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以后便不会再发愁没火药用了。
    而且肖天健还和他交流了一番有关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高成也很虚心的采纳了肖天健的建议,改用糯米汁,通过喷洒、过筛、晾干等工序,最终制成他们所需的颗粒火药。
    如此一来,火药的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只要范家将硫磺运来,那么以后他们即便是买不到硝石,也不会让军中出现火药断顿的威胁了!而且还可以确保火药的质量,从此之后使得刑天军的火器威力更上一层楼。
    这便是有根据地的好处,原来他们只能靠着掠夺才能解决的问题,眼下基本上可以通过自力更生来解决了,而且所制出的各种武器,质量上比起以前都有飞跃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他们初步开始朝着统一装备转变,对于刑天军的战斗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第八十五章 巡视乡里
    反正坐等下去,也不是办法,这里各项工程也都在按部就班的朝前飞速的推进着,肖天健留不留在这里,基本上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至多也就是起一个激励的作用罢了!
    所以肖天健也不在这里干等下去,等着钻床制造出来,投入使用了,稍微吩咐一下之后,他便带上亲随们直接出了双峰寨,也不让人送行,轻车简从的便直奔东冶镇,不多时便进入到了东冶镇之内。
    而这里比起他上一次来的时候,又热闹了许多,负责炼铁的人比起年前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又多了一倍多,而这里同莲花寨还有双峰寨一样,过年都没有歇下来,各个铁炉照样在热火朝天的加班加点的炼铁。
    原因无他,这年头虽然人们重视过年,但是在这样的年景下,一个个都穷的是叮当响,如果不是刑天军大批提供粮食给这里的人吃的话,估摸着别说过年了,就算是吃顿年夜饭这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负责这里的方大山不说停工,谁也不敢停工过年去,更何况了,方大山受命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改善伙食,犒劳这里的工匠们,工匠们能吃饱,而且还见了荤腥,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过年能吃上一口肉,比什么都强,这在他们心目中,也算是已经过年了,所以工匠们也没什么怨言,就奔着这口肉,一个个也都毫不停歇的继续加班加点的干了起来。
    老炉头更是带着一帮挑出来的手下,将镇中所有的残旧铁炉都给检查了一遍,选出了其中可以修复重新投入生产的铁炉,开始加以修复,使之可以尽快的恢复生产,如此一来,年前修复一座中型铁炉,而这一次肖天健过来的时候,又有两三座小型铁炉被重新投料点燃了起来。
    而原来的那些炉匠们也都开始分班,加上新来的工匠,负责起了新的铁炉的生产,如此一来,这里的铁的产量短短半个月时间之内,便又提高了几成,各种所产的铁也被收集起来,然后等待双峰寨来人来车,把这些铁运至双峰寨使用。
    老炉头一听肖天健又来这里巡视,便赶紧过来接他,肖天健先是送了老炉头一小袋炒豆,便和老炉头嘻嘻哈哈的一边走一边聊了起来。
    “回将军,老汉我可是一会儿都没敢歇着呀!瞧瞧,瞧瞧,我这些人可是都忙着呢!这不,这又有一座铁炉,就快修好了,后天便又能投料点火了,这铁炼的就更快了!将军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老炉头现在看到肖天健也已经不怎么紧张了,知道肖天健不难为他们这些工匠们,于是笑呵呵的跟肖天健说道。
    “满意!当然是满意了!呵呵!你们倒是辛苦了呀!”肖天健笑眯眯的一边看一边对老炉头说道。
    “这还是将军仁义呀!不但管我们吃管我们喝的,这不过年还给我们这些炉匠们发了布,好歹各家各户总算是能做件新衣服了!要不是将军的话,这地方真就没法看了,恐怕我们这帮人真的就要光着腚干活了!还是将军仁义,我们这些人没啥好回报将军的,所以也只能卖命多干活了!”老炉头背着手跟着肖天健说道。
    肖天健心中微微叹了一声,老百姓大多数人还是淳朴厚道的,只要你对他们一点好,他们便能看在眼里,本来这在以后看来,都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放在这些人的身上,他们却视之为自己对他们的恩惠,便会十倍于你给予他们的来报答于你。
    于是他点点头道“你们不必谢我,这是你们该得的,只是以前没有人给你们罢了,只要你们接着干下去,以后大家伙的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的!我肖某绝不会让大家伙再过以前的那种日子了!”
    说话间他们便在镇中几个新修好的铁炉转了一圈,这里的人对肖天健既敬又怕,一看到肖天健一行人过来,便各个都卖了命一般的大干了起来。
    肖天健停下脚步,对老炉头说道“看来你们这段时间确实出了大力气了!我肖某无话可说,但是接下来,光修这些旧炉子也不是办法,终归还是小打小闹,远远赶不上各矿点出矿的速度,所以咱们接下来还要新建更大的铁炉,争取建起一个日产千斤以上的大炉子,建一个这样的大型竖炉,便抵得上这么一群小炉子,那样的话既节省了矿石,还节省了人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所以这件事还要老炉头你费心才行,而且我们不能光炼这种生铁,还要想办法多产熟铁,这方面你老炉头是大匠,可莫要惜艺不授,只要你带着人做到这一点,那么以后我说难听点,我刑天军就负责给你老炉头养老送终,还保证不再让你子孙受穷受苦!“
    老炉头皱起眉头道“将军这话说的吧!我老炉头岂是那种人呀!只是这日产千斤的大炉子,很不好建,会用不少人,还要费不少力气,就怕将军等不得呀!”
    “这又有什么等不得呢?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干,缺什么便告诉我,我负责给你解决,不管是人力物力,都不是问题!另外我再给你出个主意,现如今我看咱们这里炼铁,基本上用的都是煤,还要用些木炭,倒不如在镇子外面,找个地方,把煤炼成焦,然后用焦炭炼铁,那样的话铁的质量会更好一些,这方面我不太懂,不知道成不成呢?”肖天健来到这儿之后,便在看着这些煤暗自琢磨,这会儿终于对老炉头提了出来。
    老炉头点点头道“那敢情好,这事儿就交给老汉我来办吧!只要不缺人手,东西又跟的上,这其实建个大炉子也不见得就难什么!
    至于将军所说的以焦炼铁,老汉我倒是也知道一些,只是咱们这儿没人用罢了,听说别的地方早就有人用这法子了!
    我们要是想炼出精铁的话,一般不会用煤,而都是用木炭来装炉,这样炼出的铁,比用煤炼出来的铁更好一些!不过我也听说过,用焦炼铁,出来的铁好铁就多一些,这事儿我看不难,我们这儿有人就是从外头过来的,知道怎么炼焦,只是以前没人听他的,所以还都是用这儿的煤来炼铁的!
    这事儿就包在老汉我身上了,请将军放心,只要人力物力能跟上,最迟三个月,我便建起一个大铁炉给将军!“
    “好!那就有劳老炉头你了!呵呵!此事一成,我便把你请到双峰寨去,一边享福,一边在双峰寨那边给我帮忙,帮着那边也建起铁炉,总之以后我肖某保证,绝不再让你老汉受苦了!
    至于这边,要建大铁炉的话,小铁炉不妨停下来也没事,只要建起大铁炉,几天时间便能把工给赶回来!你说是不是呀!“肖天健听罢之后便笑了起来。
    出了东冶镇之后,肖天健算算时间,还离上元节尚有四五天时间,横竖闲着没事,他于是便带人朝着付德明忙活的那些村子赶去。
    第八十六章 老农
    付德明也是时刻没有休息,肖天健离开莲花寨,他便也立即离开了莲花寨,赶赴了分田的第一线,而在那里,他的几十个手下也都没歇,将一块块田地丈量出来,然后标定记号,将田地分给那些翘首以盼的百姓们。
    同时他们还要不断的将一些村子合并起来,使得老百姓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在这个时代,人多好办事,耕田也是这样,人集中起来,不但可以相互帮忙,而且也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土地,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更有利于在开春之后垦荒一结束,便重修这里的水渠之类的水利设施。
    一些老百姓们开始的时候,还不太愿意迁到新的村庄里面,但是因为对土地的渴望,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举家开始搬迁,在肖天健行至这一带的时候,便见到了路上一些老百姓拖家带口的正在搬家。
    这些老百姓所谓的搬家,实在是简单极了,本来他们就没多少财产,甚至连像样的农具都没有,带上仅有的锅碗瓢盆,再有几床破烂不堪的被褥,扛上便算是搬完家了,至于他们的房子,刑天军也说了,不必扒掉,留在原处还有它用,而他们新到的村子,也有人负责接待他们,先帮他们搭建起窝棚,赶到以后,安定住了,再帮他们建房,所以这些老百姓倒也没什么太好留恋的。
    他们只想着只要他们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地之后,日子总是能好起来的,每个人对于未来,都充满了憧憬,同时又对刑天军的人充满了感激。
    特别是刑天军来了之后,从来不恃强凌弱,后来虽然出了冯天成栽赃嫁祸刑天军的事情,使这一带的老百姓对刑天军产生了误会,但是后来很快这件事便被刑天军澄清,并把罪魁祸首游街示众,还拔掉了冯天成这伙祸害,没多久便把当地那些杆子们给扫了个干净,逼得那些在当地为祸之人,要么投降刑天军,要么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逃离此地,要么就干脆被刑天军直接扫灭,使得这块饱受创伤的地方还有深受其害的老百姓们,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即便是穷点,也比起以前天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要强多了。
    而且刑天军率诺,确确实实的开始将田地分给他们,这日子总算是都觉得有了盼头。
    日子只要有盼头,那就没什么过不去的了,老百姓们即便是饿着,也愿意留在这里,等到开春,把粮食给种到自己的田里面,如此一来,当地的局面也就安稳下来了。
    肖天健一边走,一边审视着道路两旁的田地,这里的田地只有极少数种上了冬小麦,但是大部分还都荒芜着,从他们所经之地,已经可以看到有些地块被插上了标注,显然这些土地已经分配了下去,只待开春便垦荒了,本来这里不少的荒地就是良田,只是因为这些年闹旱灾,加上官兵和匪众们来来往往的不断的祸害,以至于使得不好良田,都荒芜了下来,所以年后只要重新开荒出来,便都是一些好田,产粮是不成问题的。
    肖天健下了马,走到一处田地里面,蹲下身看了看这里的土质,他不是农民出身,所以对种田的事情不是很精通,但是他手下的铁头以及众多亲卫,却各个都是农民出身,对这东西了解不少,纷纷涌到地里面看这里的土质。
    “怎么样?这田地里面的土还算是可以吧!”
    铁头捏着一撮土看了看,笑道“基本上还可以,称不上太好,但是比起我们家以前的田,可好的太多了,这十亩地一年下来,要是只打一季粮食的话,起码养活个两三个人是没问题的,要是一年能打两季粮食的话,那就好了!”
    这个时候只见一个好汉颤巍巍的从远处缓缓的走过来,不断的在荒田之中找寻着什么,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看样子像是祖孙两人,出来在找吃的东西。
    于是肖天健也起身朝着他们走了过去,老汉一见到肖天健和他的手下,显得很是惊慌,赶紧跪在了地上,给肖天健磕头,还按着他带着的那个小孙女,也给肖天健磕头。
    肖天健也不嫌他们祖孙二人脏,伸手将他们搀起来,然后对铁头使了个眼色,铁头立即便令人回到路上的战马那里,从他们随身携带的粮袋里面,取出几张他们路上吃的饼子,还有几小块肉干拿了回来。
    肖天健将几个饼子塞到了老汉和这个小姑娘的手中,对他们说道“你们不要怕我,我也是刑天军的人,不会祸害你们的!呵呵!这几个饼子你们拿上吃吧!我们出来带的有限,别嫌少了!”
    老头当即便差点哭了出来,赶紧又一次给肖天健跪下,对肖天健使劲的磕头称谢,捧着这几个饼子,几乎是老泪纵横了,赶紧掰开半个饼子,给了那个小姑娘,让她一点点的吃,小姑娘像是个小狼一般,抱着饼子飞快的便啃了起来,时不时的还会用她那双大眼睛看看肖天健他们。
    肖天健拉着老汉坐在了地上,对老汉问道“这位老丈,你们是哪儿的人呀!这是出来做什么呢?”
    老汉卑微的屈膝蹲在肖天健的一旁,小心翼翼的答道“回好汉爷的话,小老儿就是前面的吴家庄的人,这不闲着没事,带着孙女出来,挖点草根回去吃!让好汉爷们碰到,让你们笑话了!”
    肖天健点点头,因为这年景没几户人家能吃饱饭的,许多人家就靠着挖野菜或者草根,抑或是扒些榆树皮回去,碾碎了拍成饼子或者是熬汤,对付一下肚子,这种事一年前,肖天健也干过,不过当时在陕西的时候,比这里的人还惨一些,他连草根甚至都找不来了,几乎是干瞪眼等着饿死,好歹这里还能挖到一些草根,没有到人吃人的地步,要不然的话,单靠他刑天军,即便是抢了地盘,恐怕也没法养活这么多人。
    “那么你们家的壮劳力去哪儿了?怎么让你们一老一小出来做这事儿呢?”肖天健接着对老汉问道。
    老汉不敢怠慢,赶紧答道“回好汉爷的话,俺本来有四个儿子,俩女儿,前年我们家的二儿子被这儿的赵大同拉去当了他的喽啰,去年听说死了,怎么死的俺也不知道,老大得了病,没钱医治,去年也死了,只剩下了老三和老四,这不听说双峰寨那边要修寨墙,便去给刑天军的好汉们帮忙了,他们去那儿干活,好歹一天能混上连顿干的,比起在家挨饿要强多了!这不剩下我自己,带着孙子孙女,在家过活!就出来找些草根,或者是挖点草药,补贴一下家用!”
    “那么年前刑天军发放的救济粮,没送到你们家吗?”肖天健皱眉问道。
    “送了,送了!刑天军的好汉们都是好人呀!给我们家送来了三十斤高粱米,要不然的话,头几天过年,我们都没吃的了!这不粮食也不多嘛!马上就要到春荒了,我们想省着点吃,这才出来挖草根,要不然的话这春天,就要出去逃荒,这地就没法种了!”老汉赶紧又答道,脸上带着对刑天军的那种由衷的感激。
    肖天健点点头道“是呀!我也是刑天军的人,初来这里,我们粮食也有限呀!要不然的话,就可以多给你们一些了!”
    “不用不用!现在俺们就对好汉爷们感激不尽了,你们刑天军的大当家是好人呀!知道我们这些老百姓的苦处,又是给我们粮食,又是在这里帮俺们把那些祸害们给赶走,现在又给俺们分田分地,俺们知足了,哪儿还能指望着好汉爷们把俺们都养活起来呀!您是不知道呀!俺们村的人,现在都给你们大当家的立长生牌位,就盼着你们能以后都留在这儿不走了,那俺们这些老百姓就算是有福了呀!”老汉渐渐的放松了下来,话也说的利索了起来。
    肖天健又是一阵感慨,他挨过饿,受过苦,才会理解这些老百姓的苦,也知道老汉说的是实在话,没有奉承他们刑天军,而眼下确实也正是这些老百姓们最苦的时候,看来以后还要想办法赈济他们才是。
    “像你们这样的,要靠着出来挖草根的村民多不多?”肖天健接着问。
    “唉!多呀!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这么干的,谁家的粮食都不多,要不然的话,就挨不过这个春天了呀!”老汉舍不得吃那几小块肉干,小心翼翼的收入了怀中,连那几张饼子也被他小心的放在了怀里面,肯定是要回去之后,再给其他孙子孙女吃的。
    肖天健挥挥手,铁头便又去取来了几张饼子,肖天健交给了老汉,对他说道“吃罢!你也吃一块,我看你也饿坏了吧!”
    老汉又是好一阵感谢,这才小心翼翼的掰下了小半块饼子,一点点的吃了起来。
    “老汉今年多大年龄了呀?”肖天健对老汉问道。
    “不敢当呀!我是个老不死的,今年都六十了,还在活着糟蹋粮食!我们村像我活这么大岁数的,也就俺和另外一个老不死的俩人,过一年算一年了呀!要不是要照护这些个小娃的话,我都想自己干脆找根绳子吊死算了,也不拖累孩子们了!”老汉叹息着说道。
    “那么说老汉也是种了一辈子地了吗?”肖天健心酸归心酸,但是还是发现了宝贝,于是立即对老汉问道,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一辈子积累下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而从这个老汉身上,搞不好能了解不少当地农业的东西,也好下一步为他们准备粮种。
    老汉听到这儿,于是自豪感由然而发,对肖天健说道“是呀!我大小跟着老人便开始种田,到现在起码也有五十多年了!”
    “那敢情好!那么老汉给我说道说道,在咱们这儿,开春之后该多种什么收成才好呢?”肖天健顿时来了精神。
    第八十七章 新作物
    老汉一听这个,便打开了话匣子,对肖天健说道“这个呀!那好汉爷算是问对人了!咱们这儿要说种什么的都有,主要还是种高粱多一点,咱们这儿的田地多时丘陵地,很多时候浇不上水,都是靠天收,高粱这东西耐旱,所以丘陵地上种高粱也就收成有保证一些!
    有些细田里面,有钱人家会种些谷子,谷子碾成小米好吃不假,但是这东西呀!产量太低了!不能养活太多人呀!所以穷人多种麦子!谷子就不敢多种了!
    这麦子,还是冬天前种的冬小麦好呀!产量大一些,一亩地能如果年景好的话,好地块里面一亩地能打二三百斤粮食,可是没人敢吃,这以前可都是要拿去交租用的,只能留下点高粱米过日子!眼下好多地还荒着,好地块里面开春要赶紧耕出来,种上春小麦才行!
    不过我老汉可还是有个主意,那就是可以留出一些地,赶到开春,就种下一些荞麦,这东西好呀!荞麦这东西长的快,熟的快,四月间就熟了,熟了之后春荒也就解决了,便能撑到夏天春小麦和高粱熟了,然后地块腾出来,还能种上秋粮,比方说黄豆之类的东西,那样的话,春天饿死的人就会少不少的!……“
    老汉如数家珍一般的给肖天健说起了种田的事情,肖天健听罢之后也是心中豁然开朗了起来,其实在他问老汉之前,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那就是玉米和红薯的问题。
    之所以肖天健会想起这两样东西,事情还要从他这次在来山西途中,在途经鄜州期间,和罗汝才麾下那支义军的遭遇战说起,那一战刑天军突遭罗汝才手下的袭击,奋战之下,将其一举击溃,并且在罗汝才手下那里抢来了一批粮食,而事后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靳夫子在其中意外的发现了两种没见过的东西,其中有几袋玉米还有一些红薯,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抢来的。
    总之这些东西立即便被肖天健视作至宝,严令军中任何人不许偷吃这些东西,并且安排靳夫子亲自妥善保管,特别是那几袋红薯,更是被他派人包上了棉被,以免被冻坏,在到了这里之后,他还专门过问过此事,为那几袋红薯专门挖了地窖,用来储存这几袋红薯,每天还要下去翻动一下,不要让它们坏掉了。
    而对于肖天健来说,虽然他对于农业知识很匮乏,但是也知道玉米和红薯的用途还有来历。
    这两种东西还包括土豆和辣椒以及烟草,都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才被从美洲大陆运出来的,逐步开始扩散到全世界范围种植,而这两样东西进入中国时间绝不会太长,以至于中国腹地之中,许多人都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这两样东西,所以当初被发现的时候,有人不认识它们,还险一些被丢弃掉或者是拿去喂牲口或者是干脆扔掉。
    结果还是靳夫子好奇,在处理这些东西之前,想到肖天健熟知不少的杂闻轶事,搞不好肖天健会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什么,于是便拿了一些给肖天健看,结果当肖天健看罢之后,当即便震惊了,于是这才令靳夫子妥善的保存了起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两样东西估计着又和肖天健失之交臂了。
    而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东西,都是比较耐旱的东西,很适合在阳城这一带种植,特别是丘陵地上,更适合种植这些东西。
    而且这两种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亩产量高,玉米后世的时候亩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多斤,这时候的玉米没有后世种子好,也没有什么杂交玉米之说,但是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这个时代中国人常种的各种粮食作物,特别是它耐旱和不择土壤的特性,便十分适合在这里推广种植,应该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救灾粮,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错。
    而红薯就不用说了,这东西不占地,田间地头找点地方种上,产量和现在的许多农作物相比,可以用吓人二字形容,亩产万斤那都是少说了,即便眼下还没有良种,仅凭他手头现在的这些红薯,亩产量估计也不容小觑,最保守的估计,起码也有几千斤以上的产量,而且现有的那些红薯也可以很快扩繁起来,绝对是一种前途无限的救灾粮。
    更何况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是宝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叶子可以吃,茎秆也能当菜吃,即便是干了的茎秆叶子,照样也是上好的饲料,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红薯在肖天健的眼中,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银子还要值钱。
    可惜的是现在找不来土豆,如果再有土豆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这几种高产作物合起来大量推广,很快便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和老汉聊了一阵之后,肖天健还发现老汉确实不是吹的,在种田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包括耕种,积肥,施肥,灌溉几乎无所不通,于是心中更是大喜,难怪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项,只要善加利用,便都是人才。
    “老丈!请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今天我有幸能和老丈遇上,乃是我的运气呀!”肖天健慨叹着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虽然有些得意,但是也没敢忘形,赶紧连连谦虚道“哪里哪里!好汉爷这是给俺老汉脸呀!俺也就会点种地的事情,哪儿有好汉爷说的那么厉害呀!倒是老汉俺要多谢好汉爷,您给的这些个饼子,又够我们祖孙吃好几天了!老汉俺不敢耽误好汉爷的事情,告退了!”
    “且慢!既然能遇上你这样种田的能人,我岂能如此让老丈就这么走了呢!不成不成!我看这样吧!这位老丈,以后我看你也不要再回村里面去了,就到我们刑天军给我帮忙吧!我们还自留了一些地,开春后作为军屯之用,少不得要有人给我们指点一二,老丈也不必再回去受罪了,带上你的孙子孙女,就搬到我们莲花寨住吧!以后保证饿不到你们了,至于原来分给你的地,我们也不收回来了,就留给你剩下的两个儿子,等你们到了我们莲花寨之后,我还会安排人教你孙子孙女读书,你看这样如何?”肖天健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一听,先是吓了一跳,以为肖天健不让他走是为了什么呢!后来听肖天健把话说完之后,顿时是大喜过望,当时就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捂着胸口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喘了半天气也没缓过来。
    倒是把肖天健给吓住了,赶紧扶着老汉让他平躺着,刚才他说的话,让老汉高兴坏了,险一些把好事弄成坏事,活活把老汉给高兴死,要是老汉因为这个被高兴死的话,那么他可就罪莫大焉了!于是他赶忙给老汉喂水,又是让人给老汉抚胸,好一通忙活才把老汉给缓过来。
    “哎呀!好汉爷可是说话作数吗?不是诓骗俺老汉让俺高兴的吧!好汉爷您是……?”老汉一缓过来劲,就赶紧爬起来又给肖天健跪下,一脸的急切对肖天健问道。
    一个扶着他的亲兵立即笑道“您老人家今天可算是遇上贵人了,这位可就是我们刑天军的将军大人,按照咱们以前说的,就是大掌盘子!”
    老汉更是吃惊不小,看着肖天健居然忘了礼节,瞪大了眼睛打量着肖天健,有点不敢相信,嘴里面说道“难道您……您就是肖……肖将军?”
    “不错,正是在下!”肖天健微笑着看着这个老汉。
    老汉哎哟一声,赶紧又俯下身,对着肖天健使劲的磕了几个响头,嘴里面叫道“恩人呀!您就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恩人呀!老汉俺刚才不知道是将军大人,居然还跟将军坐一起,还给将军胡吹,请将军万万要恕罪呀!”
    “老丈教我这么多东西,我岂会怪罪老丈你呀!快快起来吧!回去收拾一下,我会安排人专门护送你们到莲花寨去!”肖天健双手搀住这个老汉,温言对他说道。
    老汉一眼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的范雨彤,于是立即便挣扎着不肯起来,对着范雨彤说道“这位一定就是将军夫人了!小老儿给夫人磕头了!”
    正看得兴致勃勃的范雨彤猝然之间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几乎是本能的伸手虚托了一下,说道“老丈免礼……哎呀!……呸呸!谁是将军夫人呀!我可不是他的老婆!休要胡说!真是羞死人了!不跟你们说了!”
    范雨彤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这个老头误会了,想来她可是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这老汉眼神这么差呀!没看到她到现在还没有开脸吗?于是当时便被羞得是无地自容,啐了一口之后,迈开小碎步,也不顾的脚下荒地里面干净不干净了,撩起裙子便朝着路边的马车飞奔了过去。
    众人看着惊如小鸟一般的范雨彤落荒而逃,于是都纷纷呲牙笑了起来,肖天健也拉了一脸的黑线,瞪了一眼身边的那几个亲兵,喝道“还不快快送老丈回去收拾一下?等什么?”
    几个亲兵包括铁头在内,立即做猢狲散状,搀老汉的搀老汉,抱小姑娘的抱小姑娘,一行人这才上路朝着前面村庄走去。
    第八十八章 困局
    付德明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自从下定决心投了肖天健之后,便甩掉了不少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肖天健所安排的许多事情,他仔细想想都很有道理,也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精明之处。
    而他自己则会按照肖天健的思路,继续朝细处思考,帮着肖天健把提出的事情给细化,对于许多事情来说,他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而肖天健提出的许多思路,都只不过是个大思路,最多也只能称之为骨架,而剩下完善的事情,就只能由付德明来做了。
    付德明也没让肖天健失望,自从接手了分田地的事情之后,组织起了不少人手,带着他们便实施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但是在付德明的带领下,这些人很快便摸到了门道,开始把这件事拉上了正轨,并且迅速的推广开来。
    他们首先完成了对当地户籍的统计,并且统一进行了登记造册,然后又开始丈量土地,另外登记造册,最后开始按照户籍,对现有的土地进行划分,合并过小的村落,使人口逐步的集中起来。
    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新的地契的制作,这其中牵扯的事情着实不少,但是在付德明的妥善处理下,不少麻烦是都迎刃而解,如果这些事情交给肖天健去办的话,估计连肖天健也要晕菜,可是付德明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别看上阵打杀不行,处理起民事来,倒是轻车熟路,再加上刑天军一贯的严谨作风,也不存在贪墨之事,所以万事推行起来,都很是顺畅,老百姓们对他们这些人的做法也没话可说,一个个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们的调配,使得分田之事推进的速度飞快。
    在手下众人逐步熟悉了之后,付德明又将他们分成几组,分头到各地办理分田地的事情,这一下效率再次被提高很多,以至于仅仅一个春节期间,原本计划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分田地的工作基本上便完成了大半,通过整合当地村民,集中松散的老百姓对现有可耕地进行复耕以及重新分配,并且腾出了不少的土地,为下一步接收流民安置流民腾出了比较充裕的空地。
    付德明的工作也受到了肖天健的高度评价,对于这些参与其中的手下们,肖天健也都给予了勉力,同时也当即下令,赏给这些参与此项工作的数十人,每人十两银子的奖励,使得这些人也高兴非常,毕竟他们属于刑天军中的文吏系统,上阵杀敌轮不到他们,平日里想要获赏,机会便没有战兵们多,而通过这次的事情,文吏们也意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只要活干的好,他们照样也会拿得不比战兵们少,这对于本地一些刚刚投身刑天军的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使得他们干劲更加十足了许多。
    但是同时肖天健也感觉到了他手下文人的缺乏,现有的可以算上是文吏的人员之中,也只有付德明有功名在身,好歹是个秀才,其余的所谓的文吏,大多数只能算是小时候读过几本书,认识字而已,一些人好歹算是童生,可是大部分人甚至连童生都算不上。
    而文人的缺乏,对于刑天军许多事情的推进,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武夫们打仗没话说,但是治理地方肯定不行,他们更喜欢使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民事之中,武力手段只能算是辅助作用,如果太依靠武力处理的话,有时候好事弄不好也会办成坏事,故此肖天健在巡视了一圈下来之后,对于这件事又开始头疼了起来。
    现在他仅仅占据了这么点地盘,对于文吏的需求还不算是太多,但是以后他将会占领更多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还只有这么一点文吏的话,那么肯定会严重的阻碍以后他们刑天军的发展的。
    对此肖天健有心招募更多的读书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之中,但是这一点目前对他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毕竟他刑天军眼下在这世上还名声不彰,陕西那边倒是因为他正面和贺人龙打了一仗,在义军之中有了点名气,但是那也仅限于在义军之间,在陕西还算是好点。
    但是现在他率部跑到了山西,这里的人知道他刑天军名声的便没几个人了,更何况眼下他要隐伏在阳城一带,许多事情都要低调行事,不能引起官方的特别注意,所以名声大反倒对他刑天军不好。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读书人不似普通的流民,流民给口饭他们便跟你干,可是读书人却眼光要长远许多,不可能因为一口饭,便跟着你跑!他们更多时候是要看你的名气大小,未来发展的空间的,没名气的话,大多数读书人都直接免谈,别指望他肖天健虎躯一振,王八之气便由然而发,会招来不少人跑到他跟前纳头便拜,没实力之前,他如若想要招募更多的文吏为他所用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以伤兵们充任保长,某种程度上仅仅是解决了表面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忠诚度要高一些,一方面可以稳定军心,一方面可以控制地方,表面上是一举数得,但是迟早有一天,这种办法是会引起问题的,毕竟伤兵们基本上都是粗人,处理民务方面他们即便是有心,恐怕也会无力,眼下虽然这种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但是肖天健也不得不未雨绸缪了。
    肖天健在转了一圈之后,于是拿出碳条笔,在怀中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件事,并且将其列为尽快想办法解决的重要事情之一。
    而范大小姐跟着肖天健走了这么一圈之后,虽然对于肖天健这种收买人心的办法不太理解,但是也看出来了肖天健这样的办法的作用,当地拿到土地的老百姓们,一个个对他和刑天军的人可谓是感恩戴德,恭敬的不得了,这才多长时间呀!刑天军便已经把阳城县南部一带的人心牢牢的收到了他们的手中,可见得肖天健的这种办法,对于收买人心,确实非常有效,假如肖天健继续这么一步步的走下去的话,天知道他会经营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
    于是范大小姐对于当初下的那种判断,更加确定了许多,也更不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了,她这一路上跟着?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