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的改善,起码可以让手下人一天吃上一些像是人吃的粮食了,如此一来,李自成压力顿减许多,他也如约没有入河南,去看肖天健的脸色度日,而是带领他的残部,留在了商洛一带的山中,开始和洪承畴、孙传庭捉起了迷藏,时不时的李自成瞅准机会,便会出去露一面,搞得官军到处搜捕他们,可是也无法抓住李自成的尾巴。
    这令洪承畴和孙传庭都十分的郁闷,本来他们二人都已经料定,李自成到了这一步之后,肯定是要东蹿到河南去和刑天贼汇合的,他们为此在潼关一带陈驻了大军,一方面防备刑天军攻打潼关接应李自成,一方面打算就在这里,堵住李自成,将他一举绞杀在潼关以西,可是左等李自成不来,右等李自成还是不来,这让洪承畴和孙传庭都很是纳闷,而且陕州的刑天军也没有什么异动,根本没有打算出兵攻打潼关,这让洪承畴和孙传庭都觉得卯足了劲,挥出了一拳,结果却打空了一般,让他们憋的难受。
    可是肖天健的日子也还是清闲不了,因为他暂停朝南攻击,使得湖广一带的官军得以了喘息的机会,而他率领主力后撤,也使得刚刚夺占的南阳一带的兵力有点空虚,左良玉瞅准了这个机会,忽然纠集了一批兵马,对南阳发动了反扑,将刑天军刚刚控制的内乡县又给夺占了回去,并且开始威胁南阳,迫使肖天健不得不立即将后撤到南召一带的刘耀本所部,再次派往了南阳府增强那里的防御力量,而他也再次辞别娇妻,将手头的事情移交了一下,便匆匆再一次返回了南阳府。
    第二百章 建奴入寇
    进入九月之后,肖天健不断的调整兵力布置,在罗汝才和李栓柱攻克了归德府之后,便开始抽调李栓柱的部分兵力南下,令罗汝才直领部分人马,一边监视开封府,一边对山东方面形成压力,牵制这一带的官军。
    而肖天健自己则再次坐镇南阳府,调兵遣将开始对邓州一带用兵,至此刑天军上下才发现,其实肖天健当初定策北渡黄河攻打怀庆府和卫辉府,其实不过只是虚晃一枪罢了,而他主要的目的却是通过攻打怀庆府和卫辉府,对北施压,然后集中兵力要南下湖广。
    这就等于是肖天健综合了牛金星和李信二人的意见,但是在大的战略方面,却是按照李信的提议行事的,牛金星在看出这一点之后,虽然心里面有点不舒服,但是也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也看出了,肖天健虽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之人,很愿意听从下属的意见,但是他的性格却是很有主见,一旦下定了决心,是不容任何人再动摇他的决心的。
    左良玉虽然趁着刑天军不防,夺回了内乡县,可是他毕竟是被刑天军打怕了,当得知肖天健再次率重兵南下的消息之后,便马上率部撤回了随州,刚刚克复的内乡县,则很快便又被刑天军给夺了回去。
    而在肖天健挥师邓州的时候,湖广方面虽然派兵对邓州进行了支援,但是此时湖广方面除了左良玉所部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兵马,更没有什么得力的战将,所以对于邓州的支援也很是有限,两支被派往邓州增援的官军很快在半路上便被刑天军的骑兵拦击,立即便缩了回去。
    九月十五,肖天健兵围邓州,用了三天时间,攻克了邓州,自此南下的通道便基本上被刑天军打开,长江中游的重镇襄阳便暴露在了刑天军兵锋之下。
    与此同时,李栓柱率领兵马也南下,配合肖天健的行动,先是攻克了陈州,进而控制住了贾鲁河,掐断了江淮和河南之间的重要水运道路,也扼住了江淮一带和山陕之间的水运通道,进而也将开封南部的重要水运通道掐断,基本上断掉了开封自江淮得到粮食的通道。
    李栓柱在控制了周家口一带之后,不做停歇,继续挥师南下,进而很快攻占了商水,使得兵锋直抵汝宁府城外,很快便将汝宁府周边官府势力肃清,开始兵围汝宁府。
    而这个时候汝宁府不比上一次肖天健发兵来攻的时候了,眼下除了汝宁府的守军之外,已经没有了其它官军,黄得功上一役在汝宁府大败,肖天健率部北走之后,便在本地纠集了少量的残部,再一次返回了庐州,而孙应元也随后在进攻豫西失利之后,退出了河南,回到了南京,继续去对付活动在南直隶辖地内的革左五营去了,使得汝宁府时下丧失了有力的支援。
    虽然此次李栓柱率领的兵力并没有上一次肖天健来的时候率领的部曲多,但是周边的老百姓们却纷纷跑来投军,被李栓柱将其暂编为一个个预备营,临时充作辅兵使用,很快便在汝宁府城外汇聚起来了三万多人,将汝宁府牢牢的包围了起来,并且随即开始对汝宁府发动了攻势。
    汝宁知府傅汝为深知汝宁府一旦丢失他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下场,当今圣上肯定是要迁怒于他的,所以在汝宁府城中悬赏招募死士协助守城,而城内的崇王此刻也非常害怕,和其弟河阳王,都从府中取出了不少的银两,来作为饷金和赏金,帮着招募死士守城。
    而周边的有钱人,因为刑天军的发展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近期纷纷逃入了汝宁府城中,他们也带入了不少的钱财还有部分的家奴家丁,使得汝宁府城中人满为患,这些人可不会轻易的就对刑天军表示顺服的,所以在重赏之下,汝宁府还是纠集起来了几千杂牌军,在傅汝为的指挥下登上了城头协助守御。
    李栓柱率部开始攻城之后,仗打得很是艰难,每日都要损失大批人的性命,虽然主力损失不大,但是新组的预备营却损失很是惨重,连续十多天的进攻,汝宁府也未能被攻克,气的李栓柱几次都差点亲自披甲出战,去率领部下攻城。
    后来肖天健得知消息之后,传令李栓柱,暂时放弃强攻汝宁府,令其留下一个战兵营,率领大批新募之兵,围困汝宁府,断掉汝宁府的粮食供应,率部先解决掉汝宁府东部的几个县,然后待汝宁府城中断粮之后,再攻汝宁府。
    李栓柱无奈之下遵从了肖天健的指示,作出了调整,率领部下开始连续对汝宁府周边更远一些的州县进行扫荡。
    整个九月间,在河南的南部一带,到处都是刑天军的旗幡,在刑天军兵锋所过之处,老百姓们纷纷举双手欢迎他们的到来,配合刑天军的进攻行动,要么替刑天军通风报信,要么就替刑天军带路,有些胆大的人干脆就暗通刑天军,给刑天军充作内应,早先潜伏的细作们更是暗中拉起了队伍,等候刑天军的兵马到来,一旦等到了刑天军的主力兵马,他们便纷纷在一些庄堡抑或是县城之中暴起接应,使得刑天军的攻势行动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般的迅速,基本上罕遇什么像样的对手。
    甚至于一些刑天军的细作,等不及刑天军主力抵达,便已经率领民众起兵发难,杀官夺城,攻击庄堡,主动打出刑天军的旗号大干了起来,甚至于不用刑天军主力兵马到来,便控制住了一些县城,进而将这些县城周边的敌对势力肃清,成了刑天军的新控制区。
    这还不算,甚至于有几个县的官吏,不等刑天军过来,便暗中派人联系刑天军,表示他们愿意归降刑天军,在刑天军兵马一到,便立即倒戈,将反对他们投降的官员亦抓亦杀,投入到了刑天军的怀抱之中。
    河南的形势至此也彻底糜烂,熊文灿虽然想要挽救局面,可是苦于手头没兵没将,而且周边也基本上尽在刑天军的控制之下了,使得他政令根本出不了开封府这个孤城,只能天天坐在开封府的府中唉声叹气。
    河南的局面一天比一天糜烂,刑天军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壮大,抢占的地盘也越来越多,各种坏消息可以说每天如同雪片一般的飞入到京师之中,崇祯知道之后除了震怒还是震怒,怒斥熊文灿无能,最后实在是觉得没法交代,下旨将熊文灿捉拿送入京城论罪,而河南巡抚则由现任的河南巡按高名衡接替,令其主持河南的“剿抚”之事。
    而更让崇祯感到恼怒的是,本来洪承畴和孙传庭都已经拍胸脯说了,近期便要很快将李自成等路活动在陕西一带的贼军剿灭了,好像是陕西局势大定在即,马上便能将李自成擒杀了一般,可是进入九月之后,忽然间他们又没了消息,只是上疏说闯贼狡猾异常,藏于山中不肯东蹿,他们还在商洛一带集兵对其进行追剿,擒杀闯贼恐怕还需时日。
    这让崇祯觉得洪承畴和孙传庭简直就是在忽悠他一般,说的好好的,现在突然间又做不到了,杨嗣昌为了推卸对于河南刑天军剿抚不利的责任,便不断的在崇祯耳边陈情,说河南局势糜烂,乃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在陕西剿抚不利所致,如果他们这些年能快一点将李自成等活动在陕西的流贼剿灭的话,以大批陕军出陕,刑天军万无在河南如此嚣张之理。
    崇祯听罢之后也觉得有理,不过眼下他实在是没人可用,虽然怒其不争,可是也没有真的晕头,就听了杨嗣昌的话,把洪承畴和孙传庭给撤职查办,毕竟虽然他们两个这几年来没有将流贼剿灭,可是毕竟还是抓了高迎祥,控制住了陕西没有被流贼所占,功劳不多,起码苦劳还是有的。
    不过这件事后来也传入了洪承畴和孙传庭的耳中,彻底的得罪了洪孙二人,使得他们二人对杨嗣昌可以说恨之入骨。
    时至九月之后,中原的局势彻底糜烂,崇祯为此可以说是整日愁眉不展,有心想要将杨嗣昌派往河南,主持对刑天军的剿抚,同时令洪承畴干脆先放弃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加强对刑天军进剿的兵力,可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关外的建奴皇太极再一次挥师破关入寇,这一次皇太极调集了十几万大军,兵分两路入关,来势极为凶猛,九月二十二出关,总兵吴国俊醉酒闻之立即率军逃窜,蓟辽总督吴阿衡率领官军余部,死战不退,监军郑希诏临阵脱逃,而吴阿衡和总兵鲁宗文死战大败,鲁宗文当场阵亡,吴阿衡被俘但是不肯投降,还大骂皇太极,被斩断双腿之后残杀。
    建奴军入关之后,直逼京师,使得京城大震,也使得崇祯不得不暂时放下了刑天军的事情,转而担心起这一次破关而入的建奴之事了。
    九月底京师一带宣布戒严,可是守关的官吏还有兵将在建奴入寇的时候,却纷纷选择了逃走,基本上没有人率兵给建奴军以任何有力的抵抗,使得这些东虏鞑子们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开始在京师以北大掠,兵锋直至北京城,崇祯实在是无奈,只得听从了杨嗣昌的建议,下旨调宣大总督卢象升入卫,同时令宣府总兵杨国柱和大同总兵王朴以及山西副将虎大威、许定国率领三万大军出山西宣大入卫京师。
    同时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尚书,总督入卫兵马,负责保卫京畿之地,但是崇祯也知道仅以卢象升带来的这些宣大和山西的兵马,是挡不住建奴军的,所以便又下旨,令洪承畴和孙传庭速速解决掉李自成,然后率领陕兵入卫,同时调任洪承畴为新的蓟辽总督,接替死去的吴阿衡的职位,坐镇蓟辽一带。
    整个朝野都因为这个突来的变故所震惊了,各路官军开始纷纷行动了起来,卢象升也率兵开始朝着京师赶来。
    (到这一章的时候,中原战事也该告一段落了,从明天开始进入第五卷《问天》的写作,猪脚该去和鞑子兵们见见面了!敬请诸位书友们继续关注,寒风争取奉献给大家一场更壮烈的战事!猪脚为什么要造反,不就是等这一天吗?)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章 困顿督臣
    卢象升这半年多来,确实履行了和肖天健之间的秘密协定,没有下大力气再对晋南进行进剿,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在宣大练兵,防备鞑子入寇的事情上,为此还受到了崇祯的斥责,而且杨嗣昌也对卢象升垫了不少的黑砖,可是卢象升心知建奴大军随时都可能会破关而入,就是不肯调离宣大兵马南下对晋南进剿,仅仅是命山西的官军监视晋南的刑天军,只打一些小仗,而不发动大的攻势。
    所以这大半年来,山西晋南一带阎重喜所部和山西的官军是大仗不打,小仗不断,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基本上也不再朝外扩张,履行了肖天健当初对卢象升的承诺,只要卢象升还坐镇宣大,负责山西军务,他便不再在山西扩张,卢象升对于肖天健这样的遵守承诺,也甚为佩服。
    而且在晋北一带活动的王承平、李凌风两部人马,也没有再给卢象升找什么麻烦,停止了对忻州一带的袭扰,转而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大同府东北的张家口一带,抑或是干脆出长城,到蒙古一带进行袭扰,去抢那些跟建奴勾结的商贾的商队,抑或是洗掠蒙古的一些部落,杀他们的人,抢他们的马匹牛羊,在这一点上,卢象升自然没有理由去派兵对付他们,反倒是他们暗中还为卢象升不断的暗中提供了不少的财物,供卢象升练兵所用。
    通过这些事情,卢象升相信了肖天健确实在对付建奴方面,是有很大的诚意的,不管怎么说,肖天健这个人虽然造朝廷的反,但是这也算是窝里斗,对建奴方面,他和卢象升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不管怎么说,卢象升为了给朝廷保存一支可用于对付建奴的兵力,而不是将他们消耗在对内的战场上,不管朝中如何催促他,他都百般找借口不肯对晋南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而仅凭山西的官军,眼下却根本啃不动盘踞在晋南的刑天军,所以在进入崇祯十一年结束了潞安府之战以后,整个山西的局面还算是平静。
    但是五月间,卢象升的父亲病逝,卢象升很是悲痛,更是无心对刑天军用兵了,他多次请辞,要求辞去现在的宣大总督一职,回乡为父守墓,可是杨嗣昌暗中多次阻挠,加上崇祯也认为卢象升应该是个可用之才,这个时候卢象升致仕,宣大没人坐镇,山西更怕会情势糜烂,所以便屡屡不准,下旨夺情令卢象升带孝留任。
    卢象升为此也对杨嗣昌很是不满,可是考虑到他和肖天健的密约,怕自己真的致仕之后,刑天军便会没了这个密约的束缚,会再一次在山西大肆攻略,最终为了种种原因,卢象升只得选择了留任。
    九月底清军入关之后,卢象升接到了朱由检的圣旨,便立即开始行动了起来,率领了两三万宣大和山西的兵马,出了山西赶往了京城。
    但是卢象升生怕他一走,肖天健便会以他离开宣大为由在山西再次行动起来,于是在从宣大启程赶赴京师之前,他还是亲笔写了一封信,派家奴李奇带着这封信赶往了晋南,找刑天军的人,将此信交给肖天健。
    随着建奴军距离京师越来越近,此次建奴入寇的规模也逐步被京师所知,当得知这次建奴发兵如此之众的时候,京师之中上下又是一片哗然,所有人都知道时下大明官军根本不足持,军将们贪婪怕死,各个都畏建奴入虎狼,别说率部与之死战了,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就连被朝野称为大明第一雄兵的关宁军,也差不多是一个德行,碰上建奴军便大溃而逃,至多也就是躲在城中,眼看着建奴在城下招摇而过,在城池周边大掠,任由其随意的屠杀大明百姓,将青壮男女掳为奴隶,将百姓的钱粮细软抢走,大批的牲畜也被他们掳走。
    而建奴军现在早已看出了明军的虚弱,根本就不把明军放在眼里,入关之后,在京师以北如入无人之境,攻城拔寨打得明军根本就无法招架,兵锋迅速的指向了京城,对此情况,作为内阁大臣的杨嗣昌以及监军大太监高起潜都大为害怕。
    就连一直不肯向建奴低头的崇祯,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害怕了起来,现在崇祯也很清楚,大明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军将们越来越不听使唤,文臣里面能干事的也没有多少,时下在朝中为官的除了要么就是只会相互窝里斗,要么就是只会空谈误国,现在大明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难不成这大明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就要毁于他的手中不成。
    对于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不管是崇祯还是杨嗣昌等人,都一致认为,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先解决内部的问题,把眼下正“肆虐”于河南境内的刑天军先给解决掉再说,方能掉头对付关外的建奴,于是便都产生出了想对建奴服软的想法,说白了就是先向建奴妥协,作为眼下宠臣的杨嗣昌敏锐的便察觉到了崇祯的这种畏战的想法,于是他便暗中开始考虑,如何对建奴妥协的事情来。
    可是朝野之中也开始察觉到了这种风向,顿时便一片哗然,还真就别说,大明的当官的虽然能力不强,但是在对建奴方面,却异常的强硬,根本没多少人支持对建奴妥协,使得崇祯和杨嗣昌等人既想和建奴妥协,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说出来,只能偷偷的商量,暗中派人去找建奴商量割地赔款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对于卢象升这样的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卢象升进京之后,便因此和杨嗣昌还有高起潜发生了冲突,在卢象升看来,现在建奴兵临城下,杨嗣昌却想要和建奴签订城下之盟,是根本不现实的,即便是和建奴妥协,也必须要狠狠的跟建奴打一场,把建奴给打回去之后,再说这件事不迟,起码可以获得谈判上的砝码,不必付出太大的代价。
    可是崇祯和杨嗣昌等人畏于建奴兵势太强,都不认为眼下大明的军队有任何获胜的可能性,与其将手头的兵力浪费在和建奴的作战之中,到还不如保存实力,回头待建奴退出关之后,再集中兵力,去将河南的刑天军给讨灭,自古以来攘外必先安内,等大明内部安稳之后,再谋讨伐建奴不迟。
    不管他们想的对不对,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崇祯以下的重臣一意主和,处处避战,使得卢象升这个名义上的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大臣根本就没法尽全力去对付建奴军,监军太监死死的把持着所有关宁军和京营的兵马,使得卢象升在率部入卫之后,仅能控制住手头上的两万宣大山西的兵马。
    如此一来,卢象升便手头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和入寇的建奴军进行会战,虽然在他入卫之后,率部在京师周边也和建奴军打了几仗,收复了一些被建奴攻占的州县,可是进入十一月之后,杨嗣昌和高起潜为了掣肘卢象升,又将卢象升麾下的兵马分给了新接替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的陈新甲一半以上,使得卢象升手头上更是没有了多少兵力。
    第二章 全面歇兵
    肖天健是在十月初才在邓州收到了卢象升的那封给他的亲笔信的,当打开卢象升的这封信看罢之后,他独坐在大帐之中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良久之后他才仔仔细细的收起了卢象升的这封信,然后传令下去令麾下各部兵将暂停对周边地区的攻伐行动。
    而肖天健在收到卢象升这封信的当天,便将邓州的镇守之事移交给了刘耀本负责,令其坐镇南阳,只需稳住时下他们实际控制区域,不得再擅自对襄阳用兵,而他自己则率领司徒亮的骑兵营立即便马不停蹄、披星戴月的赶回了洛阳城。
    待肖天健回到洛阳城的时候,提前接到他命令的罗汝才、李栓柱、刘宝、罗立以及谋臣之中的牛金星、李进德、李信等人也都已经赶回了洛阳城中,等候肖天健的回来。
    这些人都不太明白肖天健为何选择这个时候下令暂停军事行动,因为在他们看来,眼下他们刚刚秋收过罢,无论是兵将的士气还是粮秣的准备都处于相当良好的状态,而且中原一带的官军却实力大损,正是他们跑马圈地扩大地盘的好时机。
    而且他们眼下已经一致达成了一个意见,就是东南两厢都开始发力,集中起两个集团的兵力,向南攻打襄阳,寻找机会突入到湖广境内,今后逐步将湖广这个大粮仓先给拿下,今后便可以不怎么再为粮食供应的问题发愁了,而且湖广相对来说人口要比河南稠密得多,在获取一个稳定的粮食供应地的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的兵源。
    另一方面朝东,以一路大军攻入两淮一带,逐步控制住两淮一带,如此一来,除了获取大批财源之外,也控制住了两淮的盐业,对于刑天军的财政来说,便可以使得刑天军获取用之不竭的财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彻底掐断大明南北之间的联络,断掉大明北方京师一带获取南方钱粮的支持,如此一来,大明便会很快崩溃,以刑天军取而代之便指日可待。
    如果这两方面用兵都取得成功的话,不管北方的明军崩溃不崩溃,刑天军的都可以掌握住战略主动,向北可以攻入河北、山东取下山西,进而攻克北京城,抑或是向南也可以从两个方向夹击大明的留都南京,同样也可以摧毁大明。
    所以眼下在这种情况下,刑天军可以说是有很大的成功可能的,可是没想到肖天健却突然之间叫停了下来,让这班文武无不都有点想不通,不过对于牛金星、李信、李进德这些谋臣,却多多少少的猜出了一点眉目。
    待到肖天健回到洛阳城之后,他甚至于连回一趟内府见见范雨彤都没有来得及,便立即在洛阳城的知府衙门召见了麾下的这些文臣武将们。
    肖天健带着一脸的风尘之色,满脸都是冷峻的神色,坐在帅案之后的大椅上扫视了一下麾下的这班文武,微微停顿了一下之后,挥手让众人不必多礼,开口说道“诸位可知前段时间建奴再次破关南下入寇的事情吗?”
    罗立这个大嘴巴大大咧咧的立即应声道“当然知道了!这段时间卑职在卫辉府一带,已经发现大批北面的难民开始南下涌入到了咱们的辖地之中!可怜这些北方的老百姓们,一个个逃到这里的时候,都饿的快不成丨人形了,据说还有很多人在南逃的路上,便活活的被饿死了!”
    而李信也点头道“罗都统说的不错,近期确有大批京师周边的百姓甚至是一些富户,都开始南下,涌入到了我们的控制区之中,沿途基本上接受不到所经之地的官府的赈济,在途中饿死了不少人!
    据这些南逃的难民所述,此次建奴入寇的兵力十分强大,兵分数路在破关之后进入了京师、山东、晋北到处烧杀掳掠,京师周边机会被他们糟蹋的成了白地,建奴将老弱年幼之人杀掉,将青壮男女掳做他们的奴隶押回关外,充作他们的包衣奴,凡是能抢的便抢走,不能带走的便一把火焚掉,已经连破北方数十州县。
    而难民们风传这一次京师之中,以内阁大臣杨嗣昌为首的一批高官,暗中似乎想要跟建奴妥协,似有意于建奴议和!而卢象升受命入卫之后,率部在京师周边和建奴军多次激战,收复了一些州县,可是因为卢象升主战,和杨嗣昌、总监高起潜不和,高起潜控制了大批官军,留镇于京城外面,始终不肯发兵和建奴交手,眼下仅有卢象升一人率领部分宣大兵马在京师一带奋战!大帅此次回来召见我等,可否就是因为此事呢?“
    肖天健点点头,但是没有正面回答李信的问题,倒是罗立接着骂道“说起来这大明当今的皇帝也真是个窝囊废,他在北方有那么多的官军,却愣是守不住关城,让东虏鞑子想怎么进来就怎么进来祸害咱们大明的老百姓,那些当官的更是一个个更是废物,建奴来了不敢打,只想着割地赔款给建奴,要他们何用!倒是只有这个姓卢的还算是个好官,肯为了大明率兵跟建奴死战,比起不少大明的武将都要强得多!俺姓罗的是没机会,要是有机会的话,非要请他喝顿酒不可!”
    罗汝才这段时间心情好了许多,他虽然旧部尽被肖天健所兼并,可是在归入肖天健麾下之后,肖天健并没有太薄待于他,也没有将他当个泥菩萨供起来,而是授给他权利,让他有机会领刑天军的兵将出征,并没有过多的限制他的自由,所以这段时间他在豫东一带干的非常起劲,本来他以为肖天健如果亲自主持南下大军的话,这一次东进两淮就应该是由他来主兵了,如果他能率兵打入两淮的话,便肯定是大功一件,今后肖天健坐天下,他便是首功之臣,少不了他的荣华富贵的。
    所以罗汝才这段时间是摩拳擦掌,甚至于将以往的劣习也改了不少,一大群老婆孩子都留在了洛阳,在军中也不在坏刑天军的规矩饮酒作乐,而是天天亲自下去督促兵将练兵,并且殚精竭虑的琢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可是突然之间肖天健令他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回洛阳议事,这让他颇为不理解,甚至是有点不高兴,觉得肖天健是不是这段时间在南面督军作战的时候头让驴给踢了,怎么就放弃了这么好的时机,下令暂时歇兵呢?
    于是他对肖天健说道“大帅!建奴入寇干我等何事?眼下他们入寇,正好拖住了大批官军不能南下对付咱们,以咱们的手段,南直隶那边的官军又岂是咱们的对手?正好是咱们趁机攻入两淮的好时机,为何要在这个时候突然下令歇兵呢?”
    肖天健看了罗汝才一眼,罗汝才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也很有战略眼光,这一次他和李栓柱率师攻略豫东,表现的也相当不错,而且在他们控制了大片豫东之地之后,罗汝才甚至先于牛金星和李进德,提出了发兵两淮的想法,这方面罗汝才是相当有远见的,所以肖天健也放心放手使用他,让他带兵。
    不过在听了罗汝才的话之后,肖天健颇为不喜,摇头道“罗副帅稍安勿躁,等一下本帅会解释为何的!
    牛先生,眼下我们手头上的粮秣可还算是充足吗?“
    牛金星立即出列答道“回禀大帅,眼下我们豫西刚刚秋收结束,收获了大批的甘薯、麦、豆还有玉米,而豫中一带前些时间夺占的州县,虽然没赶上春播,但是夏天还是赶着播种了一大批荞麦和黄豆,产量虽然不大,但是多少也缓解了豫中一带的饥荒问题,至于豫东那边,罗副帅打下归德府的时候获得了不少的粮秣,除去拿出了一部分赈济饥民之外,也有相当的储备,粮食问题眼下虽然称不上充足,但是也够维持大军之用了!”
    肖天健点点头让牛金星退下,接着对后面的蒋勤问道“蒋勤!谷城的张献忠,还有革左五营方面的情况如何了?”
    蒋勤立即出列答道“卑职近来多次派人前往谷城县,联络八大王,劝其趁势复起,配合我们南下行动,但是八大王似乎并无意投靠大帅,只想自立于谷城一带,并无要配合抑或是投靠大帅的想法,根本没有回应我们的提议!
    不过张献忠也没有真的就铁了心投靠朝廷充当鹰犬,据说官府多次调他率部来对付大帅,但是都被他给断然拒绝了,而且他回复卑职,说他眼下兵缺粮乏,暂时无力复起也无意再与朝廷为敌,更不愿与我们为敌,看来八大王还是想要再看看风头再说!
    至于革左五营那边,近期局面不是很好,朝廷令朱大典和史可法等人对他们进行进剿,在南京以及江北调集了不少的官军专门对付他们,眼下他们活动受限,和官军交手败多胜少,眼下他们以老回回为首,派人来联络卑职,想要请大帅速速派兵入江北,来帮他们一把,他们也表示愿意接受大帅的调遣!“
    李栓柱听罢之后立即也说道“启禀大帅,革左五营那边也多次联络末将,想请末将挥师东进,于他们汇合,共同对付江北的官军,而且他们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听从咱们的调派,眼下汝宁府随时都可以被卑职攻克,如果大帅此时下令东进的话,末将和副帅都可以抽出兵力东进,这时候正是我们进兵江北两淮的好时机呀!”
    就连李进德也连连点头,显然是很同意罗汝才和李栓柱的意见,不过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在肖天健这里,因为他历来不喜欢太多的规矩,而且议事的时候也时常愿意听取下属的意见,所以说话是很自由的,众人在肖天健发话之后,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意见,都觉得现在鞑子入寇,正是牵制朝廷大量精力,使得朝廷无暇南顾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对两线进行用兵,争取利用这个机会来攥取更多的地盘和利益,壮大刑天军。
    肖天健一直不表态,就这么听着他们各抒己见,但是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阴沉了许多,直至所有人都看出来肖天健心情今天十分不好,才纷纷闭上了嘴,大堂之中这才安静了下来,最后众人甚至连呼吸声都放轻了许多,使得大堂上开始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整个大堂之中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沉闷,就连在大堂门外的近卫也感觉到了大堂中的气氛今天似乎有点很不对劲,于是也都更加努力的把腰杆挺直了起来。
    肖天健强压着怒火,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睁开眼睛,目光如电一般的扫过了下面所有人的脸庞,锐利的眼神似乎要盯入到他们心里面一般,使得所有人都心中猛然一紧,不由自主的低头避开了肖天健的目光。
    第三章 警醒
    啪啪啪啪……肖天健冷笑着忽然鼓起了掌,搞得所有人都有些诧异的抬头又望向了肖天健,不知道肖天健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感觉着肖天健跟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疑惑的望着肖天健。
    “说的好!说得好呀!哈哈!诸位可真是说的不错!”肖天健带着满脸的揶揄望着手下的这些文武将臣一边冷笑一边说道。
    可是他的话刚刚一落音,便猛然重重的在面前的大案上拍了一掌,堂中顿时发出一阵嗡响,惊得所有人都激灵打了个冷战,胆小的更是跟着缩了一下脖子。
    “鼠目寸光!我来问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是谁生养了你们,谁造就了你们?又是哪片土地养活了你们?
    告诉你们,是这片大地,是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生养了咱们!别忘了,我们即便是造大明朝廷的反,可是并不能代表着咱们便可以忘了咱们也同样是汉人!
    现在在咱们的北方,正有一支野蛮到了极点的畜生组成的军队,踏入到了生养我们的这片大地之中,在屠杀咱们的同胞!在蹂躏我们的土地!在糟蹋咱们的姐妹,在奴役我们的兄弟!
    可是你们呢?却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你们是谁生谁养的,非但不觉得引以为耻,根本不管那些正在受到建奴屠杀劫掠的同胞们,反而是满脑子都在想着赶紧趁着这个机会抢地盘,趁机攥取更大的利益!
    不错!你们说的都不错,而且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咱们刑天军好!但是我请你们不要忘记了,现在我们天天在对付的虽然是官府,但是却是和我们流着一样血的同胞!打再多的胜仗,咱们也只不过是在打内战,却不是在对付侵略我们的外族!
    而现在被你们鄙视而且越来越瞧不起的一批官员乃至是一些官军,却在北方为了保卫这个国度,正在和那群野蛮人浴血奋战!起码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嘲笑他们!因为他们现在正在为我们这个民族浴血奋战,为了我们汉人的荣光抛洒着他们的满腔热血!你们知道吗?
    我不知道你们的感受如何,但是我肖天健却知道,在这方面,我比不上他们!为此我感到非常的惭愧!“
    坐在椅子上的肖天健腾身站了起来,身体站的如同一根标枪一般笔直,同时又如同一座高山一般的伟岸,用足了所有的力气,对着堂下站着的这些文臣武将们怒吼了起来。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当众对他们发这么大的火,而且所说的话,也如同一记记重锤一般的敲打在他们的心坎上,令所有人都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肖天健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选择歇兵罢战,原来肖天健是在为了建奴入寇的事情而愤怒呀!
    于是所有人都立即满脸惭愧的低下了头,再也没人敢用目光和肖天健对视了,想想确实也是,他们这些年来,虽然几乎天天打仗,胜仗也确实没少打,至今他们早已不再对当今的朝廷保持一点的尊重了,对于那些官军,更是鄙视到了极点,可是他们却忘了,其实他们也是这片大地生养的,建奴这次入寇,他们不但没有感到悲哀,反倒是还有点窃喜,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机会,某种程度上建奴这一次入寇,是给他们帮忙了,却忘了建奴的每次入寇,对于他们汉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不知道有多少汉人,成为了他们刀下的亡魂,不知道多少汉人,被他们掳到关外,成为了他们的奴隶,可是就因为他们长期和官府朝廷作对,以至于几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