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这一次他做出的选择,是他这一生一来,最明智最英明的选择。
    同时吴襄对于肖天健这个大中皇帝佩服的也可以说是五体投地,在他眼中,虽然肖天健这个大中皇帝,似乎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是现在肖天健这个皇帝,确确实实是个皇帝,他能御驾亲征率兵从南京城一直杀到山海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算是极其难能可贵了,绝对算是一个标准的马上皇帝了,可是没想到今天大中军出关与建奴决战,肖天健贵为一国之主,居然没有留在山海关之中调兵遣将坐观麾下兵马出关大战,而是断然亲自出马,率兵杀出了关外。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人肯定会说,肖天健这么做是不明智的,以他的身份以身犯险,一旦遇上了什么不测的话,那么对于麾下的兵马和他的大中朝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但是这种事情也是几说几讲的事情,在山海关这边的将士们来看,肖天健这种做法却并无什么不妥之处,虽然他们也曾经力劝肖天健不必出关,但是在被肖天健断然回绝之后,谁都可以看出来,肖天健这么做,对于大中军的士气提振,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便让任何一个大中军的兵卒想想看,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这样的战场上,居然会跟着他们一起出战,站在他们之中,谁不感动?谁还会惜命不前?仅从这一点上,吴襄便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勇气,在大明王朝建立至今,除了开国的皇帝朱重八之外,恐怕也只有当初抢了自己侄子建文皇帝皇位的燕王朱棣,才亲自提刀上阵过,从此再无一个皇帝干过这样的事情了吧!何况即便是朱重八和朱棣在内,登基称皇之后,也再无亲自提刀上阵过了吧!可是肖天健这个皇帝,还真是异类的很,现在都到了这种地位,可是他却还是毅然决然的带兵出战,想想看麾下的那些将士,如果不为此卖命的话,那还真是奇怪了。
    就在吴襄站在山海关城楼上看着肖天健亲率大军出关的时候,远处的建奴大军所有人也都在紧张的朝着山海关方向观望着。
    就连建奴皇帝皇太极,这个时候也同样骑上了一头膘肥体壮的战马(这厮三百多斤的体重,不骑这样的战马,估计也撑不住他!),远远的在建奴大军之后,看着山海关大中军出关的这一幕。
    当远远看到代表着大中皇帝的那面大中朝的龙旗出现在关外的时候,连皇太极不由得也对肖天健这个仇敌的勇气感到钦佩。
    在这一点上,他认为肖天健这个大中皇帝和他这个大清皇帝还是有一拼的,最起码他这个大中皇帝没有躲在山海关之中观战,遇上这样的对手,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对方,但是他可以确认的是,今天他遇上了此生以来最强劲的对手了。
    特别是看着鱼贯而出的大中军,如臂使指一般的在关外迅速的结阵,几乎是以让他们眼花缭乱的速度,完成了在关下的集结,这让皇太极更是心悸不已,他也是自幼便跟着他爹野猪皮出征的,而且经历过无数大仗,见过无数的明军和蒙古人还有朝鲜的兵马,但是从来没有一支军队,能像眼前这大中军一般,显得如此士气昂扬而且训练有素,即便是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他们建州儿郎,也无法做到像大中军这样如臂使指一般,以这么快的速度,便完成了出关集结的动作。
    原本他定策之后,还想过趁着大中军出关尚未完成集结,处于混乱的时候,令麾下最强劲的骑兵去冲击一下大中军,先杀他们一个下马威再说,但是当看到大中军如此有序的出关,并且相互配合的天衣无缝的完成了这次集结之后,他的心一下沉到了谷底之中,现在他知道为什么多尔衮在这支大中军面前,屡战屡败,屡战屡挫了,任谁碰上这样强劲的对手,恐怕都没法在大中军面前,讨得多少便宜,而且他也明白了肖天健为何能一口便将他派出关内的阿巴泰和豪格所部给吞没了,以大中军今天展示给他的这种实力,仅以阿巴泰和豪格拼凑起来的那些各族兵马,根本无法和大中军相抗,他们的失败也是正常的。
    所以皇太极在看到大中军出关集结的动作之后,当即便打消了派麾下的骑兵人马突袭大中军的想法,断然回绝了麾下代善等诸将的请战,令其稍安勿躁,就等大中军出关,然后堂堂正正的直面大中军,和大中军来一场公平的对决。
    随着皇太极的命令一道道的传下去之后,建奴这边的兵马也随即开始被调动了起来,一支支建奴军随着令旗的摆动,还有传令兵的传令之声,纷纷也开始结阵。
    皇太极这一次布阵,将怀顺王耿仲明、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这三顺王麾下的乌真超哈营全部排布在了建奴大军阵前,其后鳞次布置的则是蒙古诸旗的兵马,而他们满洲八旗的兵马则被放在了最后。
    皇太极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心可诛到了极点,他这一战虽然有心取胜,但是皇太极对于获胜的把握并不大,而他主要的目的,便是趁着这一战大批消耗掉这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实力,即便是这一仗他们打不赢,损失的也是这些汉人和蒙古人,他们满洲的旗人却还可以保存实力,即便是撤回到辽东,他们满州女真还可以称王称霸,牢牢的控制关外的局势。
    皇太极的这种险恶居心可以说是昭然若揭,所有人都看的是明明白白,但是那些汉军兵将和蒙古旗兵们却对他的这种安排毫无一点办法,只能依令行事,否则的话他们很清楚,他们没有死在大中军手中,现在就回立即被皇太极给以不尊号令为由,先拖下去给干掉了。
    于是两军就此开始在山海关之外相互拉开了架势,并且随着两军中军的号角声以及战鼓声响起之后,双方都开始缓缓的朝着对方逼近。
    乌真超哈在满语之中的意思便是重军的意思,建奴起兵之后,之前一直是以骑兵为主,步军为辅,装备也基本上都是以弓弩刀枪之类的冷兵器为主,火器极少,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叛投,对于建奴来说,却使得他们获得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炮技术以及熟悉操作训练火炮火枪之类火器的汉人兵将,这对于建奴获得更强的攻坚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初三顺王叛投建奴之前,都是毛文龙的手下,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冤杀之后,毛文龙辛辛苦苦一手打造出来的东江军随即也四分五裂,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毛文龙的旧部,便投奔了当时的莱芜巡抚孙元化。
    孙元化这个人其实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他不但是大明的一个文人,而且是文人之中的异类,他和徐光启一样,除了熟知国学之外,还都深谙西学,在几何、代数方面颇有建树,而且他们都精通火炮和火铳技术以及这些火器的应用,还信奉西方的天主教,力主在军中推广火炮和各种火器,以此来加强明军的战斗力,防备关外的建奴大军。
    所以当孙元化当了莱芜巡抚之后,便加强练兵,大批铸造火炮,打造各种火器,其中以鸟铳为主的火器成为了他麾下明军装备的主要武器,而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归于他麾下之后,他们的部曲都大批量装备了各种火炮、鸟铳等火器,并且不断的加以操练,可以说是当时明军之中,火器装备数量最多的兵马,也是战斗力极强的兵马。
    可惜的是孙元化控兵能力不怎么样,只知道督造火器,加紧练兵,却对于这些麾下的大将疏于防范,后来仅仅是因为补给的问题还有他们山东军和辽东军之间的矛盾,孔有德率部造反,最终虽然他们抓住了孙元化,但是念在孙元化对他们不错的份上,并未杀掉孙元化,还放走了孙元化,但是孙元化最终却被崇祯给下旨砍了脑袋,使得这个明末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就这么含冤而死。
    后来虽然在朝廷调集兵马的围剿之下,克复了莱州登州等地,但是三顺王却最终带着残部,还裹挟了不少当时在登州和莱州铸炮的明朝工匠叛投了建奴,使得建奴从此之后拥有了这个时代当时最好的铸炮技术,大大增强了建奴的实力。
    对于孔、耿、尚三人的叛降,皇太极相当重视,而且可以说是喜出望外,当即封他们为王,还以他们的旧部还有俘获的明军兵将交还给他们,令他们组建起了乌真超哈营,也就是重兵的意思,这也是汉军旗的最早的前身。
    第九十四章 以汉制汉
    特别是在多尔衮率兵南下,撞上当时还称作刑天军的肖天健所部之后,被刑天军的火器打的无力招架,等多尔衮率兵返回关外之后,建奴更加重视起了这些汉军兵将,两三年来不但建立起了汉八旗,而且还大大的充实了这些汉军旗的兵力,同时大力铸造火炮、打造各种火器装备汉军,使得汉八旗的实力远超过原来历史上汉八旗入关之前的实力,在这次皇太极下决心南下入关的时候,汉八旗的兵力已经和满洲八旗的兵力几乎相当,而且装备了大量的火器。
    以建奴奴酋们的想法,一旦他们对上火器犀利的刑天军的时候,便以同样大批装备火器的这些汉八旗的汉军,以“同样”的战法,来对付刑天军,然后再加上他们强大的建奴骑兵和蒙古骑兵,想必就不用再害怕遇上刑天军了。
    但是这段时间在山海关的战事情况,却让建奴奴酋们有点大失所望,本以为在大批汉军的助战之下,多尔衮应该可以利用这些装备了大量火器的汉军,轻松攻克山海关,但是结果却很让他们失望,先期派给多尔衮的那些汉军,火器还是无法压制住提前控制住山海关的大中军,反倒在大中军大将们的率领下,大中军不但死死的挡住了建奴军的进攻,而且还在山海关连连重挫数次建奴的汉军,甚至于还干掉了汉八旗一个固山两个梅勒章京,杀伤汉八旗的汉军数千人之多,生生打残了两三个汉军旗。
    而还有部分汉军跟着阿巴泰和豪格从密云入关,但是带兵的石廷柱等汉军这个时候,估计也是凶多吉少,总之汉军旗这个时候,能拿得出手的也仅剩下了两万余人,而这些汉军则多是三顺王麾下的乌真超哈营的汉军了。
    此战之前,皇太极亲自召见了三顺王,对其好一通威逼利诱,命他们这一次领兵,正面和大中军来一场火器的对决,让大中军也品尝品尝他们火器的厉害。
    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这个时候嘴里面是一阵阵的发苦,心中更是叫苦不迭,虽说他们麾下装备了不少的大炮和火铳,但是他们也都听了从山海关溃败下来的那些汉军对于大中军的描述。
    从他们所知,大中军的火铳十分犀利,大中军的火铳不但射程比起他们手中的鸟铳更远,而且弹丸也更重,威力也更大,七十步可以破重甲,百步之外可以要了披着轻甲的兵将的性命,甚至于在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上,还有相当的杀伤力,可以打死未着甲之人,这样的火铳,已经不是他们手中这些粗制劣造的鸟铳可以相抗的了。
    而且大中军的大炮也非常厉害,不管是轻炮还是重炮,多是犀利的红夷大炮,而且操作方便,射速极快,那些攻打山海关的汉军,在大中军面前只有吃瘪的份,几乎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三顺王有心不打,但是这事儿也由不得他们,而且皇太极还安慰他们,说什么两军相遇勇者胜,之所以前面的汉军会吃亏很大,主要是因为大中军依托着坚固的长城以及关墙,所以才能打败那些汉军,现如今大中军既然出关,两军列阵对射的话,大中军便毫无优势可言,只要三顺王率领麾下的乌真超哈营,打乱对面的大中军的队阵,那么不管他们损失多少人马,今后皇太极都保证给他们补齐,而且还会重赏他们,剩下的突击大中军的事情,就有他们满洲兵和蒙古骑兵来做。
    于是三顺王虽然不情不愿,但是却不敢说不行,而且一个个还表现的相当勇猛,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问题,一定会打败大中军云云!然后各自惴惴不安的率领麾下的乌真超哈营,开始在战场上布阵。
    其实自从上一次多尔衮率部返回关外之后,三顺王和汉八旗的那些将领们,便都想方设法了解了刑天军的作战方式,其中一些作战方式在他们看来,并不算出奇,三段射对于他们来说,不算是新鲜事,这种开火方式,他们以前也知道,在他们还是明军的时候,在莱芜巡抚孙元化的教谕之下,他们便知道三段击的操作方式,只是那个时候不常使用罢了。
    这两年他们这些乌真超哈营也搜罗来了不少的鸟铳、三眼铳装备到了军中,并且效仿大中军简化了军中兵种,以火铳手为骨干,长枪兵和刀牌手为辅,构架起了现如今的乌真超哈营,并且按照和大中军交手过的那些建奴兵将所描述的那样,比葫芦画瓢的也学着搞出了方阵战法。
    去年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在盛京城外,按照皇太极的圣旨,关外的建奴诸军还组织了一次演练,也算是一种演习,不但试放了各种大炮,而且还像模像样的在野外结出了方阵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演练。
    皇太极当时还亲自到盛京城外观摩了那次演练,包括多尔衮、多铎等曾经和大中军交过手的许多建奴军将也参与了那次的演练,看罢了三顺王和诸汉八旗的汉军演练了火器齐射之后,连多尔衮在内的许多建奴将领,都认为他们的汉军乌真超哈营已经很接近刑天军的战法了。
    皇太极亲眼观看了这些汉军的火铳齐射战法之后,也深为这种壮观激烈的战法感到心悸不已,暗道难怪当初多尔衮、岳托他们入关碰上刑天军会吃那样大的亏,如果换成他带兵去冲着乌真超哈营的大阵的时候,估计也会被打的损失惨重,甚至于可能会被击溃。
    皇太极一方面是高兴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他对这些汉人军将的忌惮之心,所以这两年来,虽然皇太极极力扩张汉军实力,但是却也加强了对这些汉人军将的控制,一边强力压制他们,一边施以恩惠加强对他们的笼络,同时还在汉军之中编入了一批女真兵,名义上是增强各支汉军的实力,其实实质上这些被编入到汉军之中的鞑子兵,却是负责监督这些汉人兵将,并且在战时督战之用。
    所以现在各个乌真超哈营之中,并不是都是汉人兵将,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蒙古人和女真族人,名义上这些乌真超哈营是那些汉人军将执掌,但是实质上一旦这些汉人军将们实权并不大,还要听他们麾下的那些女真族人和蒙古人的命令,所以由不得这些汉人军将们不听他们建奴的指挥,在战场上有的时候打的很惨烈,也不敢反水倒戈抑或是擅自逃走。
    要不然的话,刘之源、李率泰、马光辉这几个固山、梅勒章京也不至于在山海关下拼掉了性命。
    对于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这三王来说,情况也一样,他们即便是再怎么不乐意,也不敢不听皇太极的吩咐,只能拍胸脯表现的十分忠心耿耿,保证一定要打败大中军,可是实质上他们三人这次出战的时候,心中各个都没底,不知道这一次他们会不会也重蹈刘之源那些汉人军将的覆辙,心中惴惴不安的领兵在军前开始列阵。
    两军在各自中军号令之下,都开始朝着对方迎面而去,而山海关之外一边是海,一边是山的地形,也决定了这场仗不可能用大纵深大迂回的方式来进行,两军加在一起快近二十万的兵马,几乎将山海关外十几里方圆的平地给挤了个水泄不通,不管是谁,都只能用这种近乎于野蛮的方式,直面对方,并且靠着他们的武力,将对方打垮为止。
    这种打法,显然是肖天健最想要的,但是对于皇太极来说,又何尝不是他想要的呢?
    当肖天健领兵出关列阵之后,肖天健便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朝着建奴军方向望去,这个时候有人从城中推出了一辆改进型的望杆车,随着肖天健的中军停扎下来,迅速的在兵将的操作下,一根高达数丈的高杆被树立了起来,在高杆上面还有一个吊斗,里面坐着一个手持千里眼的了望手,开始在上面观望起了对面建奴军的阵型。
    这种望杆车在这样的大规模会战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器械,大中军之中自然少不了这东西,登高望远再加上大中军秘密武器单筒望远镜,使得大中军在战场上的观察力可以远超过他们的对手许多。
    所以上面的那个了望手很快便将建奴军的布阵情况通报给了望杆车下面的参谋,而参谋人员则立即又转告给了居中指挥的肖天健和李信等人。
    当听罢了了望手报下来的敌军布阵情况之后,肖天健和李信又各自都通过千里眼朝远处建奴军的大阵看了一番,然后一起放下了千里眼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不禁有点感觉好笑,他们当看到建奴军排布出这么一个效仿他们的步兵阵列之后,先是有点惊讶,接着仔细观看了一番之后,又觉得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首先他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建奴这次派出的汉军旗的汉军们排布出的这种步军阵型却是跟他们大中军的步兵大阵有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对方模仿的很像,军中也是刀牌手、火铳手、长枪手林立,颇有点大中军翻版的架势。
    但是仔细看过之后,却让肖天健和李信他们都有点感觉着建奴一方搞出的这种阵型,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第九十五章 山海关之役1
    虽说建奴这次派出的乌真超哈营确实装备了大量的火铳,火铳手的数量接近甚至超出了他们兵力的一半以上,可以说照猫画虎倒是有点意思,可是他们却发现对手的火铳手之中还有大批汉兵手持的是早已被他们淘汰掉的三眼铳。
    三眼铳虽然一次可以连续发射三颗弹丸,一起开火的时候弹丸密度比单发的火枪要高,但是这玩意射程实在是可怜,有效破甲的射程不超过三十步,而且只能进行大致瞄准,根本无法做到精确瞄准,战场上开火的时候也是依靠的数量优势,才能有可能命中敌人,但是射程上的劣势让它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和大中军对战。
    至于鸟铳就不必说了,在这个时代尚属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是和大中军眼下大批量装备的大口径燧发枪相比,射程上大概有一拼,但是威力上却差了很远,更何况大中军的火枪早在很多年前,就采用了可以抵肩瞄准射击的枪托设计,使得大中军从最早的鸟铳开始,便拥有了超出明军那种制式鸟铳更高的命中精度,再加上燧发装置的使用,使得大中军现在已经彻底淘汰掉了军中的鸟铳,彻底的让火铳手甩掉了火绳的累赘,使得大中军的火力变得更加强悍。
    可是今天他们没想到建奴居然也邯郸学步,效仿他们将建奴的汉军搞成了这样的战术,想要以大中军的战法,来克制大中军,真是想要让人笑掉大牙,如果两军对战,大中军输给了他们这些乌真超哈营的话,那么今后大中军就不用再混下去了,大家都散伙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洗洗睡了!
    所以当看到对面建奴用这种战术迎击他们大中军的时候,不单单是肖天健笑了,军中上下不少兵将都不由得露出了满脸不屑的笑容,非但士气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反倒是使得大中军的士气更加大振了起来。
    “娘的!建奴鞑子居然想学咱们!用咱们的办法来对付咱们!奶奶的,今天要是不打的他们满地找牙的话,老子这姓就改姓骡子的骡好了!”在中军前面列阵的近卫第一军的罗立当场便笑骂了起来。
    这一次肖天健领兵出战,作为大中军的主力,罗立愣是从刘耀本手中抢过了前锋的差事,率领本部兵将在大军最中央的前面列阵,所以对上建奴三顺王的乌真超哈营的也正是他麾下的兵马。
    而阎重喜麾下的第一镇的步军和刁正麾下的第二镇的步军则在大中军大阵左翼列阵,而王承平及各军的骑兵则暂时由王承平统领,在大中军步军后面列阵,靠海方向则是刘耀本的近卫第二军的兵将,三支步军以品字形列阵,直面建奴大军,构架起了大中军的主阵,使得大中军的阵型看上去十分稳固。
    可是大中军的这种布阵方式落在建奴一方,却让建奴那些奴酋们感觉到大中军的阵线拉的太开了一些,以至于使得大中军的阵线横排只有几十人的厚度,显得有些单薄,这让所有建奴都看到了一丝希望,觉得大中军的皇帝肖天健今天实在是嚣张过头了,在这样的决战之中,居然排布出这样单薄的阵列,以他们建奴大军的野战能力,完全可以轻松的突破大中军的阵线,所以像代善、济尔哈朗、阿山等没有和大中军交手过的奴酋们,纷纷都露出了一丝喜色。
    但是像多尔衮、多铎、杜度这些曾经和大中军交手过的奴酋们,却没有敢小觑大中军的这种布阵方式,一个个面色依旧十分凝重,远远的在大阵后面观望着前面的情况,多尔衮张了几张嘴,最后也没有发话提醒皇太极。
    现如今多尔衮自知因为接连进攻山海关不克,还招致他们建奴损兵折将之后,他的地位在大清之中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现在皇太极没有当即收拾他和多铎他们三兄弟,但是不代表这次回去之后皇太极不会收拾他们三兄弟,所以眼下他根本不想多给皇太极再说什么了,反正该说的他早就说过了,现如今他也看出来,皇太极其实也并非就是想要通过这一战,彻底打垮对面的大中军,皇太极更多的是想要消耗掉那些汉军和蒙古人,所以这一战他就只需要观战就行了。
    两军在各自战鼓声中都缓缓的朝着对方逼近,双方在布阵之时,便将各自的大炮都展布开来,炮口对准了战场之中。
    随着两军的步军开始进入战场,抵近敌方的时候,也就渐渐的开始进入到了敌军的大炮射程之内。
    双方的炮手们都紧张的观望着敌军,不断的计算着敌军的距离,直到感觉着敌军已经进入到他们大炮射程的时候,建奴一方这一次拉来的那十几门重型红夷大炮,在吴守进的指挥之下,终于率先打响了这一场大中与建奴在山海关大对决的第一炮。
    建奴重达两三千斤的这种红夷大炮,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在中国威力最大的火炮了,而建奴这种大杀器的掌握也全拜当初三顺王的叛投,将大明的铸炮工匠带到了辽东所致,皇太极也正是因为他们几个带来的这种大杀器,所以才对他们极为重视,并且大力在关外铸造这种红夷大炮,使得建奴这些年来攻坚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起码在重型火炮方面,全面压制了骑着他们好多年的大明的军队了。
    但是这种红夷大炮铸造起来工艺非常繁复,不但对工匠手艺要求很高不说,从开模到铸造乃至是最后的钻膛,需要很长时间不说,而且废品率很高,所以建奴一方这么多年来,真正铸成的红衣大炮数量并不是很多,这一次建奴南下,可以说把能拉来的红衣大炮基本上都带了出来。
    单单是为了运送和伺候这些红衣大炮,建奴便动用了数千包衣奴和上千匹骡马,来拖拽这些大炮,每一门大炮,几乎都要上百人来照顾,才能将它们运送到这里,参加这次大战。
    可是很不幸它们这次遇上的不是明军,而是比他们更会玩儿大炮的大中军,要知道肖天健从很早就极为重视大炮的应用,他刚刚占领阳城县的之后,便利用高肃这个洋鬼子铸炮师,开始为大中军铸炮。
    这么多年来,在众多刑天军工匠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大中军的铸炮早已实现了各种口径的红夷大炮的铸造,而且在肖天健的“创造”之下,刑天军从很早的时候,便弃用了容易造成气孔以及一炮一范的泥范铸炮法,改用了更加先进的铁范铸炮,使得大中军的火炮铸造,不管是速度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这两年来,更是随着炼钢能力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了尝试着使用钢来铸造更加轻便坚固的钢炮。
    再加上刑天军早已形成了系统的炮兵培训机制,在军中的炮兵之中推广了炮表、粒状黑火药和整装药包,另外肖天健还忙里偷闲,亲自主持“设计”了近似于后世拿破仑大炮的炮架和弹药车,使得大中军的大炮在运输上和布放上,比起建奴眼下的红衣大炮都要便捷许多。
    所以别看大中军的大炮重量和口径没有建奴的红夷大炮大,但是威力和射程上并不比建奴的红夷大炮差到哪儿去,而发射的精度上,就更是远超过了建奴更多了。
    这一次肖天健三路大军北伐,三路大军之中都装备了不少大炮,其中虽然大部分是营属三磅轻炮,但是六磅八磅这两种中型炮的数量三路军加在一起,起码也有一百多门,至于十二磅重型野战炮,这三路大军也装备了不下三十门之多,这也是大中军北伐一路上攻城略地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保证之一。
    现如今建奴虽然火炮实力大增,可是碰上了比他们更会玩儿炮的大中军,建奴可就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虽然建奴的重型红夷大炮看似更威风更重一些,可是他们的这种红衣大炮充其量只能算是攻城炮,根本不适合在野战之中使用。
    而大中军眼下也根本不是造不出更重的二十四磅的重型红夷大炮,而是考虑到这种重型大炮运输起来,在眼下这种靠着人力畜力的运输能力之下,再重一些的大炮运输非常困难,所以才将大炮的生产,暂时限定在了十二磅炮,没有再造更大的重炮,比起建奴那些动辄两三千斤的红衣大炮,大中军最重的十二磅野战炮连带上炮车的重量,也不过只有一千七百斤左右,加上肖天健亲自主持设计的铁质炮架,使得大中军的大炮不论是运输还是布放都比建奴的红衣大炮方便轻松太多,也结实太多。
    可是在大中军尚未开炮之前,倒是建奴这边的吴守进先沉不住气了,眼看着大中军的步兵大阵已经进入到距离他们大炮三里多远的距离的时候,吴守进便耐不住性子,咬牙切齿的猛的一挥手中的腰刀,大吼着下令开炮。
    十余门建奴的红衣大炮随即便被那些乌真超哈营的汉兵炮手点燃,瞬间便发出了地动山摇一般的怒吼,将十几枚二十余斤的实心炮弹打向了正在踏着鼓点缓缓前进的大中军兵阵。
    当看到建奴远方炮阵的闪光以及腾起的硝烟的时候,大中军兵将所有人都心中紧了一下,特别是近来在山海关驻防的第一镇和罗立的第一近卫师的兵将,这段时间也领教过了建奴的红夷大炮的厉害,虽然谈不上害怕,但是紧张还是免不了的,毕竟他们虽然强悍,但是他们毕竟还是人,是人都会害怕,这一点不丢人,这是人的本性。
    作为旧式大炮,炮弹的飞行速度并不是很高,巨大的弹丸飞行的时候,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甚至于可以用肉眼看到炮弹飞行的轨迹,只见得这十几颗建奴的大炮弹呼啸着飞出炮膛之后,一起飞速砸向了战场上大中军的兵阵,不多时便在战场上纷纷落下,扬起了一团团的尘土。
    第九十六章 山海关之役2
    建奴一方当看到听到自己的红夷大炮鸣响之后,立即便精神一震,不少建奴都拔出了腰刀,举到空中嗷嗷怪叫了起来,兴奋的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可惜的是他们的欢呼声有点太早了一点,建奴的这些大炮开火起来,看上去很壮观,但是它们毕竟发射的是实心弹,一些还是石弹,连铁弹都不是,如果拿来轰击敌人的城墙的话,这些红夷大炮无疑是一件大杀器,发射的实心弹会给敌军城墙造成很大的伤害,可是用来野战,打人用,就有点不咋滴了,这也不是建奴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比他们更厉害的大中军也一样,虽说大中军已经批量装备了开花弹,也就是爆炸榴弹,但是这个时代的大炮,注定还是要以实心弹为主要的弹种,战场上威力远不如后世的大炮那么厉害。
    所以这十几颗看似很厉害的炮弹落下之后,先不说它们的威力如何,单说它们的精度,就让所有人有点鄙视,这些建奴的乌真超哈汉兵炮手,显然还没有彻底掌握炮表化,再加上他们使用的是散装火药,装药量不易控制,三里多地之外,想要精准的命中大中军的阵列,显然有点难为他们了。
    所以这十几颗炮弹,大部分打的太近,不是落在了两军阵前,就是打的太远落在了大中军阵列后面,都落在了空地上,甚至于有一颗炮弹干脆飞的太近,没有打在大中军的队列之中,反倒是落在了正在缓缓前行的建奴军乌真超哈营的阵列之中,炮弹所过之处,立即撕碎了好几个建奴的汉兵,引得了建奴乌真超哈营一片马蚤动。
    只有三四颗炮弹,算是比较准确的落在了大中军的队阵之中,抑或是队阵前面,然后沉重的炮弹在地面上弹起,蹦跳着冲入到大中军阵列之中,沿途一下撕碎了大中军一二十个兵卒的身体,扬起了一片血雾,炮弹所过之处更是残肢乱飞,让大中军承受了此战的第一波损失。
    不过对于大中军来说,这样的打击根本没有能动摇他们的队阵,几乎是每个兵将,都漠然处之,好像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炮弹一般,即便是有袍泽就在他们身边被炮弹撕碎,他们也没有停下来,而是一个个咬紧牙关,继续带着一脸的冷漠,按部就班的踏着行军鼓的鼓点声,保持着整齐的队形,继续朝前行进,被炮弹在队列中打出的缺口,在军官们的喝令声中,也迅速的被弥合了起来,立即便恢复了队阵的工整。
    皇太极正在观看者前方的战事情况,看到这样的炮击效果,显然有点不太满意,冷哼了一声之后,立即有人飞身冲向了吴守进所在的炮阵位置,劈头盖脸的便对吴守进大骂了起来。
    吴守进满脸拉出了黑线,这样的炮击效果,他也觉得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作为汉将,他其实也比较精通用炮,知道这种距离下,炮击的准确度很是一般,但是这会儿毕竟是皇太极也在观战,他觉得无法交代,特别是那一颗打在自己人阵中的炮弹,更是让他颜面大失,于是吴守进立即下令,将打出那颗炮弹的大炮的那个负责瞄准的炮手给拖出来一刀砍掉了脑袋,大声喝骂着麾下的那些汉兵炮手们,令其马上调整炮口,赶紧继续装填炮弹,准备再一次发射。
    看着建奴先发炮轰击之后,大中军重炮营的炮兵们也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了一脸的怒色,有人立即对黄生强这个炮爷请命也发炮还击建奴军。
    但是黄生强一脸严肃的回绝了部下的要求,呵斥他们道“少他娘的废话,十二磅炮有效射程八百步,虽然最远可以打到敌军阵中,但是威力已然不足!能起什么作用?少他娘的让咱们丢人现眼,不进入有效射程之内,谁他娘的都不许发炮!否则的话老子踢烂他的屁股!去把咱们的看家宝贝抬出来,一会儿让建奴鞑子尝尝咱们的厉害!”
    炮兵的各炮炮长们听闻之后,一个个呲牙咧嘴的带着一脸的阴笑立即纷纷下去开始安排,有炮手立即去炮阵后面抬上来了一箱箱炮弹,打开之后放在了大炮旁边。
    建奴的大炮确实嚣张了一番,第一轮炮击效果严重欠佳,被吴守进斩了一个炮手之后,剩下的炮手们一个个更加紧张,小心翼翼的通过照门仔细瞄准,并且用垫木调整着炮口,一通忙活了之后,终于开始了第二轮炮击。
    这一次建奴的大炮打的准确了许多,十几门重炮吼叫起来之后,有过半的实心炮弹落在了大中军兵阵前面,然后借助地面弹起继续朝前疾飞,纷纷一头撞入到了大中军的阵列之中。
    这么重的炮弹对于人来说,是根本无法抗拒的,不管你穿了多么优良的甲胄,只要重炮便只有一个死字。
    炮弹在大中军的兵阵之中扬起一片片血雾,开出了一条条的血胡同,一颗炮弹划过一个兵卒的腿部,立即便从膝盖处削断了他小腿,并且继续去势不减的飞过去,在地上弹跳了一下之后,便又拦腰将一个火铳手撕成两段,使得场面极为血腥,直至这颗炮弹在击中最后一个兵卒的胸膛,并且将他的整个胸腔都全部砸的凹陷下去,胸甲也深深的嵌入到了他的胸膛之中,这颗炮弹才彻底停止了下来,这一炮建奴便打死打伤了大中军起码五六个兵卒,即便是大中军兵将训练严苛,当看到这样惨烈的场景的时候,还是有人因为过度的紧张呕吐了出来。
    可是虽然个别兵卒低头呕吐,但是却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