伙计居然在读大学!
    墨池点点头。老麦这一刻已经感到这个伙计与众不同了。他隐隐约约感到,这个小音像铺并不能长久地留住这个年轻人。
    温墨池在老麦的音像铺工作得很踏实。有一次,他对老麦说,“现在很多人在忙着学英语出国,不出国的也开始读电大了,卖学英语的磁带会很赚钱。”老麦留意身边的人,觉得有道理,就让墨池进了些《许国璋英语》和《英语900句》,没想到竟然异常火爆,销量直逼邓丽君。
    又过了些日子,墨池和老麦商量说,“店里除了卖磁带,还可以买收录机,既显得有档次,又有利润。”老麦又听了他的建议,结果,不出几天,附近的打工仔都知道麦记音像铺够大够专业,货一定错不了。每天都是顾客盈门。
    又过了半年,墨池说,已经有人从香港买回了录像机。现在开始做录像带的生意,一定有钱赚。老麦这次犹豫了,“想看录像,去录像厅就好了,谁会花大价钱买录像带?再说了,别的店铺也没有卖啊。”墨池说,“有人买了录像机,肯定就会买录像带,要是等别的店铺都开始卖了,我们的利润就小了。”老麦犹豫了好久,还是决定让墨池试试。一试之下,麦记音像铺又成了深圳第一家卖录像带的店铺,大大地火了一把。
    这一次,尝到大甜头的老麦给墨池加了工资,让他有什么好点子尽管都使出来,他什么都听他的。墨池说,“不是听我的,是听市场的。我常去找打工仔聊天,他们在工厂里,什么最新鲜的消息都能听到,去伪存真,能得到好多市场供需的信息。”
    老麦服气地竖起了大拇指。他这个伙计,就是不一般。
    转眼到了1983年,春节墨池没有回家,老麦给他放假三天,他在深圳没什么亲人,却白天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窝在阁楼里百~万\小!说,连老麦叫他下楼吃团年饭,他都不肯答应。过完春节,不一般的伙计“跛脚温”对老麦提出了辞职。
    老麦当然舍不得,大呼,“你有哪里不满意吗?我给你加薪水,”
    墨池直言不讳,“您对我很好,我很感激。这次我是想自己开个店。”
    老麦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这样精明能干的伙计,怎么可能长留他的小铺子?老麦不禁摇头道,“想不到,我竟给自己培养了个对手。”
    墨池微微一笑,“我不会做您的对手的,我打算把店开在福田,已经差不多找好了店面。”
    老麦叹道,“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你这么得力的伙计。”
    墨池是个有义气的人,直到老麦找到了新的人手,他才收拾东西,离开了麦记音像铺。他自己的音像店开在福田的侨城东路,很小的一爿店铺,打扫得很干净,开放式柜台整整齐齐地码着磁带,立式货架上气派地摆着录像带,大幅海报贴在墙上,让人一进门就知道流行风向标。老麦和墨池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墨池不住他家了,他们倒更亲近了,老麦每月都会来墨池店里坐上一两次,给他带点好吃的,跟他取取经。墨池用把大包装盒裁成结实的小卡片,发给顾客,每消费一次盖上一个小红戳。盖到10个戳,就可以在店里免费选一盘磁带。他还记录下了顾客的生日,生日当天,买磁带可以享受半价。他又发现很多年轻人买了磁带是要送人的,又进了一大批漂亮的包装纸,免费包装。他白皙修长的手指裁纸、折纸、粘贴,动作一气呵成,十分漂亮。有些大胆的女孩子,明明不是为了送礼,也要让墨池给她们免费包装,就是为了看他忙碌的样子。有时顾客来打听一些很少见的磁带,就算没有货,墨池也会记录下来,告诉顾客一周后再来看看。那时他肯定会从批发市场的犄角旮旯找到这盘带子,让顾客十分满意。没过多久,墨池的小店在附近有了名气,都知道“思之声”音像店的品种齐全、价格优惠、服务周到。
    墨池的音像店盈利颇丰,他很快又租下左右两边的房子,把店扩大了三倍。老麦人虽不机灵,但是肯学习,墨池怎样做,他就怎样做,跟着比他年轻十岁的墨池,也把麦记干得有声有色。
    “思之声”已经是福田最大的音像店了,老麦说,“再这样下去,不出一年,你就可以把二楼也租下啦!”
    墨池正在写书法,说,“我不扩店了,准备改行。”
    “该行?做得好好的为什呢改行?”老麦大惊着凑上去,看到墨池写的字竟然是“出兑”。刚劲有力,方正漂亮。
    墨池写好了字,等它晾干,就贴在店铺门前。老麦已经呆得说不出话了。在闯荡深圳的年轻人中,“跛脚温”算是成功的,短短两年,从小伙计一跃成为店老板,他还想做什么?莫不是——老麦问道,“你要离开深圳,衣锦还乡?”他知道这两年墨池赚了不少钱,回到老家也能娶个好老婆了。他已经二十七八岁,还是独身一人。老麦真的有心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可是想到他虽然有相貌有头脑,毕竟只有一条腿,话到嘴边还是咽下去了。
    墨池贴好出兑告示,慢慢走回来。知道了他只有一条腿,就越发的能看出他跛得厉害。他说,“我不离开深圳,兑出这个店,我打算开一家家具店。”他的话从来不多,也没什么铺垫,常常吓老麦一大跳。
    “家具店?音像店赚的好好的开什么家具店?”
    墨池道,“越来越多的人来深圳安家,不管是买房子还是租房子,都要买家具。这一行,有市场。”
    老麦不以为然,“家具有什么好卖的?磁带天天出新歌,家具一辈子也不换一回。”他家里的家具还是他和老婆结婚时请人打的,十多年了,换的念头都没有过。”
    墨池说,“时代不一样了,市场经济,人们有了钱,市场有东西卖,做家具,一定有市场。人人都希望有个家,把家布置得漂亮舒服一些。”
    老麦无言以对。“跛脚温”自己是个没有家的人,吃住都在店里,却把有家的人的心思揣摩得清清楚楚。
    “跛脚温”的思之声家具行开张了,一年后,又在蛇口租了地皮,轰轰烈烈地建起了工厂。老麦很少见到他了。老麦现在在东门相当的有身份,人家见了他都尊称一声“麦哥”。因为他的麦记音像铺已经成了这条街上最大最气派的门脸之一,伙计也雇了四五个,一时风头无人能及。每当别人对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总是摇头道,“我不行,要不是跛脚温教我那么多,我现在还是一爿小店子哪!”
    说起来,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跛脚温”了,他的工厂在郊区,碰面不大方便。不过最近老麦还真有一件事情要去麻烦他,想到这里,他安顿了老婆,关照了伙计,登上了去郊区的大巴。
    第 56 章
    老麦一路打听,找到了位于工业区最东段的“思之声工艺品加工厂”,说是工艺品,其实主营家具和家居饰品。一进厂区,就听到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没有看见一个人,已经感觉到工厂里繁忙的节奏。南方的春天已经十分燥热,厂区里绿树成荫,却连一株花都没有,没有寻常工厂常见的花坛,也没有摆放整齐的花盆。老麦问了保安,找到墨池的办公室。没有秘书挡道,他敲了三下门,听到里面低哑的男声,“请进。”
    老麦推门而进,看到“跛脚温”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一手扶着额头,正在看一堆的报表。墨池看到老麦,热情地站起来招呼他。“麦哥。”
    老麦听出了不对头,“你的嗓子怎么了?”
    墨池笑笑,轻描淡写地说,“连着加了几天班,有点累。”
    老麦打趣道,“你呀,老大不小了,真该娶个老婆照顾你。”他的妹妹去年嫁给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街坊。暗地里,老麦有点可惜,没想到墨池的生意能做得这么大,少一条腿有什么呢?他可是成了大老板啊!
    他没注意到墨池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墨池掩饰得好,连忙走到冰箱前面,问老麦,“喝什么?有汽水、凉茶、维他奶。”
    老麦道,“凉茶。”
    墨池拿出一罐凉茶,递给老麦,自己喝白开水。他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饮料。
    办公室里的几步路,他的脚都是颠簸的。老麦总结出,工作忙的时候他就跛得厉害,稍微闲下来,他就不那么特别跛。他一边喝凉茶一边大量这间办公室,足足有四十平米,摆放着一张办公桌、一个大书架、一组沙发、一个茶几,并不空旷,却感觉少了点什么。老麦一拍脑袋,是了,缺少花!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木质花瓶,里面插着几棵大叶子植物。老麦虽然是个粗人,却爱花,店门口、家里的阳台,都种着三角梅,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他是个直性子,豪爽地说,“你这里气派是气派,就是没有花,太煞风景了,下次我给你带点种子来。”
    墨池淡淡地说,“不用了,我也没时间弄。”
    老麦挥手道说,“你这么大个老板,还用自己种花吗?交代给工人种啦。”
    墨池说,“工人们也都忙”他迅速结束这个话题,“麦哥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老麦嘿嘿一笑,直言道,“当然有事,没事老哥我就打电话请你出去喝茶了,才不会那么远跑到你的工厂来。”
    墨池笑着在老麦胸前来了一拳。现在人人都尊称他“温总”,只有最早在东门街的那帮老街坊不跟他见外,让他觉得轻松,舒服。“说吧,我尽力而为。”
    老麦道,“我妹妹去年结了婚,妹夫刚刚退伍回来,还没工作。不知道你这里还缺不缺人手,我妹夫人很老实,身体又棒,不怕吃苦的,就是想学一门技术,我觉得木工就很好。”墨池想起他刚从康复医院装好假肢出来,背着个包,走在东门街上,问老麦,“老板,这里还缺不缺人手?”仿佛就在昨天,现在轮到老麦问他缺不缺人手了。
    墨池道,“我们最近正好在招聘,让他去找人事部的李经理,先挑能做的做,慢慢学技术,你看怎样?”
    老麦道,“太好了,我就知道,找你准行。”
    墨池笑道,“小意思。”
    老麦突然一正色,压低嗓子问道,“发财胡有没有找过你?”发财胡也是他们的老街坊,大名胡德发,整天念叨着要发财,却好吃懒做,所以得了这么个绰号。
    墨池道,“胡哥前几天还来看我,正好我要开会,没说几句话就走了。”
    “那他有没有跟你借……”老麦动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个数钱的动作。
    墨池迟疑了一下,点头道,“他说要和朋友做生意,跟我拿了两千。”
    老麦大惊,“你给他了?”
    墨池点头,“他晃了那么多年,终于要干点正经生意了,我能不帮忙吗?”
    老麦一拍大腿,咬牙切齿地说,“你不知道啊!他最近吸上了白粉,到处和人借钱,老街坊都被他借了一个遍,现在没人肯借钱给他了。他拿到钱就是买毒品,借他就是害他呀!”
    墨池吃了一惊,“有这样的事?我真该多和他聊聊。”
    老麦说,“算了,也不能怪你,这么多年了,他都是那个德性。以后别理他就是了。”
    知道他忙,老麦坐了一会就走了。墨池疲惫地揉揉额角,最近订单太多,工人在加班加点地赶工期,他这个老板也陪着加班,工人还能轮流休息一下,他却得24小时守在工厂,身体已经不太吃得消。还有几页报表没有看完,墨池盘算着,看完必须要稍稍休息一下,刚才和老麦聊天,他已经累得撑不住啦!
    他的办公室里面还有一个小间,那里就是他的卧室,他的家。来到深圳六年,他有了人人羡慕的事业,却还没给自己置办一个像样家。有人劝他,以他的财力,买套房子不成问题,他却始终不动声色。一个连家都没有的人,要房子干什么呢?墨池把全部的积蓄都投进了工厂,所以事业越做越大。
    墨池强打精神看完最后几页报表,这才觉得饥肠辘辘。他从抽屉里拿出杯装方便面,办公室里有开水,他把面泡了,三口两口,连汤带面吃得精光。把空的纸杯扔掉,转身出了办公室,往车间走去。
    走到半路,人事经理李志飞和他打招呼,“温总,后天的面试,你也出席吧。”
    墨池道,“我明天要去广州参加广交会,三天后才回来。招聘的事你说了算。对了,明天会有个退伍军人来找你,没什么技术,但人很可靠,你看着给安排个职位吧。”
    李志飞说,“没问题,正好我们也在招保安,退伍军人正好。”
    墨池点头,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按自己想法去干就好,之后,他径直去车间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赶完进度,让工人们好好回家睡个觉。
    次日,墨池给连日加班的工人集体放了半天假,他却早早起床,带着一大皮箱图册,在长途汽车站和副总陈沁会合,一起搭车去广州参加春季广交会。
    陈沁不足三十岁,却有着四年在广州国企、三年在深圳私企的管理经验。两年前李志飞从人才招聘会上发现她,几番面试,同时参加考核的都被淘汰了,只有她的坚忍不拔折服了李志飞。先是做销售经理,很快提为副总经理。李志飞笑着说,“反正温总不近女色,把个大美女放在你身边我也放心。”李志飞中意陈沁,是思之声公开的秘密。
    陈沁果然干练,到了流花路展馆,迅速办好的入场手续,找到他们的展位。墨池从的手提箱里拿出折叠展板和公司图册,陈沁从随身的提包里拿出一个精巧的有机玻璃盒子,立在桌上。盒上印着中英文的烫金字,“请赐名片”。
    今天是家具工艺品类开展的第一天,会场人头攒动,门庭若市。思之声推出的仿古系列家具深受外商的好评,几个英国来的客人围着展位询问,墨池用流利的英文应答。陈沁在自学英文,自认为读写已经不成问题,但听说还不行。她不太懂墨池在和老外说些什么,看着他站在展台前面,把资料分发给老外,侃侃而谈,从容淡定,外宾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他肤色白皙,面部轮廓十分清楚,象希腊雕像一样标致迷人。他右手拿着资料,左手扶着桌脚。陈沁知道,他的腿又在隐隐作痛了。每次站立或者走太久,他都需要一个支点撑住自己。有一次在车间和工人一起研究改进生产,站了四个多小时,离开的时候,他的双腿都不能动弹,把她吓坏了。他倒是不急,低声吩咐李志飞拿一把椅子过来,他坐着缓了十几分钟,才慢慢能够走动。
    中午时分,人流略显松动。相邻的展位已经买回盒饭,吃得狼吞虎咽。墨池认为在展位上吃饭有损公司形象,让陈沁出去吃,陈沁恭恭敬敬地说,“温总,外面有茶座,您先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他坚持站着接待客人,半天下来,以及那个脸色发白,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墨池道,“女士优先,你先去吧。”
    陈沁和他共事两年,深知他的脾气,也不多推辞。她去茶座要了一个套餐,一份水果,花了半个小时把它们全部吃完,感觉精力恢复了,便回到展位。这时已经又有几个客人围上来,墨池在为他们介绍仿古家具的潮流和思之声仿古家具的特点。短暂的午休已经结束,下午的客人一波一波涌来,墨池再也没有逮到时机出去吃饭。直到晚上闭馆,他们站在流花展馆门口,墨池说,“今天收获颇丰——对了,你不是要回家看看吗?”陈沁是广州人,每次来广州出差,墨池都给她点时间顺便回家看看。
    陈沁点头道,“我回去看看我妈,明早八点半这里会合。”
    出租车来了,墨池让陈沁先上车,自己等下一辆,回到预定的酒店。他先洗了个澡,又做了工作记录。突然门铃响,墨池以为是服务员来送开水,他用被子盖住自己,答道,“请进。”
    陈沁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温总,我进来了。”
    墨池一个机灵,心呼糟糕!再阻止已经来不及了,陈沁拎着一个双层的保温杯推门而入,边走边说,“温总,我妈逼我给你带来了她煲的花旗参鸡汤,还有刚做好虾饺和烧麦。我猜你还没有吃饭……”走到墨池的床前,她目瞪口呆,看着那个假肢。
    “温总……”陈沁的嘴巴惊讶成了一个o型,说话都磕磕巴巴了。
    墨池没想到来人竟是陈沁,他们一起出差多次,她从没有进过他的客房。他怕假肢吓到她,忙丢过一张枕巾罩住它,故作轻松地说,“放那就好了,帮我谢谢你妈妈。”
    陈沁毕竟训练有素,放下保温杯,给他盛了一碗递过去。整个动作,她不看那个假肢一眼。
    墨池接过汤,放在床头桌,递给她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这是今天会上客户提的比较多的问题,你先看一下,回去和设计生产部门开会,研究怎样改进产品。”
    陈沁接过那几页纸,强作镇定地说,“好的温总,您吃点东西吧,我不多打扰了。”
    陈沁走了,墨池脱力地靠在枕头里。多少年前,他就以为,他早已能够坦然接受所有异样的目光,因为那时他过着最好的生活,甜美可人的思存推着他的轮椅陪他出去玩,逛公园、喂猴子、偷玉米,搀扶着他攀登庐山,把他介绍给全宿舍的姐妹们,得意洋洋地说他是她的骄傲。有这样的妻子在身边,他何必还在乎别人的目光?六年前他孤身来到深圳的第一个月,足足跑了三百家单位,别人看到他只有一条腿,拄着双拐的样子,就告诉他,“我们这里不缺人手。”他应聘的是行政文职,写得一手好字,却没人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只有一次,一个镶着金牙的五金店小老板问他,“你只有一条腿,走路成问题伐?”墨池说,“不成问题。”老板挑着牙签说,“那你走几步给我看看。”墨池忍下屈辱,咬牙拄着拐杖在店门前走了几步,回头看那老板。老板摇头道,“走路太难看了,我不能用你。”
    那一刻,墨池的血涌上了头顶,他真想扑上去揍那个老板一顿!店门口围满了人,他看到了许多嘲笑的目光,尤其是五金店老板,挑着牙签的金牙闪闪发光。
    墨池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五金店的。他住在深圳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里,他千辛万苦来到这里不是旅游的,他必须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他照着报纸的广告,找到深圳市人民医院,要求安装假肢。医生为他诊断后,认为他的右腿亦有骨刺和关节炎,穿假肢走路会非常辛苦,且很难脱离拐杖,不建议安装。墨池只对医生说了一句话,“我需要两条腿,我需要一份工作。”
    医生满足了他的要求。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够脱离拐杖行走,连医生都大呼奇迹。他如愿找到了工作,他是有意去的老麦的音像店。他记得思存和婧然曾经利用暑假时间贩卖磁带,思存还用赚到的钱给他买了一双皮鞋。他就是穿着思存送他的那双皮鞋,从一个小小的店伙计,走到年产值过百万的大老板。可是,他自嘲地笑笑,思存,没有你在身边,我好像都不够勇敢了。上一次的老麦,这一次的陈沁,撞到他只有一条腿的样子,都让他本能的惊慌失措。
    墨池闭上眼睛,让思存的形象渐渐在他眼前浮现。共同生活了四年多,他连她的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他自己残疾不愿意照相,思存也没向他提过,那个温顺乖巧女孩儿,从不会跟他提任何物质上的要求。
    记忆中的思存,穿着柔软的白衬衫,袢带布鞋,低低地梳着两根辫子,一如她第一天来到他家时的模样。六年了,思存没有任何消息。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墨池胸口隐隐作痛,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每个夜晚,他们都会在梦境中相遇啊。
    第 57 章
    第二天,墨池和陈沁在展馆门口碰面,准时进入会场。一如前一天的忙碌,中午的时候,她和墨池打了个招呼,就飞快地去茶座吃了东西,只过了十分钟,她就赶回来,换墨池去吃饭。看着墨池略微蹒跚的步伐,她的心口竟然一阵抽痛。
    第三天,墨池让陈沁盯着展位,他拿着名片把整个会场转了一圈,寻找原材料商和其他合作伙伴。这是他每届广交会必做的功课。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墨池的公司也是开放式经营,不但产品要走出去,也要把各类客户引进来,墨池认为,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才能让企业长久生存。
    中午时分,墨池还没有回来。陈沁自己不去吃饭,却在担心墨池。她的这个老板从不记得照顾自己,忙得近乎自虐,参加展会费体力又耗神,她想起他在酒店的样子,消瘦而疲倦,还在看资料,一条假肢静静地立在床前……女性特有的柔软让她心底一阵悸动。
    下午,陈沁接待了一对美国客商,他们对思之声的中式仿古家具很有兴趣。陈沁与他们互换名片,邀请他们次日到工厂实地考察。外商十分痛快地接受了邀请。陈沁和墨池汇报这件事的时候,墨池只是微笑着点头。这两年陈沁跟着他身经百战,她的能力和效率,他都十分放心。
    傍晚闭展,陈沁跟着墨池,马不停蹄回到深圳,刚一进厂,李志飞拿着一个文件夹迎上来说,“招聘面试圆满结束,所有录用的名单都在这里。那个退伍军人也被聘用了,做库管。”李志飞就是这样,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他的工作都是第一位,事无巨细都要向墨池汇报。虽然有些繁琐,墨池倒也很欣赏,李志飞是真正的把一份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当天晚上,墨池处理了这三天积压下来的工作。次日上午,他先去了车间,又和销售部门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这次广交会上,他感触最大的就是公司的经营理念。他的工厂产品销路一向很好,但经营思路与其他厂家大同小异,不外乎两种,一是时下流行的高低柜、组合柜,随便一个木器加工场都能做,只是贴了“深圳制造”的牌子,内地的经销商非常愿意买,其实双方利润都很低。另一种就是仿古的家具,真的是绝对的仿古,照着一本《中国明清家具》画出平面?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一纸成婚:千亿甜妻宠上天 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 豪门儿媳不躺平 我重生的,干掉穿书的,不过分吧? 穿到腐漫后,我被大佬包养了!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薄荷小柠檬 失去身体的我也要在提瓦特活下去 重生后她发现了空间金手指 总有凶灵想害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