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这既可以说是一种包容,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人总归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人心隔肚皮,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从心底服你,那样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尽最大努力来拉拢大多数人以压制少数人。
    而威廉努力想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威望能够凌驾在这些老将之上,以确保自己的江山稳固。
    这样一来,威廉在军队中设立的宪兵营和思想教育处便显得非常的重要。
    不过比尔尽管解除了西里西亚所面临的奥军压力,但是在西里西亚的对面,奥军实力犹存,比尔只是击败了局部的奥军而没有击溃全线奥军,战后奥军依然拥有三万余人的规模。
    小斐迪南到任战后,比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小斐迪南对于比尔自然也是非常的敬重。
    在接过西里西亚军权之后,小斐迪南并没有忙着向对面的奥军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二世潜心消化了上一次的战果,而后将战线推至了摩拉维亚境内。。)
    第五百零九章 兵力缺口
    而在东线,狂飙突进的普鲁士两个师团甚至一度逼近克拉科夫,如果不是因为担心自身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从而会给敌军可趁之机的话,那么说不得布吕歇尔便要进攻克拉科夫了。
    不过虽然布吕歇尔没有率领欧军进攻克拉科夫,但是克拉科夫城内的奥地利守军还是一ri三惊,毕竟现在的奥属波兰地区可不止普鲁士人正规军这一支武装力量,在普鲁士人的扶持下,奥地利人的统治权内出现了多如牛毛般的波兰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因为奥军在正面战场对普鲁士军队的不利而愈加肆虐起来。
    奥属波兰总督的告急信几乎是以一天一封的频率发往维也纳,但是这些告急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奈的奥属波兰总督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从各地召回的一万奥军正规军和两万征召兵的身上。
    1791年五月初,在布吕歇尔的指挥下,普鲁士方面集中了第八、十三、十五共计三万的兵力再加上近一万人的波兰义勇军正式向克拉科夫进发。
    不过克拉科夫并不是没有坚守的实力,在城内一万奥军正规军配合两万征召兵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关键便是维也纳能否向克拉科夫增派援军,而这个问题显然奥地利上下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争论。
    最终当来自奥属波兰的第十封求援信件送抵维也纳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下定了决心,皇帝决定从奥地利和奥斯曼人的交界地区撤军。
    前文已经说过,奥地利在与奥斯曼接壤地区足足布置了七万大军,而且这七万大军都是奥地利装备jg良的正规军。一旦这七万大军能够抽出来甚至只抽出五万人,利奥波德二世相信整场战争绝对可以改变。
    但是关键是奥斯曼人是否会落井下石。为此利奥波德一世早在对普鲁士宣战之后便向伊斯坦布尔派出了一支规格超高的外交使者团,这个使者团的任务便是说服奥斯曼人以确保奥斯曼人不会在普奥战争期间出兵奥地利。
    其实在奥斯曼内部,上一次俄土战争的余波依然没有平息下来。
    俄土战争的胜利,军疑在其中起到了决定xg的作用,但是在耶尼塞里这些旧势力看来却是自身起到了决定xg的作用。
    如果不是九万耶尼塞里士兵的牵制。赛利姆麾下的军又如何能够攻破尼古拉耶夫,因此在回军之后,耶尼塞里上下对于此次战后的奖赏便极力争取。
    俄土战争中奥斯曼人虽然是胜利了,但是实际利益并没有获得多少,除了一个开疆辟土的空名之外,奥斯曼人所得到的好处非常有限。而奥斯曼已经堕落了数十年。国库根本没有能力向十几万的士兵支付数以千万计的赏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赛利姆的授意同时也经过了哈米德二世的同意。
    参与俄土战争的军和附庸军的赏金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放了下去,而数万耶尼塞里旧军的赏金则被拖延了下来。
    这样一来自然引发了耶尼塞里对哈里发的不满,而奥斯曼朝堂上也因为此事大打出手。
    被实在闹得不像话的臣下气的有些急了的哈米德一世立即命令将几个闹得最欢的耶尼塞里旧军势力代表仗毙,但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平息。一向狂妄的耶尼塞里在得知消息之后居然在没有得到哈米德一世的命令下公然封锁了整个伊斯坦布尔对军进行报复。
    得到消息之后的哈米德一世决心放手一搏,在哈米德一世的严令之下,王室禁军和军对耶尼塞里发动了一次清洗。
    这次清洗固然让耶尼塞里势力退出了奥斯曼朝堂,但是耶尼塞里毕竟扎根奥斯曼数百年,清洗的后续影响依然在不断的发酵,导致奥斯曼朝堂之上就没有平静过。
    而耶尼塞里虽然已经腐化堕落,但是这支军队依然是奥斯曼军队组成部分中人数最多也是最为庞大的武装组织。
    因此对耶尼塞里的清洗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军力出现了下降。
    奥地利使者团到达伊斯坦布尔之后。哈米德一世立即派出了赛利姆作为哈里发的代表全权接待奥地利使团。
    经过几轮紧急的商讨之后,奥地利以三百万塔勒和签署和平协议为条件和奥斯曼人达成了妥协。
    普鲁士人情报机构曾经在这件事情上作梗,但是正如那句哲言说的一样,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
    当奥斯曼人国内尚未稳定的时候,哈米德一世可不愿意帮助普鲁士人拖住奥地利的军队,毕竟普鲁士人的开价并不比奥地利人高出多少,而且普鲁士人还要求奥斯曼人出兵拖住奥地利军队。
    当使团马将和奥斯曼人达成和平协议的消息送到维也纳的时候,整个维也纳上下都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及时了!
    整条战线上。普鲁士人都在步步紧逼,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万两万征召兵都是送死,除非利奥波德二世立即启动国家最高紧急状态征召所有奥地利青壮,这样一来说不定依靠人数的优势能够扭转战争的局势。
    但是现在事情毕竟还没有走到最坏的那一步。而下令进入最高紧急状态的后果也足以让奥地利zhèng fu思虑再三。
    这样一来,驻扎在奥土边境的七万大军便成为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奥地利高层在冠相庆之后立即给奥土边境七万大军的指挥官图哈大公下达了命令,利奥波德二世要求图哈大公在奥土边境留下一万人,而后率领六万大军北上。
    在利奥波德二世的计划中,这六万大军将会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两万人将入援奥属波兰地区,而剩下的四万人则全部开到波西米亚一线,这样一来在波西米亚一线奥地利军队便多达近十万人。这样的兵力对防守的普鲁士军队完全形成了压倒xg的优势!
    就在维也纳上下因奥斯曼传来的消息而乐呵的时候,在勃兰登堡,威廉的眉头却不知不觉的皱在了一起。
    在威廉的桌上,是从美因河地区传来的战报,美因河地区的普军第三、十七、十八师团基本上已经被打成了残废。三个师团总共还剩下一万余人的兵力。
    这样的损失让威廉的心都狠狠的揪在了一起。
    显然这一万人对于美因河地区的局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现在黑森、巴伐利亚等国都加入到了帝的阵营之中,而在普鲁士一方只有马克西米廉麾下的科堡以及几个莱茵河沿岸的诸侯。
    但是这些诸侯最多只能帮助普鲁士牵制住莱茵河北部的诸侯,对于其他方面则爱莫能助了,这样一来对抗几乎大半个帝国都要靠普鲁士自己。
    普鲁士在开战之后迅速的征召了三万人,但是这三万人除了用来补充编的三个师团外。其他的都补充到了各条战线上面,可以说美因河战区那巨大的兵力缺口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填补上的。
    想了一会,威廉摇了摇头向布埃尔问道
    “布埃尔,王室近卫军有多少兵力?”
    “陛下,王室近卫军总共有一万六千人,其中五个步兵团和三个骑兵团。另外还有两个炮兵团!”
    和其他的部队不同,王室近卫军乃是直属于霍亨索伦王室的军队,即便是普鲁士军事部对于这支军队也没有任何调动的权利,只有王室总管和国王本人拥有对王室近卫军的指挥权。
    “美因河那边的伤亡太大,一时之间这个缺口很难补上,所以我准备让王室近卫军过去,你看怎么样?”
    威廉说完便向布埃尔望去。而在威廉的注视下,布埃尔的脸上显得有些为难。
    “陛下,王室近卫军乃是陛下的私军,一切都以陛下的想法为行动宗旨,但是陛下,在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王室近卫军和其他的军队不同,如果将近卫军派往美因河地区的话,那么指挥上便有巨大的问题!”
    布埃尔的话很有道理。
    要知道在王室近卫军一直都是国王近卫,而且近卫军士兵大多都是从各个师团中抽调jg兵悍将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但是同时,因为本身的职务以及其他方面,说近卫军是骄兵悍将也是不为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近卫军派出美因河地区,可以说即便沙恩霍斯特是威廉看重的将领。但是恐怕近卫军也不会买他的帐。
    想到这里,威廉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对坐在自己身前不远处的亨利说道
    “亲王,你也知道,虽然现在征兵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现在所有的战区都缺人,补充兵的速度有些抵不上消耗的,而王室近卫军,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话也是不能动用的,毕竟勃兰登堡地区是时刻不能忽视的,这样一来军事部那边对美因河战区有什么好办法?”
    亨利茗了口茶说道
    “军事部有两个意见,一个是暂时将编三个师团的工作停下,将前期的士兵全部抽出来然后作为补充兵送到美因河战区!”
    听到这里,威廉有些意动,但是显然这完全是饮鸩止渴的办法,要知道编三个师团已经整编几个月了,虽然时间不短但也不长,而美因河那里完全就是绞肉机般的存在,将这些缺少战斗经验的士兵送过去完全就是增加伤亡比。
    “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军事部的第二个意见,便是征召外籍士兵以及加大在征服地区征召士兵的比例,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征召到足够的士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qid阅读。)
    ps好吧,下个月要拿全勤了。加油吧,亲!
    〖
    第五百一十章 剑指克拉科夫
    尽管普鲁士zhèng fu对下辖的各个地区基本上是一视同仁,但是在军队征兵问题上无疑还是侧重于向普鲁士旧领地征召士兵。
    像普属波兰、西立陶宛、丹麦地区,虽然也进行征兵,但是对这些地区的征兵比例却不是很大,在普鲁士军方征兵的潜规则便是部队中新旧领地士兵的比例要在一比二这个位置,毕竟谁都说不准这些征募而来的青壮是否能够在几年内认同普鲁士。
    普鲁士军队之中,籍贯是勃兰登堡地区、波美尼亚和东普鲁士地区的士兵最多,往往下达征召命令,从这些地区征召的力度也是最大的。
    而目前,前线的军队急需补充,但是如果依旧保持以往的那种规则的话,那么无疑普鲁士军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到足够的兵员。
    至于征召外籍士兵,普鲁士一向对外国人在本队中当兵持保守态度。
    亨利说道
    “陛下,军事部的意见是多次多次商议而得出的,我们普鲁士的统治疆域在增加,这样一来扩大军队编制无疑是势在必行的,而普鲁士旧地例如勃兰登堡地区,整个地区的青壮年近半效力于军队之中,这种形式是非常不好的。而眼下欧洲大战初起以后的兵力缺口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在新征服领地的征兵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普鲁士拥有源源不断的兵员!”
    听完亨利的话,威廉顿了顿然后说道
    “好。对于军事部的意见我持支持态度,但是zhèng fu那边的工作必须由军事部去做,另外对于新编三个师团的训练千万不能落下。说不准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需要将这些新兵派上战场了!”
    听了威廉的话,亨利有些不解的问道
    “陛下,目前来说,除了美因河战区,其余战区的战事推行的还算顺利,而根据参谋部的预演。维也纳方面除非举国征召之外似乎一时之间并没有改变战争局势的能力,因此派遣新编师团上阵是否可以缓缓?”
    面对亨利的目光,威廉苦笑了一下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人汇报。奥地利人已经和土耳其奥斯曼达成了一份和平协议,虽然这份协议还没有公开,但是我相信奥地利人肯定会抽调奥土边境地区的驻军,那里可是有着足足七万的奥地利jg锐军队!”
    听完威廉的话。亨利的面sè一变。显然这个消息也对他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七万的奥地利jg锐拥有完全改变战局的能力,而别看在普奥一线,普军的进展堪称是顺利,但是一旦这支大军出现在某处战场,那么在巨大的兵力优势下,强弱之势肯定会逆转。
    “陛下,我觉的我们应该早作防备!”
    威廉顿了顿首然后说道
    “让新编的三个师团做好准备,我估计再有一个月。这些师团就要被派上前线了,再者征兵工作必须全力以赴。你们军事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重点补给美因河战区,我们必须先打残美因河流域的敌人!”
    就在普奥一线大打出手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没有闲着。
    开chun之后的俄罗斯帝国烽烟再起,在鲁缅采夫的率领下,修养了一个冬天的八万俄军向莫斯科一线的布兰科夫叛军发动了进攻。
    这个冬天,布兰科夫征召了莫斯科地区所有的青壮年对莫斯科外围的防御设施进行了加固,同时对莫斯科的城墙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另外布兰科夫的叛军还利用冬季席卷了莫斯科以东的地区,数十座城镇落入了叛军的掌握之中。
    而除了鲁缅采夫之外,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总督在观察了几个月的之后,在开chun之后便响应了圣彼得堡的勤王诏令,隶属于高加索总督麾下的三万大军正马不停蹄的从高加索赶往莫斯科。
    在爱沙尼亚,巴格拉季昂率领的两万多俄军依然在和库图佐夫麾下军队对峙,双方过招频频,但是在库图佐夫的率领下,叛军并没有被击溃。
    在西班牙,直布罗陀的数千英军在困守两月之后无奈的向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投降,而西班牙为了攻克直布罗陀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数千士兵的伤亡和十数艘战舰被击沉。不过这对于西班牙zhèng fu来说依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这是西班牙军队百年来对英队的首次胜利。
    另外在西欧,拿破仑军队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加来战役以法兰西的胜利告终,近两万的英队在伤亡了近万人之后,其余的人皆成为了拿破仑的战俘。
    收复加来的拿破仑一改之前给所有法国的屠夫影响,在法兰西zhèng fu的宣传下,拿破仑被塑造成民族英雄一般的人物。
    不过尽管拿破仑收复了加来,但是法兰西目前的局势并不乐观,连续两年的战乱让法国本土受到了重创,而在外,英国皇家海军不停的在英格兰海峡上巡航,法国舰队在经过一次海峡战役之后依然没有冲破英国海军的封锁线。
    而加来虽然被法国人收复,但是在英国zhèng fu的外交努力下,英国和荷兰达成了协议,荷兰将允许英队借道荷兰领地进攻法国,而目前总兵力达五万人的英国远征军正在英国各个港口中集结,等待军舰将他们运往西欧。
    至于那些海外的领地则更是兵荒马乱,目前为止法国几乎将北美地区的殖民地丢失殆尽,加勒比海上的殖民地虽然还没有被攻占,但是也只剩下苟延残喘而已。除此之外,在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土著士兵向法属印度发动了攻击,如果不是法属印度总督当机立断向莫卧儿zhèng fu申请调停的话,恐怕法属印度已经被英国人攻占,不过即便有着莫卧儿的调停,但是法属印度依然丢失了近半的领地。
    原先的法西联合舰队在西班牙军队攻占直布罗陀之后便起锚北上,而对于这支舰队接下来的安排,经过法国和西班牙zhèng fu的协商,两国将正式组成联合舰队,两国海军将集中全部力量对抗英国人在海上的威胁。
    经过玛丽王后的居中协调,法兰西和奥地利也就深化同盟关系达成了共识,双方将会停止在北意大利地区的一切敌对行为,同时为了确保北意大利城邦的安全,法国的势力将会停驻在目前的疆域范围内,以便哈布斯堡能够从北意大利汲取对抗普鲁士的养分。
    看着不远处高耸的克拉科夫城墙,布吕歇尔的脸sè一片凝重的神sè。
    为了进攻克拉科夫,可以说布吕歇尔将普鲁士部署在东线的家当拉出了大半,不仅有第八和第十三两个主力师团,同时被普鲁士势力扶持起来的反抗武装近一万人也被布吕歇尔统和在了一起,用以进攻克拉科夫。
    对于克拉科夫,波兰人并不陌生,这座城市曾经是波兰境内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城市,不仅如此,克拉科夫曾经还是抵御中欧国家势力向波兰蔓延的桥头堡。
    但是这座城市眼下却匍匐在它曾经最大的敌人的脚下,但是布吕歇尔有信心能够攻克克拉科夫,这份信心不仅来自于普军自开战以来对奥地利军队的连战连捷,同时也来自布吕歇尔手上的一份信件。
    说到这份信件,其实这份信件的主人正是克拉科夫城内的波兰人。
    在普奥未开战之前,在普鲁士的扶持下,一大批在俄波战争中涌现的波兰英雄们潜入到了奥地利的领地之中,正是有着这些人的努力,奥属波兰地区才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风云四起,大批的反抗武装层出不穷。
    而作为奥属波兰地区的首府,克拉科夫自然也是普鲁士策反行动的中心,在普鲁士情报机构的帮助下,一大批饱受奥地利人欺压的波兰人被联合在了一起,而他们的目的则是在关键时刻帮助普鲁士夺取克拉科夫。
    其实在这些波兰反抗组织中,有很多人是不愿意帮助普鲁士人的,毕竟在这些波兰民族主义分子看来,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都不是好人,都是对他们富饶的祖国虎视眈眈的敌人。
    但是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对波兰人的态度显然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态度所以才会让大多数的波兰民族主义分子帮助普鲁士人。
    这就和中国历史上满清入关一般,当年的满清打出的旗帜便是为明朝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而这个旗号的确为满清征服远东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在布吕歇尔的授意下,普鲁士军队便是打出了帮助波兰人民恢复zi you,解除奥地利人对波兰人民的欺凌。
    而在布吕歇尔大军进军克拉科夫的途中,一份从克拉科夫城内传来的效忠信则自然为普鲁士军队攻克克拉科夫赢得不少的胜算。
    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句话适用于绝大部分地区,而尽管克拉科夫被奥地利人占领,但是这并不代表克拉科夫城内的波兰人便没有了反抗的实力,就说那些被奥地利人强拉的壮丁之中就有不少是不甘于被奥地利人统治的波兰人。。)
    第五百一十一章 坚壁清野
    这份效忠信上不仅写明了城内的波兰反抗势力愿意和普鲁士人配合,同时还提供了一份克拉科夫城内驻军的地图,这让布吕歇尔如获至宝。
    一般情况下,兵力布置图和战斗计划都是军队中享受最高机密的文件,但是为了应对普鲁士军队的进攻,奥属波兰地区总督强行征召了大量的波兰人进入军队,而这和数量足有两万余人是奥地利军队的两倍,但是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奥地利人和波兰人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无法做到有效的沟通。因此无奈的总督大人只好从波兰人中选出一些jg灵并且听话的人帮助奥地利人掌握这支波兰人组成的军队。
    而因为克拉科夫的守军中波兰人的成分太高了,因此一部分波兰人被允许得知作战计划及军队的布防位置,而这些波兰人中便有城内反抗势力的人。
    当然布吕歇尔不可能就这样简单的相信波兰人的,毕竟普鲁士不是来帮助波兰人取得解放的,不过在之后普鲁士的情报机构对这份文件的真实xg做出了确定,所以布吕歇尔便放下了心来。
    得益于威廉对情报机构的重视,每年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普鲁士的情报机构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起码在普鲁士最重视的地区,普鲁士情报机构早就发展成了不小的规模。
    “奥斯克鲁将军,第十三师团之前的战绩非常的夺目,相信在将军你的带领下。今后第十三师团肯定会名扬整个普鲁士!”
    “呵呵,布吕歇尔将军,您客气了。现在划分了战区,您可就是我的上级,第十三师团也是在您的领导之下,以前的些许功绩实在是不值一提!”
    说着布吕歇尔和奥斯克鲁两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布吕歇尔和奥斯克鲁两人配合的时间也不短了,因此彼此之间也有了一些默契。而在布吕歇尔被任命为波兰战区指挥官之后,奥斯克鲁和他两人之间更加的融洽了起来。
    此次进攻克拉科夫。奥斯特鲁的第十三师团正是大军的前锋,布吕歇尔给第十三师团的任务便是拨除克拉科夫外围的奥属防御阵地,而布吕歇尔则将亲自率领第八师团以及那些波兰武装向克拉科夫正面发动攻击。
    军事部关于任命四大战区指挥官的文件。布吕歇尔暗地里看过了不下于五遍。
    在布吕歇尔看来,设立战区指挥官一职,即是对前线指挥官放权,以使他们不会错失战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拔。
    看看四个战区指挥官的人选便可以知道。此次的四个指挥官任命背后其实大有文章可为。首先德绍元帅负责的是重中之重的波西米亚战区,而德绍元帅这些年也在各个方面为普鲁士立下了大功,现今的普鲁士一直在提倡军事主官的年轻化,而德绍元帅今年已经年近六十,如果不能入主军事部或是参谋部的话,那么德绍元帅的军事生涯再过几年必将会终结。
    所以让德绍元帅担任波西米亚战区指挥官,这既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鞭策。
    要知道军事部和参谋部乃是普鲁士军方的大脑,而现在军事部的主官亨利亲王已经六十四岁了。另一个斐迪南亲王更是达到了七十岁,再过两年普鲁士军方首脑机关的新旧交替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看看另外三个战区。包括布吕歇尔在内的三位指挥官,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便是布吕歇尔,而年纪最大的则是小斐迪南。
    但是即便是年龄最小的布吕歇尔,今年也已经四十九岁了,而小斐迪南再过一年便是五十五岁。
    在布吕歇尔看来,在未来的普鲁士军事部和参谋部之中,德绍元帅只要不犯错误必定是要占据一席的,而剩下来的一个名额,很大可能会从自己三人中间选出。布吕歇尔相信原本一直待在军事部的小斐迪南此次之所以被排到一线军队指挥西里西亚战事,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瞄准了那两个席位中的一个。
    想着,布吕歇尔便有些出神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想当元帅的将军显然也不是一个好将军。
    在威廉上台之后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对于将军以上的军衔可以说是非常的吝啬,除了师团一级的主官(师团长、参谋长)以及功勋部队的团长之外,一个师团能够被称呼为将军的将领不会超过八个人。
    而位于将军之上的元帅军衔,可以说自威廉登基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将领被授予元帅军衔。
    当然在普鲁士军队军衔制度上也做了说明,从1788年开始,普鲁士元帅军衔只授予军事部和参谋部的两大主官,而除了这两个元帅名额之外,国王还可以视情况任命最多不超过三人为普鲁士军队元帅,当然这五名元帅都是现役,那么阵亡或者是退休追赠的元帅军衔则不计入。
    这意味着一旦普鲁士军队中的那几位老帅死后,那么往后的普鲁士则只能最多拥有五名元帅在职。
    想的越深,布吕歇尔心中越是欣喜,但是同时他的担忧也是更浓了。
    布吕歇尔自认自己绝对是无法和德绍元帅相比的,甚至可能小斐迪南都比自己要强些,前者为普鲁士纵马数十年,战功赫赫。而后者则是斐迪南亲王的衣钵传人,谁都知道斐迪南亲王退下来之前肯定是要把小斐迪南捧上去的。
    不过对于小斐迪南,布吕歇尔并不是很看得上眼,在他看来小斐迪南根本没有独自领兵的经验,将这样的人派到前线一个不慎便会累死三军。
    当然这个想法也只能蒙在肚子里打转而已。
    “师团长、师团长!”
    布吕歇尔感觉到有人在自己的身旁不停的说话,于是他抬头望去,原来这个人是第三师团的参谋长也是布吕歇尔的老搭档莱西特少将。
    “师团长,前面的斥候传来了消息,奥地利人在克拉科夫实行的完全是坚壁清野的政策,进入克拉科夫方郊外方圆八十英里,所有的村庄和城镇都被废弃了,据说在我们到来之前,奥地利人将所有郊外的人和物全部都迁入了克拉科夫城内!”
    听了莱西特的话,布吕歇尔站了起来,脸sè严肃的说道
    “看来奥地利人也不全是笨蛋,不过他们的动作也太小了一点,克拉科夫方圆八十英里能有多大,骑兵两个小时便能赶完这个距离,再说了我们这次来携带了足够的后勤物资,奥地利人的行动只能让他们站到所有波兰人的对立面”
    没等布吕歇尔说完,莱西特便打断道
    “师团长,您说的没错,但是您有没有想过,我的后勤物资虽然带的很充足,但是这些物资里面并没有水啊!士兵们总不可能不喝水便去战斗!”
    “难道说奥地利人将所有人的水井都封了?”
    “不光是水井,斥候们发现就连野外的那些小溪也被奥地利人倒满了脏东西根本无法食用!”
    听到这里,布吕歇尔点了点头
    “嗯,这样才对,换做我是奥地利人的话,我肯定也要这么做,毕竟这些细节也足以决定成败。这样,告诉前锋部队,让他们找一处还未被污染的水源,然后挖一条河沟将水源引过来,前锋部队可能不够,莱西特你让那些波兰人也都去挖沟,我找他们来可不是光吃白饭的!”
    要是奥属波兰总督知道布吕歇尔认为他只将克拉科夫方圆八十英里的范围坚壁清野是小家子气,恐怕有些愿望奥属波兰总督了。
    其实早在一个星期前,奥地利人便开始迁移克拉科夫附近的村庄和城镇,但是迁移范围内的波兰人却并不配合奥地利人的工作。
    人有的时候非常感xg,而故土难离便是一种感xg的表现。
    除非情非得已,不然的人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何况奥地利人的坚壁清野不光是要迁移所有的人和物,同时还要将小镇上的房屋全部付之一炬,再加上奥地利士兵的手脚也不干净,执行命令的时候非常的不客气,甚至还有哄抢、jiāny的情况发生,这样一来自然是触怒了很多波兰人。
    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波兰人便和奥地利士兵们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在克拉科夫方圆数十英里内到处可见,而解决这些冲突便消耗了奥地利人大量的jg力,所以动员了一万人持续一个星期也只完成了克拉科夫方圆八十英里的坚壁清野工作。
    此刻的克拉科夫城完全变成了一座难民营,奥地利人从城外迁入了两万多的波兰人,而其中那些青壮一入城便被奥地利军队强征了过去,其余的老弱妇孺,在克拉科夫有亲戚的还好,没有亲戚的只能露宿街头。
    这些波兰人身上几乎是分文没有,奥地利人在迁移的时候将这些波兰人家中的粮食和贵重物品基本上都是席卷而空,满城都是波兰人的哀鸣。。)
    第五百一十二章 布拉特纳战役
    1791年六月,波西米亚边境的战斗越发的激烈了起来,先是普鲁士一方在波西米亚西线打了奥地利军队一个措手不及,欧亨尼奥的一万余人军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后撤了近百里才稳固了防线。
    但是正当德绍准备一鼓作气命令第四和第九师团向东转进的时候,由奥地利卡尔大公率领的一万两千奥军抵达了前线。
    在得知前线变故之后,卡尔并没有率领麾下的军队继续向巴伐利亚地区进军,相反,在卡尔的命令下,会合了欧亨尼奥所部的七千人之后,总兵力达到两万人的奥地利军队迅速向此前丢失的阵地发动了反攻。
    而在卡尔所部加入战斗之后,德绍不得不改变之前拟定的计划,而就在此时,一个更大的坏消息传了过来。
    奥地利从奥土边境抽调的四万军队距离波西米亚已经不远了,甚至在半个月内,这支部队便能加入到战斗之中。
    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波西米亚战区的局势,要知道一旦四万奥军生力军加入战场,那么便意味着普奥双方的局势发生了不可更改的逆转,近十万的奥地利军队主力足足比德绍麾下的四个师团多出一倍。
    所幸的是,普鲁士新编制的第十九师团总算是先奥地利人一步赶到了战场,而随着第十九师团的加入,德绍决定不能再拖了。奥地利人的四万人正在星夜赶来的路上,如果不能趁奥地利人援军到来之前重创对面的奥地利军队。那么一旦等到奥地利援军抵达,到时候被动的可就是普鲁士人了。
    因此德绍元帅和结合了各师团的意见之后,决定调集第四、第九、第十九共计三个师团进攻卡尔所部奥军的驻地布拉特纳。
    布拉特纳位处波西米亚地区西南方向。自卡尔率军会合了欧亨尼奥的军队之后便进军至布拉特纳地区,而该地区此前也是欧亨尼奥指挥部的所在地。
    卡尔所部总兵力近两万人,而德绍在集结了三个师团全部、总兵力也有三万三千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局部地区普军便对奥军形成了兵力上的优势,至于另外方向的敌人,德绍早已下令第七和第十师团务必死死的拖住当面之敌,不能让奥地利人从这两条战线上抽取一兵一卒支援卡尔所部。
    对于卡尔。德绍并没有因为他第一次上战场便轻视他,显然卡尔之前的表现让他在德绍的心目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下达行动命令之后,普鲁士的三个师团迅速的完成了集结。因为此次作战事关重大,因此德绍离开了布拉格,亲自前往军队中坐镇。
    而在普军的对面,卡尔也在命令军队提高jg觉防止普军的反攻。
    四万奥地利军队正在赶来支援的路上。这个消息不仅让普鲁士人倍感压力。同时也让卡尔的心头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此次卡尔的敌人可是普鲁士大名鼎鼎的德绍元帅,卡尔不相信德绍会眼睁睁看着四万奥军加入战场而无动于衷,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德绍的一大把年纪完全活到狗肚子上去了。
    因此卡尔认定,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普鲁士人肯定会采取行动,只有那样才能让普军在奥地利人的援军到来之后不至于沦落到完全被动。
    很快卡尔的预想成为了现实,奥地利潜伏在布拉格的情报人员传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普鲁士战区指挥部内最近异常繁忙,而德绍元帅也有几天没有在布拉格露面了。不排除其悄然前往前线普军的可能xg。
    “各部行动的指令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大家也都知道奥地利人的四万援军正在驰援的路上,因此我们必须在奥地利援军到来之前砍掉他们的一直臂膀,从而为下一步的我军行动争取回旋的余地,同时也能大振我军声威,此次我们集结了三个师团,而对面的奥军兵力在两万人左右,第十九师团因是新建师团,因此此次十九师团便作为我的中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超级矮个子 末世肥宅修仙记 她隐瞒怀孕离婚,总裁前夫急疯了 一仙,一鬼,任平生 快穿:拯救男主对面的男主看过来 长公主不想登基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网游:开局表白未成年贵族千金 全员主角!大师姐她手拿救世剧本 我在超神率领炽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