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旦这些从农民转化为军人的大中军兵将入城之后,难保没有人能将受不住这样的诱惑,趁机打捞一笔,那样的话便可能会造成北京城里面大乱,对于以后控制京城将会非常不利。
    现在还没有轮到他提醒肖天健,肖天健便主动派他负责城内军纪的纠察,便说明了肖天健很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并未因为攻下大明的都城,而忘乎所以。
    于是他立即领旨,将诸军之中的宪兵还有跟着肖天健的两营宪兵,全部派到了京城各处,负责监管城中大中军诸路兵马,省的出了差错。
    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先稳定住京城的局势,以免再造成混乱,就连紫禁城的四个大门,卢象升也派出了宪兵,把守住了大门,对于下一步撤出紫禁城的那些兵将,进行搜查,省的这帮家伙控制不住自己,把紫禁城之中的一些贵重财物还有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给带出去,流散到民间去。
    于是刘耀本也赶紧接令,将手下大部分兵将立即撤离紫禁城,仅留下五百人,交给铁头配合他麾下的羽林卫负责接防紫禁城的防务。
    接着李信等人问及该如何处置这些紫禁城之中擒获的皇妃以及太监宫女们,肖天健稍稍考虑了一下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道“凡是紫禁城之中,那些崇祯的妃嫔们,都先妥善安置她们,不得祸害她们,毕竟她们也是可怜之人!错不在她们身上!今后她们出自谁家,就让她们家人将其领回去好了!
    至于太监,按照南京的老办法,对于低级的小太监,今后尽数遣散,但是暂时先留下他们,帮忙封存宫内财物,整理宫内的各种文献资料,这些东西不是朕的,是天下百姓的,今后有朝一日,朕要将其还给天下之人!至于那些身居要职的大太监,暂且全部看押起来,听审之后,再行处置!
    至于宫女嘛!朕已经有三个女人了,对朕来说,已经是足矣!就不要留在这里魅惑朕了!只要有家可归的,可以发放路资,将其遣散回家,该嫁人的嫁人去!朕绝不效仿历代皇帝,给身边留下这么多女人!这么莺莺燕燕的围着,想不成昏君都难!朕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没工夫留她们在身边!都遣散了吧!“
    听罢了肖天健的吩咐之后,众将无不对肖天健大为敬佩,这天下是他一手领兵打下来的,要说肖天健现在想要什么不可以?这些宫里面的宫女还有崇祯的那些嫔妃们,无不是千挑百选出来的,换做谁恐怕都不会舍得,就这么放掉她们!可是肖天健却根本不为美色所动,下旨将其遣散,这样的节操,真是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于是众将纷纷接旨,开始按照肖天健的吩咐忙活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祯的宿命
    站在紫禁城皇极殿也就是后世的太和殿前面的巨大广场上,抬头看着眼前这座气势恢宏的皇极殿,肖天健忽然间发现,眼前的这座皇极殿和后世他参观过的太和殿形制上并不太相同,虽然同样也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但是很显然,这座皇极殿并不是后世的满清留下的那座太和殿。
    仔细想了一下之后,肖天健才恍然大悟,其实眼下他看到的这座皇极殿,根本就不是后世他见到过的那座满清遗留下来的太和殿。
    他忽然想起来历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后,没有能守住他一手打下的基业,刚刚入京几十天,便被建奴所败,仓促在紫禁城登基之后,第二天便逃离了北京城,临走的时候,李自成不甘心让这座紫禁城留给建奴,所以下令放火烧毁紫禁城,当时一把火几乎将紫禁城给烧光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大殿,这座皇极殿便被李自成放火烧毁,后来还是建奴入关之后,顺治年间又耗费巨资从新修缮了紫禁城,建起了后来的太和殿和诸多宫殿,所以这个时候他看到的紫禁城,和后世所见到的紫禁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他的背后,便是后世被称为太和门的皇极门,朱棣之后的历代明朝皇帝,便在皇极门上朝御门听政,而且在这座皇极殿之中接受万众朝贺。
    可是到了几天,这里却已经是人去屋空,这里的主人朱由检已经在他到来之前,不知去向了,虽然肖天健知道,即便没有他的出现,崇祯最多也只能在这座辉煌的宫城之中,再多住三年不到的时间,可是因为他的出现,崇祯的大明王朝,却比历史上早了三年时间被他一手摧毁。
    现如今当他踏足这里的时候,便宣告了一个全新的历史的开始,他一手埋葬了早已腐朽不堪的大明王朝,翻开了一幅新的历史篇章,而且和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如今他在来到这里之前,已经不用再担心关外的建奴了。
    通过两个多月的山海关会战和通州会战之后,现如今的建奴可以说是凶焰尽消,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呼啸于辽东的建奴大军,在他的大中军面前,品尝到了有史以来他们最惨重的失败。
    皇太极率领二十万建奴大军南下,虽然阿巴泰和豪格领兵突入了关内,但是幸好他北上的及时,在阿巴泰和豪格尚未横扫京畿之前,便将他们堵在了通州城外,并且一战之下,几乎全歼了阿巴泰所部,仅此一战,便不但干掉了作为奉命大将军的阿巴泰,还几乎将他和豪格带入关内的三四万建奴大军,给打了个灰飞烟灭,只可惜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抓住豪格,也不知道豪格这厮现在是否已经逃出关外还是死在了什么地方。
    接着山海关会战,他又领兵将皇太极所率的剩下的建奴大军打了个大败亏输,迫使其不得不灰溜溜的逃回了辽东,建奴二十万大军,这两个多月下来,损失了过半人马还有大批器甲物资,使得建奴短时间之内,已经彻底失去了南下入寇的能力,最起码两三年内,他们都无法恢复实力,更不敢再觊觎关内了。
    所以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他已经对建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而不会再发生像李自成入京之后的那种危机了。
    大明完了!在他踏入这座都城的时候,便彻底被他扫入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之中,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统一天下,可是崇祯的失踪,却让他心中始终有一种阴霾的感觉。
    他比谁都清楚,一山容不得二虎,这天下被他们朱家统治了近三百年时间,在潜移默化之下,天下有相当多的人,将他们朱家视作正统,觉得不管他们朱家的人干的如何,这天下都该他们坐,所以崇祯现如今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一个正牌的皇上,如果不抓住他的话,一旦让他溜出北京城,随便到个地方,振臂一挥,便还会有很多糊涂蛋会跟着他反对大中。
    还有那三个皇子,即便是崇祯死了,只要他们被有心人利用,便会立即再扶持起来一个小朝廷,那么这个小朝廷便可以凝聚起许多别有用心或者愚忠于大明之人,行分裂之事,这三个皇子的身份,比起历史上南明的那个福王朱由菘来,威力要大的多,所以这四个人不找到的话,对于他来说,这一统天下的路便要艰难许多,不知道还要有多少人,死于战乱之中。
    想到这里,肖天健的心情大怀,连继续欣赏眼前的紫禁城的心情也顿时消失无踪,忽然间对跟着他的铁头道“走!咱们去煤山转转去!”
    铁头和羽林卫们都不由得一愣,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拿下了紫禁城,这俩眼珠子几乎都忙不过来了,可是肖天健却似乎对占领这座皇城,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突然间提出要去煤山,可是既然肖天健提出要去煤山,那么他们也只有跟着去了,反正今后这紫禁城是肖天健的,他们羽林卫少不了要跟着入住进来,迟些再看也没什么,于是铁头带着的羽林卫立即接令,立即牵来了战马,肖天健也不管这里是紫禁城,翻身上马,带着一帮羽林卫便立即穿过紫禁城,朝着北面的玄武门驰去,沿途警戒的那些兵将们无不立即挺胸敬礼,一些人甚至恶趣味的在琢磨,他们皇上这么急吼吼的朝着后宫跑,是想干嘛的呢?
    煤山就在紫禁城的玄武门外面,也称作是万岁山,本来元代的时候这里便有小山,被称作青山,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城,建紫禁城的时候,开挖护城河挖出的河泥和黄土都堆在了这里,形成了现在的煤山,又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便成了皇家紫禁城的后花园,皇帝和妃嫔们时常在这里游玩,本来这里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来的地方,此时京城之中,虽然还很混乱,但是老百姓们却大多数很识趣的纷纷跑回自己的家中,关上了院门战战兢兢的趴在门缝上朝外观望着。
    虽说民间早已流传,大中军十分仁义,从不滥杀无辜,但是这毕竟是道听途说,现如今京城里面兵荒马乱的,谁也不敢保证,在街上溜达有什么好果子吃,于是都纷纷躲入家中观望形势,所以虽然京师尚未完全被大中军控制住,但是街道上的人却也并不多。
    所以这会儿就更是没人会跑到煤山去溜达,所以当肖天健带着羽林卫来到煤山脚下的时候,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只有刚刚被刘耀本派来的一批兵马,正在举着火把登上了煤山,正在全面搜山。
    肖天健之所以这个时候放着紫禁城不舒舒服服的呆着,其实还是因为他知道,历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后,崇祯走投无路之下不愿投降李自成,最终选择奔上了煤山自缢而死,现在历史被他提前重演了一番,天知道崇祯会不会还走这条路,所以肖天健变立即带人赶到了煤山,想要验证一下,崇祯会不会还按照历史的轨迹,将他的生命结束在这里。
    一众羽林卫护着肖天健大踏步的走上了煤山,周边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把,随着刘耀本的调派,越来越多的兵将开始集中到了煤山一带,展开了大搜捕,不时会有一些从公众逃出来的宫女太监被他们抓住,然后从山上押送下来。
    肖天健沿途见到了不少被押解下来的太监宫女,令人立即询问他们,可否见到了崇祯皇帝。
    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的这些太监宫女们纷纷摇头,于是肖天健便一路继续朝山上走去。
    众人都不太理解肖天健为何这么重视煤山这个地方,在他们看来,京师这么大,崇祯即便是逃离紫禁城,这京师里面还有众多大臣的家院,他大可找个信得过的大臣家先躲起来,也不至于跑到这小小的煤山上躲藏吧!
    可是肖天健执意要连夜搜索煤山,并且亲自来到煤山上,让他们也无法反对,毕竟煤山就在紫禁城后门,肖天健怀疑崇祯逃到这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于是在肖天健的旨意之下,连羽林卫也马上加入到了搜山之中……
    就在肖天健来到了一个小亭子之中刚刚坐下休息的时候,便有人朝着他所在的位置跑了过来,当被羽林卫挡在亭子外面之后,有人大声叫道“禀皇上!狗皇帝找到了!……”
    肖天健刚刚坐下,屁股还没有暖热,听到了这一嗓子便霍然站了起来,一个健步窜出了亭子,拉住那个前来报信的队将问道“真的?他在哪儿?……”
    当肖天健在这个队将的带领下,快步疾走到煤山北麓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的时候,忽然间看到前面聚集了众多的大中军的兵将,并且打着不少的灯球火把,将这里照的通亮。
    远远的肖天健便看到了一个身穿黄袍的人,垂挂在一棵松树上,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还同样挂着一个人,随着微风缓缓的在那里晃荡着。
    肖天健的心中咯噔一下,虽然他还没有走到近前,但是这个时代能穿着一身绣着团龙图案黄袍的人还能有谁呢?
    于是他立即走到了这颗松树下面,抬头望去,只见得这个身穿团龙黄袍的人披头散发,吊在树枝上,旁边还跪着两个瑟瑟发抖的太监。
    “禀皇上!此人便是狗皇帝崇祯!这两个太监已经确认过了!”负责看管这里的是一个刘耀本手下的连长,一看到肖天健大步行来,便立即迎过去带着满脸喜色,献宝一般的对肖天健说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乌龙
    看着躺在脚下的这个满头花白头发,身体消瘦的男人,肖天健心中五味杂陈,这个人就是统治了这个国家十四年时间的大明皇帝朱由检。
    后世历史上对于此人的评价争议很大,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对他持有着一种同情的态度,觉得大明亡,并不全都是崇祯的错,更多的是他那些前任的皇帝,把大明的气数给折腾光了,所以等传到他的手中的时候,崇祯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不管是从传言还是事实上来说,崇祯都可谓是大明最勤勉的皇帝,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更勤政,他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准备早朝,天天还要批阅奏章到很晚才休息,更可贵的是他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坚持着这种生活规律,为了大明,他已经可以说耗尽了心力,不可谓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但是肖天健却不认为崇祯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他能力很强,也很勤勉,但是他掌握着天下大权,非但十几年下来,没有能重振大明,反倒是闹得天下大乱,仅此一点,崇祯便不是一个有能力之人。
    崇祯之所以失败,在肖天健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从小生于宫中,根本没有机会走到民间,去体察一下民情,虽然他很努力,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该怎么拯救这个国家,另外他刚愎自用,性格暴躁,而且太好面子,更多的是在宫中闭门造车,根本不知道民间百姓的疾苦,以至于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更多的是在做无用功,甚至于屡屡干出愚蠢之事,结果才导致了今天他的下场。
    当看着地上躺着的崇祯的尸体,肖天健忽然间觉得他很可怜,虽然他出身在皇家,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轻松过,整日殚精竭虑想要复振他的国家,甚至于没有时间享受他高高在上的生活,可是最终他却还是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
    再扭头看看旁边那个被手下人从树上解下的太监,此人便是崇祯的近侍王承恩,可怜这个时代,历史虽然已经被他肖天健一手给改变了,但是却没有改变这主仆二人的命运,最终他们二人还是选择,都吊死在了这煤山之上。
    唯一的改变就是他们比原来历史上早死了三年,而且上吊的地点也从煤山东麓变作了煤山北麓。
    看着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男人,现如今无声无息的躺在自己的脚下,肖天健深吸了一口气,这样的结局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了,崇祯虽然称不上是个好皇帝,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作为天子,最终还是完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承诺,其实他并不是没有逃走的机会,当肖天健领兵北上的时候,崇祯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这北京城,不管是走海路还是走陆路,他都很有可能成功的逃到南方去。
    但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哪怕是大中军大军压境、建奴军南下叩关,他脚下躺着的这个男人最终都没有选择弃了他的京城,逃离这里!而是以当年他先祖朱棣所说的那样,做到了天子守国门的承诺。
    不管他做错过什么,现如今他都已经用他的生命来偿还了,肖天健缓缓的蹲下身,伸手亲手为这个曾经和他为敌了八年时间的男人整理了一下头发,在灯火的照耀下,露出了他消瘦而且苍白的面庞,崇祯的双眼并没有完全闭住,还微微睁开着一条缝,而且因为上吊的原因,他的嘴也微微张开着,似乎还在呐喊,还充满着不甘。
    肖天健仔细端详了一番崇祯的面庞,最终伸手轻轻的阖上了他的双眼,站起身来,对闻讯赶来的卢象升说道“卢先生!不管他是否是一个明君,但是我们都必须承认,他曾经为了他的国家,尽力了!现如今他选择了以这种不屈的方式离开,朕也深感钦佩!就由你来主持安葬他吧!以皇帝的礼仪,将他就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吧!”
    卢象升赶过来之后,看着躺在地上的崇祯和王承恩二人的尸体,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他卢象升以前是大明的官,而且官至兵部尚书之职,以这样的官职,崇祯对他不可谓是恩遇有加,但是最终他却还是选择了背叛他,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到太多和明朝廷作对的事情之中,但是毕竟他还是跟着肖天健一起,攻入到了北京城之中,在许多人眼中,他终归还是一个逆臣贼子,崇祯现如今的自缢身亡,让他还是颇为不太好受,忍不住想要落泪大哭一场,差一点便跪在了地上。
    可是这会儿他已经不是大明的官了,而是摇身变成了大中朝的官,肖天健和众多兵将这会儿又在这里,他即便是有心跪拜一下崇祯帝,送他一程,可是也觉得不太合适,最终低头强忍着泪,才没有跪下!
    肖天健也看出了卢象升的为难,于是轻轻的伸手拍了拍卢象升的肩膀,开口说道“想跪拜送他一程,就跪一跪也无妨!肖某自以为还是有这种气量的人!”
    卢象升心中顿时大为感动,肖天健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现在已经非常清楚了,此人胸怀坦坦荡荡,虽然起兵造反,但是却并没有想着处处谋私,对于臣下也相当宽厚,虽然有时也稍嫌暴戾了一些,但是那也都是针对一些贪官污吏以及恶贯满盈之人!也是只针对建奴鞑子的时候!跟着肖天健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肖天健想要做什么,其实他不过就是想要推翻大明,一统天下之后还大汉民族一个太平天下,想要为大汉民族开疆拓土,除掉那些外患罢了!
    现如今肖天健甚至不介意他最后跪拜一次这个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可见的他的心胸之宽广了,于是卢象升立即跪下叩谢肖天健。
    肖天健摆摆手道“罢了罢了!这安葬他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他的大丧之日,如果有大明旧臣想要送葬,也可以安排!一切就由你主持好了!
    还有这个王承恩,可怜崇祯执掌天下十四年时间,最终却只有这么一个王承恩陪在他的身边,可怜呀!想当初崖山之战的时候,十数万军民官员陪着宋端宗赴海而死,想想现在的那些官员还有读书人!可叹呀!
    念在王承恩能入此忠心,也不要轻待了他,准备一个上好的棺椁,将他就葬在崇祯墓地旁边,让他永世留在崇祯身边吧!“
    卢象升听罢之后不觉间感到一阵羞臊,他知道肖天健并非是讽刺于他什么,而是针对的大明的那些官吏,大明虽然衰败,但是京师之中现如今却还有成百上千的官员,在这大明国难之际,这些人除了极少数之外选择抗击大中军,其余的人却全体一致躲回到了家中,以至于崇祯自缢之时,身边却只有这么一个王承恩追随左右!
    和当年宋时的士子们的气度一比,这大明的士子们,真是……也难怪皇上会这么嘲讽这些大明的士人,这大明亡,其实就是亡在了这帮最不要脸的读书人身上!
    不由得卢象升愣在了当场,可是肖天健却在安排过了崇祯的后事之后,飘然带着羽林卫返回到了紫禁城之中。
    此时的东方的天光却已经开始泛出了一丝鱼肚白,在肖天健再次返回到紫禁城之中的时候,一道金光从东方突然间便洒落在了这座都城之上,将整个巍峨的紫禁城,照耀的更加的金碧辉煌。
    重新回到这座宫城之中,肖天健昨晚的那种郁闷的感觉随着阳光的洒落下来,顿时一扫而空,当他走到乾清门这座平日里皇帝常常上早朝听政的地方的时候,肖天健扫视了一眼周围,忽然间想起了当年凯撒大帝征服埃及之后,给罗马好友报捷时候所说的那句简短而掷地有声的话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现如今他也终于征服了这座大明的都城,那么前面还有什么还能挡住他重新带领着这个伟大的民族再次振兴呢?
    可是就在肖天健看着沐浴在朝阳之下的紫禁城的壮丽的时候,卢象升却找了过来。
    “禀圣上!微臣已经查问过宫中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曹化淳说田贵妃昨日城破之时尚还健在,圣上令微臣将崇祯葬于田贵妃墓中,不知圣上所指这田贵妃又是何人呢?”卢象升一脸糊涂的对肖天健问道。
    肖天健张大了嘴巴“啊?¥……”这一下露馅了!
    肖天健只知道历史上崇祯死后,李自成命人打开了田贵妃的墓,将崇祯还有自尽身亡的周皇后葬在了田贵妃的墓中,但是他怎么知道这田贵妃是什么时候死的呢?听卢象升这么一问,他才知道,最起码在昨天早晨之前,这田贵妃还活的是活蹦乱跳,虽然刘耀本已经给他说过,田贵妃昨天被崇祯亲手杀死在了她的宫中,可是肖天健当时没有在意这件事,而他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下,还用以前的记忆,让卢象升将崇祯葬在田贵妃的墓中,这一下可就糗大了!这很可能会暴露了他这穿越者的身份,还真是不好自圆其说呀!
    “呃……朕这么说过吗?朕怎么不记得?卢先生一定是记错了!朕的意思是择地将崇祯下葬便是了!这件事卢先生自行安排吧!另外将那周皇后还有他那几个死了的嫔妃,也都一起安葬了吧!也让崇祯不要太孤单了!……”肖天健无法自圆其说,干脆开始耍起了无赖,矢口否认他说过这句话。
    卢象升听罢之后,不由得也怀疑是不是他自己听错了,于是赶紧点头称是,摇头退下去安排崇祯的葬礼去了,反正这是个小事情,也没有人追究此事,如此一来,也就让肖天健蒙混过关了。
    看着卢象升离去的背影,肖天健暗自抹了一把汗,心道看来以后要小心一点了,现在这历史进程早已被他搅合的成了一锅粥,他已经无法预测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这种事情他以后很有必要先问清楚之后再说,毕竟现如今他乃是九五之尊了,君无戏言这句话不是说着玩儿的,否则的话很可能影响到他的信誉!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违纪
    整个北京城的抵抗很是虚弱,即便是一些忠于大明的文武官员,当看到诸门大开,大批大中军入城之后,也都知道再抵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除了多死一些人之外,他们已经不可能保住大明王朝了,于是不少城中的兵将纷纷放下了武器,被大中军解除了武装,迅速的押到了京城之外,看押在了京城外原来的三大营之中。
    如此一来,使得肖天健担心的大混乱没有继续在城中持续多久,仅仅是经过了三天时间的清剿之后,大中军便彻底控制住了北京城的局势。
    而大中军不同于历史上打下北京城的大顺军,两支军队最根本的区别便是在军纪方面,虽然不可否认,大中军之中也有个别兵将管不住自己,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发生了一些抢劫强j之类的事情,也有一些兵卒小偷小摸顺便偷藏了一些东西,但是整体上大中军的军纪要比起历史上入京的大顺军的那些兵将还是要强出百倍。
    所以即便是发生一些不遵军纪的事情,但是规模很小,也多是暗中进行,没有引起更大的马蚤乱。
    更何况肖天健一入城,便立即将军中的宪兵撒到了城中各处对各部大中军兵将进行监管,这些宪兵在卢象升的严令之下,忠实的执行了肖天健的旨意,立即将一批在城中胡来的兵将给抓捕了起来,并且将其单独看押到了一个地方等候处置。
    于是在宪兵开始控制城内各处之后,这种本来就很少的混乱也很快被弹压了下去,使得京师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混乱局面。
    随着一批批城中明军放下武器被押到城外,北京城中的秩序迅速的开始恢复,再加上现在处于戒严期间,任何人不得私自上街,就连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也被集中看管了起来,整个京城在大中军入京之后第四天一早,便归于了平静。
    肖天健在诸将和诸臣的劝说之下,暂时入住到了紫禁城之中,但是按照他的吩咐,以他目前的情况,根本无需这么大的紫禁城,于是他便将紫禁城之中,仅留下了武英殿作为他暂时的理事之所,其余的宫殿都下旨封闭了起来。
    而宫中太监宫女也基本上被遣散完毕,但是由于一些太监和宫女在这个时候,根本无处可去,于是在卢象升的建议之下,肖天健只得暂时留下了这些太监宫女,在宫中负责照料这座紫禁城,今后再抽时间考虑他们的安排之事。
    看着刘耀本呈上来的查抄内帑的清单,肖天健不由得叹息了一声,直到看罢了这份清单之后,历史上有关崇祯内帑银数量问题,才算是被肖天健彻底搞清楚了。
    虽然肖天健比起历史上李自成入京早了近三年时间,崇祯的内帑消耗没有历史上多,可是在盘点之后肖天健还是发现,崇祯却是不能算是一个吝啬的皇帝,在他的内帑之中,刘耀本率人仅仅抄出了八十万两白银和十七万两黄金,比起后世有人所说,他的内帑之中存银超过三千万两,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比起有人说的仅有十几万两,也要多出一些,对于崇祯这个皇帝来说,这点存货,真算不上太多!毕竟他省着用,还是想要多坚持一段时间,可惜的是他这么省着用,最后剩下的这点黄白之物,还是便宜给了肖天健。
    “圣上!这大明皇帝历代搜刮民脂民膏,三百年下来,居然就私藏了这么点银子,真是……会不会这崇祯死前把金银财宝转移了呢?”刘耀本很有点接受不了,偌大的内帑库房之中,居然只查抄出来了这么点金银,于是对肖天健说道。
    肖天健摇头道“应该不会,不管怎么说,崇祯为了他的国家,还是尽力了,这么多年消耗下来,他祖上给他留下的那些巨额内帑银也基本上已经被他消耗的差不多了,有人说他内帑之中有千万两白银,其实只不过是臆想罢了!崇祯应该不会转移他的内帑银,这些金银基本上可以说是他最后剩下的全部了!”
    李信也有点懊恼,虽然他身为军方人士,但是也知道现如今大中国新立不久,而且眼下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拿下来,今后还有相当长时间,要不断的用兵,现在大中军已经有了几十万的兵马,每个月下来,单单是军饷,就是天文数字,再加上要为兵将装备各种器甲军帐,还有大批的弹药以及各种数都数不清的物资,更是对于新建的大中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国内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之后,早已是民生凋敝,肖天健建国之后,便要收拾河山,今后是百废待兴,处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本来这次北上,他们都想打下大明京师之后,起获出一大笔银子,起码可以缓解一下财政方面的压力,可是没成想折腾下来,却只在皇宫的内帑库中,起获了这么点金银,这些银子,连他们这段时间北伐的军费都不够,如何还能满足他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军费所需呀!更不用说拿来重整河山了!所以李信得知了之后,颇有点泄气。
    肖天健放下了这份清单之后,淡然一笑对诸将问道“是不是得知崇祯仅剩下了这么点家底,有点泄气了?”
    众将也不藏着掖着,连连点头称是,刁正更是大骂崇祯是个笨蛋,大明积累下来的那么巨大的财富被他折腾光了,居然也没有能把建奴给怎么样!
    但是这个时候卢象升面色不善的走入了武英殿之中,给肖天健见礼之后,立即将一份名单呈交给了肖天健。
    肖天健扫了一眼之后,脸色顿时便沉了下来,接着看下去将整个名单看罢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了起来,猛的一拍大案,怒道“这可是全部?”
    卢象升点点头道“正是!这是刚刚由各个宪兵大队统计上来的名单,入城之后违反军纪之人,全部统计上来了!总共是五百七十二人,现已经都看押了起来!”
    众将一听,便知道不好,卢象升入京之后,便被肖天健下旨率领宪兵队维持京师军纪,卢象升是什么人?宪兵又是干什么的?他们当然都清楚的很,这帮人各个都是铁面无私之人,对于军纪非常重视,今天递交上来的这份名单,不用说肯定是这几天抓的那些违纪兵将的名单,这一下有他们好看的了!于是一个个马上都耷拉下了脑袋。
    肖天健冷着脸拿着这份名单开口念道“入京之后,各部发生抢劫民财四十二起,强j民女三十七起,另外夹私偷藏缴获财物之人二百三十六人!好呀!哼哼!干的真是不错!一个比一个干的起劲!平日里朕一再强调军纪!可是你们就是这么替朕带兵的吗?难不成我大中军养的都是一些匪兵不成?
    第一镇违纪兵将一百七十八人,第二镇违纪兵将二百一十三人,近卫第二师违纪兵将七十九人,还有第四镇违纪兵将……
    哼哼!干的不错呀!“
    听着肖天健的冷笑和他念出的这些数字,诸将的脸色也都跟着黑了下来,因为他们很清楚,肖天健在这次入京之前,已经下旨严令各军诸将,要严格约束部下,入京之后不得胡来,这一点他们也深以为然,毕竟这里是大明的政治中心,城中拥有近百万的民众,大中军现在不是刚开始起事的时候了,要靠着抢劫过活,即便是最初刑天军攻城略地的时候,也是对于抄没何种人家有着严格的要求的,缴获充公这是必须的事情,更何况为了稳定北方,这一次他们北上,已经尽可能的不再胡来,军纪要求更是严格了许多。
    对于这次入京,肖天健事前说的明白,具体抄没谁家,会在控制住京师之后,统一进行安排,可是他们手下一些人还是忍不住干出了这么多违纪之事,一下子就抓了五百多人,这如何能不让肖天健愤怒?
    于是诸将不敢怠慢,立即纷纷请罪,但是肖天健却怒气未消,指着他们喝问道“虽说朕给兵将们发的军饷不算太多,但是比起大明来说,朕可曾克扣过你们任何人的军饷了吗?即便是偶有拖延,但是很快也给予了补发,从未拖欠军饷有三个月之上的!可是你们手下都干了什么?
    我们起兵造大明朝廷的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中饱私囊?只是为了满足咱们的私欲吗?不管你们最初跟着我造反是为了什么,但是这么多年来,朕都对你们说的清楚,咱们造反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是为了重振我们大汉民族!
    而你们那些手下想的什么?你们带出这样的兵,实在是让朕心寒!该怎么办,你们自己下去考虑吧!此事朕就让你们自行处置好了!“
    诸将各个脸上无光,一个个在心中是破口大骂,他们没人敢骂肖天健,却把那些丢光了他们人的手下给骂的是狗血喷头,虽然这会儿肖天健让他们自行处置,但是他们何敢徇私舞弊呀!
    所以诸将赶紧表示,定会从重处置,绝不姑息!肖天健这才暂时放下了这件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怎么搂钱
    转而众人又商议起了有关财政方面的事情,李信禀报肖天健,说他们已经查抄了户部的府库,但是打开府库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大明府库之中,早已是干净的可以跑老鼠了,偌大的府库之中,大中军紧着搜罗了一番之后,也仅在户部银库之中找出了不到一万两银子,这点银子哪怕是仅用于赈济城中饥民,都是杯水车薪,所以即便是加上从内帑之中查抄出来的几十万两白银,也远不够用,所以李信为此感到颇为头疼。
    听罢了李信的诉苦之后,肖天健这次却并没有感到太过懊恼,说起来大军入城之后,李信第一时间便安排兵马直扑向了户部的府库,可是他早已知道,大明户部的府库之中,根本就不会有多少存银,恐怕连当初南京户部里面的存银数量都比不上,虽然仅剩下了不足万两白银,但是他也并未太过失望。
    毕竟他可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虽然当初入京之前并不太清楚崇祯的内帑银会有多少,但是他却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李自成入京的时候,通过对城内官民拷问逼取财物,硬是短短一个月时间,便从北京城中的官民手中逼取出了七千万两白银,另外还有不知道多少的黄金以及数不清的贵重文玩。
    所以眼下虽然已经查抄的皇宫内帑和户部府库没有多少银子,但是他知道京城之中却还是藏了大量的财富的。
    特别是在京师之中的那些为官不仁的官吏家中还有大批大明勋戚的家中,都藏有大量的银子,这些人的这些家财,可谓是各个都是这么多年来,从民间搜刮出来的民脂民膏,别说李自成盯上了这帮蛀虫,即便是换成肖天健,也压根没有想过就放过这些混帐东西。
    不过和李自成入京时候不同的是,现如今肖天健在入京之前,已经先行在山海关解决掉了建奴入关的这个大麻烦,所以现在控制京师之后,也?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