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这个必要了,杨纯已经是强弩之末,伪宁大势已去,国本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丞相尹奇已经稳不了大局,此次出征恐怕也费不了多长时间。因此这朝中的局势越乱对我越有利,公主那派势力略有些单薄,我还指望她来牵制太后,所以不能让她那一边人乱,你马上联系我的人,必要的时候挺她一下。至于秦雯势力迅速扩张,那倒没有什么担心的,只要她的楚国公主身份一公开,我再否认她的身份,那她连个乞丐都不如。太后以为能拿我的女儿来牵制我,但她不会想到我把女儿留在家里,只是让她得了那个名。在别人的眼睛里,名分很重要,可对我来说,那是狗屁。我连太子妃都敢抢,连公主都敢睡,我还怕什么。她们都以为是把我捏在手里,却不知道她们所有人的命运全在我手上,只是看我是否愿意了。”
    尤三甲呵呵笑了起来,然后道“那属下这就去安排胡八的上任事宜。”说完恭敬的退了出来。
    在尤三甲走后,昏暗的屋子里,冷无为再次一个人看着墙上的名单,忽然呐呐地道“不要逼我,千万不要逼我,我只是想做我的事情。公主、雪儿、秦雯你们不要怪我,在你们的心中摆在第一个的,不是我。所以就算我挑起战乱,甚至将这战争继续扩大,你们也没有责怪我。在骨子里,我和杨纯都是一样的人,谁让命运将我退到他的地位上呢,我要统一整个大地,我要青史留名。过去我不敢想,但现在谁也挡不住,要怪就怪先皇死的太早了,哈哈……”
    黑夜中,透着昏暗的烛光中突然爆发出很不适宜的怪笑,那笑声中流露着欲望,也流露着许多的无奈。
    也许没有人真正的了解冷无为这个人,在他强势的外表中却有一颗敏感的心和软弱的一面,甚至其中还有自卑。他没有才华,没有英俊的相貌,没有可以攀比的家世门第,对于女人他很矛盾,他想让她们真心爱自己,可对她们的爱却产生怀疑,他本身又是一个多疑的人,在仕途中他只看到人世的险恶,温暖亲情遇到的实在是太少。看起来周围很热闹,但寂寞的时候又有谁能懂。一个对亲情都怀疑的人,他还怎么去信任别人,他还怎么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留给他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不可触摸的欲望和阴冷。
    杨公府。此时此刻后花园里却有两个人谈起了冷无为。
    池塘中荡漾的波纹倒印着龙兰和林韵诗的相貌,在平时她们并不怎么说话,可今天偶然的在这里遇见,不得不重新仔细打量着对方。
    “你爱相公吗?”龙兰看着池塘里忽然问道。
    “爱,如果不爱我又怎么会和他在一起?”林韵诗镇静自然的答道,她看着穿着红衣服的龙兰,突然发现她今天的神情颇有些不一样。
    “那你了解相公吗?”
    “你是指哪一方面?”
    “心,我是指他的心,你了解吗?”
    林韵诗突然愣了一下,“你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我感觉到他好象很寂寞,每次他笑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冷。这次皇后册封的事情上,这感觉就越强烈了。也许是我单纯吧,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才看的更清楚。雪儿姐的决定已经伤了他的心,甚至是他的自尊。你们也许只记得他是这里的一家之主,却忽视了他还是掌握大汉的三军统帅,百官之首。越是高处就越是不胜寒,越是做出让人想不到的事情……”
    林韵诗仿佛被触动了一下,“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他……相公他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不知道,但我想他有可能会干出什么大事情来,总之你别问了。在我心里,无论相公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在他身边,哪怕就是天下人都唾弃他,我也要和他在一起,因为他比我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龙兰幽幽的说完这些话后,微笑着从林韵诗的身边走开,那神情很放松,像是丢开了什么包袱一样,整个人也轻松很多。
    (ps这几天我一直都在考虑故事的发展,并参考了历史上的很多人物。从心理学上讲,冷无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因为他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阴暗里,每天都在盘算着别人,个把人被冤死对他来说太正常不过了。这样的一个人,对自己身边人也不可能全信,这就注定了他拥有越多就越是孤单。我的文章不是yy,一相情愿,得符合实际,符合人的思想、行为。冷无为是不可能轻易和别人说实话的,他本是无赖出身,反口毁诺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击毁。还有的就是,起初我并没有想让他当皇帝或者是成就什么霸业的,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思想的逻辑,像他这么一个掌握大权的人,又没有什么忠孝礼义束缚的人,对权位的贪婪是没有多少抵制力的。他的手下部属那么多,身边的女人成分又那么复杂,一起哄什么都有可能改变。因此后面的文章将会对他是否争霸进行描述,但本书主要说的是官场、政治、权谋,对军事往往会说的少一点。总之,如果在读者心目中冷无为还是那个耍无赖的混混吧,那就错的远了。他已经完全有枭雄的气势,但他的隐忍力却是很强的。有人说,本书在很多地方有矛盾之处,但各位小心了,这些矛盾不是白给的,而是在一步的步改变着冷无为的,那些矛盾的地方或许会让人费解,但却是解释冷无为思绪混乱的钥匙。我看评论说,冷无为软弱,我只想说他看的不深,对于女人冷无为是有点不忍,但如果真到了非出手的时候,你们认为他会不忍心吗?凡是挡他道的人,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权谋的最高境界那是六亲不认,就算冷无为不愿意,时势也会将他逼到那一步,那就看这些女人如何自处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谋定思动(二)
    朱喜被杀后,死的是不明不白,在朝野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自然也引起多方面的猜测。由于朱喜是本案的关键人物,联系着当朝最为敏感的人,他的死也就意味着本案成了个无头的公案。
    谁是凶手自然也就成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由于案子是发生在大理寺的监牢,从那些狱卒的口里知道昨天进去的人是冷无为的人,众位官员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继续追究下去。一些自作聪明的人猜测,冷无为在整个案子过程中虎头蛇尾,最后居然扮演了杀人灭口的角色,不能不说是太后的授意,现在他们的关系十分紧密,冷无为替太后灭口也实在是很自然不过。
    正如冷无为所料的那样,此案的发生对太后的名誉地位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相反本来处于弱势的长公主此时在众人的心中显得公正、严明、自洁。特别是那些清流人士更是对文静由钦佩继而是效忠。
    太后并没有将朱喜的死怪罪于冷无为,相反内心还十分的感谢他,对他的信任度不断增加,对于冷无为所奏的事情没有一次是回绝的,对于他替出的江南海道道台人选也准奏。太后与冷无为结盟的意思,表现的一览无遗。
    数日之后,南边传来军报,南李战火已经遍及了整个南李,叛军分为两股势力,一股是民间势力,那些都是找不到活路的穷老百姓聚集起来杀贪官放官粮,势力迅速扩张,为首的是叫顾金山的秀才,现在手下的人一共有十几万人,暂时缩聚在东南方向,瞧他们进展的速度看,作为首领的顾金山没有真的打算和朝廷作对。另一股是滕不安和交州节度使勾结的兵马,人数最多,大约有二十多万人,战斗力是最强的。
    现在南李的朝廷兵马聚集在一起总共有三四十万人,战斗力不高,由于连吃败仗,士气相当的低落。已经好几次派使臣前来求援,但大汉朝廷的兵权掌握在冷无为手上,大军全部聚集在北边防线一带,朝廷里根本就抽不出兵马过来。南方战火蔓延之大,大大出乎大汉朝廷的预料。
    “各位爱卿,不知道对南李请求有何意见?”
    下面的大臣缄口,低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太后将目光扫过一边,忽然对文静道“长公主,你有什么高见?”
    文静微微笑了笑,她那高贵的气质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她拿起手绢轻轻地掩着嘴,咳嗽一声,道“这军务之事,一向是由太师负责的,我看此事还是多多请教太师为好,太师您说呢?”她凌厉的目光射向冷无为,身穿太师服的冷无为不得不出列,恭敬地道“启奏太后娘娘、公主,臣已经读完军报和使臣的国书。臣以为当前我大汉军务之急不在南方,而在北方,前日我曾奏过北方杨纯欲发大军难下,此乃心腹之患。伪宁建国时日较短,这几年里战乱不断。皇帝和大将军之间隔阂甚大,尤其是朝廷的官员也十分忌惮杨纯。自从杨纯被我大汉击退后,虽然折算不少兵马,但实力尚存,只是后方供给困难才将战事一拖再拖。这一年的时间里,杨纯已经准备好,其欲一鼓作气的态势已经非常鲜明。现在的形式可以这样说,北方平则天下宁,只要我们在北方获胜,不光可以得到伪宁的大片国土,而且可以以胜利之势挥军南下,南方的叛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群臣立时小心的议论起来,长公主忽然冷笑起来,道“这么说,南方的事情你就不管了,随他们闹去?这似乎有损我大汉国威吧,南李现在并非独立之国,乃是我大汉的附属之国,每年都有进贡的,现在他们遇到麻烦我们大汉不出手襄助,这对我们大汉的信任度可是有不好的影响,这些太师你考虑过了吗?”
    冷无为面容严肃,道“臣并非没有考虑,但两者权衡,臣还是选择轻的些。北方不平,则大汉不宁。南方虽乱却动不了我大汉的国本,臣早在南方做过防御部署,就算叛军得势,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危险的地势关隘是在咱们手上,咱们是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朝廷发兵,占领他们的国都都不成问题。希望公主千岁能为大汉社稷想一想,如果只为虚名而放任大汉安危不顾,臣便无话可说了。”
    “什么,你!”文静“腾”的站起来,眉毛扬起,一脸怒容拂袖而去。在她走后,朝会由太后继续主持,军事方针还按冷无为说的那样先北后南,并为人童维为谈判使臣向南李使臣表达歉意。
    文静在离开朝堂上后,气怒的朝慈宁宫那里去,正巧金太医从里面出来。
    “臣参见公主殿下。”
    “免了,母后的病情怎么样了,可安好了些?”
    金太医的脸色有些犹豫,小心的饿看了看左右。文静会意,将其拉到一僻静之处,道“你快说呀,母后到底怎么样了?”
    “扑通!”金太医突然跪下,哀声道“臣该死,臣罪该万死。太皇太后的病,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啊……”文静惊恐的倒退两步,脸色忽然变的很苍白,“你说什么,母后她,她……”
    “公主殿下,您要节哀啊,太皇太后恐怕过不了明天早晨。”金太医趴在地上,诚惶诚恐道。
    “不,不可能,你是在骗我。母后只是染了点风寒,前天她还和我说笑呢,怎么一转眼她会病的如此严重,我不信!”
    “公主殿下,太皇太后是天命到了,非人力所能挽回,请公主殿下节哀。”
    慈宁宫内。
    曾经尊显无比的太皇太后如今满脸病容躺在床上,她一直看着外面,仿佛是等什么人/“静儿,是你吗,你来了吗?”
    珠帘被拨看,刚哭过的文静现在红着眼睛强装笑容走了过去,“母后,今天可感觉好些了吗?”
    太皇太后苦苦地笑了笑,遣退左右,拉着文静的手,道“静儿,为娘的身体自己是最清楚的,为娘活不久了。在走之前,为娘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都三十出头的人了,可身边到现在一个人也没有。你对朝廷付出的太多了……”
    “母后……”
    “你别打断我,我还没有说完。你性子要强,服不得半点软,这对你一个女人来说是最要不得的。官场险恶这是你很难体会到的,不是每个官员都会值得你信任,在这方面你不如明妃,她身边有能人辅佐,有皇帝撑腰,现在又因势引势,和冷无为攀上了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可你呢,树大招风,偏偏还要和冷无为作对。娘知道你恨他,恨他不专一,恨他为什么不全力支持你,可你却为什么不替他想一想,他不但是一个有家室的人,还是一个臣子。如果他支持你而忽视明妃,将来皇帝长大了,那结果会怎么样,你想过吗?他也有他的难处。在此之前,我曾想出一道意旨干脆将你名正言顺的嫁给他,但为了大汉社稷江山,娘没有这样做,在大臣们提议让你出来执政时,娘居然答应了。娘不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他们是希望让你来牵制冷无为,让他不能有异心,毕竟他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可是令我失望的是,你没有把握住大臣们给你的机会,你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忽视了你的责任。现在你和冷无为几乎是难以相容,如果这个时候他不念旧情对你下手,你有什么能阻挡的了的,这是为娘最不放心的,明妃现在最大的对手就是你,她要是对你下手,你又能如何应付?”太皇太后气喘不上来,猛烈的咳嗽起来。
    “母后,您别说了,小心自己的身体……”
    “不,你让我说完。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赶快离开朝堂上的这个是非之位。只要你现在肯放弃,明妃就不再会针对你,到时候你再和冷无为说上几句好话,你们还是有可能的。冷无为这个人虽然难以捉摸,却不是不好猜的,从他处处对你忍让来看,他还是念旧情的,你要好好想想啊,莫再强出头了。政治并非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那是杀人不见血的肮脏啊!”
    第三百六十章 谋定思动(三)
    “母后……”文静似乎不想再听下去,也许她现在对提到冷无为这三个字都感到厌恶。
    太皇太后看着她,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待文静离开后,太皇太后对身边的嬷嬷吩咐了几句,然后疲惫的长长的呼了口气,眼睛却不敢闭上,生怕一旦闭上就再也醒不来了。
    晚上,皇宫里的氛围和以前不大一样,慈宁宫门前的太监、宫女以及太医院的太医们骤然的多了起来,就连平时不怎么来问候的太后也派人过来看消息。太皇太后的病情在下午突然加重,宛如即将咽气一般。
    “冷大人,您可来了,太皇太后一直在等您呢,您快进去吧……”在宫门前专门等候的嬷嬷流着眼泪说道。
    冷无为也是突然得到消息才赶来的,老实说他和太皇太后并无多大的来往,以前也是看在文静的份上多多尊敬这位一国之母,后来战事繁多,也没有多少机会去问候,想不到今日这位太皇太后居然在临终前要见自己,还真是让人纳闷。
    病床前,太皇太后一见冷无为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力气,挣扎着要坐起来,精神也大好,也许这就是人长说的回光返照吧。
    “冷无为,你来了。”
    “臣参见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皇太后微微笑了民笑,“都什么时候了,还尽是这虚礼。”转而对身边之人道“你们也都退下吧,哀家有话要对冷大人说,没有哀家的吩咐不许让一个人进来。”
    “是,奴婢们告退。”
    宫门之外,得知消息的太后急忙领着皇上和身边的人匆匆而来,不想文静公主也刚到,却站在外面向里头张望着。
    “长公主怎么不进去啊?”
    “母后正与冷无为说话,不让一个人进来。太后娘娘怎么也有兴趣到这里来了?”
    太后笑了笑,“哟,你这说的是哪里话,平时你我朝中事情繁多,没有多少时间过来问安。今日乃非常时刻,哀家岂能不来。”说着往里面张看着,似乎自言自语道“不知道母后与冷无为说什么呢?”
    宫内,冷无为面色凝重,坐在床的旁边,重重地点头道“太皇太后尽管放心,无论将来会怎么样,我冷无为发誓一定保全公主,不会让她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太皇太后放心地笑了,她看着冷无为似乎回到从前,记得第一次见冷无为的时候还是在他大婚的喜宴上,给人第一印象不像是什么忠臣良将之类,似乎更偏向于弄臣之类。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曾经让人瞧不起的人,如今掌握着大汉的兴衰,世事还真是难测啊。
    “冷无为,哀家知道你对文静还有爱意,只是世事变化太快,让一切都变的突然。哀家希望你能留住这些爱意,给文静幸福,这是哀家最后的一点要求。”太皇太后挣扎着从枕头下面取出一道密旨,递给冷无为道“如若有一天文静还解不开心结,你可将这意旨拿出来……,担愿会有用。哀家真不希望有用到它的一天。”
    冷无为缓缓接过,将其打开,脸色突然阴晴不定,分不清是高兴还是悲伤。
    但就在冷无为接过着意旨后,太皇太后的手突然重重的垂下……
    “太皇太后!”
    一时间宫外的人全部往里冲进去……
    大汉国殇,举国悲哀。按大汉条律,凡在国殇期内,官员、王室宗亲一律不许饮酒,不许玩乐。就连本来即将出征的冷无为也不得不把行期往后拖了拖。
    三个月后,国殇期一过,冷无为立即着手北征之事。从前线传来之报,宁国张锐不知道是哪一根筋不对,突然出兵角关,聚集了近三十万大军向东边杀去。本欲南下的杨纯立即派遣独孤霸先率京城驻兵十万,又拨麾下兵马十万交其统辖抵抗。都城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重兵防守了。
    杨纯之所以敢如此大胆,他是料定大汉不会从东北出兵。东北除了原有的十万兵马驻守外,无任何精锐部队驻防。再者,东北关隘重重,要想从那里攻打,自己回援也是能来得及的。
    在调拨兵马后,杨纯麾下也就三十万了,自从一年多前和大汉那场交战外,双方损失是太过惨重。大汉这边损失不大,但峡谷关也不复当初之威,那样雄伟的关隘被炸后,要想再修复非两三年不能完成。要想靠关来阻敌显然已经不可能。而杨纯那边折损过半,给他最惨重的非大汉而是高猛的突然叛变和玉石俱焚,那代价太大了。
    十月二十五日,冷无为抵达定北城。
    五日后,冷无为会见北魏各地方官员,并与柔云公主一同宴请百官。
    三日后,从前方传来消息,杨纯出兵卫灵关,与大汉先锋军交战,大汉损失过万,退回居远城,等候援军到来。
    七日后,由齐海率部二十万抵达居远城,正式与敌军对峙,双方激战,但都是试探性的攻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决战。
    十一月二十三日,冷无为抵达居远城。
    “诸位将军,现在我军虽然有近五十万的兵力,但是不可小瞧敌军。北魏幅员辽阔,又地方空旷,很适合骑兵决战。我军真能决战的也就二三十万人马可与之抗衡,但伪宁的将领都习惯马战,可以说他们是马上取得的天下。而我军除了一些高级将领外,其他人也是东凑西凑的聚集在一起,绝大部分也是从步军中提拔上来的。先锋军一万五千人,只有两千多人跑了回来,这说明了什么,我们马战不行啊!”
    冷无为看了看在座的将军,长长的叹了口气,这么多天来他一直在盘算着今后的军事动向,并也调动了几回兵马,有几次甚至是诱军、伏击、冲刺,可杨纯只是象征的派军应付一下,并不上前。
    在几个夜里突然被其袭营,如果不是齐海等将军早就提防炸营的可能,那不知道会不会全军覆没。大汉兵马是以居远城为核心部阵的,大军三十万驻扎在西、北、东三个方向,城内二十万,负责支援各个城门。
    会议厅的沉闷使每个人都很不舒服,大家伙都在苦思胜军之道,但无奈主动权握在敌军的手上,以前杨纯占领北魏,大汉无论向哪里进攻都会拽紧杨纯的每个神经。可现在却相反,杨纯无论往哪个方向行动,大汉只能被动的去应敌,什么游击、奔袭的战术都不能使用,兵力虽多,却防不住城下之敌。
    “齐将军,你怎么看?”
    齐海被冷无为点将,立刻起身,思索片刻道“大将军,现在咱们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完全处于防守之势,如果要摆脱目前的困局,只能兵行险招,出兵卫灵关!”
    “什么,出兵卫灵关!”下面的将领都吃惊的叫了出来,跟着便是阵阵议论之声。
    冷无为叫了几次安静,下面才停止争论,他饶有兴趣的看着齐海,一直以来齐海打仗是以稳、狠而著称,一向不走险棋,可今天却很奇怪,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齐海坦然答道“大将军,你请看。卫灵关虽然是天下第一关,但那只是对防御北方来军所言。在卫灵关以南有座山,名叫风火岭,离关隘不足一里,那里草木茂盛,山高可以直接俯视卫灵关的一切动向。只要我军能抵达到那里,攻取关口并非不可能。更重要的是,敌军已经没有大军驻守在那里了。既然杨纯利用我们担心后方安危的心理,我们也大可能也让他担心。现在的杨纯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如果是以前的杨纯,根本就不会和我们在这里对峙,互相消耗等待战机,而是突然出兵南下,直接攻打定北城,然后袭击峡谷关,再南征我大汉。虽然有后方被断的危险,但绝对有成功的可能。到时候我军被迫追敌,必然人困马乏,而且还患得患失,使得士气衰弱,就算追上也恐有心无力。”顿了一顿继续道“这几年我一直研究他作战方式,发现前期和后期差的实在是太多了,顾虑也太多了。政治非他所长,可他却似乎不放心一般,多次从军中拨调人马如朝为官,又多次在军营之内变换军力部署,以前的那些老部下也被调走,更重要的是他变的多疑。尤其是和我军抗衡时,老有犹豫。我派前锋大军探路,后面并没有尾随大军,但杨纯居然让我们逃回三千,这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不可能有这种失误的。像这样的一个杨纯,我们还有怕他的必要吗?”
    诸位将领一听完齐海的分析,各个眼睛放光,在这之前他们都被杨纯的威名震慑,可随着打仗日久,内心也在怀疑,但却没有齐海说的那么透彻。
    第三百六十一章 谋定思动(四)
    冷无为思考着,或许以前真把那杨纯太当回事了,杨纯就是再厉害,那也只是一人而已,兵法再精要,也总归要摆在实战之上,现在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哪一样都强于他,还有什么原因畏惧他。
    思忖片刻后,冷无为笑了笑,大声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众将军集体出列,目光全部汇聚在冷无为一人身上。
    “现在我命齐海为三军统帅,统筹一切军事行动,常武为副帅,其他将领都由他二人节制。”
    冷无为军令一出,下面的将领感觉十分意外,都疑惑的看着上面。
    冷无为却郑重的将大将军印交给齐海,紧紧握住其手,道“此后的战役将会是真刀真枪的去打,论耍计谋、弄心机、出奇制胜,你不如我;论统军作战、鼓舞士气、冲锋陷阵,我不如你。大决战的日子不远,两军作战勇者胜,现在军队不需要我这样的统帅,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刺杀到最前面的将军,接下来的就全部交给你了,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大将军!”
    齐海哽咽了,士为知己者死,他什么话也没有说,郑重的跪在地上,将大印托于顶上,大声道“末将定不负大将军重托,大汉必胜!”
    众将领也全都跪下,齐声道“大汉必胜!大汉必胜……”
    大汉临阵换帅的事情,很快就传到扎营三十里外的伪宁国的军营里,正苦思应敌的杨纯得知消息后,脸色阴晴不定。
    “大将军,如今大汉居然临阵换主帅,这可是咱们的机会啊?”蒲安臣微笑道。
    哪知道杨纯脸色阴的厉害,忽然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难道真是天意吗?”
    “大将军莫非有什么不妥吗?”蒲安臣看着杨纯。
    杨纯盯着地图上,时光在慢慢的流逝,过了好一会儿,道“冷无为作战喜欢弄险,我欲设一计让其自投罗网,使其全军覆没。但现在却换作是齐海统兵,此人向来稳打闻扎,此前我军几次与他交兵进展却很少,他统兵必然等的万全时机,好与我军决战。冷无为在这个时候将此人推了出来,说明他还真是很有头脑,以前战局被动,急需有人打开局面,他果然把握住机会,一跃而成为大汉军队的希望。”
    蒲安臣思索片刻道“大将军,如今可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时候。现在敌军兵力是我方两倍,西边宁国张锐与独孤将军交战正欢,那边短时间是不可能支援我们的。在粮草供给上,我军比不上敌军。敌军后方已经有十分安稳的北魏朝廷来调拨军需粮草,他们不可能希望与我军在短时间内决战。如今看敌军方位的阵行便可猜出一二。而我军的粮草只够三个月之用,这还是靠尹大人从各方凑的,也想是最后一搏。我军输不起这一仗。”
    杨纯看着他,点了点头,转移话题问道“那依你之见,我军该如何走下一步?”
    “既然决战不行,那就逼他们与我们一战。咱们绕开居远城,从西梁山直插北魏京都,那样大汉的兵马必然回撤。从这里到北魏都城这么长的路程中,我们大可以把握机会,在途中以逸待劳,与敌军决战。如果我们胜,则不但拿下了北魏整个疆域,还兵发大汉,大汉大军都驻扎在边疆中,北方若败,则整个京师都难以保全,那大汉离灭亡之日不远了。反之,我军若败,则可边打边退,洗劫北魏都城后,再与之对峙,寻找歼敌战机,如此一来粮草方面不用担心,在整个战略上,也大大的方面我们,我们想攻哪一点,便可攻打哪一点。那整盘棋也都活了。”
    蒲安臣满眼透着希望看着杨纯,哪知道杨纯却丝毫未被他的言语所打动,长久之后,叹口气道“你说的计策虽是良策,但想过没有穿插西梁山之举,必须兵贵神速,要在大汉兵马回援的时候就得拿下北魏京师。先不考虑辎重如何运走,但想在那崎岖的山路上行军。速度有多快,在这么长的时间行军中,军队的士气是否低落,更重要的是那里的山路咱们从来就没有走过,如果敌军在那里设伏怎么办?你说的计策我并非没有想过,大汉看见北魏如果不是支援而是分一部分兵马回撤,以防我军南下。然后再率一直兵马攻打卫灵关。那里虽还有万把兵马防守,但要想阻止几十万大军北进,恐怕是凶多吉少。”
    蒲安臣看了看杨纯,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道看来大将军真的是老了,以前他常用的险现在却一次也不敢用。如此中规中矩的作战如何才能赢。
    就在杨纯正为用兵而担忧的时候,冷无为那里却有了很大的动静。从居远城到卫灵关,要想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过野树林,直插杨纯驻扎大军的后方,是有相当大的难度。杨纯虽然无以往那样喜欢用险兵,但却是在稳这个字上下足了功夫。整个大营让布的是滴水不漏,任凭有人来袭营也讨不了好去。
    “冷少,虽然我们都已经进入野树林,但要想穿过而不被敌军发现,看来只有转移他们的布防了。整个野树林的右边,在长达三十里途中,杨纯分别驻扎了三个营,只要一个营发现我们的行踪,信号一起,那咱们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白云飞望着前面的营火,不无担忧道。
    谁也不知道堂堂的大汉朝的太师国丈居然随军干起偷鸡摸狗的勾当来,他将大军交于齐海后,亲自带军偷袭卫灵关。杨纯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阵前换帅,为的就是麻痹他,使其方便偷渡。
    “这你不用急,为了掩护咱们行踪,齐海会从东南西北各处进行袭扰杨纯各部,我们要趁这空挡处过去。现在全军都给我停下等待时机。”
    两日后,本来一向安稳的居远城不知道抽起了什么疯一般,从早上到夜里不断的派军袭扰杨纯各地驻营,战火突然烧起,开始让伪宁大军措手不及,但当看到那阵势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一接触,大汉的兵马就退,退了又来,着实让伪宁的将领摸不着头脑,便速发军文与杨纯那里。
    接到各处的军报,杨纯也吃了一惊,他摆的阵营是七星连锁阵,也就是将军队分别按七星的位置驻扎,距离各不一样,兵马也有多有少。杨纯居中,任有一方出事,他则可领其余诸路兵马进行合围。可那曾想到,一时间各营都出现战火,对大汉的行动着实纳闷,也就不知道该支援哪一方,于是只是派自己的亲兵营四处打探大汉的主力在哪里,只要大汉主力没有出来,那袭扰各营的只是小股扰敌的军队,自然不足为虑。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杨纯一般头脑清楚,一见前方出现战火,很多处的驻营都不知不往战火处集中。就连野树林那边也开始有了大的行动,这个空隙自然是冷无为所希望的,马上下令行军。
    这场戏剧的偷营一共维持了三天,等这三天过后,冷无为他们早带着三万大军走远了。而这会儿,杨纯却只是在琢磨大汉的意图。
    卫灵关是北魏人建造的,号称四大雄关之一。北魏人在建筑关隘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四大雄关,他们就占了两个。虽然峡谷关已经倒塌,但那一瞬间被炸而倒塌的奇景,相信只要是看见的必然为之胆寒。
    第三百六十二章 谋定思动(五)
    不日,冷无为率领大军抵达风火岭,望着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尤其是那繁茂的树木,使人只感其天地造物之伟大,而浑然忘却了身边之事。
    “老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白云飞派出去的探子飞马回来,据探杨纯已经派遣忽严烈率领五万大军向卫灵关赶来,瞧行军速度,看样子杨纯已经发觉了他们的企图。
    “路程还有多远?”
    “还有两天。冷少,现在咱们只有一天半的功夫来夺这卫灵关,否则咱们带来的人马恐怕就……”
    谁知冷无为只是看着山脉,忽然起步往山上行去。白云飞紧跟其后,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只是看到了此处不远的地方冒出阵阵的炊烟。
    “那就是卫灵关吧。”
    旁边的向导答道“那里正是卫灵关。”
    “走,咱们再爬高一点,我非要仔细看看这座雄关不可,以后想看恐怕都不一定能看到了。”
    登高而望远,本就很近的卫灵关已经全在冷无为他们的视野之内,关隘之内,士兵们仿佛很悠闲,一点都没有感觉到战争的逼近。卫灵关长达百余丈,高也有十余丈,正可谓是易守难攻。
    冷无为望着那雄关,心中不由的纳闷,问白云飞道“你观此关如何?”
    白云飞目光中露出惊叹之色,“真乃雄关也,比之剑南关还要雄伟壮丽,比峡谷关更多了一层雄伟。”
    “这的确是座让人惊叹的雄关,可我就是想不通,这关这么壮丽险要,可为什么北魏就丢了,拱手让人。最后连国家都灭亡了,由此可见就算关隘再险要,如果朝廷不行,什么也挡不住敌寇的侵略。”
    白云飞笑了笑,“冷少,怎么突然发此感慨了?要知道现在最让咱们头疼的就是这关隘,如果在两天之内咱们过不去,那咱们恐怕就把命搭在这里了。”
    冷无为整理一下衣服,笑了笑,“你知道这次打仗我为什么要把钦天监的人带来吗?这里气候一向有规矩,据周大人说在这一两天就要刮起东南风。如果他说的是对的话,我只要把这山给烧了,你猜这后果会是怎样的?”
    白云飞突然愣住了,他立时将目光看向卫灵关,跟着有看了看这风火岭,眼睛中透着不可思议之色,怅然道“难怪你说现在不看此关就没有机会了。这大火一少,火势必然扑向峡谷关,那样一座雄关必然毁于这山火之中,此计虽好,可是未免太可惜了些……”
    “如果有别的方法,我自然不想失去这一道屏障,可惜杨纯实在是逼我太甚,不如此无法在短时间破关啊。”
    白云飞摇了摇头,忽然想到了什么,急道“冷少,你有没有想过,卫灵关一毁,咱们拿什么来抵御忽严烈的大军,这结果恐怕……”
    “谁说我要抵御他了,我要带着军队直逼其都城。杨纯看见卫灵关一失,我大军直攻取其京师,他必然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