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多,结果这些人都被罗伯特他们给带回到了中国。
    肖天健对于这帮来自欧洲各国的水手还有造船工匠们,如约开给了他们每个人每个月五十两银子的价格,然后忙中抽时间还亲自接见了这些来自欧洲的水手和工匠们。
    通过和这些工匠们的交流,肖天健这才了解了一些有关欧洲帆船的知识,现如今中国人对于西方船只,有一个统称,那就是夹板船,但是这样的称呼却并不准确,因为这无法区别西式帆船的各种船型,仅仅是在字面上,认为西式帆船都可以拥有两层甲板,所以才称呼其为夹板船。
    但是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欧洲人来说,荷兰人自从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之后,大力发展工商业,荷兰的商人来往于世界各地做生意,迅速的聚集起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大力发展造船业,使得他们拥有的海船数量已经超出了一万五千条之多,号称海上马车夫。
    在欧洲的船只,又分为许多种,既有早期的卡拉维尔快帆船,也有时下在大海上大行其道的克拉克帆船,更有从克拉克帆船发展出来的加利恩帆船,也有新近几十年崛起的盖伦船,这些船只既可以运货,也可以充作战船使用,排水量从一百吨到一千多吨不等,构成了繁荣的欧洲海上运输的主力。
    而欧洲帆船在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却是已经超出了中国不少,在中国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造船业便陷入了停滞乃至是倒退的地步,但是欧洲人却利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造船业迎合了各欧洲国家的需要,开始了高速的发展,发展出了很多型适合远洋贸易和进行海战的船只。
    欧洲帆船和中式帆船最大的不同在于船体结构和船帆的应用,中式的帆船不管是广船还是福船,抑或是沙船,多利用肋板来取代船只肋骨,同时构成水密隔舱,这样一来抗沉性比较好,但是船体结构却受到了限制,使得中式帆船无法造成向西方帆船那样的两层以上的通甲板。
    而欧洲帆船虽然没有采用水密隔舱技术,但是却大量使用了密集的肋骨,同时加厚了船板的厚度,虽然抗沉性受到了影响,但是却通过密集粗大的肋骨,加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形成了船体内通长的甲板,使得西式帆船装载货物量更大,同时方便在船上放置更多的火炮,也可以承受住火炮开火时巨大的后坐力,这使得欧洲帆船得以纵横大海之上,往往是区区几条欧洲帆船,便可以抵挡成百条中式帆船的围攻,而且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郑芝龙虽然这些年统治着南海海面,但是郑家水师之所以能战胜荷兰人或者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队,依靠的并不是质量上的优势,而是依靠的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才得以控制了南洋,但是即便如此,荷兰人抑或是西班牙人的帆船,还是可以自由来往于南洋。
    这一次罗伯特他们来往于欧洲,便是乘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帆船,即便是郑家时下正在和大中朝为敌,他们还是直接来到了宁波府下船,这也说明了西方帆船却是比较厉害。
    另外中西帆船还有一点区别很大,那就是船帆的应用,中式帆船无一例外都采用了硬式船帆,这样的硬式船帆的好处是调帆方便,升帆和落帆容易,船帆利用风向容易,而且效率高,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以较少的船员,便可以操作船帆,可谓是充满了中国式的聪明才智,但是这样做同样也造成了中式船帆,必须要依靠更高的船桅,船帆也不能太宽,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了船只使用更大的船帆,船桅过高会影响到船只的稳定性。
    而西式帆船则都是软质船帆,虽然利用风向没有中式帆船方便,效率也不算高,而且升帆落帆都很不方便,要使用大量的水手来进行操作,危险性也比较大。
    但是西式帆船却应用了三角帆来解决了问题,同时他们可以将船桅造的更高,风帆的面积也可以制作的更大,这样一来使得西式帆船在速度上便获得了大幅度超越了中式帆船的可能性。
    再加上西式帆船特有的甲板结构,使得他们的船只上可以装载大量的大炮,拥有了极强的战斗力,哪怕仅仅是武装商船,现如今也远比大中朝海军使用的福船要厉害,对付他们中国人现在不得不依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才能取得海战的胜利。
    而肖天健比谁都清楚,今后海战发展的模式,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西式风帆战船还要统治这个地球大海近三百余年时间,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海上还是看谁的船只更大,装载大炮数量更多,所以假如现在不学习西方的造船技术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中国人便照样会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当然因为肖天健的出现,今后可能会极大的推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假如可能的话,在肖天健有生之年里,中国人是完全有可能造出蒸汽机的,那样一来中国便可以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提前进入到蒸汽机时代,用蒸汽动力取代风帆动力,但是这毕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短时间之内,为了获得一支可用的强大海军,就必须要先学习西方的造船技术。
    故此肖天健对于这些罗伯特从欧洲替他搜罗来的造船工匠和水手们同样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他的旨意之下,这些西方造船工匠们为他先制作出了几条各式西式帆船的船模,使得肖天健更加直观的了解了这些西式帆船的优缺点,同时也通过这些欧洲造船工匠们制作船模的手艺,考验了他们是否是真材实料。
    好在这帮造船工匠们也都是经过传教士筛选的,手艺大多倒还真是不差,不过其中很显然也有高下之分,有些工匠是属于有设计经验的,但是大多数工匠却属于低一级的,仅限于专攻于个别工作,不能独立的建造整条船只,于是这些人很快便被分成了三组,肖天健亲自在其中选出了三个可以独立设计、监督建造船只的高手作为总工程师,其余的工匠则分配到这三个总工程师的手下,听从他们的吩咐。
    至于对待这些工匠,肖天健除了给予了三个总工程师一个非常令他们满意的薪资之外,其余的那些从属于他们手下的工匠们也都各自获得了一份很丰厚的薪资之外,还给他们专门安排了通译,来帮助他们今后在中国工作,这让这帮被传教士忽悠来想要在东方巨国淘金的欧洲造船工匠们非常满意。
    不过造船这种事情,是一个系统配套的工程,不单单只要有木材和造船工匠,就可以造出好船来,同时还需要各种配套的产业才能支撑起来,比如造船少不了需要各种钢铁制品,另外缆绳帆索之类的东西也必须与之配套,这些东西倒是都好说,但是船帆问题上,大中朝显然是有短板的。
    这时代中式帆船多采用硬帆,这些硬帆多为竹篾编制而成,说起来中国这个时代是个善于纺织的国家,可产出各种纺织品,尤其以所织造出来的丝绸极为精美著称,可是西方船只上却基本上都使用的是软帆,船帆是使用的质地坚固、耐磨而且紧密厚实的帆布,这时代中国因为没有这种需求,所以尚没有很好的船帆用的帆布。
    但是这一点也难不住肖天健,于是他大笔一挥,便着令工部立即在杭州一带招募纺织工匠,研制船帆用帆布,对于中国人来说,既然精美绝伦的丝绸都能纺织出来,那么这种粗纺的帆布,在工艺上肯定没有多大的问题。
    另外明末时代,棉花早已开始在中国普及种植,而且选育出了一些长绒棉的品种,棉布逐步的取代了麻布,成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现如今北方平定下来之后,大片的土地复耕,棉花种植面积今后会越来愈大,所以原材料方面也不成问题,这件事如果换做几年前的话,他还真不好解决,但是放在现在他已经登基称帝,掌控了巨大的领土资源之后,这等事情根本就是一句话便可以解决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经济围堵
    而另外罗伯特这次带来的一帮水手显然也是经过他们筛选过的,其中一个叫舒曼的家伙居然还曾经是一条荷兰船加利恩帆船的船长,曾经带着船前往过美洲,但是后来这家伙因为有酗酒的毛病,结果一次在海上喝酒误事,错误的指挥船只行入到了暗礁群之中,造成了船只触礁沉没,结果是赔了个血本无归,好不容易辗转回到国内之后,这厮还因为酒后闹事被抓起来关了一段时间,出狱之后这家伙穷困潦倒差点倒毙在街上,结果这次听说中国皇帝要招募他这样的人才,于是这家伙决定来中国冒险一下,看看能不能捞到一笔钱,回头回国再买一条船东山再起。
    肖天健得知这个家伙居然又这样的资历,顿时喜出望外,当即任命舒曼这家伙为宁波海军讲武堂担任航海教谕,至于其他的那些水手,他也一股脑全部送到了宁波海军讲武堂,充任了教官。
    至于剩下的这些造船工匠们,肖天健将其分作了三批,一批派往了南京中华造船厂,一批派往了宁波造船厂,另一批则直接送往了刚刚在登州筹建起的造船厂,令他们在三个造船厂一起开工,为大中朝建造西式的帆船,至于船型上,肖天健也不贪大求全,先从百吨左右的盖伦船造起,之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再开建大型的盖伦船。
    当然肖天健也不能今后全部都依靠这些洋鬼子造船工匠们为他造船,最重要的还是他需要通过这些人,今后为他培养出一大批中国工匠,于是这些人授命之后,每个人还被要求,至少要为大中朝培养出三个学徒,还不能藏着掖着。
    至于他们之中如果有人是滥竽充数的,那么对不起,薪俸就不要想拿了,而且还会被立即驱逐出大中朝国境。
    对此这些造船工匠们也知道这高昂的薪资不会是白拿的,而且他们也不像是中国工匠们有那种所谓的惜艺不授的传统,为大中朝带徒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有人却提出来,他们来此工作,当初罗伯特并未提出过还要让他们授徒,假如现在让他们教授徒弟的话,需要另加薪酬才行。
    肖天健顿时笑了,这帮家伙可谓是钻到了钱眼里了,他们估摸着也是想要通过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赚取一笔钱,还回欧洲定居,现在肖天健这个中国皇帝提出来要他们带徒弟,他们觉得这个东方皇帝,还是会以后让他们所教出来的学生取代他们,于是自然而然的想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道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大着胆子想要敲诈一把,多捞取一些实惠。
    但是对于肖天健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是后世的话,搞不好还要付出高额的专利费,但是现在他只需要开工钱,便可以获得西式风帆战船的建造技术,多花几个小钱,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造船工匠,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于是他立即便答应了下来,和这帮家伙签订了五年的工作合同,五年之中,他们要为大中朝专心致志的工作,还要在五年之中,为大中朝每个人至少培养出十名以上的学徒,保证学徒可以学到他们所有的手艺,而大中朝除了付给他们原定的薪俸之外,还另外再给他们增加薪资的三分之一,作为他们为大中朝培养学徒的费用,如此一来双方是皆大欢喜,这帮家伙立即便被送往了各地,开始了为大中朝工作。
    这样的结果,对于肖天健的大中朝和西方传教士来说,是个加大欢喜的结果,肖天健获取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人才,可以通过这些传教士带来的系统知识,来改造原有统治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也为以后大中朝选择人才打开了一扇大门。
    另外一个就是初步解决了大中朝仿造西方风帆战船的问题,同时也获得了一批善于操作这种西式帆船的教官,只要对他们善加利用,今后很短时间之内,大中朝只需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大中朝便可以很快获得一支相对强大的海上力量。
    这一次传教士们回到中国,通过这件事同时还对欧洲诸国产生了另外的影响,欧洲人不管是时下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还是老牌海上强国,但是现在正逐步走入衰落之中的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另外还有海上力量正在崛起的英国人,都意识到了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好的消息。
    这些欧洲国家,早就想像葡萄牙一样,在中国大路上获得一个桥头堡,来开展和中国的贸易,为此他们之间这些年斗的很是厉害,荷兰人更是在占领了台湾,试图长期盘踞下去,还将西班牙人从台湾的鸡笼赶走,想要独享跟中国贸易的这块大蛋糕。
    但是以前明朝态度很不明朗,奉行海禁政策,使得他们对此垂涎欲滴,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打开局面。
    现如今中国面临巨变,新的大中朝皇帝对于传教士的态度明显要比以前的大明王朝开明许多,而且通过传教士带回的消息,他们也看出来中国的这个新皇帝,并不想继续大明禁海的政策,这便给予了他们一个希望,这一次传教士回来,荷兰人主动承担了运送这些传教士以及造船工匠的任务,并且将他们直接送到了宁波府登岸。
    趁着这个机会,荷兰人请罗伯特代他们递交了一封信给肖天健,信中提出了想要和大中朝通商的事情。
    对此肖天健考虑之后,召集诸臣又商议了一番,并未立即答应荷兰人的要求,而是以中国皇帝的名义,对荷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假如荷兰人今后想要和大中朝通商的话可以,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要停止一切和郑家以及南明朝廷之间的贸易活动,否则的话荷兰人便是对大中朝敌视,那么大中朝今后一旦消灭了郑家集团和南明集团的话,将会为此惩罚他们荷兰人,断绝一切和荷兰人之间的商贸交易。
    当然这种事情不单单是只针对荷兰人的,肖天健顺便还派人乘坐荷兰人的船只前往吕宋的马尼拉,向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递交国书,同样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其中也包括了时下被西班牙国王统治的葡萄牙,当然也少不了眼下已经将触角伸到南洋的英国人,告知他们立即停止和郑氏集团以及南明集团的一切商业活动,如果他们同意的话,那么今后大中朝便可以准许他们通商,并且在沿海开放口岸,准许他们的船只靠泊进行贸易,否则的话,一旦大中朝解决了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之后,便会作为惩罚,禁止中国商人和他们进行贸易活动。
    本来肖天健还想要提出来台湾的归属问题,令荷兰人无条件退出台湾,但是仔细考虑之后,现在他们大中朝海上力量还很薄弱,尚无法立即武力收复台湾,而且这么做很可能逼迫荷兰人和郑氏集团还有南明集团抱成团,在海上跟大中朝作对。
    眼下他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先解决郑氏集团和南明的问题,在统一了中国海上力量,整合出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他才能正式的将解决台湾的问题提到议程上来。
    荷兰人提出贸易的要求,暂时没有被大中朝满足,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能算是一无所获,通过这次运送传教士到宁波府,他们正式的和大中朝发生了接触,也得到了大中朝的回复,让他们看到中国新皇帝对于通商之事,并没有拒绝,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对于大中朝提出的条件,他们也很是为难,因为他们看不出大中朝未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消灭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如果时间短的话,这对于他们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时间长的话,他们就等于要放弃太多的利益。
    可是有一点就是荷兰人通过对中国近期政局的走向,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郑氏集团和南明集团时下已经不可能再光复大明了,对于这两股势力来说,在大中朝的兵锋之下,仅能苟延残喘而已,被大中朝灭掉,只是迟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乃至是葡萄牙人,都看得明白。
    再说郑家近些年来在海上跟他们作对,收取过路费,也让他们非常不爽,雁过拔毛式的抽成,也让他们无法接受,可是毕竟郑家的水师实力雄厚,他们虽然船坚炮利,但是数量却无法和郑家的水师相比,蚁多咬死象,郑家就是靠着数量上的优势,才控制了海路,迫使他们不得不按照郑家的吩咐去做。
    还有一点就是近一两年来,因为大中朝控制了富庶的江浙一带还有南直隶、湖广、江西之后,使得郑家获取这些地方的货物数量骤减,也使得这些洋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获得大量的中国产品,尤其是被欧洲国家追捧的中国丝绸数量下降的非常厉害,还有瓷器数量也大幅下跌,长此下去对于他们洋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大中朝控制了货物南下出海,使得他们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长此下去即便是郑家能多坚持一段时间,可是对于他们来说,也等不下去。
    于是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在内部商议之后,为了今后长远的利益,还是决定暂时停止一段时间和郑家的贸易活动,特别是郑家以及南明现在急需的武器以及火药,他们都加以限制,以各种理由和托词不再给郑家还有南明供货,当然暗中他们还是继续和郑家进行贸易,采购一些郑家出手的货物,以此来维持他们在东方的贸易活动。
    这样的话,对于郑家和南明集团的打击非常大,本来他们财政就因为大中朝的逼迫捉襟见肘,所以急需通过和洋人贸易,来获取军饷武器,招募兵将,突然之间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都大幅减少了和他们的贸易活动,这就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这对于依靠在海上贸易,来获取资金的郑家来说,打击非常大。
    而且大中军这段时间对福建的军事行动也很是频繁,大中军在四月底之前攻占了福宁州,进而开始对福州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虽然进入五月间,大中军不知为何,暂时停止了继续攻打福州,但是却并未将兵力后撤,使得郑家不得不在福州投入大批兵力设防,这对于郑家的财政压力非常大,使得郑芝龙为此有点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接下来他到底该怎么做呢?郑芝龙不由得感到头疼欲裂了起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贵客
    肖天健在处理过了传教士的事情之后,五月间下旨暂停福建的军事进攻,但是却令罗汝才在湖广南部对广西开始动兵。
    罗汝才这几个月间,奉命抽调出了四川和湖广的一批人马,一方面接管了已经宣布投顺大中朝的贵州,配合前去赴任的行政官员对贵州实行统管,另一方面则在湖广南部的郴州、永州两地调兵,并且在湖广南部招募编练新军,集结起了四万余兵马,到了五月间的时候,这些兵马已经结束了训练,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于是肖天健便下旨,令罗汝才率军,开始对两广用兵,郴州一路人马出郴州攻入广东省,对韶州和南雄等地发动了进攻,而永州一路人马,则将兵锋指向了桂林,如此一来,永历朝便紧张了起来,不得不调集兵力朝桂林和韶州府行动,想要阻挡住大中军对两广的进攻。
    何奈时下永历朝的明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都很差,根本就不是已经接近金现代化军队的大中军的对手,在罗汝才动手之后不久,大中军便在韶州大败了明军一场,一举击垮歼灭了明军近两万人马,五月底便攻占了韶州府城,打通了前往广州的通道。
    而另一路从永州出发的人马,也很快在桂林一带击破了明军的阻击,兵锋直抵桂林城下,桂林守将马方眼看不敌,当即率部投降了大中军,如此一来桂林也被大中军攻占,永历朝一下便被打蒙了,永历帝生怕大中军一鼓作气杀到广州,于是便在大臣的怂恿下弃了广州府,逃往了南宁。
    如此一来永历朝的明军更是士气大衰,无心继续跟大中朝死磕了,仅仅两个月时间,大中军便控制了南雄等地,兵锋直指广州府。
    同时桂林方面的大中军在肃清了周边明军的抵抗之后,再次挥师南下,开始对平乐府和柳州府用兵。
    但是由于天气炎热,大中军的一些来自北方的老兵,在进入气候炎热的南方之后,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水土不服的情况,病倒的兵将数量很多,这对于大中军的进攻来说,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批病患兵将不得不被后送养病,使得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开始缓慢了下来。
    不过幸好罗汝才在动兵之前,从湖广南部招募了不少的新兵,这些人比较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水土,倒是保存了战斗力,否则的话这次行动很难再有所突破,不过因为雨季的到来,还是使得大中军在两广的行动在进入六月中旬之后,暂时不得不停止了下来。
    肖天健看罢了战报之后,同意了罗汝才暂时停止进攻的请求,毕竟南方受到的兵祸比较少,大中朝想要一朝一夕便将永历朝给灭掉,也不是太可能的事情,对于严重依赖火器的大中军来说,想要在南方雨季之中继续大规模的行动,这样会造成大中军大量的伤亡,所以暂时停止行动,也是无奈的事情。
    于是在进入六月底之后,南方持续了三个月时间的军事行动暂时停止了下来,战事情况又一次进入到了僵持阶段。
    而肖天健在这个期间,也在南京迎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客人”,五月间西北军将他们俘虏的李自成,从陕西押送到了南京城中。
    随行一起前来的还有投顺肖天健的田见秀,田见秀在抓住了李自成之后,便将李自成交给了大中军,阎重喜本来的意思是干脆就地就在汉中府,将李自成给杀了拉倒,省的李自成的余党再想办法营救他。
    但是这件事阎重喜没有敢私自做决定,而是派人请示了肖天健,肖天健回复的圣旨是将李自成押赴南京受审,所以这一来一回便耽搁了不少时间,阎重喜在得到了圣旨之后,这才将李自成从西安府起运,押赴到了南京,等到了南京的时候,便已经是五月间的事情了。
    李自成的被俘,使得他搭建起来的草台子大顺政权彻底瓦解,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枭雄,肖天健不知出于什么想法,想要最终见一下这个枭雄,这才在他的旨意下,促成了将李自成押赴到南京城受审。
    田见秀也是随同押送人员一同抵达的南京城,对此肖天健亲自在宫中召见了田见秀,并且封田见秀为汉中侯,并且依照当初对李自成的悬赏,如约对其赏银万两,令其在兵部行走,让田见秀大为感激,连连谢恩,这样的赏赐,对于田见秀来说,已经是他最初没有敢想的事情,可见的肖天健对田见秀是相当的礼遇了,至于在兵部行走,虽然不算是什么实权的差事,但是田见秀也知道,他这个作为投奔过来的人,是无法和那些跟着肖天健打天下的军将们相比的,能捞取到这样的好处,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只要他以后好好办差,也不见得没有出头之日,于是田见秀千恩万谢之后,退出了皇宫。
    李自成入南京之后,便被押入了大中朝刑部大牢之中,被严密的看管了起来,按照大中朝时下的制度,李自成将会被移交到大理寺进行审判。
    李自成身负沉重的脚镣枯坐于牢房之中,关押他的牢房条件并没有像他起初想象的那么阴森可怖,而且这一路上行来,除了没有自由之外,沿途押送他的那些大中军兵将也没有刻意的虐待于他,正常的吃喝基本上保证了他的需要,即便是到了南京城,也没有让他坐囚车带枷游街示众,而是低调的被大中朝的司狱接管过来,装入了一辆大车运送到了刑部大牢之中。
    李自成此时早已是万念俱灰,心知已经无法幸免,当初被田见秀率人抓住的时候,他也曾经想过要避免被辱,干脆自杀拉倒,但是大中军对他的看管甚严,几次自杀企图都被看管他的人员发现制止,使得李自成数次自杀未遂。
    李自成被移送到西安府之后,发现大中军并未太过为难于他,虽然膳食上比较粗糙,但是也没有刻意的饿着他,故此几次自杀未遂之后,李自成也就不再试图自杀了,只是静候着对他最后的处置。
    他很清楚像他这样的人,大中朝是绝不会留下他的性命的,他被杀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且很可能像当年他舅舅高迎祥那样,被大明朝千刀万剐,但是这对于李自成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了。
    假如在大中朝立国之后,他便宣布投顺大中朝的话,估计着肖天健还能给他留下性命,但是现在他已经不指望肖天健还能让他活下去了。
    这些日子,李自成一直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他从最初的一个驿卒,到后来叱诧疆场的义军首领,再到大顺皇帝,当然他这个皇帝的水分比较大,但是好歹也曾经拥有过部众数十万,可是短短半年多时间,他的一切便在大中军的兵锋之下灰飞烟灭,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式。
    他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想,他到底比肖天健差在什么地方,可是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他很多年,他一直没有想通,他起兵造反的时候,肖天健这个人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等他领兵打陇州的时候,肖天健也不过只是一个拥兵不足千人的小头目罢了。
    可是偏偏他在名气远大于肖天健的时候,肖天健却忽然间便崛起于各路义军之中,一手打造出了一支彪悍无匹的兵马,愣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中,便硬将庞大无匹的大明王朝生生掀翻,控制了大半个中国。
    李自成枯坐于牢房里面,最终还是没有想通这个问题,他到底是哪儿不如肖天健,肖天健能取天下,可是他却从头至尾都不过只是一个流寇。
    正在李自成坐在牢中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听到了牢房外面有人叫道“恭迎圣上驾到!……”
    李自成听到之后,心中突突猛跳了几下,抬起了头,朝着牢房外面望去,昏暗的牢房外面,这个时候忽然亮起了好几个灯笼,将牢房内外照的通亮,使得已经习惯了这种昏暗环境的李自成的眼睛有点适应不过来,于是闭上眼然后再次睁开,努力的朝着监牢外面望去。
    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身穿着一件黄铯的龙袍出现在了牢房之外,这个时候能穿这样的龙袍之人,李自成自然知道他的身份了。
    “都免礼吧!近卫留下,其他人先退出去,不要打搅朕说话!”门外的黄袍男子朗声说道。
    只听得狱卒们连忙答应之后,立即便鱼贯退出了牢房,有人哗啦一声打开了牢房上的铁索,咣当一声推开了牢门。
    李自成本来想要站起来,但是想了一下之后,再一次坐回到了凳子上,抬起头朝着走入牢房的这些人望去。
    几个身形彪悍的侍卫立即先走入牢房,一个个按着腰间的腰刀的刀柄,虎视眈眈的盯着李自成,接着那个身穿黄袍的男子跟着走入到了并不算狭窄的牢房之中。
    第一百七十七章 猫哭耗子
    “李兄别来无恙?在这里可还住的舒服吗?可受了什么委屈?”肖天健背着手缓缓走入牢房之中,定睛观看了一下坐在凳子上没有起身的李自成。
    “大胆狂徒,见到圣上为何不跪?”一个侍卫厉声对李自成喝道。
    “罢了!此乃故人也!就不要讲究那么多了!”肖天健挥手让侍卫闭上嘴退到一旁,很快有人搬来了一张大椅,放在了李自成的对面。
    肖天健抖了一下袍子,缓缓的坐在了李自成的对面。
    李自成冷笑着看着肖天健,总觉得肖天健这会儿脸上带着一副小人得志的表情,忍不住心中怒火大起,冷笑一声道“圣上?朕也是皇帝,为何要跪他?”
    “大胆,李贼,你找死不成?”一个侍卫听到李自成如此大逆不道,立即便想要上去修理他一番。
    但是侍卫的行动还是被肖天健阻止了下来,肖天健看着李自成,心情颇有些复杂,后世李自成被一些人刻意的塑造成了一个悲剧英雄人物,但是在这个时代,肖天健却很清楚李自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自成都称得上是一个枭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而且此人性情坚忍不拔,这也是事实,本来如果没有他的意外穿越来到这个时代的话,此人眼下还应该混的风生水起,再有两年时间,他便会领兵杀到北京城,将大明王朝覆灭,可是现如今却……
    肖天健也不太清楚,今天他来这里,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同行兼对手,他总觉得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杀掉李自成,有点说不过去,他来到这个时代抢了他李自成的果实,现如今更是让李自成成为了他的阶下囚,所以肖天健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要来送一下李自成。
    “想来你我自陇州一别之后,也已经有很多年没见面了!但是没成想今日却以这种方式,在这个地方再见到你,真是让朕感慨良多呀!”肖天健开口对李自成说道。
    李自成鄙夷的看了肖天健一眼,挺胸答道“成王败寇,我李自成有今日,全乃是拜你所赐!你今日前来这里,不过只是想要看看某的狼狈罢了!现在看过了,还有和话可说?要杀要剐随你便是!哼!”
    “呵呵!李兄这些年来,脾气倒是没变多少呀!你我好歹也是故交,难不成就没话可说吗?”肖天健放松了身体,坐在椅子上,对李自成笑道。
    “话?说什么?想当年,你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头领,但是现在却成了皇帝,我这个草寇又有什么可跟你说的?”李自成一脸的怒气,对肖天健说道。
    肖天健也不生气,身体朝前倾了一下之后,对李自成说道“我想要问你,当初你起兵造反,想来也是为了吃饭罢了!我相信你也曾经想过,要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是既然看到天下大势所趋,可又为何不肯放弃,非要同我为敌呢?”
    李自成眼睛一瞪道“这天下凭什么你坐得,我李鸿基却坐不得?说到底你我也不过是一路人,只不过我运气不如你罢了!现如今你成就了大业,自然容不得我这样的人,否则的话你我又如何会兵戎相见?”
    肖天健摇摇头,看来他和李自成之间,还真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这样的谈话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这让他颇为失望,他倒不是想要来看看李自成的笑话,现如今两个人之间根本没什么好说的,他的理想岂是李自成可以了解的,对于李自成来说,他想的最多的不过就是想像历朝历代的皇帝那样,登临天下藐视群生罢了。
    于是他对李自成问道“这恐怕不是什么运气的问题,想当初不管是你,还是高迎祥乃至是张献忠等等,哪一个不比我肖天健名气要大,可是最终的结局呢?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到现在知道,你为何会成为失败者吗?”
    李自成冷笑一声道“你不过只是会造火器罢了!如果真刀真枪的话,我岂能不是你的对手?”
    肖天健摇头道“非也非也!你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不单单只是我的兵马火器犀利的原因,而是民心!”
    “民心?……”李自成皱眉道。
    “对!就是民心!你我虽然都是起兵造反,最初的目的大概也相同,但是等到了后来,你便忘了为何要起兵造反了!你和你的手下大将们更多的想的却只不过是享乐罢了!在你们的眼中,老百姓名儒草芥,不过只是消耗品,供你们驱使罢了!本来你在陕西还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却为了一己之私,忘了起兵造反的初衷,最终失了民心!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岂能轻易便将你打败?今日我来见你,并非是想要看你的狼狈,而是想要让你明白,你为什么会失败罢了!即便是没有我的出现,只要你没有想明白这一点,你迟早还是会失败的,即便是不会败给大明,你迟早也有一天会败给建奴!因为你心中早已没有了百姓二字!
    当初我派人跟你说过,大明将亡,百姓思安,希望你能放下私念,率众归降于我,那个时候你便应该知道,其实以你的实力,是无法与我对抗的,但是你却还是选择了继续与我为敌,宁可以陕西数百万民众的性命为代价,不过就是想要满足你当皇帝的私心,所以在那个时候,便已经注定了你的失败,你视百姓为猪狗,而百姓弃你也如同敝履!“肖天健接着对李自成说道。
    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李自成愣了一下,虽然他还是觉得不服气,但是想想近年来他和手下的诸将在陕西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失了民心,不断的扩军,搞得陕西境内天怒人怨,大中军一来,他的大顺军便瞬间崩溃,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