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镇的码头上当了个搬运工领头的,是家里面人口中的大能人。是近几十年里老王家出的最有身份的人了。
    二叔可是全家人的骄傲,听说在码头上干活,不但管吃管住,一年到头还能挣不少钱。如果像二叔那样是个领头的,那就挣得更多。
    每当父母提前二叔就神采纷扬,口若悬河,总是滔滔不绝的给人讲二叔的“丰功伟绩”,那神情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因此,王丰从小就想到镇上去干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二叔一样变成一个有身份的人。
    所以,王丰一听说二叔要来就特别高兴,跑到村口四处张望,希望早点看到二叔的身影,但是等了半天也不见二叔来,于是只好回家等候二叔的到来。
    在下午的时候,二哥走进房间,告诉王丰二叔来了,并且让他快去拜见。
    王丰放下手里的活计,转身就跑了过去,在院子里见到了一个穿着新衣服,脸胖胖的中年男子。父母赶忙叫他过来,给二叔磕头。王丰规规矩矩的给二叔磕了一个头,嘴里怯怯生生的叫一声“二叔”。
    二叔笑眯眯的看着王丰夸了几句,随后就和王丰的父母谈起来。听了大半天,王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上次进山打猎王老汉受伤后,王丰的母亲就不准王老汉和儿子进山了,但是又觉得不进山又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就想起了镇上码头的这位二叔来,想让他帮忙在镇上给王丰找点事做。二叔一听就赶了过来。
    商量了一阵,二叔答应一定帮忙。吃过晚饭后,王老汉又把上次打猎得来的几张兽皮拿出来,说让二叔卖了,打点打点。
    二叔点头称是,吃过晚饭,二叔带着几张兽皮和王丰母亲给他准备的山货离开了王家村。
    过了几天,二叔果然从镇上带话过来,让王丰到镇上去。
    知道自己要到镇子里去干活,王丰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着,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第二天王丰早早起床,吃了两个窝窝头,就带了一点山里的土货一个人去镇里。山村距田家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走到中午还没有走到镇子上。
    此时王丰口干舌燥,很想找个地方讨口水喝。
    突然在大路的拐角处一颗老槐树下看见一个凉亭,于是就向那边走去。
    大路上一般有些商人和一些附近来往的人经过,白天村民就在这里摆上些酒菜、茶水等,专门卖给过往的客人。不过为了避免盗贼,一般晚上都空着。
    王丰来到凉亭看也没有看就准备进去,刚把腿一伸进去,就见一个穿着公差服的家伙醉醺醺的窜出来,吓得王丰赶紧闪在一边。
    那公差咪着眼睛瞅了一下王丰,一看是个小孩,还穿得破破烂烂的,就大骂道“滚开,该死的小崽子,别当了大爷的道,否则弄死你”,说完还握着拳头要打王丰,王丰一看赶忙转身就跑。
    小时候还把公差当好人,但后来见过了公差到村子了抓人催税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王丰对公差及其畏惧。
    如果是盗贼一般是抢抢钱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害人性命,当公差就不一样了,他们看不顺眼就随变杀人,杀了人还拿着人头当盗贼去领赏。
    王丰跑了好远才停下来,见公差并没有追来,才放心的向镇子走去。
    在下午时分,王丰来到了田家镇。
    田家镇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好像是叫青牛镇,它得名于当地有名的青牛山。后来田家的在外做了官,把周围的地方大部都买了下来,渐渐的就改为田家镇了。
    田家镇位于青牛山的西侧,有渭水和越河两条河流从其穿过,无论到南边还是北边都要经过这里,因此田家守在这里可是享尽了来往客商的好处。听人说田家在外地也有不少产业。
    王丰很快进了田家镇,他是第一次来到镇上,觉得什么都稀奇。小心翼翼的在人群中穿梭。问了几个人终于找到了码头。
    在码头上,人来人往,大都是些搬货的。远远的望见二叔正坐在一个凉棚里,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喝着茶,甚是悠闲,王丰见到二叔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就走了过去。
    凉棚是个临时的布棚,用了两根竹竿撑起一块布,另外两头被固定在一棵碗粗的桉树上,一阵风吹过来,竹竿还吱吱作响,仿佛随时都要被吹翻一般。
    “二叔”王丰怯生生的走过去,看见二叔没有看见他就小声的叫了一声。
    “二叔”正盯着下面那些搬运工,听见叫声才回过头来。
    看见王丰才反应过来说“来了,先等我一下”。
    说完转身走到河边,两手一挥,说“大伙好好干,今天搬完了这一船就休息,你们要早点睡,明天听说一条大船要来。”
    搬运的工人听说明天还有活干,顿时就高兴的七嘴八舌的打听,二叔手一挥说“问个屁,明天来了不就知道了吗”。
    二叔又到凉棚喝了一口茶,转身找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对他吩咐了几声。
    王丰也没有听清楚,不过大楷是叫他在码头上盯着点。那个小伙子,对二叔满脸微笑,连连称“是,是”。
    王丰怯生生的在一边望着二叔,觉得这就是大人物的威风,心理羡慕不已。心想一定要好好的干,以后像二叔一样出人头地。
    二叔带着王丰走出码头,转到后边的一个小院子里。刚进院子就看见几个搬运工在院子里擦洗身体。他们见到二叔就好像见到财神,急忙跑过来打听明天有没有活干,二叔笑眯眯的挥挥手,让他们放心。
    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个驼背老头,这老头年纪已经不小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一边走路,一边还咳嗽,仿佛随时都会倒地身亡一般,他见到二叔领了个孩子顿时就笑道“老王啊,这是不是你在外面小老婆生的儿子吧,怎么和你这么像呀”。
    二叔见了驼背老头也笑笑说“老不正紧的,这是本家的侄子,生得不像才有问题哦”。赶忙让王丰来见礼。
    王丰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二叔转过头来对王丰说“这是老张头,你以后就叫他张爷爷就行了”。
    “张爷爷”王丰怯生生的叫了一声。
    二叔又对老张头说“本家的侄子,我先安排他在这里住几天,我跟田家的刘管家说了,让他过几天到田家去做个杂工”。
    老张头点点头说“好好”。随后给王丰安排了一张床。
    晚饭时间,老张头给王丰弄了一些东西吃,虽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可比家里的窝窝头好多了,王丰吃得不亦乐乎。
    第二天,二叔来到院子,看见王丰已经起来了就把王丰叫到了屋里,他开始反复的叮嘱王丰“做事要小心,不要和别人争什么,遇到事情要学会忍让”。
    王丰听了懂事的点点头。
    二叔说完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一件还算是有点新的灰布衣服让王丰换上,然后低声道“田家是大户,我待会带你去找刘管家,他是主要管杂工和码头上的事情的,和我还比较熟悉,我让他给你安排一个事情做。”
    看见王丰点点头,接着说“到了田家,要学会看别人的脸色,不但要看主子的,一些有权势的管家,杂役头,丫鬟都不能得罪,就算是吃了亏也要忍着,这些人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把你弄死”。
    王丰心里有些吃惊,把二叔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第四章 杂工
    更新时间2012-11-07
    转了几道小巷,很快二叔就带着王丰来到了一座雄伟的府邸前,王丰第一次看到如此雄伟的府邸,心里甚是震撼,心想“田府不愧为田家镇第一大户,果然不同凡响”。
    想到自己就要进入田府做杂工,王丰心里也有说不出来的骄傲,心想“一定要好好的干,将来像二叔一样飞黄腾达,成为家人眼里的能人”。
    二叔帮王丰整理了一下衣衫,低声道“进入田府后一定要小心做人,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该看的事情别去看”。
    王丰点了点头,跟着二叔向田府走去。
    田家的住宅位于田家镇的中间,两边都是整齐的街道,在街上人来人往繁华之极。田宅的房门高大,全部漆成了朱红色,在门前还放有两只大石狮子,在门前两侧站着两个穿着黑色衣服腰挎大刀的黑脸大汉。
    两个黑脸大汉凶神恶煞的盯着门前来往的人群,仿佛这些人都是贼一般。
    街面上的人是否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大家走到田府门前都会自动的向对面绕开,免得引起误会。
    二叔又叮嘱了王丰几句才向田府大门走去,在田府门前一个黑脸大汉认出了二叔,就笑着走过来打招呼“老王啊,领着个孩子来干什么啊,是你儿子啊”,说完有些怀疑的看着二叔,嘴里还嘿嘿直笑。
    二叔赶忙行礼,把早已准备好的银币偷偷的塞过去,笑着说“本家的侄子,现在想到田府来找点活干,我和管杂工的刘管家说了,让他帮帮忙,你给我传达一声”。
    黑脸大汉拿了好处,点了点头说“好,我去禀报刘管家,你放心有我柳大虎在这里照顾他,以后没有人会欺负他”。
    二叔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连连道谢,心里却对这黑衣大汉鄙视到了极点,这家伙就是田府的一只看门的狗,吓吓从田府门前经过的一些平民还差不多,里面的事情,他连瞪眼瞧一下都不敢,他照顾个屁。
    不过心里这么想,脸上丝毫也没有显露出来。
    黑衣大汉说完转身去通报去了。
    不一会,一个穿着绸缎衣服,脸胖胖的老头从府里出来了,看见二叔有些不高兴的说“我说王大个,你找我什么事情啊”。
    二叔一听赶忙跑过去,给老头行了一个礼,弯着腰低声道“刘管家,这是本家的侄子,家里父亲受了伤没有办法活啊,这田家镇谁不知道你是大善人啊,他父亲想让这孩子到你老手底下讨个活计”。
    一边说着,一边把早就准备好的一袋钱偷偷的赛过去。
    刘管家偷偷的掂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原本有些生硬的脸色也好了许多,看了看王丰,然后点点头低声道“你们这些家伙,知道我老人家心软就会给我找事,这样吧,柴房里还缺一些人手,让他过来吧”。
    说完也不再理二叔自个一转身就进府里去了。
    二叔满堆笑脸的在刘管家身后道谢,直到刘管家进了大堂看不见了,才转过身来。
    王丰看得出来二叔嘴里在道谢,心理却把刘管家骂得半死。
    虽然王丰有些奇怪,但是还是没有问,毕竟二叔是大人,又在这田家镇干了这么些年,做什么事情肯定都有分寸的。
    这个刘管家是现在田家二房丫头的远房亲戚,正式这层关系才当上了这个管杂工和码头的管家。说是管家其实还不是田家的一条狗。但是这家伙别的本事没有,捞钱的本事不少,这本来没有什么油水的地方硬是被他榨出油来。
    刘管家平生有两大原则。
    第一,就是没有关系的人就是水也要榨出油来,因此下面的人恨他恨得要死,但拿他没有办法。
    第二就是有关系的人一定要巴结好,只要是他们的事情一定要不惜代价的办,还要把办好了。
    因此,他虽然背景不是很硬,但还是在这个位置上坐得稳当。当然最主要的是有权势的下人也不是怎么看得上杂工和码头这一块了。
    二叔见刘管家进去了,就带着王丰绕过田府的正门,沿着侧边的一条小巷子进去,转了几道拐,来到一个院子的门前。
    这个院子围墙不高,房屋有点破旧,在院子的两边堆满了成捆成捆的干树枝,一看就是厨房之类的。
    从院子不高的围墙望过去。在院子里站着二三十个小孩,年龄都不大。在院子的一角,还有许多大人,看起来是这些孩子的家长。
    看着满院子的人,王丰心里有些担心,心想“前来应征的人可是不少,也不知道这个刘管家说话能否管用”。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脚步却不敢怠慢,一步不拉的跟在二叔的身后,快步向院子走去。
    在院子正前面的一个屋檐下,摆着一张椅子,椅子上坐了一个穿着灰布衣服的老头。老头半眯着眼睛,喝着自己的茶。边上有好几个年轻汉子站在身边。
    来到院子门口,二叔也不通报,直接就进了院子。
    老头一看见他就抬起头来笑着说“王大个,你不在码头上干活,来我这而干什么啊”。
    二叔马上行礼,赔笑道“刘头,这是我的侄子,和刘管家说了,刘管家让我过来让你给安排点事做”。
    说完偷偷塞了两个银币过去,笑着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给兄弟们喝喝茶”。
    灰布衣服的老头把银币放进怀里,然后一脸笑容,低声道“客气,客气,既然是刘管家安排得人我一定会好好的照顾的”。
    说完,手挥了挥就让王丰到院子的左手边站着。
    二叔一看事情办好了,就说了一些客气话走了。
    走前还小声的叮嘱了王丰一番。
    王丰一边听着二叔的叮嘱,一边连连点头,把二叔的叮嘱牢牢的记在心里,王丰知道自己还小什么事情也不懂,二叔经验多,说的话肯定不会错。
    二叔走后,老头从椅子上站起来“嗯嗯”的咳了两声,下面的小孩和大人很是配合的安静下来。
    老头对这些人的反应比较满意,清了清嗓子,说“你们先排好队,站好了,待会挑到孩子站在左边,至于那些没有挑到的就先回去,下次田府再缺人手的时候再来”。
    说完又要死不活的坐到椅子上了。
    几个年轻的汉子在这群小孩里转了一圈,很快六七个孩子被挑了出来,很显然这些都是送了钱或者是有些关系的。
    其他的大人看自家的孩子没有被选上也就叹着气回去了。
    不一会,剩下的孩子都被集中起来,老头让一个年轻的汉子给他们分配工作,当然,因为王丰是刘管家叫来的,而且老头又得了二叔的好处,活就轻松一些。
    分配好了事情,他们被安排到一间大房子里休息。
    不一会。
    一个三十几岁的女人走了进来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就睡在这里,记住现在不是在家里,这里是田府,知道什么是田府吗?”。
    见七八个小孩像傻子般的望着自己,接着说“田府就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又看了看这些孩子说“就是……对了就是天,就是法,你们要好好的干活,一切都要懂规矩”。
    “是”几个小孩一口同声回答。
    当天几个小孩并没有被安排做什么,到了晚上饭时间,开始那个训话的女人抬来了一盆米饭和一盆青菜给他们吃。
    王丰可是我坏了,二话没说就跑过去拿了一个碗盛饭,生怕迟了被人抢光了。几个小孩看见王丰像个饿死鬼都哈哈大笑。
    有一个身体比较壮,比其他的人个子都高的男孩指着他说“看他,真像是一辈子没有吃过大米饭,不用抢,多得很。现在我们是什么身份,田家的人,田家知道吗?这田家镇大半的产业都是他们的,我们每个月都有两个银币的工钱。以后少不了飞黄腾达,还要抢饭吃吗?”
    “小心噎着,慢慢吃没有人跟你抢”,
    “饿死鬼”
    “哈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看着王丰狼吞虎咽。
    王丰脸上有点挂不住,假装没有听见,一点一点也不理会他们。
    “嗤嗤”
    几下把一大碗米饭和青菜消灭得干干净净。
    到了晚上,七八个小孩睡在一个通铺上,会快就睡着了。
    王丰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着绸缎衣服正对着一大群十来岁的小孩,对他们说“田府就是天,是法”。
    第五章 李哥
    更新时间2012-11-07
    当晚,王丰一夜也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王丰很早就醒过来了,或许是现在还没有习惯这个陌生的地方吧。
    这也是,王丰从小到大除了跟随父兄去深山狩过猎,几乎没有离过家,这猛然间间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不能够很快适应。
    起床后,王丰就独自在院子里转了一会,正在无聊之际,猛然抬头,就看见昨天那个三十几岁的女人进了院子。
    那个女人走进院子,就大声的把所有的小孩都叫起来。
    许多小孩都还没有睡醒,他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又不少还在揉着睡眼。
    王丰见到这些家伙的熊样,心里甚为好笑。
    大家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那个三十几岁的女人让他们等着,他现在就去请人来安排他们干活。
    大家一看三十几岁的女人走了就谈开了。
    也许是年龄相仿大家一起来就叽叽喳喳的谈论开了,片刻之后,王丰就对他们熟悉起了。
    王丰看着周围这些新伙伴,心里暗自高兴,心想“大家都是生人,一同进入田家,只要熟悉了,这些人也不难相处”。
    经过一会的交谈,周围的小孩熟悉了起来,于是大家就开始闲谈起来,不一会王丰就对他们有了很多了解。
    有个高个子,脸圆圆的叫刘成,不太爱讲话。家里是种地的,父亲还有一条破渔船,闲的时候还打打渔,大家都管他叫渔夫。
    另一个子有点矮,但身体还比较结实,叫同成功。还有一个是镇上的,叫柳东,喜欢和人说话,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吗?田家的谁谁怎么怎么了”。
    王丰发觉这些人都是镇子周边的,像王丰这样来自比较偏远的山村的人还没有。
    同成功与王丰比较投缘,熟了就嘲笑王丰的名字没有他的好,说“你看我的名字,成功,成功,一定事业有成”。
    说完还得意的“嘻嘻”的笑着。
    正在大家谈得高兴的时候,那个三十几岁的女人走进院子,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青年。
    当他看到这些叽叽喳喳讲话的孩子很是不高兴,大声说“你们还有没有规矩了,这里是田府,不是你们那家里面”。
    听到三十几岁的女人这么一说,大家都不敢再说话了,马上排好队。
    看着这些小孩排好了队,而且大家都不都不敢讲话了,那个三十几岁的女人才接着道“这些都是你们大哥,现在我要开始分人了,以后就跟着你们的大哥好好学,他们会教你们就怎样干,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以前有很多小孩不听话,他们最终都被退换回去了,这里是田府,在田府就要守规矩,懂吗!”。
    大家听了这话,不敢再言语,低着头,生怕被退了回去。
    说完,那个女人手一挥就开始给王这群小孩分派事情做。
    名单是早就拟好的,所以分配得很快,不一会就分配完毕了,分配完活计,这个三十几岁的女人也不在理会他们,转身就离开了。
    王丰和另外一个叫张峰的大个子被分派给水房。
    王丰也不知道水房是干什么的,于是低声的询问身旁的张峰。
    张峰低声道“水房就是拉水的,活计不算重”。
    王丰听了点了点头,心想“二叔塞给刘管家的钱还是起了效果了”。
    过了一会,一个穿灰布衣服,个子有点矮,约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走过来笑着道“你们是王丰和张峰吧”。
    两人点了点头。
    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点了点头,低声道“你们俩个以后就跟我拉水了,我叫李浩,我比你们都大,以后你们就叫我李哥就行了”。
    两人一听,立即规规矩矩的叫“李哥”。
    李浩也没有架子,低声告诫了几句,然后就带着王丰和张峰出了院子,转了几道小巷来到水房。
    在水房的院子里有一架马车,在马车的车架上有一个大圆木桶。李浩来到马车前,拍了拍马头,牵起缰绳跳上马车。
    王丰、张峰二人也跟着上去。马车转了几条巷子,就来到街面上。
    李浩“啪啪”的轻抽了马两鞭,马车就快起来。很快出了田家镇。
    这时李浩才转过头来对两人说“你们两个能分来跟我拉水是你们的福气,我们每一天一趟,不用像其他的人要砍柴担水,一天忙得半死还不讨好,我们早上出去,下午回来,一天一趟,没有人盯着我们,上午我们去取了水,中午在树林子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下午在回来”。
    “院子里不是有水井吗,我们干嘛要出去拉水呀”王丰好奇的问。
    听王丰这么问,李浩笑了笑,仿佛早知道二人肯定会问这个问题,等了一会才说“我们拉的水是给老爷、公子、小姐们喝的,田家镇那井里的水怎么要得,说起这水还有些来历”。
    李浩忽忽悠悠的说了大半天,王丰和张峰两人终于弄明白,原来这离田家镇三十里远的青牛山的一座悬崖下有一口清泉,水清,味甜水质特别好。以前有很多人到那里打水,后来被田家知道了,就把那里圈起来,还派人看守。田家的老爷公子小姐们每天喝的就是这悬崖山泉。
    “哦”张峰了一声是乎明白了。
    不过转眼又奇怪的问“那干嘛天天拉,一天多拉几车不就行了”。
    王丰早就想明白了,瞪了他一眼说“你傻啊,如果是前两天拉的水就不新鲜了,还不如喝井里的水了”。
    看见张峰还是有点不明白,李浩又说“是这个道理,你想想喝这水的人是什么身份,几天前不新鲜的水谁喝,再说啊,山泉就是喝的这个清新劲,放了几天那还喝个屁”。
    张峰这次终于明白了,心想这些有钱人真能折腾,等自己有了钱,也他爷爷的到青牛山去找一处山泉天天叫人拉水回来自己喝,一天还得两次的拉,上午只喝上午拉的,下午只喝下午拉的,拉多了也他爷爷的倒掉。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马车就来到了一座悬崖边。
    李浩指着下面的山谷说,这山泉就在这下面,一会路有点窄,你两小心点。说完勒了勒缰绳,放慢了速度。
    不一会就来到了一道山墙前,顺着山墙走了一小段路,见到了一座山门,在山门的一边还有一座小房子。
    王丰等三人从马车上下来,不一会就从房子里出来一个黑老头,穿着蓝布衣服,矮矮的,背有点驼,长着一小撮山羊胡。
    黑老头见李浩从马车上下来,就瘪瘪嘴说“又来拉水来啦,今天可是有点晚了,平时你都要早一些的,是不是昨晚又去翠花楼找那个小红折腾了一晚上,早上爬不起啦呀”。
    李浩笑笑说“你这老不正经的,今天新来了两个,以后和我一起拉水,等过一阵,我就要去押货了,他们两个以后就是你的常客了”。
    黑老头这才好好的打量了一下王丰和张峰两人,随后又问李浩说“你小子,还真有你的,押货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头,看来你小子有出息了”。
    “出息个屁,我们都是挣的辛苦钱,那像你老人家这么清闲哦”李浩笑笑说。
    老头嘿嘿的干咳了两声,也就不再说话。
    随后李浩又给王丰、张峰两人介绍了一下黑老头。
    原来黑老头名叫刘元,年轻的时候也是田家的杂工,勤勤恳恳的在田家干了几十年,老了干不动了,田家老爷看他老实可靠,人又年纪大了,不能做杂工,就把他派到这儿来守山泉。
    其实这是一个清闲活,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只是要赖得了寂寞。
    刘老头孤家寡人,无牵无挂,在这山间搭建了几间房子,开垦了几处荒地,在此地也过得怡然自得。如果需要点什么就叫拉水的李浩给带进山来。
    王丰两人跟刘元随便谈了一会,就熟起来。觉得这个黑老头毫无架子,还是很好相处的。
    聊了一会,刘元也不管他们,就自己到菜地里去忙了。
    李浩领着他们来到山泉边,指着一处泉水说“这就是我们要拉的泉水了”。
    王丰看了看,觉得这泉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在山里见多了。
    张峰见山泉清澈见底就俯下身体用嘴对着流淌的山泉喝起来。
    李浩一把将他拽起来,看看没有人紧张的说“你想死啊”。
    接着又低声的对两人叮嘱道“这山泉的水是给田家人喝的,也不是说其他人喝不得,但是你这样把嘴对着山泉喝如果是被发现就麻烦了以后小心点”。
    两人赶忙点了点头。
    张峰赶忙用袖子擦了擦嘴,四下望了望看看确实没有人才放心下来。
    几个人装满了水,出来到那座房子面前看了看,刘老头去地里没有回来,就自行驾着马车向回走。
    第六章 飞石术
    更新时间2012-11-08
    走了一段路,马车来到了一片小树林旁,李浩双手勒了勒缰绳,马车慢慢的停了下来。
    马车停下后,李浩率先跳下马车,王丰和张峰二人也跟着跳下了马车。
    王丰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是也没有询问。
    张峰有些忍不住了,低声询问道“李哥我们干嘛在这里停下来啊”。
    李浩摇头,笑而不语。
    王丰低声笑道“就你多嘴,一切听李哥的”。
    张峰有些尴尬,伸了伸舌头,紧跟在二人身后。
    小树林位于山路的一个拐角处,这里比较僻静,现在是秋天,树上的树叶都掉得差不多了,在小树林里有许多树枝上结着些果实,很多不知名的鸟雀在树梢上飞来飞去。
    王丰看着李浩的样子,心里暗想“看来李哥是想在这个地方休息一会,吃一些东西”。
    果然。李浩找了一块空地坐了下来,一边招呼了两人把马车上的干粮拿下来,一边在路边捡了些小石块。随后又找来了两块大一点的石块架起了一个简易的灶,让两人到小树林里捡一些干柴。
    “架个小灶干什么,我们又没有带锅”王丰心里嘀咕道。
    虽然心里嘀咕,但是手脚一点也不慢,快速的进入旁边的树林,开始寻找干柴。
    这时候是秋天,在小树林里的枯枝败叶多得很,不一会王丰、张峰两人就捡了好多。
    等王丰二人回来了,李浩挥了挥手,低声神秘道“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你李哥的绝活”。
    王丰、张峰二人一听,立即兴奋起来。
    张峰有些按耐不住,低声询问道“李哥,什么绝活啊”。
    王丰低声骂道“就你性子急,看着就是了
    张峰立即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李浩转过身去,从地上捡起一块指母大小的石头,双腿一跨,身体迅速向后转,身体微微倾斜,顺势把石子扔了出去。
    “嘎”一声鸟叫。
    随后就见得一只小鸟从树枝上掉下来。
    王丰和张峰见状,先是一惊,随后连忙拍手叫好。
    李浩见两人一脸崇拜,有点得意,又从地上捡起几颗石头“唰唰”几下又有几只小鸟掉下来。不一会树梢上的小鸟有了一些警觉,纷纷飞走了。
    见树上已经没有了猎物,李浩才停了下来。
    王丰二人见李浩停止了,才赶忙跑到小树林里,把掉下的死鸟都捡回来,他们找了一处山涧,把鸟毛拔了,掏了内脏。高高兴兴的架火烤起来。
    不一会,鸟肉烤熟,香气四溢,几人都非常高兴,就着干粮和烤鸟肉吃起来。
    张峰一边吃着鸟肉,一边甚为崇拜的夸李浩好功夫。
    李浩虽然表面谦虚,但是神情却颇为得意。
    吃完了鸟肉和干粮,王丰饶有兴趣的问李浩说“李哥,你都飞石子打得真好,不但准,而且还很有力度,你是怎么练的啊”。
    李浩有点得意,他这一手不知道震倒多少人,想当时他进入田府的时候,有好多人都眼红他拉水这清闲的工作,暗地里想整他。他只是稍微的漏了一手,那些家伙就不敢动了。
    听到王丰这时问,就放下还没有吃完的鸟肉,清了清嗓子说“本来我以前都不告诉他们,不过你们两个和我比较投缘,外加上我不久就要去押货了,现在就和你们说说”。
    顿了顿才接着说“我们家是个猎户,你们也知道在山上打猎,地上的好打,树上的不好打”。
    张峰家不是猎户,不知道打猎具体是这么回事,不过王丰家几代都是打猎的当然知道怎么回事。
    打猎一般最主要的是用弓箭和陷阱,陷阱对付地面的还行,对付控中的当然不行了。因为树林里枝叶茂密,如果用弓箭,箭尖就很容易扎进枝干中,很难取回,这样长期下去,不是一般的猎户能够承受的。
    看看张峰还没有明白,李浩接着说“弓箭在林子里射出后很难收回,因此,我们家几代就尝试着用石子射杀林子中的飞鸟,开始的时候效果不太好,但是后来练着练着就有了技巧,别看我现在轻轻松松地就把这些鸟从树枝上打下来,我可是炼了十多年。”
    王丰听后非常欣赏,心想这技术还比较实用,于是从地上捡起一块指姆大小的石子,也学着李浩一样,向起轻跨一步,顺势抛出。
    “啪”,
    石子打在远处的一棵树枝上,在旁边不远处的一只小鸟闻声惊飞了。
    王丰心里难免有些沮丧地摇摇头。
    李浩站起来轻轻地拍了拍王丰的肩膀,笑着对他说“记着,身要稳,要用臂部使力,眼睛要紧紧地盯着猎物,要瞄准比它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借势抛出,好好练上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些效果。”
    王丰又从地上拣起几块石子,又抛甩了几次,虽然效果还不是很好,但比前一次有了明显的进步。
    张峰看见王丰很快就有了一些效果,有些激动,从地上站起来,找来几块小石子,学着王丰的样子,抛甩了几次,但是他抛甩的着地点离目标相差甚远,练了一会儿就没有了兴趣。
    李浩见王丰还比较有天份,就又指点了几句,看看天已经过了响午,就招呼了一声,几人上了马车,向田家镇驶去。
    到了下午十分,几人回到了镇子,把水拉进了水房,交了差就散去了。
    随后十来天,几人都是早上从镇子出发,中午在小树林里用石子打打鸟雀,下午回水房交差,王丰这几天对抛甩石子越来越熟练,在李浩的指导下,还打下了好几只。
    后来,李浩为了锻炼王丰的技术,基本上中午打鸟雀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开始的时候,王丰对抛甩石子的准心还把握的不太好,前好几天只打倒一两只,张峰见鸟肉太少,一直都颇有些怨言,常常埋怨,李浩是个懒鬼,害的他没有肉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丰对抛甩石子越来越有心得,打的猎物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还用石子打死一只野兔,张丰高兴得手物足蹈,不停地夸他。
    李浩也有些吃惊,虽然他觉得王丰的技术比起自己来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这个王丰也进步的太快了点吧。
    时间过的真快,几个人早上出发去林边取水,中午在林间打打猎物,下午回水房交差,每天周而复始地做着几乎相同的事,几个人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好的感情。
    一个月后的一天,王丰和张峰两人整理好马车,在水房的院子里等李浩的到来。
    除了开始整理这些不太熟悉的前两天,后面的时间基本上是两人负责整理这些杂事。
    李浩很快就进来,当马车到了半路上,李浩告诉他们,自己很快就不会和他们一起拉水了,昨天刘管家已经正式通知他,让他过几天随队到南边押一批货回来。
    两人一听,连忙恭喜说“李哥呀,兄弟两个人今天正好发了工钱,我们晚上一定好好给你庆祝一下,以后你在那边站住了脚,可千万不能忘了我们。”
    李浩笑着说“怎么会,我们可是在一起这么投缘,以后等你们李哥在那边站住了脚,就把你们叫过去跟我干。”
    其实李浩的心情特别好,离开这里是他多年的心愿,虽然这里拉水的工作比较清闲,和王丰、张峰二人也还很投缘,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拉水还是一个杂工,到了那边押货,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头,当然比这里更有身份,好处也更多。
    几个人到了悬崖边的山泉处取了水,中午没有像以往那样在小树林边停留,而是直接在马车上吃了点干粮。
    所以,到了中午时分几个人就回到了镇子。几人交了差,就约好晚上一起在镇子上的小悦楼一起吃饭,为李浩有了一个好去处庆祝。
    下午没有事情,王丰就在柴房自己的大通铺上睡了一会。
    张峰却跑到镇子的街上去了,说是要给李哥买一点东西。
    王丰觉得张峰这家伙虽然脑子不怎么样,但是对人还是不错的。
    其实他也想给李浩?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世妻 异界穿梭系统 灵泉医妃:鬼王,别缠我 皇上恕罪,本太监不知! 冷血丹 阴夫凶猛 青莲女 穿成怨种后娘:三个崽崽扑我怀里哼唧唧 一念关山之穿越成为了团宠任如意 他与冠军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