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跪地双手抱头、投降了。
    发生在西普鲁士的这场战斗虽然双方的规模较小,而且也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率,但是其意义是巨大的。
    西普鲁士如果被叛军占领,那么不仅切断了王室对东普鲁士地区的援助,同时也威胁到了普鲁士王国的粮仓西里西亚、波茨坦等地。
    只要西普鲁士不乱,那么王国就可以以这一地区作为征伐东普鲁士的桥头堡,同时也可以将军队以及各种物质源源不断的开进东普鲁士。
    斐迪南战场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并没有停止对叛军的追杀,也就在此刻,斐迪南一开始派出去的骑兵开始合围了过来。
    看钱后方追击的普鲁士士兵以及前往正向自己奔来的士兵,兰罗的脸上浮现了一丝绝望,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希望,兰罗朝周围所有的叛军大喊了一句
    “快,都到我的身边来,我们抱成一团一起冲出去”
    听到兰罗的话,一些贵族带着他们的侍从汇聚到了兰罗的身边,兰罗一看身边又有了几十个人,立即大喊了一声当先向对面的普鲁士骑兵冲了过去。
    看到这一伙人,人人身上衣饰华贵而且所用马具也是华美异常,对面的骑兵将领咧着嘴大笑了起来,他觉得这是上帝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这个骑兵将领立即命令自己的中队立即排列成半月形,向兰罗子爵等人冲杀了过来。
    兰罗看到对面的骑兵也向自己冲杀了过来,他大喜过望,那些骑兵不论其它,单单是战马就比兰罗这些人差了一个档次不止。再加上骑兵们的体型相比兰罗这伙人来说要稍微消瘦一些。
    从客观来说,兰罗这一伙人相比对面的骑兵普遍身材要高大些,按理来说一比一的话,骑兵不一定能打得过这些人,但是这些人不是锦衣玉食的贵族就是他们的侍从,虽说平时也是经常训练武技,但是又怎么能比得上这些久经考验的战士呢。
    在穿透了骑兵的半月阵型之后,兰罗的身边只剩下十来个人,兰罗一见与此,魂飞魄散,他再也没有抵抗的心思而是不顾一切的向外驰骋而去。
    但是骑兵们又怎么会允许到了嘴边的肥鸭子飞走呢,在骑兵将领的奋力追赶下,附近的几个骑兵中队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兰罗的身上,当认出兰罗这条大鱼之后,所有的骑兵军官都指挥着麾下的骑兵奋力追赶了上来,虽说一开始发现兰罗的那个将领大骂友军不顾战友之情,想来争夺战果,但是这时候谁在乎你骂,只要能抓到这条大鱼,升官发财指日可望。
    在发现自己的谩骂没有效果之后,一开始的那个将领恢复了沉默,但是他抽打马屁的频率明显的加强了。
    最后在几个骑兵中队的合围下,兰罗还是没有逃出去,他被上百的普鲁士骑兵围在了正中央。
    眼看着自己是活不下去,而且很明显所有人都将自己看成了是香饽饽想活捉自己,兰罗自嘲了一笑,他自言自语道
    “终究还是不行吗!我是家族的罪人,百年的罪人!”
    最后一个字刚落地,兰罗拿起了手中的军刀朝自己的脖子上一架,慢慢的闭上了双眼,还没等周围的人反应过来,兰罗的手就这么一抹,喷涌而出的鲜血永远的遮住了兰罗的双眼。
    第一百零六章 知晓阴谋
    在战斗结束之后,希菲尔带着一队士兵押着一队战俘来到了斐迪南的面前,这些战俘有些是希菲尔的熟人,都是在西普鲁士地面算得有头有脸的人物。
    但是这些以往的大人物在斐迪南的面前好似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以往眼中的高傲的神情此刻尽是绝望。lwen2
    希菲尔笑嘻嘻的走到斐迪南面前说道
    “亲王殿下,这些都是我们抓到的一些战俘,他们都是兰罗的同党,其中有两个人是莫拉克派来联系兰罗的使者”
    听到希菲尔的话后,斐迪南站在原地了哦的一声之后便打起了摆子,看起来是摇摇欲坠,希菲尔一见与此,连忙上前搀扶住了斐迪南,一边低声询问斐迪南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一边又叫来士兵将斐迪南搀扶到自己的军帐。
    斐迪南实在是太累了,当初在派三个人先行出发之后,斐迪南左思右想还是不妥,他生怕有人已经封锁了西普鲁士军营周边,这样这三个人不仅送不去消息,反而会将自己的行动暴露了。
    斐迪南带着一行人立即来到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处小镇上,征调了当地行政官署的所有马匹,同时命令当地官员立即搜集所有能够见到的马匹,就是这样的命令之下,斐迪南一行人才能够及时赶到驻军营地。
    虽然有了足够的马匹,但是人毕竟只是人而不是神,两天一夜的赶路让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在战斗的时候受战争气氛的刺激,人人都能鼓起血勇,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稍微放松一下,全身的力气仿佛是潮水一样的褪去,剩下的只有疲惫。
    很多跟随斐迪南前来的侍从都跟斐迪南一样,在战争结束之后,有些人直接就躺倒在了地上,尽管腿上被长时间的骑马运动而磨破了皮,鲜血不要钱的直向下流,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躺倒在地上之后就呼呼大睡。
    希菲尔在将斐迪南扶进了军帐之后,命令士兵立即妥善安置跟随斐迪南前来的一行人,务必安排医生尽快的给其上药。
    第二天,要到午饭的时间,斐迪南才悠悠的醒了过来,他醒过来之后,看守军帐的士兵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知了希菲尔。
    希菲尔在得到斐迪南已经醒来的消息之后,立即带着人来到了军帐,当希菲尔走进军帐的时候,斐迪南已经起了身,正在穿着衣服。
    希菲尔连忙走到斐迪南的面前说道
    “亲王殿下,您还是再休息一会吧,昨天您确实是累坏了”
    “希菲尔阁下,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经休息够了,今天就由你来带我参观下军营吧”
    斐迪南拒绝了希菲尔的好意,转而说出了要让希菲尔带他参观军营,听到斐迪南的要求,希菲尔答应了下来,但是在那之前希菲尔对斐迪南说道
    “亲王阁下,您看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们是不是吃完午餐之后再去巡视军营”
    希菲尔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词那就是巡视,参观和巡视虽说词面上的意思一样,但是含义可是完全不同,就好像领地一样,在自己的领地才叫巡视,如果到了别人的地盘那就只能是参观。
    希菲尔的巡视让斐迪南咧了咧嘴角,他欣然答应了希菲尔的请求,在希菲尔的带领下向餐厅走去。
    希菲尔原计划在斐迪南醒来之后,向全军宣告国王陛下的命令从而将军权交给斐迪南亲王,但是当希菲尔向斐迪南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斐迪南却拒绝了。
    斐迪南已经听到了关于希菲尔昨天表现的汇报,希菲尔的表现让斐迪南十分的满意,斐迪南对其的评价是这是一个颇有智谋的将领。
    而且特别是希菲尔昨天鼓舞军心的一番话让他眼前一亮,如果此时希菲尔将军权移交给斐迪南,那么在别人的眼中或许为王室卖命是没有好处的,君不见希菲尔刚刚打完了胜仗第二天就被免职。
    但是如果斐迪南只是事实上指挥全军,但是在名义上没有取代希菲尔的话,那么不仅能够安定一众将领的内心,同时还能让昨天相信希菲尔的话继续鼓舞着将士们。
    希菲尔向全军说过,王室会选一些优秀的将士进入王室卫队,那么自己就用这个条件让所有的士兵更加的努力从而表现自己。斐迪南心中暗暗的想道。
    在吃完了午餐之后,斐迪南在希菲尔的陪同下巡视整个军营,当看到因昨晚的战斗而受伤的士兵时,斐迪南会停下脚步对其嘘寒问暖,斐迪南的此举为其赢得了将士们的心。不提其中是否有作秀的成分,即便是作秀当一国亲王对你关怀的时候,一个普通人怎能不敢动莫名。作秀不可怕,最怕的就是连秀都不屑于做的权贵。
    在巡视完军营之后,斐迪南来到了军帐门口,而帐内坐满了早早就等在这的一众军官们。
    斐迪南坐到主座上,大声说道
    “陛下此次派我前来,不是对西普鲁士军队起了什么疑心,恰恰相反的是,陛下对西普鲁士军队十分的放心,想必在座的各位爷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叛乱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这起叛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东普鲁士的莫拉克侯爵,希菲尔,你将昨天晚上拷问战俘的答案告诉在座的各位”
    听到斐迪南的话后,希菲尔走到了人群中间站定,大声的说道
    “从我们俘虏的战俘口中得知,兰罗子爵此举是在东普鲁士的莫拉克侯爵的指示下促成的,而且莫拉克侯爵还向其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及金钱,这次的叛乱兰罗子爵起码密谋了三个月之久,同时我们还得知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驻军已经被莫拉克侯爵收服,哥尼斯堡驻军将领汉登纳中将不幸战死”
    这份沉重的消息从希菲尔的口中说出,震惊了所有人,这份情报当初被告知给希菲尔的时候,希菲尔同样也震惊了,谁都没有想到莫拉克侯爵居然在东普鲁士竖起了反旗。
    说出这些消息的战俘正是莫拉克侯爵派遣联络兰罗的使者,这两个使者在被俘虏的时候非常的低调,谁都没认出他两来,但是在一个怕死的贵族被告知说出阴谋后可以得到将功赎罪的机会,这个贵族毫不犹豫的将这两个使者给招供了出来。
    在经历了军中的酷刑之后,这两个使者才招供了出来。
    在看到军帐中的军官们一个个默不作声的时候,斐迪南知道现在改自己说话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军东普鲁士
    斐迪南说道
    “想必大家现在都很吃惊,我和大家一样,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样很吃惊,谁能想到莫拉克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贵族居然会不顾王室的恩情悍然造反,果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莫拉克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贵族中的渣滓、普鲁士人中的败类,整个普鲁士都会记住莫拉克的叛逆之名”
    斐迪南的一番话说的抑扬顿挫,整个军帐中的气氛都被斐迪南调动了起来,军官们纷纷附和着斐迪南大骂莫拉克辜负国恩。
    在看到军帐内群情汹涌之后,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刚才希菲尔也说了,按那两个战俘所说,莫拉克只是刚刚拿下了哥尼斯堡的驻军,在东普鲁士的其他地区还存在着忠于王室的军队,我相信只要我们进军东普鲁士接应这些军队,在会合了这些军队之后,趁莫拉克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兵临哥尼斯堡,我想莫拉克一定会措手不及”
    斐迪南的话音一落地,军帐中先是突然安静了一下,但是随后求战声仿佛要掀翻了军帐。就在斐迪南满意的看着这副场景的时候,希菲尔走到了他的身边悄悄的说道
    “亲王殿下,现在出兵是不是太仓促,虽说我们昨天打败了兰罗的叛军,但是我们还是出现了数百人的伤亡,在前情不明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等等再看”
    “希菲尔阁下,现在莫拉克还没有取得全部东普鲁士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他只取得了哥尼斯堡驻军的兵权,这样他手上不会有太多的实力,而且你也知道据战俘供述,莫拉克还将手上的人马分成了两个方面。再说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们此次出兵不是去和莫拉克硬碰硬,我们是去打通一条与其他东普鲁士驻军的通道,一旦打通这条道路我们就会实力大增,这样我们才有把握和莫拉克作战”
    听完斐迪南的话,希菲尔总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他又不好反驳,只好把疑惑咽回了自己的肚子里面。
    在统一了军队中的意见之后,斐迪南在军营里休整了两天,两天之后,斐迪南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斐迪南此举是违背命令的,当初威廉给他的命令时原地驻防,等到后续援军与其会合后再向东普鲁士进军,但是斐迪南了解了情况后认为现在进军东普鲁士的最好机会。
    虽然说莫拉克在东普鲁士的声望极高,但是如果说他一反叛就能吸引无数的人前来投奔他那明显是不现实的,大多数的普鲁士人民和贵族一定还在观望中,要是自己能够及时进军东普鲁士,让东普鲁士人民看到王室的兵威,最好能够择机歼灭一两支莫拉克的小分队,这样不仅是对莫拉克实力的一种削弱同样对莫拉克的声望也是一种打击。
    其实斐迪南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小心思,那就是威廉有意成立的参谋部,在经过与亨利的对话之后,斐迪南一直希望用一份功绩来向威廉证明自己的优秀,从而能够谋取参谋部的主官职务。
    其实就论资排辈而言的话,斐迪南完全无需担心,但是偏偏他们那位小国王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办事的主,斐迪南在心中比较了一下自己与德绍、汉斯等人,斐迪南发现,如果以军功论的话,他和德绍差不多,而且德绍还比他稍微年轻些,如果以亲近度论的话,汉斯无疑遥遥领先,同样军事部里面还有一些腓特烈大帝时期遗留下来的老人,这些老人也足以对斐迪南的地位造成威胁。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斐迪南的心中就有了危机感,而现在莫拉克造反羽翼未丰之时正是他的好机会,要是此时能够立下大功,那么参谋部的主官职位就十拿九稳了,斐迪南这样想道。
    斐迪南派遣了信使向无忧宫汇报他进军东普鲁士的消息,同时他将莫拉克此时羽翼未丰正是歼灭其最佳的时期而且还不会让莫拉克的危害扩散。
    但是斐迪南不知道的是,威廉接到他的信后勃然大怒,尽管威廉也知道前线的战情临机万变,而且斐迪南在心中也向自己述说了此时进军的理由,但是对于斐迪南违反自己当初所制定的命令,威廉是极其反感的。
    哪怕在后世就是再蠢笨的人都知道,在专制社会能得到君主重用的往往是一些指如臂使的奴才,这些奴才为什么会得到重用,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违背君主的命令,一旦有了第一次违背君主命令的行为,谁知道是否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对于这种人,高高在上的君主又怎么会重用。
    所以虽然斐迪南此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但是威廉的心中却竖了一根刺,有人会说威廉的心眼是不是太小了,不,威廉的心眼并不小。但是什么叫专制,一个国家、一个领袖、一种声音这才叫专制,有不同声音的人存在,往小了说是民主,往大了说就是破坏国家团结、质疑王室威信。
    但是现在木已成舟,现在斐迪南已经带着军队出发了,自己还能做什么,威廉只能苦笑着催促还在路上的援军加快进军速度,尽快与斐迪南会合而已。
    斐迪南不知自己的举动让小国王异常反感,反而对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如是能够平定莫拉克、、、想到美好处,骑在马上的斐迪南哈哈的笑了起来。
    也就在斐迪南率军前往东普鲁士不久,哥尼斯堡的莫拉克手上已经有了斐迪南军队的动向,当得知兰罗失败的消息,莫拉克立马抽出军刀将面前的花瓶劈成了两盘,同时嘴中还喊着废物。
    但是莫拉克不愧是老将,很快的莫拉克就平静了下来,平静下来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克莱曼加快进军速度,务必打通与俄国之间的通道以求得支持。
    同时莫拉克还召见了在哥尼斯堡一夜之后支持自己的东普鲁士各大贵族,向他们威逼利诱,在莫拉克的强压下,东普鲁士贵族们为他筹到了一百五十万银币的军费以及三千左右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东普鲁士贵族们蓄养多年的私兵,按理来说他们是不愿意交出来的,但是没办法,莫拉克的刀就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这让一直以为莫拉克只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贵族的一干人等大跌眼镜,不过这些人也是,居然会认为莫拉克和蔼可亲,即便现在的莫拉克是老了,但是年轻时候的莫拉克可是杀人如麻。
    一句老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雇佣哥萨克
    在威逼哥尼斯堡贵族之后,莫拉克手上控制的人马膨胀到一万人,这一万人里有二千多人被克莱曼带去前往打通与波兰的通道,还有两千人被莫拉克派遣到东普鲁士各地监视当地的驻军。
    当然对于这些驻军,莫拉克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拉拢,而在莫拉克的拉拢之下,东普鲁士各地的驻军也确实出现了动摇的情况,但是毕竟现在情况不明,万一王室的进军速度太快,也许莫拉克还没有翻起多大风浪就被消灭,这些贵族们可不会去冒这个险陪莫拉克一起去死,所以他们还要再观望观望。
    这些贵族的心思,莫拉克又怎么可能不清楚,但是他还不能得罪这些人,莫拉克深知自己必须让那些左右摇摆的人看到自己的势力可以完全抵挡住王室,这样观望的人才会投靠到自己的一方,但是抵挡王室的军队又谈何容易。
    凭借自己手上的所有病例也许只能抵挡住王室的第一波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莫拉克派人前往东欧大草原希望能够联系一些雇佣兵。
    在十八世纪,雇佣别国军队作战还是很平常的,当年的普鲁士也正是因为接受欧洲各国的雇佣提供士兵而聚敛起了第一笔财富。
    莫拉克希望联系的雇佣兵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哥萨克。
    哥萨克这个词来自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原指从金帐汗国逃到南俄罗斯地区从事游牧的鞑靼人和斯拉夫人,15-17世纪在俄罗斯农奴化过程中,不愿为奴逃亡到边区去谋生的人,逐渐聚集成群,受西南部草原地带突厥民族的影响,养成了一种善骑射、不受管束的有独特文化的认同关系,大量的逃农聚集在南俄草原一带,这些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亦农亦兵,长期处于半军事状态。
    哥萨克骑兵最先是波兰人开始利用哥萨克武装人员,他们用登记造册的方式来实行掌控,未经登记的人被认为是非法的。1625年在册的哥萨克是6000人,到了1649年是4万人,1654年则是6万人。这些人受招安归顺以后成为领有封地的哥萨克上层。
    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在冷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常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
    在莫拉克从军的年代,那些骁勇的哥萨克骑兵给了他很大的冲击,纵观十八世纪俄国对外征战的历史,哥萨克骑兵都是俄国手中最凶残也是最锋利的战刀。
    因此莫拉克在决定起事的时候就派人前往东欧大草原去与那些哥萨克的首领谈谈价格,最好能雇佣几千个骑兵过来,这样才会形成有效而强力的战斗力。
    算算路程,莫拉克所派出的使者应该已经到达了东欧大草原,事实也正是如此,莫拉克的使者带着大批的财物平安的抵达了东欧大草原上的哥萨克聚居点。
    这名名叫热扎维夫的使者受到了当地哥萨克首领普利夫斯基的欢迎,当热扎维夫向普利夫斯基告知莫拉克侯爵需要雇佣最少三千名哥萨克骑兵的时候,普利夫斯基先是被惊呆了,在得知莫拉克侯爵开出的雇佣价格之后便是狂喜,但是后来又演变成了为难。
    哥萨克的组织形式是军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体,他们建筑一种特殊的营地叫“塞契”,营地定期举行全体成员大会。部落的各级首领都是通过这种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而不能世袭,对下负责而不受上面任命,并由这些人组成最高军事会议,战时统领军队,平时行使行政管理。
    普利夫斯基是在五年前被选举成为方圆数百里的哥萨克的首领,但是哥萨克的人口毕竟有限,在普利夫斯基的手中只有将近四千人的哥萨克的骑兵,而热扎维夫一开口就是要求三千人,尽管热扎维夫开出的雇佣金让普利夫斯基十分的心动,但是总不能为了雇佣金就倾巢而出吧,这样自己的大营还要不要,要知道草原上的部落可不会互相之间讲什么道义。
    热扎维夫在看到坐在上首的普利夫斯基露出为难的表情之后,突然想起自己了解的关于草原上的哥萨克的一些事情,像普利夫斯基这些生活在东欧大草原北部边缘的哥萨克部落,实力都不会太强,因为强大的部落都在草原的南部,那里有着最肥沃的草场。
    所以热扎维夫向普利夫斯基建议不如由普利夫斯基去召集周围的各大哥萨克部落,由各大部落来分配这批雇佣军名额,当然普利夫斯基会收到一笔不菲的辛苦费。
    在见到一个小箱子银币的辛苦费之后,普利夫斯基康然的答应了热扎维夫的要求,向周围所有的哥萨克部落通告有一笔大生意上门了。
    过了不久,周围十几个哥萨克部落的首领都来到了普利夫斯基的营地,当普利夫斯基向他们抛出三千雇佣军的订单之后,整个大帐了,哥萨克们已经很久没有接到这么大的单子了,尽管俄国经常抽调哥萨克们去作战,但是俄国人可不会给这些哥萨克军饷,要想钱就只能自己去抢了,因此哥萨克们都是一些要钱不要命的主。
    就在大帐内气氛火热的时候,热扎维夫上前说道
    “如果各位首领能够适当的降低一些价格的话,也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哥萨克骑兵”
    热扎维夫的话让大帐内的气氛越发的激烈了起来,有些首领直接喘着粗气用着一双发红的双眼看着热扎维夫,热扎维夫感觉自己就好像一只羊身处在狼群中一样。
    准军事化生活习性养成了哥萨克人一会走路就能骑马,一会骑马就能射击,过着一种豪放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潇洒是潇洒,但是哥萨克们不事生产,他们的生活的日常所需更多的是靠战争劫掠所得,所以一有仗打,所有的哥萨克都是兴高采烈。
    当然哥萨克们牛叉归牛叉,该要的雇佣金是一分都不会少要的,而且战争中的劫掠所得还归他们个人分配。
    主要是热扎维夫来的凑巧,现在正是草原上的哥萨克们最闲的时候,悠闲的哥萨克们晃荡在自己的营地无所事事,偶尔还挑衅滋事,这让首领们也愁的要死。
    如果不是时机凑巧的话,敢于在哥萨克首领面前讨价还价的人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赶出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哥萨克首领们同意了给予热扎维夫一些优惠,当然和以往一样,战争中所得归哥萨克个人所有,热扎维夫答应了这一条件。
    在取得统一意见之后,不到三天,普利夫斯基的营地就聚满了各个部落派遣过来的战士。
    原本莫拉克给予热扎维夫大约能雇佣三千余人的财物被热扎维夫整整雇佣了了四千人。
    看着自己身后身形彪悍狂野、放荡不羁的哥萨克战士,想一想自己这一行取得的重大成果,热扎维夫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脚上的金光大道。
    第一百一十九章 比亚威斯克
    当然也就在热扎维夫雇佣哥萨克的同时,克莱曼已经打通了哥尼斯堡与波兰地区的道路,在波兰边界处,克莱曼与闻讯前来的俄国使节秘密会晤。
    与克莱曼会晤的俄国使者正是在普奥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因为其在普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叶卡捷琳娜二世任命库图佐夫为俄罗斯帝国驻波兰军队的最高统帅。
    克莱曼此前尝试与女皇陛下联系,其中的牵线人也就是库图佐夫。
    当初叶卡捷琳娜二世因华沙条约刚刚签订不久并不想立即与普鲁士交恶,但是库图佐夫力劝女皇,库图佐夫对女皇说
    “莫拉克侯爵是一位在东普鲁士地区拥有巨大声望的长者贵族,他的反叛不仅仅是对普鲁士的一种削弱,更是对那位小国王威望的一次沉重打击,再者说,普鲁士的那位小国王正在进行改革,此刻如果我们扶持莫拉克将这次反叛的规模扩大,那么我想那位小国王之前的努力一定会化为须有”
    叶卡捷琳娜二世被库图佐夫说动了,不管从哪方面说莫拉克的反叛对俄罗斯帝国有利无害,因此女皇陛下很爽快的答应了对莫拉克的支持,不然就算是热扎维夫携带再多的金钱,他也不可能从东欧大草原上带走一个哥萨克。
    此次克莱曼与库图佐夫的会晤很快的达成了共识
    1、俄国不直接出兵干预东普鲁士地区形势,但是俄国会将一批哥萨克骑兵以雇佣的名义交给莫拉克指挥。
    2、俄国为此次莫拉克的行为提供三百二十万马克银币的款项,这些款项将用以支撑莫拉克的正义行动。
    3、俄国会出动舰队帮助莫拉克封锁东普鲁士沿海地区,禁止任何人员和船只在此地区登陆。
    4、俄国向莫拉克提供三万支步枪,二百门大炮以及数以十万计的弹药。
    5、如若莫拉克在东、西普鲁士地区形成优势,俄国将率先承认莫拉克此次行为是正义的,并在国际发表声明俄国承认莫拉克政权的合法性。
    6、莫拉克在获得政权之后必须承认俄国为其宗主国,俄国在莫拉克实际统治范围之内享有免税权、驻军权、税收抽成等一系列特权。
    、、、、、、、
    零零碎碎的条约将东普鲁士卖的体无完肤,要是莫拉克真的取得了政权,那将是东普鲁士人民最大的灾难。
    在完成会晤之后,库图佐夫将此次自己带来的两千哥萨克骑兵交给了克莱曼,这些哥萨克骑兵都是从库图佐夫率领的布格猎骑兵军中抽调出来的,当然这些骑兵也都是跟随库图佐夫南征北战多年的悍卒了。
    克莱曼对此次的收获非常满意,同样库图佐夫也非常的满意,虽然说俄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万一失败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是库图佐夫不这么看。
    哪怕就是这次莫拉克的反叛不能成功,但是有了俄国的支持,想必莫拉克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莫拉克就好像是附在普鲁士身上的一个疮疤,只要能让普鲁士不停的流血就是俄国最终的目的。
    克莱曼带着两千哥萨克骑兵回到了自己的军营里面,因为有了哥萨克的加入,克莱曼的军营显得有些拥挤了,但是克莱曼对此浑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在拥有了这些哥萨克之后对付普鲁士王室的讨伐军就更有把握了,为此克莱曼决定全军休整一晚,第二天全军向哥尼斯堡进军。
    就在克莱曼率军回返哥尼斯堡的同时,斐迪南亲王率领着军队已经踏上了东普鲁士的土地。
    在前几天,有一些贵族以及一些地方上面的驻军陆陆续续的投奔到了斐迪南的军中,这些人都是忠于王室的人,但是莫拉克声势正重,没人会不明智的在此刻前去平乱,除非其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经过几天的行军之后,斐迪南的军队扩大到了七千人,这么多人的投奔让斐迪南始料未及,要知道当初进军东普鲁士地区的时候,斐迪南可仅仅是携带了足够当时人数吃三个月的军粮,眼下人数扩大近乎是一倍,这意味着粮食的消耗也将加倍,也许军粮已经撑不到两个月。
    在经过思考之后,斐迪南决定必须到最近的一座城市补充辎重,而能够容纳七千人补充辎重的城市而且还没有被叛军占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亚威斯克。
    比亚威斯克位于哥尼斯堡的西南方向,距离哥尼斯堡有大约五天的路程,那里还驻扎着四个营的军队,这四个营的军队都是刚刚调到东普鲁士地区不久的军队,所以莫拉克的号召对他们完全没有起到作用,而且因为莫拉克主要将精力放在了攻略哥尼斯堡东方的土地,所以比亚威斯克还处于王室的统治之中。
    在率军抵达了比亚威斯克后,斐迪南见到了很多从东北方向逃难过来的贵族,这些贵族一边奉承着斐迪南一边咒骂莫拉克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魔鬼。
    尽管斐迪南对这些只有懂嘴皮的贵族充满了厌倦,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忠于王室的,不能让人对王室失去信心不是,因此斐迪南嘴上一边应付着这些贵族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但是很明显,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斐迪南率军抵达比亚威斯克的第二天,有一个从东南地区逃难来的贵族告诉给了斐迪南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有大约四千的哥萨克骑兵打着莫拉克的旗帜进入了东普鲁士地区。
    这个消息让斐迪南再次震惊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莫拉克所谋居然如此之大,和俄国人都搭上了线。
    其实俄国人也知道的,只要哥萨克一踏上普鲁士的领地,那么他们与普鲁士的关系绝对会降到冰点,因为哥萨克已经被俄国人征服了近百年,如果没有俄国人的点头,谁都带不走一兵一卒的哥萨克。
    但是名义上哥萨克是有自主权的,而且欧洲一贯的传统都允许使用雇佣兵作战,俄国人只要推说是莫拉克自己雇佣的,那么谁都没有办法说俄国人什么。
    原本还想进军哥尼斯堡的斐迪南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放弃了自己原先兵临哥尼斯堡的计划,转而向后方连续发出了三道急件,将这里的消息紧急的汇报给了无忧宫,同时斐迪南还收缩了兵力,在比亚威斯克修起了城防设备。
    笑话,斐迪南可不会认为自己的军队能够在野外打败四千哥萨克,要知道七千人中可是有两千多号人是在斐迪南进入东普鲁士之后投奔过来的,这些人的战斗力,斐迪南暂时还无法信任。
    而四千的哥萨克是什么概念,再加上哥尼斯堡莫拉克的军队,真要打起来的话,自己可就是打灯笼上厕所了。
    第一百二十章 接管军队
    在全军缩回比亚威斯克休整之后,斐迪南没有放弃对其它地区的侦查行动,军队中的游骑不停的在比亚威斯克附近地区进行活动。
    就在斐迪南军队抵达比亚威斯后,哥尼斯堡的莫拉克已经接到了斐迪南军队活动的情报,针对斐迪南军队动向,莫拉克在思考之后决定主动出击。
    在热扎维夫带回四千哥萨克骑兵之后,莫拉克手上的军队达到了一万一千余人,而克莱曼与俄国人的接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尽管克莱曼军队回援哥尼斯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莫拉克相信在自己攻打比亚威斯克的时候,斐迪南是不肯能有援军出现的,因为王室援军的路程还比较远。
    事实也确是如此,整个普鲁士的正规军在去除王室卫队之外,只有十万人,而威廉派去北美地区的军队就有两万人,剩下的八万人军队驻守普鲁士各地。
    在波西米亚地区有三万人,在西里西亚地区有二万人,东普鲁士地区有一万五千人,西普鲁士地区有五千人,还有一万多的军队驻守在普鲁士全国各地。
    眼下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的军队已经集中到了东普鲁士地区,而其它地区也有反对王室的贵族在活动,这样王室所能做的就是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抽调军队。
    但是这两个地区一个是刚刚占领不久,王室的统治还没有深入人心,而另外一个地区又是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受外国势力影响较大,所以即便是抽调也不会抽调出太多的军队。
    这样算一算的话,能够用于平定东普鲁士地区叛乱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人,当然这些是在王室没有大规模征召士兵的情况下,如果把王室逼急了,王室还能征召出数以万计的征召兵。
    但是眼下可是春耕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忙着耕种庄稼,要是这个时候征召士兵,那么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莫拉克相信那位小国王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那位小国王不顾人民的怨声载道,否则是绝对不会征召士兵的,而只要自己能够消灭斐迪南的这支军队,那么接下来的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会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实际上莫拉克所想的是一点都没错,威廉确实没有在现在这个时候征召士兵的想法,一个原因就是如莫拉克所想的一样,大规模征召士兵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当然并不是说普鲁士承受不了这种损失,而是这样做会让威廉在国内的声望急速的下降。
    有时?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末世血龙神 我就是恶毒女配,怎么了 虫族,我在异界找姻缘 快穿之养反派我是专业的 银河系最强机师 女帝今天也在找命主 海贼:众神之神 凡尘仙缘 快穿:我让渣男痛哭流涕的那些年 书生剑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