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仗也就算是结束了。
    从上午开战,各营源源不断的将兵力投入到战场之中,战至下午的时候,甚至于各营官兵还有能力将前面的人员替换下来吃饭,而城中的守军可就惨了,从一开始就被刑天军压着打,这还是在他们占有绝对地利的情况之下,依旧被打得是苦不堪言,也幸好何子纲等一众守军的军将们,还多多少少有点血性,虽然明知这一仗他们没有打赢的希望,可是还是一再督促着兵卒反击,才使得守军没有当场崩溃。
    何子纲率部在城上抵抗到下午的时候,甚至于将手头上已经拿到的那五千两银子直接便抬到了城墙上面,就地摆在了官兵面前,发誓只要击杀一个贼军,当即赏银十两,直接当场兑现。
    如此一来才多少带起了一点点士气,使得已经手软脚软随时作出要逃跑的官兵们多少兴奋起来了一些,堪堪挡住了刑天军一拨进攻。
    可是这样的士气毕竟维持不了多久,在刑天军稍事调整之后,再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官兵们对于杀贼领赏的兴趣也随即失去了很多,有的人想的明白,虽然他们再努力杀敌,可是这一仗已经摆明了注定要输掉了,领到赏金又有何用,反倒是给自己找麻烦,让贼军入城之后可以杀他们个人头滚滚。
    眼看着日头已经西斜,肖天健看着城墙处依旧在激战的两军,铁头送来了一把大椅,请肖天健坐下督战。
    肖天健一摆手道“拿走!将士们正在浴血奋战,我岂能坐着看他们挥洒热血!今日各营干的都相当不错,一鼓作气今天就攻入城中,什么时候弟兄们攻入城中,我什么时候再坐下不迟!”
    听到肖天健的话之后,诸将更是兴奋了起来,任谁都看出守军的抵抗已经是越来越虚弱了,几次刑天军的兵将都攻上了城头,但是又被守军勉强给堵了下来,任谁都看出守军这个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于是李栓柱、罗立等将纷纷请战,要亲自率部对汝州城进行最后一击。
    “罢了!早看出来你们这帮家伙跃跃欲试了!既然你们不愿意坐镇指挥,那就上去把!”肖天健呵呵一笑一挥手道。
    众将立即嗷的一声欢呼,一个个大吼着便带着自己的近卫也冲了上去,这一次攻击可以说是一天以来最为猛烈的,各营兵将们看到连他们的长官都亲自冲了上去,又岂能不卖力呢?
    于是刑天军部众们更是如同下山猛虎一般,狂吼着喊啥震天的朝着城墙涌去……
    何子纲大口的喘着粗气,到了这会儿他的嗓子也早已喊哑了,张开嘴只能呵呵的低吼,再也发不出上午时候的那种喝骂之声了,看着遍布在城墙上的守军尸体还有躺在血泊中尚未断气的伤兵们不断的哀号着,何子纲苦涩的朝着城外最后望去,只见得夕阳之下的城外,一片人海,头盔上各色的翎羽在城下晃动着,如同巨浪一般的朝着汝州城扑来,他也知道今天这一战已经到头了。
    何子纲自问他不算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可是何乃这支贼军实在是太过强悍了,不管他如何督战,贼军始终都保持着旺盛的战意,打退一拨便很快又组织起一拨,一个个凶悍无匹的扑向城墙,他想不通为何贼军如此悍勇,难道他们就真的不把命当命吗?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长梯被搭在了城墙上,众多刑天军的兵将们举着盾牌,蚁附在这些长梯上,疯狂的攀爬上来,何子纲哀叹了一声,终于丢掉了手中的已经满是缺口的腰刀,缓缓的坐在了一堆瓦砾上面。
    两个带伤的家丁扑上来,架住何子纲对他叫道“大人!还是走吧!挡不住了!真的是挡不住了!”
    何子纲用力退开了两个家丁,苦笑了一声用嘶哑的声音说道“难不成大明真的是劫数难逃了吗?为何这贼军如此凶悍,放眼天下还有谁能挡得住他们呀!你们走吧!我何某没给你们荣华富贵,下去找地方躲起来吧!要是你们命好的话,就投了贼军也罢,好歹估摸着能混个富贵!走吧!走吧!”
    两个家丁犹豫着,但是他们也知道何子纲即便是现在想走,恐怕也走不掉了,于是两个人都跪下,重重的对何子纲磕了几个头,然后转身飞快的冲下了城墙,朝着城中逃去。
    何子纲看着已经下城而去的两个家丁,挣扎着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了一把刀,一脸悲愤的走到了城墙边缘,高举双手大吼道“来吧!我何子纲在此!都朝着我来吧!”
    就在此时,一个刑天军的悍卒从不远处的一副梯子上爬上了城墙,扫视了一下正在纷纷逃下城墙的官兵,一眼便瞅中了离他不远的何子纲,从何子纲的衣甲上他一眼便认出此人肯定是官军的主将,最不济也是个重要的军将,于是脸上露出一丝狞笑,纵身跃上了城墙,老鹰扑食一般的便挥刀朝着何子纲扑去。
    何子纲嘶哑着喉咙吼叫着和这个刑天军的悍卒厮杀在了一起,何乃这个刑天军的悍卒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几次重劈都被他以盾格挡住了他的刀锋,死死的和他纠缠在了一起,随着越来越多的刑天军部众涌上城墙,何子纲很快便被刑天军的部众包围在了其中,不多时他便身负多处刀伤,可是何子纲还是势若疯虎一般的在城墙上左冲右突于刑天军的兵将们酣战不已,何乃恶虎架不住群狼,片刻之后,便有几杆长枪捅入到了他的身体之中,那个一脸凶残表情的刑天军的悍卒纵身跃起一刀挥过,何子纲的动作顿时停止了下来,从他的咽喉处随即喷出一道血箭,整个头颅都缓缓的仰了过去,这一刀几乎将他的头整个砍了下来,仅剩下了脖子后面一层皮还连在身上……
    可怜在城中还四处奔走不断催促着其它几面城墙上的官兵去城南应援的赵天赐,最终也没有能逃脱被俘的下场,本来赵天赐当得知城破的时候,还有心想要做个大明的忠臣,和汝州城同殉,可是当他用颤抖的手提着自己那柄青锋宝剑的时候,却怎么都下不去手,割向自己的脖子,最终眼睁睁的看着扑来的刑天军部众们将他包围起来,有人一把打掉了他手中的宝剑,扑上来用绳子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放倒在了地上。
    城内守军在刑天军攻克城南门的时候,便基本上放弃了抵抗,有人开了城东门,出城而逃,更多的则被堵在城中,跪倒在路边弃了兵器跪地求降。
    第一百三十二章 胁迫投诚
    肖天健天黑之后在众军随护之下进入到了汝州城中,此时城中仅有极少处还在响着喊杀的声音,更多的则是看到一队队放下武器的官兵被押送出城,而大批刑天军的兵将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汝州城,正在对各个小巷进行着清剿,不断的将躲在小巷中尚未投降的官兵抑或是斩杀抑或是驱逐出来。
    而到了这会儿,肖天健的心情可以说是好的不得了,本来他还计划着用三四天的时间来攻取汝州城,可是没想到他手下的兵将们没有让他失望,仅仅用一天的时间,便攻入了城中,彻底将汝州城给控制在了他的手中。
    这样的战斗,即便是身为一军之主的肖天健也感到是无可挑剔,刑天军经过这半年左右的蛰伏,不但没有耗去他们的血性,反倒是都表现出的极强的求战欲望,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超强的战斗力,这如何不让肖天健这个一军之主感到高兴呀!同时这也再次证明了眼下官军的虚弱,有此强军,何愁天下不取呢?
    于是他兴冲冲的便率领近卫进入到了城中,早有部将将州衙清理了出来,将他迎入到了城中。
    可怜汝州知州赵天赐,不多时便被绑的如同一个肉粽一般,被送到了肖天健的面前,赵天赐这会儿已经恢复了镇定,想要保持住他身为朝廷官员的尊严,用力的梗着脖子不肯向肖天健跪下,可是有近卫在后面一脚踹去,赵天赐便咕咚一声,不得不两膝着地跪在了肖天健的面前。
    看着狼狈不堪又想故作镇定的这个身穿官袍,胸前绣着白鹇补子的官员,肖天健挥挥手道“不必羞辱于他,不想跪着就站起来说话吧!”
    近卫松开了按着赵天赐的手,赵天赐怒瞪着肖天健,啐了一口之后,挣扎着便又站了起来,昂着头做出了一副不屈状。
    肖天健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汝州知州赵天赐,总觉得赵天赐这样做有点色厉内荏,转念一想,便冷笑了一声对赵天赐拱了拱手揶揄道“在下肖天健,见过赵大人了!呵呵!”
    赵天赐脖子一梗,怒道“狗贼!要杀要刮随便,休要在此羞辱本官!”
    近卫一听就想上去踹赵天赐,肖天健微微摇摇头道“不必打他,呵呵!赵大人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赵天赐楞了一下,立即怒道“姓肖的,你身为大明子民,不思报国,却率众造反,真是不知廉耻之徒!今日赵某落在你的手中,也无话可说,你还是杀了我吧!”
    肖天健坐在原本那张应该是属于赵天赐才能坐的大椅上,身子靠在椅背上,露出了一脸嘲讽的笑容,继续冷笑道“想死还不容易?不过以肖某来看,其实赵大人并不想死!不知我说的对否?”
    赵天赐瞪着眼强撑着对肖天健怒道“我赵某其实贪生怕死之辈?要杀要刮你尽管来好了!”
    “不不不!肖某自问不是杀人狂,据我所知赵大人来此汝州上任不久,而且并未有什么恶迹可言,对于老百姓基本上还算是体恤,也算不上是贪官,这在大明来说,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肖某起兵造反,要杀的是贪官污吏,对于你这样还能算上是清官的人,肖某是不会杀的!更何况了,赵大人如果真的想死的话,又岂会等到现在?哼哼!在肖某面前,赵大人就不必如此做作了!“肖天健晃着脑袋一脸嘲讽的笑容对赵天赐说到。
    赵天赐听罢之后,老脸顿时涨得通红,因为肖天健一下便看透了他的想法,这实在是让他情何以堪呀!肖天健把他看的很透彻,他确实不想死,他现年不过只有四十岁,正是人生中大好的时光,而且他自幼便寒窗苦读,好不容易靠上功名,又在宦海中挣扎了十几年,才总算是当了这个知州,可是一上任不多久,便遇上刑天军入寇河南,知州当了不到一年,便成了刑天军的阶下囚。
    这么一生如果就这么死的话,他着实有些不甘心,而且这一次他的被俘,赵天赐觉得这件事不能怪他,从去年起,他便对王家祯说过,刑天军入寇豫西,必成大患,年后王家祯在汝州兵败,他便上书熊文灿,多次劝熊文灿剿寇要先从刑天军下手,绝不能让刑天军就此在豫西坐大下去,甚至为此他还专程上书朝廷,力陈刑天军盘踞豫西将会带来的后果,可是他的种种努力,却都复制东流,熊文灿非要先剪除掉其它各路义军之后,才集结大军前来进剿刑天军,现在倒好,其它那些贼军尚未剿灭,刑天军这头猛虎倒是开始跃出了豫西大山,一战便攻克了汝州城,下一步岂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横扫中原了吗?
    所以赵天赐不想死,因为他认为他不该为这一战的失败承担罪责,而且他还觉得没有活够,为什么要为这汝州城殉葬,刚才之所以他怒斥肖天健,只不过是一时性起,想要维护一下自己的尊严罢了,其实话一出口他就有点后悔了,生怕真的惹怒了肖天健,肖天健让人把他推出去大卸八块抑或是凌迟处死。
    现在既然肖天健已经看透了他的想法,赵天赐有点恼羞成怒,但是既然他没有求死之心,便再难鼓起喝骂肖天健的勇气了,于是颓然塌下了肩膀,低头下来沉声说道“哼!既然你看出我不想死,那又如何?难道还能放过我不成?如果你想要羞辱于我的话,到还不如一刀杀了我好了!我赵某宁死也不愿被你侮辱!”
    “赵大人,这话说到哪儿去了?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呢?想你苦读寒窗这么多年,可说是满腹经纶,更应该是个明白人!大明朝廷行的是什么事情,想必你也看的清楚,身为一国之主,却不思体恤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这大明朝也算是完了!你不愿跟着他们殉葬,又有何可耻笑的呢?
    再说放过你又能如何?我就是要天下人看看,我肖某本就是吊民伐罪匡扶正义!只杀贪官不斩清官!来人呀!给赵大人松绑,还其家室,在城中找一处宅子妥善安置,务要委屈了他!“肖天健挥手道。
    近卫视肖天健的话为天命一般,当然不会反对,铁头立即挥手让近卫将赵天赐的绑绳松开,赵天赐活动了一下被勒疼的胳膊,叹了口气,然后对肖天健深鞠一躬道“那么赵某多谢将军不杀之恩了!既然将军放了我,那么干脆就不如让在下带着家人离开这里好了!这官不当也罢,赵某想要回乡去,还请将军恩准!”
    “唉!赵大人此话差矣,现在天下如此之乱,先生回乡又能如何?更何况先生失了这个汝州城,即便是回乡,朝廷又岂能放过你呢?倒不如就留在这里,只要我刑天军在,定能维护赵大人全家的安全!不过赵大人也要给肖某帮个忙,城中情况赵大人最为明了,既然我肖某起兵是为了天下百姓,就放不过那些鱼肉百姓之人,还请先生拟一个单子出来,将城中一些为富不仁之辈开列出来,让肖某还老百姓一个公正!”肖天健满脸无赖的摇头说道。
    赵天赐听罢之后哭笑不得,肖天健这哪儿是要保护他呀!说白了是就是要把他圈禁在这里,当作他以后招纳其他官吏投效的资本罢了!另外后面提出的要求就更是过分了!这简直就是直接逼着他入伙,什么开列名单,如果他开列出这张名单的话,岂不是等于就投效了肖天健了吗?
    可是赵天赐有心不答应也不行,他在城中的家人都被刑天军看押了起来,而他又没有勇气寻死,更不想家人跟着他被杀,人一旦在最危急的时候都没有死的勇气的时候,换到这个时候,就更没有求死的勇气了。
    所以赵天赐有心不想干也不成,只得在肖天健的逼迫之下,提笔唰唰唰的开列出了一张城中一些大户的名单,这些大户之中有的是朝中勋贵的亲戚,有的是当地豪绅,也有的是城外一些逃入城中的土豪,总之这些人他供不供出来,肖天健也自然从其他人哪儿问的出来,到时候依然可以说是他赵天赐说的,反正只要他不想死,肖天健想怎么给他扣屎盆子就怎么扣屎盆子,根本由不得他答应不答应。
    另外赵天赐确实恨这帮人,这些日他为了筹措军饷,振奋守城官兵的军心,在城中连日奔走,想要求这帮有钱人帮忙拿出一些钱财,帮他度过这个难关,可是这帮有钱人各个都是守财奴,居然一个个都捂紧钱袋子说什么都舍不得拿钱出来,要不是他们这么吝啬的话,大大方方拿出一批钱来分发给守城官兵,想必这些官兵们也不会毫无斗志,一天时间内便让刑天军攻入城中。
    所以赵天赐恨这帮有钱人,甚于恨肖天健更多一些,既然现在有了肖天健逼他这个前提,他也就不客气了。
    肖天健拿起赵天赐开列出来的这张名单之后,哈哈一笑道“做事总是要有理有据才行!现在赵大人亲自指认这些人鱼肉百姓,又岂能有假?来人,就按照赵大人开列出来的这张单子,连夜将城中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东西给我抄了!但是告诉下面的弟兄,如果不在此列名单之中的人家,一概不许扰乱!违者当斩!这可是赵大人亲自拟定的名单,绝对是错不了的!”
    赵天赐这个苦笑呀!肖天健这摆明了是把他彻底退到和朝廷以及官府的对立面上,本来这一次他失汝州,就够他掉脑袋了,现如今又给刑天军拟出一份这样的名单,以后想要回家,看来是彻底不可能了!恐怕不但是回家不成,他的宗族也要将他从族谱上除名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撼八方
    可是赵天赐又有什么办法?肖天健要这么干,他只要不想死,就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干,当看到肖天健的手下兴冲冲下去传令的时候,赵天赐只得抱拳告辞,肖天健拉着赵天赐亲自将他送出门去,还谆谆嘱咐,要是缺什么,只管说话,他定会想办法照顾好赵天赐的家人的!
    第二天一早,城中那些名单上所列的大户人家无一例外被刑天军连夜抄了个底儿掉,而且街头巷尾到处都张贴上了以赵天赐的名义罗列出的对这些有钱人家的罪状,称这些城中的大户人家鱼肉乡里,各个都死不足惜。
    当即城中的人们便一片哗然,起初有人还不太相信汝州知州大人居然会城破从贼,可是接下来街头巷尾都传遍了这张名单确实乃是赵天赐所拟,于是众人才渐渐的相信了这乃是事实。
    作为一州的知州这样的官员投降刑天军,在这之前不管是刑天军还是其它义军,可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消息传开之后,刑天军上下更是欢喜异常,虽说这件事要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普通的兵卒们眼中,却绝对是值得标榜的一件大事。
    赵天赐的投降代表着当今大明的官员们已经看到了朝廷的虚弱和无能,已经开始有人不想跟着朝廷干了,而宁愿投降义军,这便表明了刑天军已经强大到可以和这个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了,当兵的说不出这么多道理,但是却觉得这件事是件脸上有光的好事,所以一时间军中上下人等都很是欢喜,逢人便相互吹嘘他们刑天军如何厉害云云。
    而牛金星对于肖天健迫降赵天赐这件事,也甚感肖天健这么做实在是一招妙棋,像收降一个像赵天赐这样的级别的朝廷大员,无疑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极大的侮辱,同时对于官吏系统的官员们来说,无疑也起到了一个表率的作用,使得以后刑天军再行事的时候,便更可能会得到一些地方官员的认同,同样对于招纳更多的文人投效,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于是在牛金星的撺掇下,肖天健甚至于正式下令,让赵天赐还当这个汝州的知州,虽说只是挂名不管事的知州,但是硬是要将赵天赐给抬出来做个榜样,赵天赐有心不干,但是也挡不住肖天健这么做,反正接管地方民务的自有他麾下的一干人等,用不着他赵天赐出来真的干点什么,于是他也只有在新家里面捏着鼻子认了。
    汝州一战而克对于刑天军上下来说,无疑又如同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一般,通过这一战,肖天健检验了他麾下的兵将的作战能力,同样对于各军的新兵来说,也让他们对刑天军的强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使之通过这一场攻城战,初步的获取了部分实战的经验,也更加让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心。
    可以说汝州之战奠定了刑天军今后在中原一带攻略的基础,也打出了刑天军在今后攻城战中的威风,锤炼了刑天军的攻城战法。
    因为汝州攻城战打的漂亮,为刑天军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仅用一天时间,刑天军便牢牢的将汝州城给控制在了手中,并且肖天健按照老习惯,在控制住了汝州城之后,便移师城外,召集了军中队将以上的军官,在营中对这一战进行了战后的总结检讨,当众指出了这一战之中刑天军各部的表现,并且当众表彰了一群在此战中表现勇敢的兵将,并且惩处了一批畏战之人。
    也正是肖天健从建军一来,善于对各场战斗总结经验,使得军中的军官们往往可以从一战之中汲取到相当多的经验,使得刑天军的军官们比起其它义军之中的军将们成熟的更快一些,为刑天军进一步的发展注入了相当的活力。
    在汝州被刑天军攻克的第二天,洛阳城中便收到了消息,顿时更是一片哗然了起来,汝州一破,洛阳南部的屏障便彻底被刑天军掌控住了。
    现如今洛阳城西面渑池县也被刑天军所攻占,南面汝州再失,如此一来,使得洛阳的情势更加危险了起来,几乎被刑天军给半包围了起来。
    于是冯一俊连忙再次派人朝熊文灿告急,同时派人八百里急报京城,求京师速发大军前来救援洛阳,甚至于狗急跳墙,直接派人想办法绕过渑池,向坐镇三边的洪承畴求救,总之汝州一丢,对于洛阳来说,就威胁大了,而洛阳一旦有失的话,无疑对于朝廷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别说是冯一俊着急了,就连城中的福王也有点急眼了,要知道其他人实在不行收拾一下细软跑了就是了,可是他身为藩王,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是决不许离开洛阳城的,不单他不能离开,就连他的子女也一样不许离开洛阳城,一旦他们出城的话,就有谋反的嫌疑,大明的藩王一方面可以说享尽荣华富贵,另一方面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被圈养起来的一帮猪羊。
    所以福王便连连派人找冯一俊施压,令冯一俊想办法速速退敌,并且将他被贼军所夺占去的田地给夺回来。
    冯一俊这个气呀!福王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要是能把刑天军灭了或者逐走的话,早不用福王催,他就做了,可是他手中没多少兵力不说,而且这些官兵们烂的真可谓是到了家了,就连他们视为依仗的祖宽祖大乐麾下的那支关宁军都栽在刑天军手中了,他岂有半点办法退敌呢?
    现在不用说是退敌了,就连洛阳城能不能保得住都已经是两可之间的事情了,洛阳现在到处划拉,也不过仅仅是划拉来了几千兵将,而且这帮兵将们能不能用还是未知数,如果熊文灿和洪承畴他们不及时派兵前来救援的话,洛阳城眼看也悬了!
    这还不算,冯一俊到处搜罗兵将前来洛阳城助战,就连在宜阳的那些兵马他也抽调回来了两千多人,宜阳仅留下了不到两千官兵镇守,而这么多官兵一下拉到洛阳城外,吃的喝的都要他亲自解决,还有给官兵们发饷的事情,更是让冯一俊焦头烂额,于是冯一俊便找福王商量想请福王先借支几万两银子出来,先发下去稳住军心,撑过这段日子再说。
    可是没成想冯一俊的要求一提出来,便被福王给一口回绝,别说几万两银子,福王连一文钱都没打算拿出来,在他看来,守卫国土的事情是皇帝的事情,根本跟他这个藩王没有半点的关系,当兵的守土,当皇帝的侄子朱由检便有责任和义务给当兵的发饷,怎么现在给官兵发饷倒要他们这些藩王出钱了呢?这世上没这个理,所以福王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说什么都不肯出钱。
    反倒是福王对冯一俊还满腹牢马蚤,说他偌大的家业,这么多人跟着他吃喝用度,天天花钱太多,现如今他的大片粮田又被贼军夺占了去,日子过的是入不敷出,现在哪儿有银子给冯一俊来给官兵开饷呀!所以他不但没钱,现在还想让冯一俊接济他一把呢!
    冯一俊当场差点就气晕过去了,谁不知道福王的家财富可敌国呀!不说他有千万两银子,起码家中也有个七八百万是没有半点问题的,可是这福王愣是一毛不拔,他总不能让人冲入福王府去抢吧!
    所以眼下他只有巴巴的等着熊文灿这个五省总督来解决这件事了,至于在熊文灿率兵前来救援之前,刑天军会不会先一步前来攻打洛阳城,他就没有办法了!
    话说正在襄阳坐镇指挥各路官军对张献忠等路义军进剿的熊文灿,突然之间收到了冯一俊的告急文牒,得知近期已经在豫西蛰伏了快半年之久没有继续扩张的刑天军,突然之间两路发兵,攻打渑池和汝州,顿时也大吃了一惊。
    冯一俊派来的人说的很明白,判定刑天军这次动手的目标肯定是洛阳城,求熊文灿速速调兵前去救援。
    而对于冯一俊这个判断,熊文灿思考之后,觉得确实很有这种可能,刑天军这半年来,虽然没有扩张地盘,但是也绝对不会闲着什么不干,而现在他们占据着豫西五县,肯定会招兵买马,实力又会提升许多,养活这么多贼兵,仅凭着豫西那五县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如果他们想要成大事,就要想办法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钱财,才能支持他们继续壮大下去,不管是谁,站在贼军的地步,都会把目光锁定在富得流油的洛阳城的,所以冯一俊判定刑天军这次突然发力,是想要攻打洛阳,是有道理的。
    对于洛阳城,熊文灿可是知道那里无论如何都丢不得的,且不说洛阳城的地位,单单是城中的那个福王朱常洵是当今圣上的亲叔叔这一条,洛阳一旦有失,他这个五省总督便担待不起,所以顿时熊文灿便也有点慌了手脚。
    第一百三十四章 熊文灿的困局
    经过这半年来,熊文灿暂时放下了刑天军的事情,掉头集中所有力量,亲自坐镇湖广河南各地,指挥诸军对张献忠以及各路在河南湖广一带活动的贼军的围剿,已经可以说是初见成效,在增兵赠饷之后,各地官军实力都有所增强,特别是湖广大将左良玉,先前在熊文灿就任之初,并不怎么看得起熊文灿,也不怎么听从熊文灿的调度,可是几个月前,崇祯帝得知了左良玉的表现之后,亲自下旨痛斥了左良玉一番,又赐给了熊文灿一柄尚方宝剑,准熊文灿可以对地方不听调遣的文武官员先斩后奏,于是左良玉才老实了许多,变得听话了很多,现如今在湖广一带,就拉起了五万多人的兵马,而且比起以前,也听命了许多,这段时间对于张献忠、刘国能等人的进剿甚是卖力。
    而张献忠等贼军,近半年来,在他的极力进剿之下,是渐现颓势,开始逐渐的被压缩在了湖广境内,而熊文灿在请示了杨嗣昌之后,认为对于他们这些贼军的进剿,应该剿抚相结合,近期他刚刚派人说动了刘国能,刘国能已经答应向他投降,而张献忠也被赶到了宝康一带,躲入到了神农架的山中,眼看是只要再用把力,连张献忠也很可能被他剿抚了,现在突然间刑天军发力,实在是让他有些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之中。
    如果他现在立即将手头的兵力都调往洛阳救援的话,那么对于现在刚刚取得的局面,肯定无疑是等于白干了,张献忠铁定马上便会又跃出房山和宝康一带,立即复振起来,到时候如果想要再将他压缩在这种境地之中,恐怕就真的难了。
    另外除了张献忠之外,还有数路贼军眼下也被逼得已经到了绝路上了,一旦现在他撤身收手去对付刑天军,那么这半年来所有的努力,都等于是付之东流了!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让熊文灿顿时有点两下为难了起来,洛阳不救不成,可是张献忠这伙贼军不剿也照样要落罪在他身上,如何能既保证眼下局面不失控又能救援洛阳呢?这件事让熊文灿颇为头疼,于是他立即召集手下幕僚们商议这件事。
    而他手下的幕僚们也都对此事有点一筹莫展,商议了半天也没有拿出一个行得通的办法来,倒是后来商议来商议去,有人提出来可以先调开封的驻军先行一步奔洛阳,帮助洛阳守军协防,拖延刑天军的攻势,争取一点时间,另外让熊文灿速速联络洪承畴和孙传庭,从陕西调兵,走潼关打通前往洛阳的道路,克复渑池县,如此一来,洛阳便可以解危为安。
    等到熊文灿这边把张献忠等贼解决了之后,再从湖广调兵前往,再加上山西那边的兵马还有山东的兵马,务求一击之下,将这支刑天军给灭在豫西山中。
    对于幕僚最终提出的这个办法,熊文灿倒是觉得可行,于是当下不再耽搁,立即便派人传他的手谕,飞马前往开封,着令开封副将陈永福立即率领开封兵急速赶往洛阳,和洛阳守军合兵一处,听从冯一俊的调遣,镇守住洛阳城。
    同时为了防范刑天军东侵,可以传令山东巡抚颜继祖,调山东兵马两万人进入河南,保护开封以及归德府等地,确保运河一线不被刑天军侵扰,随时可以应援洛阳城。
    调江北副将黄得功率领一哨人马速速入豫,限其十日内驰援汝州,挡住刑天军在南面对洛阳的威胁,同时调集光州一哨人马移防宝丰,对贼军侧翼形成威胁。
    同时熊文灿又立即亲笔修书一封,派人飞马送入陕西那边交给洪承畴,请洪承畴和孙传庭调集部分陕兵出潼关,攻打渑池县,只要克复渑池,便可以威胁到刑天军侧翼,足以确保短时间之内刑天军不敢对洛阳妄动。
    就此调派一番之后,熊文灿觉得事情应该可以应付了,最不济也可以确保洛阳不失,而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被堵在宝康一带的张献忠等路义军身上,打算不管怎么样,也要先收拾掉张献忠这伙贼军。
    果不其然刑天军刚刚一动不久,躲入宝康一带的张献忠便开始有了动静,张献忠在十月初十率部突然跃出宝康、房山一带,进兵至谷城,打算渡江北上。
    张献忠的行动马上便被坐镇襄阳的熊文灿察觉,随即派左良玉率部迎击张献忠,将其堵在江南使其不能再次北渡,到这个时候,熊文灿已经相信,张献忠和肖天健之间肯定会有联系,否则的话,两方不会配合这么默契,张献忠刚刚陷入困境,蛰伏不动的刑天军便对洛阳一带大肆兴兵,而张献忠又在这个时候,兵至谷城,想要渡江北上,如果一旦让张献忠和肖天健合兵一处的话,这就麻烦大了,他熊文灿这半年来好不容易才经营出来的局面就等于是付之东流了。
    所以熊文灿严令左良玉和陈洪范两员大将日夜督军拦击张献忠,随即在十月十三,两军在谷城以南的南河镇一带遭遇,展开了一场厮杀。
    张献忠也算是豁出去了,亲自提马上阵,率部和罗良玉以及陈洪范等路官军厮杀,何乃张献忠这段时间在江南江北一带屡遭败仗,躲入宝康和房山一带之后,又严重缺乏粮草,以至于兵将皆无力酣战,结果是落得一场大败,最后被官军堵在了谷城县一带,最终却没有能渡河北上,再进入南阳,再加上熊文灿亲自在襄阳坐镇,各路官军不敢懈怠,堵在江北,让张献忠无法渡江。
    而刘国能此时终于坚持不住,在唐河接受了熊文灿的要求,就地宣布投降官府,熊文灿闻之大喜过望,当即授刘国能为守备,令其率部并入到左良玉麾下听命于左良玉的调遣。
    说来刘国能其实也不是没努力过,如果刘国能在两个月之前,能和张献忠合兵一处的话,不但官军拿他没有办法,就连张献忠这一次也不一定就会被熊文灿逼到这种地步。
    何乃张献忠性格嚣张习惯了,在南下渡江之后,他曾经和刘国能为了抢地盘,部下之间发生不少的龌龊,以至于后来刘国能对张献忠颇为忌惮,总觉得一旦他和张献忠合兵一处的话,张献忠肯定要吞并掉他,甚至于会暗中除掉他,所以便始终不肯和张献忠兵合一处,单独渡江北上,结果在熊文灿的指挥下,连战连败,以至于被逼得是走投无路,最终只得选择率领麾下近两万部众,干脆投降了朝廷,被熊文灿收编到了左良玉麾下听命。
    刘国能的投降,对于熊文灿来说,无疑是一场大功,同时对于活动在湖广和河南一带的各路义军来说,却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这个时候不单单是张献忠陷入了困境,连带着罗汝才这会儿日子也不好过,他先是在山西大败逃回陕西,北上榆林接着被逐出南下商洛,进而不久便又被孙传庭派兵从商洛撵了出来,走西峡奔入郧阳,本来数万从众,到了这会儿只剩下不到一万人马,而且多为弱兵,到了郧阳之后,接着便又被官军伏击,逼得罗汝才狼奔豕突的朝北逃去。
    本来熊文灿这一次以为可以将罗汝才也趁机剿灭抑或是招抚,可是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却最终还是让罗汝才趁隙逃出了包围圈,有心想要再派人去追,可是这个时候却又收到洛阳的消息,说汝州仅仅几天时间,便被刑天军攻克,汝州守备何子纲力战身死,知州赵天赐被俘降贼。
    此消息顿时令熊文灿再一次大吃了一惊,本来他虽然已经知道刑天军攻打汝州,但是这半年来,汝州兵力增加不少,现在应该起码有三四千驻军,虽然不见得能在城外野战击败贼军,但是起码守城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在他的印象之中,贼军往往是攻城手段很是匮乏,只能采取蚁附攀城的办法,很多时候攻城是攻不下的,而刑天军虽然要比一般的贼军厉害许多,但是估摸着攻城上也不见得就多厉害,汝州再不济,起码也能坚持个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轻松可以撑到黄得功率部赶至,接汝州之围,可是没成想他这边刚安排好救兵,那边汝州便已经丢了,如果刑天军真的有这么厉害的话,那么洛阳城还真就有危险了!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