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忍饥挨饿弹尽矢绝。
    而最后是刑天军杀入战场,救下了卢象升和他麾下部分兵将,并且在巨鹿大败建奴军,斩敌超过两千之众,获得了大捷。
    但是传言卢象升在被刑天军救出之际,便因为力战之下身负重伤不治而亡,眼下其遗体被刑天军带走,暂不知所踪。
    杨庭麟是在巨鹿之战之后从高起潜营中赶到战场上的,他看到的则是满地鞑子兵还有卢象升麾下官兵们的尸体,许多鞑子兵的人头已经被人斩去不知所踪,他在当地碰上了一个溃围逃脱性命的官兵,才了解了战场发生的事情。
    杨庭麟一怒之下直接将所听闻和所看到的事情写成了奏疏派人送到了京师,弹劾高起潜,为卢象升以及众多战死的官兵鸣冤。
    可是崇祯却并不相信杨庭麟的话,因为高起潜乃是他身边最受信任的宦官,如果不是他信任高起潜的话,也不至于让高起潜当这个总监军,让高起潜分了卢象升的兵权。
    现在倒好,各方说的都是一套,卢象升现在生死不明却是事实,而且从各方传来的消息上来看,刑天军都在这一战之中起到了作用,高起潜说刑天军牵制了他,使得他无法救援卢象升,这一点他宁可选择听信高起潜的话,也不愿听信杨庭麟的话,不过到底刑天军在巨鹿先出现了没有,他们和建奴军打了没有,眼下却谁也都说不清楚。
    为此崇祯招来杨嗣昌,将这些奏疏给杨嗣昌看,杨嗣昌当即便说高起潜说的有理,以刑天军一支贼军,怎么可能打得过建奴军呢?而且什么阵斩建奴两千余人,这根本就不足信,所以高起潜的话应该不假。
    对于杨嗣昌这么说,崇祯深以为然,虽然他也知道刑天军很厉害,在中原几乎没有官军能对付得了他们,可是他更多的还是相信,建奴才是这世上最厉害的兵马,刑天军绝不可能打得败建奴军的,所以什么刑天军对卢象升施以援手,应该不会是真的。
    那么这么一来几方的说法汇集在一起,都指向了一件事上,就是卢象升不知道跑哪儿了,而且都说卢象升和刑天军有勾结,那么卢象升肯定就和刑天军有勾结了!
    在这一点上,杨嗣昌还列举了卢象升几条罪状,说卢象升这两年在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便不肯卖力对晋南的刑天贼进行剿抚,这一点很是可疑,另外卢象升现在下落不明,很可能是他已经弃兵而逃,跑去投靠了刑天军了。
    崇祯听罢之后又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拍案大怒,要派人去找卢象升,并且要刑部发海捕文书,追捕卢象升,同时令东厂侦事(锦衣卫)查探卢象升的下落,另外令兵部派人前往巨鹿县去查看战场,定要找到卢象升。
    有杨嗣昌和高起潜这样的人在,也难怪崇祯糊涂,手下尽是一些城狐社鼠、颠倒黑白的东西,他想当个明白人也难,更加上杨嗣昌在朝中眼下最为受宠,朝中多为杨嗣昌的帮凶,许多事情根本崇祯就听不到真实的情况,所以崇祯稀里糊涂的便定了卢象升败逃和勾结刑天贼的这个罪名,下旨革去卢象升所有的功名和官职,将其贬为庶民,一旦找到他,便立即逮至京城问罪。
    可是崇祯不知道的是此时在京辅以南多地,刑天军发兵救援官军,卢象升力战殉国的消息却早已是传遍了各地,老百姓们自有他们的判断,谁是忠臣谁是j臣,他们心里自有一本帐,所以到处都是对高起潜的一片骂声。
    第四十六章 卑鄙之极
    就在崇祯定了卢象升的罪没两天时间,顺德府便送入京中了另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说刑天军于腊月十四日在内丘县境内,大败了一支建奴军,斩首一千七八百人,并以建奴的人头在内丘县城南官道上,浇上水用冰筑成了一座京观,蔚为壮观,而且战场上到处都遍布建奴的无头尸体,被野狗乌鸦啃噬的是一塌糊涂,同时刑天军还救下了被建奴所掳的七万民众,正在护送这些被建奴掳去的民众朝南行去。
    这个消息不管是崇祯还是杨嗣昌都彻底被震惊了,而且顺德府派往内丘查探的官员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已经查验过了,筑成京观的人头确确实实都是鞑子的人头,并不是靠杀大明百姓割去人头筑成。
    崇祯真的有点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大明拥兵百万,可是建奴叩关而入就如同逛大街一般的方便,这段时间入寇以来,到处传来的都是坏消息,不是这个总兵被杀就是那个总督被杀,却从没有一支官军报来大捷哪怕是小捷的消息,(卢象升和鞑子打的小胜仗,杨嗣昌按下不报,卢象升自己也不报,结果崇祯不知道!)倒是卢象升麾下的兵马被灭了,高起潜那边一个鞑子人头也没送来,陈新甲到任之后,分了卢象升的兵,更是没了消息,带兵在保定府一带转悠,同样也没听说跟鞑子打一仗,可是刑天军北上之后,却在内丘一下干掉了一千多鞑子兵,如果按照正儿八经的计算的话,鞑子损失起码在三千以上。
    而且这还不算先前杨庭麟和巨鹿县报来的消息,如果刑天军果真在巨鹿和建奴军交手,并且确确实实获得大捷的话,那么这一加上内丘的战绩,刑天军自己就干掉了五千以上建奴。
    想到这里崇祯开始怒了,怒骂道“这些督抚大臣还有军将们,天天吃着朝廷俸禄,他们都干什么了?为何刑天贼人都能打得过建奴军,他们十数万大军,却让鞑子可以在京辅肆虐,却不曾有半场大捷传来?”
    杨嗣昌这个时候也真是没话说了,剿匪他剿的一塌糊涂,推荐了个熊文灿吧,不但没把河南的匪给剿了不说,反倒是把整个河南几乎都丢给了刑天军,近十万的官军,在河南战场上被刑天军打的是灰飞湮灭,一个接着一个的大将败在了刑天军手中。
    现在建奴入寇了吧,他这个主兵的前兵部尚书,现在的内阁大臣,先是主和,走露了风声之后主和不成,主战他分了主战派的卢象升的兵权,结果让卢象升兵少将寡之下,被鞑子给灭了,鞑子却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了顺德府境内,同时还分兵杀到了山西,奔着太原府去了,弄得他不得不再次分了卢象升的兵,派王朴回太原救援,现在高起潜带着几万关宁军在顺德府一带转悠,就是不敢和鞑子交手,倒是让刑天军北上,一家伙灭了鞑子几千人。
    这种事情他即便是在巧舌如簧,也有点难以自圆其说了,在内心之中,他其实已经相信了杨庭麟的话,卢象升很可能已经死了,而且高起潜昨日偷偷派人给他送信,也证明了这个消息,说一批卢象升麾下的兵将,投入到了他的营中,全部证实已经见过了卢象升的尸体,卢象升的死,其实他很清楚是因为他和高起潜在暗地里面作梗造成的,现在他已经有点后悔了,如果不是他们处处掣肘卢象升的话,让官兵都给卢象升统带,战事可能也不至于糜烂如此。
    现如今看着暴怒的崇祯,他只有跪下请罪,说是他调度不利,以至于战事如此不好。
    崇祯怒归怒,可是现在对杨嗣昌还是比较信任的,他哪儿知道杨嗣昌和高起潜背后对卢象升做的那些龌龊事呀!看到杨嗣昌主动请罪,倒是有点感动,觉得杨嗣昌这个人还是勇于任事的,是个敢于担当之人,想了一下之后摇摇头道“这件事也不能都怪杨爱卿你,毕竟朕也有错,但是眼下的情况是刑天贼北上,定会惹出很多麻烦,此事你定不要再疏忽了!
    相对于建奴来说,刑天贼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抗击建奴岂用的上他们来?否则的话又将置朕于何地呢?还有那些被他们所掳的百姓,乃是朕的子民,岂能被他们裹挟到贼地之中,成为刑天贼的顺民?你速速派人告诉高起潜,让他务必要截住这些百姓,送其回故地安置!总之不能让刑天贼将他们裹挟而去!另外严令顺德府、广平府、彰德府,给朕处处设卡,务求阻断刑天贼的粮道,不得给贼军提供一粒粮秣供应,否则的话他们便是通贼!朕定严惩不贷!“
    杨嗣昌暗暗的抹了一把汗,连忙跪下谢恩接旨,但是他眼珠一转,便接着对崇祯奏道“启奏圣上,刑天贼悍然北上,定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们和建奴交战,不过也只是惺惺作态罢了!而微臣以为,现在既然刑天贼大军北上,那么河南的贼军兵力便会出现不足,趁此机会,正是收复河南各地的好机会!何不如圣上亲自下旨,令湖广总兵左良玉趁此机会,挥师北上克复中原各地,谅只要左总兵一旦出兵,贼人便不得不还师南下,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再在京辅作乱了!”
    崇祯听罢之后先是一喜,觉得杨嗣昌这个人脑子确实好使,分析的很是有道理,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这么做似乎有点麻烦,毕竟现在刑天军打出的旗号可是要帮着朝廷共御建奴,而且他们实实在在的也已经是出兵北上,跟建奴打了一仗,并且获得了大捷,现如今他们在河南已经主动停止了对周边各地的进攻,摆明了是争取天下人的人心,如果现在朝廷派兵攻打他们控制的地盘的话,就显得有点龌龊了。
    而且崇祯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刑天军将可能会成为和他争夺天下的大敌,而且刑天军的贼酋肖天健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知道收买天下人心,这两个月刑天贼到处宣扬他们要和朝廷共御鞑虏,为此已经有许多士子表示对他们的这种选择支持了,这一点比他们攻城略地还要可怕,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人心倒向敌人,而现在杨嗣昌建议他调兵伐河南,这岂不是授之于那姓肖的贼酋口实吗?
    更何况现在鞑子还正在关内肆虐,现在发兵伐河南,是不是有点那个了点?为此崇祯拧着眉头有点犹豫。
    杨嗣昌是个非常聪明之人,眼珠一转便想明白了崇祯的犹豫,于是立即说道“圣上不可犹豫,要知道刑天贼此次北上就是收买人心之举,如果让他们在北地京辅连败建奴的话,岂不是更让圣上难堪?而现在趁其主力精锐北上,正是克复中原的大好时机,一旦建奴退出关外的话,刑天贼便会返回河南,到时如果想要克复中原,岂不是要耗费更多的兵力了吗?所以圣上现在不可犹豫,要速速决断才是!”
    一想到刑天军坐大中原,崇祯便在心底里面一阵阵的发寒,而刑天军实力现在是越来越强,已经呈现出尾大不掉的状态了,虽然这一两年来朝廷不断加码对其征剿,但是结果却是越剿越多,越剿他们占据的地盘就越大,倒是去对付他们的官军,去一个被他们灭一个,去俩被灭一双,以至于现在某种程度上刑天军和建奴几乎快平分秋色,当官的一提起他们,便会有点不寒而栗,如果真的建奴返回关外之后,再对付刑天军,又不知道要调派多少兵马过去呢!这要耗费多少银钱粮饷呀!想想崇祯便觉得肉疼而且头疼。
    虽说现在发兵伐河南有点龌龊,让他有点觉得脸上无光,可是再想想看这天下是他们朱家的天下,河南本来就是他朱家的河南,他什么时候想拿回来,不是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而刑天贼到底是贼,跟他们又有什么道义可讲呢?灭掉他们现在才是正题,比起脸面来,关键还是能趁此机会削弱这支反军的实力更重要一些。
    于是崇祯也不再犹豫什么了,坐下来开始和杨嗣昌商议如何对付刑天军的事情来,两人很快便议定了一个狠毒的办法,随即一道道的圣旨还有兵部的令谕便飞出了京师,被钦差还有信使带着奔向了各地。
    第四十七章 卢象升的无奈
    在一辆马车之中,满脸憔悴的卢象升怒目圆睁,盯着坐在车里伺候他的李奇,似乎想要将李奇一口吞掉一般,往日的那种儒雅这会儿在他身上早已看不到任何痕迹了,现在的他仿佛像是一头困兽一般,随时都要择人而噬一般。
    李奇跪在他的身边,任其大骂,却始终不说话为自己辩解,只是温言劝卢象升把汤药喝掉,这样会对他的伤口愈合有很大的好处。
    卢象升已经骂了大半天了,这会儿也早就累了,一脸的苦涩道“李奇,我卢某待你不薄,为何你却要陷我于不忠不义呀!这药喝来作甚?倒还不如让我现在就死了的好!也省的再背负这身骂名!”
    直到这个时候,李奇才开口道“老爷!你可还记得几年前小的被您收下时候的事情吗?大人可真的清楚小的的身份吗?”
    卢象升也骂够了,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京师的那刘老推荐你,我才收下的你吗?如若不是这样的话,我岂会留你在身边?早知如此,当初我定不会收留于你!”
    谁知道李奇突然间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微笑“大人恐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刘老介绍我来伺候大人不假,可是大人可知小的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吗?”
    卢象升被李奇这话弄的有些糊涂,于是停止了继续喝骂他,另外他也觉得李奇今天表现有些奇怪,于是不由自主的问道“那么你另外的身份又是什么?”
    李奇苦笑了一下之后摇头道“不提也罢!不过既然李奇跟着大人,那么也就让大人明白的好!不瞒大人,小的另外一个身份乃是东厂侦事!而且小的还是锦衣卫总旗!”
    “啊???……”卢象升听罢之后真的有点傻眼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老实巴交,对他忠心耿耿的家仆,怎么突然之间便成了锦衣卫呢?
    李奇说罢之后,似乎像是放下了一个沉重的担子一般,又拿起汤碗,扶起卢象升,将碗里面的汤药给卢象升服下,而卢象升这会儿还没有从震惊之中恢复过来,居然忘了拒绝,张口将碗里面的汤药给喝了下去。
    李奇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我这个锦衣卫,却不同于其他那些东厂侦事,小的虽然是个锦衣卫,但是却是一个有良心的锦衣卫,而且小的这份差事是世袭来的,算不上是什么核心人物,所以这种跟着大人监视大人的这份苦差事,便只能落在了小的这种人头上!
    家父虽然也是锦衣卫出身,但是锦衣卫也不见得都是混账东西,小的也知道锦衣卫名声不好听,但是家父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常告诉小的,做人要有良心,不能昧着良心做事!要不然死了的话,到阴曹地府,也要下油锅的,所以小的自从跟在大人身边之后,大人的所作所为,都令小的十分钦佩,小的看得出,大人乃是一个好官!而且还是这天底下难得的一个好官!所以小的在给上峰的密报之中,从未说过大人半句坏话!如果小的有害大人之心的话,当初仅凭大人让小的给肖大帅送信那件事,便足以将大人置于死地了!又如何会有大人的今天?
    本来此次大人入卫之后,小的便可以回去了交差了,可是小的回东厂之后,也不会让人待见,再加上小的家中早已没了家人,所以小的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当大人的家仆!为此上峰还赏了小的二十两银子,省的再找人来替小的了!但是小的这一次留下来,却已经打定主意,不当什么缉事了!而是要从此之后生死追随大人左右!
    小的跟了大人这么久,岂能不知道大人的为人,这一次这么做,不是小的这次要陷大人于不忠不义,而是眼下大人的忠义早已不被当今朝廷看重,相反朝廷自上而下,大部分人都在暗中加害大人!想要置大人于死地!其实大人也是极聪明之人,不用小的说,大人也看的出来,他们为了陷害大人您,甚至于连着这数千官兵的性命也要送给鞑子,这样的朝廷大人去效忠他又有何用?
    大人以为这次兵败之后,即便是大人活着回去,难道那些人就会放过大人吗?哼哼!以杨嗣昌和高起潜之辈,断不会放过大人的!他们定会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大人身上,并且会扣给大人一个通贼的罪名,最终大人即便是回去,也无从辩解,肯定会被逮问甚至弃市的!
    所以小的不才,才和肖大帅替大人拿了这个主意,现如今这个世上,已经没了以前的卢大人了!以前的卢大人早已在巨鹿一战之中战死沙场了!而这一点当初跟着大人被肖大帅救出来的那些官兵们都早已‘亲眼所见’,所以您现在不是卢象升卢九公了,您不过只是一个平民,至于您以后叫什么,就凭大人自己的喜好了!
    大人不管是接受还是不接受,现在都不能再回头了,如果大人暴露身份的话,那么这临阵脱逃、欺君诈死、暗通匪盗、谋反的罪名也就坐实了!到时任凭大人跳入黄河恐怕也万难洗清了!
    故此既然如此,大人倒不如接受这个事实,好好养好身子,留下大人这可用之身,有朝一日还能为咱们汉人尽一份力,如果大人非要求死的话,那么反倒让小的小看大人您了!这天下人还需要大人您这样的好官,您真的忍心就这么死了干脆吗?“
    平日里话不多的李奇突然之间说了这么一大通,卢象升听完之后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般有点傻了,躺在车上呆呆的望着车顶,李奇突然说出来的这些东西,让他一下很难以接受。
    想他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对朝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甚至可以说是死而后已,可是没成想朝廷根本就不信任他,居然早就暗中派了李奇这个东厂缉事潜伏于他身边,监视于他。
    再想一下当初他暗中和肖天健达成协议,又派李奇给肖天健送信,如果李奇不是忠心于他的话,只需将他的亲笔信交给东厂,那么他恐怕早就被当今圣上下旨逮问了,哪儿还可能会有他的今天呀!一想到这里,卢象升便觉得背后冷飕飕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另外刚才他暴怒之中,许多事情他不愿意去想,但是不代表着他就不清楚,其实李奇所说的许多事情,他比谁都看得清楚,只是一直以来,他不愿意去想罢了,可是今天李奇说出来之后,就不由得他不仔细考虑一下,这些话说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大明朝廷确实是已经彻底烂透了。
    当今圣上不能说不勤政,可是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太过多疑,而且过于刚愎,以至于用人不当,宠信杨嗣昌、高起潜这样的小人,使得时局一日不如一日,反观一下现在的刑天军,却已然成为了一支天下的强兵,而这个肖天健,却能在这个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放下跟朝廷之间的一切恩怨,毅然决然的率兵北上抗击鞑子,两方一比,高下立判,再加上他也曾经暗中到刑天军晋南的控制区之中暗访过一次,他也看得出这个肖天健比起当今的圣上,更知道体恤百姓,倒是身为正统的朝廷之中,尽是一些尸位素餐、城狐社鼠之辈,只知盘剥百姓,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也难怪刑天军会越来越壮大,老百姓为了活下去,自然是愿意跟着刑天军干了,如此下去,这大明王朝真的就要完了。
    卢象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各种念头在他的脑海之中不断的争斗着,让他觉得头疼欲裂,一时间根本做不出什么决定,毕竟他是个忠臣,突然之间就让他倒戈投入到刑天军之中当一个反贼,这样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李奇看着卢象升闭眼,一脸的痛苦状,也猜得出他这会儿正在天人交战之际,到底卢象升会作出什么选择,那就看他自己了,该说的该做的,他已经都说过了也做过了,如果卢象升还是想不开的话,那么他也没有办法了,于是他下了车,将碗交给了站在车旁不远处的刑天军的一个医护兵,点头称谢之后,便回身坐在了车辕上。
    而他们的周边,则是无数的被刑天军从鞑子手中抢回来的百姓,此时他们已经过了武安,再朝前就该进入到彰德府了,而这一次肖天健令刁正护送这数万民众到河南去,正好也将卢象升交给了他,让李奇护着卢象升暂时返回洛阳秘密的安置,卢象升在半路上醒了过来,问清楚了现在的情况之后,勃然大怒,在车上大骂李奇不止,而正因为卢象升的身份特殊,刁正专门派了二十个精兵来保护他们,所以虽然卢象升骂的厉害,但是却不会有太多人听到他的声音。
    队伍在休息了一阵之后,再一次开始启程,现在的这些老百姓们日子比起前段时间被鞑子抓住的时候,可算是好到了天上,刑天军兵将们对他们很是和善,虽然大冷的天要盯着寒风行路很是辛苦,可是刑天军一天给他们吃两顿饱饭,还给他们穿上了鞑子掳来的各种衣物让他们不至于受冻,晚上虽然帐篷不够,刑天军的兵卒们宁可自己在野外受冻,也将大部分帐篷让给百姓中的女人们住,从不祸害女人们,这让这些百姓们甚为感激,所以沿途极少有百姓肯脱队逃走,而且越走越坚定了他们的想法,这辈子说啥都跟着刑天军干了,人家刑天军才是仁义之师,比起朝廷不知道强到哪儿了!
    所以这一路上行来,不但队伍没有减少,反倒是还有不少遇上他们的南逃的难民,也加入到了他们之中,跟着他们朝河南方向行去,队伍的人数从最初的七万人,已经增长到了十万人的规模,而且天天还有扩大的趋势。
    随着车子再次启动,卢象升始终都沉默的躺在大车之中,一直都没有再说话,而李奇也不去打搅他,就让他自己静静的思考一番,直到晚上的时候,卢象升才在车中咳嗽了一声叫道“李奇!你进来一下!”
    第四十八章 卢象升之忧
    李奇答应了一声之后立即钻入了车中,借着车中的烛光,李奇看到卢象升的脸色平静了许多,那种暴怒的表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换上的是一副沉静的表情,于是顿时便高兴了起来。
    “大人,您可考虑清楚了吗?”
    卢象升平静的对李奇说道“以后休要再叫我什么大人了!这个世上也已经没有卢象升这个人了!更没有什么大人之说了!我不过只是一介平民罢了!我以后就叫陆建台(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所以字和号之中各取一字,姓取了和卢字一样的谐音)不过是个流民罢了!从此你只要叫我老爷就成了!”
    李奇听罢之后大喜了起来,卢象升这么说,其实已经表明他想通了现在的处境,接受了现在的命运,决定要和朝廷决裂了,从此之后不会再寻死觅活的要效忠朝廷了,于是他连声答应了下来。
    “现在我们已经行至何处了?”卢象升对李奇开口问道。
    “回老爷的话,咱们已经到了磁州境内了,明日便能进入彰德府境内!”李奇一脸笑容的恭敬答道。
    “我听沿途外面有不少的人,此行到底有多少人随行?”卢象升因为伤势未愈,不能行动,所以对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对李奇问道。
    “回老爷的话,这一次刑天军的好汉们在内丘大败了鞑子一场,斩首近两千,并且从鞑子手中,将鞑子沿途虏获的咱们大明的百姓给抢回来了七万余众,肖大帅怕这些民众回家再受鞑子祸害,便令麾下的兵将把这些民众护送回河南妥善安置,民众们也乐于南下去河南安居,这沿途又有不少的逃难的百姓加入了进来,据说到今日随行民众已经近十万人了!”李奇据实答道。
    卢象升听罢之后吃了一惊,京辅之地总共才有多少人呀!这一下子刑天军便带走了十万民众,那么京辅恐怕会有相当多的年头人口都无法恢复了,如此一来,这京师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不过转念一想,他现在已经不是朝廷的官员了,还操这份心干嘛呀!更何况了,这些老百姓愿意跟着刑天军南下定居,也怪不得刑天军什么,谁让当今朝廷无法保护他们,让他们被鞑子祸害,他们南下找寻安居之地,也是民心所向。
    而对于肖天健肯一下接纳这么多百姓到河南去安置,卢象升也颇为佩服肖天健的胃口,这十万人安置可是个大事情,肖天健眉头不眨便接了下来,可见肖天健是真格的敢干,如果此人不成大事的话,那就真奇怪了。
    不过卢象升转念一想,马上便又担心了起来,对李奇问道“那么肖大帅可安排了多少兵将护送这些民众?”
    “回老爷的话,肖大帅这次派了两千多兵将来护送这些民众南下!小的看过了,全都是精兵,应该没事的!”李奇答道。
    卢象升一听便立即急了起来,挣扎着便想做起来,满脸的焦灼对李奇说道“这怎么能成?我还以为肖天健是全军护送这些百姓南下呢!他怎么能这么大意,居然只派了两千多兵将护送?要知道朝廷得知这件事的话,是绝不会让他把这些民众带回河南的!定会派高起潜和沿途官军阻截,这两千多人如何能够用?不成!你速速去请这里的主事之人前来见我!我有话要对他说!”
    李奇有点为难,因为肖天健说的明白,卢象升的身份是要必须保密的,而且卢象升现在也不是肖天健的手下,如何能如此对主将呼来喝去呢?
    看到李奇为难,卢象升又一瞪眼道“难道我的话现在你也不想听了吗?速速去请他过来,我自知分寸的!”
    李奇听卢象升这么一说,多少放心了一些,于是点头道“小的遵命,不过小的不敢保证能将他叫来,毕竟这个刁将军很忙!”
    卢象升不耐烦的道“叫你去,你尽管去,不行的话就说出我的身份也罢!去!”
    李奇无奈之下只得下车,跟护送他们的一个队将说了一下之后,那个队将点点头道“小哥放心,我这便去通知我们将军!”
    刁正正在营地巡视,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有点惊讶,他不知道卢象升的身份,毕竟他没有参与巨鹿一战,肖天健派两个近卫将这两个人还有一个医官和一个医护兵交给他的时候,对他说过车上的此人身份极为隐秘,而且也十分重要,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刁正保护他的周全,不许出任何事情,如果此人有什么意外的话,就要拿他试问,而且要求刁正要尊重此人,不许慢待。
    刁正不知道卢象升的身份,但是也不敢慢待于他,从宋家庄开始撤离之后,他便单独派人保护卢象升的坐车,不许任何人靠近卢象升的大车,另外还派人专门负责卢象升的饮食,总之可谓是照顾的无微不至了。
    现在听闻这个神秘人要求见他,于是他有点惊讶同时也有点好奇,对手下的人交代了一番之后,他便立即跟着那个队将朝着卢象升大车的方向而去。
    卢象升咬着牙挣扎着让李奇将他抚着坐了起来,靠在车厢上面,看着刁正登车进入到车厢里面,随着车帘一挑,顿时带入了一股寒风,让人有点冷的激灵一下,但是同时也精神了许多。
    刁正上车之后打量了一下卢象升,跪坐着抱拳说道“在下刁正,乃是刑天军晋南副都统,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卢象升打量了一下刁正,心中暗呼一声好一条汉子,这肖天健还真是会用人,手下的随便一个将官都如此威风,想必此人也是一个非常能干之人,多少有点放心了一些,不过他还是客气道“见教不敢说,陆某只是想要和将军说一下,此行以将军的兵力,护送这么多百姓,恐怕是很难安全抵达河南!所以陆某想请将军尽快联系肖大帅,请肖大帅尽快加派一些兵力过来,方能保证此行的安全!”
    刁正不清楚卢象升的来头,但是凭肖天健对此人的重视程度,他也不敢对卢象升太过放肆,听罢卢象升的话之后,他有点不高兴,但是还是强自忍住脾气客气的说道“陆先生恐怕是太过担忧了!虽然刁某不敢说勇冠三军,可是刁某却自以为麾下的这些兵将们对付起官军还是能做到以一当十的!官军又是什么东西,岂能拦得住我刁某?请陆先生不必担心,刁某这些兵马已经足够了!定能将先生和这些百姓们安全护送到目的地的!”
    卢象升有点不高兴,立即沉声道“以一当十?刁将军也太过自信了吧!你这是轻敌知道吗?要知道眼下高起潜麾下可是有三万多关宁军,而且沿途的广平府、彰德府还有不少的官军,你这么大意,一旦他们来堵截的话,你仅以这么点兵力,岂能维护住这十万民众?我陆某的安危不重要,但是这百姓的命运可就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万万大意不得!还是尽早派人请肖大帅增派一些援军吧!如果我陆某所料不错的话,恐怕这会儿高起潜正在率部赶往你们前方,列阵要阻截你们进入到彰德府境内的!”
    刁正也是满肚子的不高兴,觉得这个陆先生管的太宽了,而且也太瞧不起他这些兵将了,虽说这陆先生说的吓人,可是高起潜这会儿应该是在和鞑子周旋,怎么可能会率领三万大军放过鞑子不管,专门跑来阻截他们这些民众呢?
    于是刁正有些不屑的抱拳答道“对不住了陆先生,虽说大帅严令在下要尊重先生,但是大帅的命令是让我率部将先生还有这些民众护送回河南,我刑天军历来令出如山,是绝不容更改的,而我们大帅要率部继续收拾鞑子,是无暇加派兵力过来的!这里有我刁某和这两千多虎贲足矣,陆先生就不必担心了!在下还有军务在身,就不陪陆先生多说了,告辞!”
    “站住!好!刁将军果真是个猛将,既然如此,那么陆某也不多说什么了,但是可否敢问一下刁将军一旦遇上官军拦截的话,又如何安排吗?要知道这可是关乎十万百姓的性命的大事,虽然我陆某不是刑天军的人,可是也算是这队伍中的一员了,还望刁将军明示一下如何?”卢象升有点生气,但是想了一下之后知道自己现在身份特殊,不能像以前对待他麾下的军将那样,对待这刑天军的军将,于是强忍着气,对刁正问道。
    刁正傲然答道“不瞒先生,眼下这些百姓并非先生所想的那样一盘散沙,从他们被解救之时,我们李参议便将他们以百人为一队,千人为一营,万人为一都,皆以抽选得力之人统带,而且派有刑天军兵将负责调度,有这些人在,并不会遇事则乱的!
    而刁某麾下的兵将则可以抽出尽心对付不识趣的官军,同时刁某派有大批斥候在前探路,一旦官军来犯,刁某便能提前得知,作出万全的准备,而且刁某说过,我们刑天军兵将各个以一当十,怕的是官军不来,只要他们来犯,定要他们付出代价!具体刁某只能告诉先生这么多了,请恕刁某不敬之罪,告辞了!“
    说罢之后刁正一抖红色的大氅,转身便下车而去,带着一股冷风又窜入到了温暖的车厢之中。
    第四十九章 官军阻路
    卢象升楞了一下有点被噎的够呛,这些年来,他还除了在入卫的时候受了些气,平日在军中将官们对他都很是尊敬,猛的还真就有点接受不了这刁正的态度,不过扭头看着低头坐在车厢一角憋着笑的李奇,他便又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他现在可不是以前的总督了,凭什么人家刑天军的将官就要听他的吩咐呢?想到这里反倒是有点不觉莞尔的感觉,摇头笑道“这个刁将军的脾气还真是不小呀!呵呵!
    不过他们这种把老百姓编制起来的办法还真是不错,十万人行动虽然不能打仗,但是也有人调度,倒也不会出什么大乱!也许是我有点太过担心了!罢了!就看他如何做吧!可是这刁将军到底还是有点太托大了些呢?罢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走一步说一步吧!“
    以卢象升对当今皇帝的了解,自然是要比肖天健深刻许多的,就在数万民众被刁正率领着朝河南行进的时候,一道道圣谕便发至了高起潜军中以及刑天军所经沿途的官府之中。
    高起潜接旨之后也没有敢怠慢,抗击鞑子他几乎可以说是寸功未立,皇帝可以原谅他,毕竟这也是圣上的意思,不要浪费太多的兵力在鞑子身上,他避战保全了兵力虽然无功,但是也不至于被追究什么,可是如果这一次他放过数万民众被刑天军带至河南去,那皇上恐怕就不会饶过他了,对于这一点高起潜常年跟着崇祯,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的。
    于是在接旨之后立即便点了两万大军,留下部分兵马在顺德府一带布防,防备鞑子继续南下,带着近两万大军日夜兼程便赶往了彰德府,在他抵达广平府的时候,便得知大批民众在刑天军的护送下刚刚离开磁州,正在朝彰德府辖地内行进,一旦过了彰德府的话,这些民众便很快会进入到刑天军辖地之中,到时候他即便是想追,恐怕也追之不及了。
    所以高起潜便率部日夜兼程的又赶往了彰德府,沿途高起潜心急火燎一般,根本不许官兵稍有迟滞,并且不断派人查探这数万民众的动向,最终于腊月底的时候提前赶到了彰德府以北的漳河河边,拦住了?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