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忠尤其重视的,是孟志新在北崇甚至阳州,一点势力都没有,丫的势力已经过去式了,这是最难得的这个人很干净。
    而且此人已经位居计委主任,再提的话,副区长真的顺理成章。
    于是周日晚上,陈区长给孟主任打个电话,要他来自己的小院报到,不过不幸的是,林桓和谭胜利也来蹭饭,谭区长甚至带来了一只帝王蟹他似乎认为陈主任是个吃货。
    这个帝王蟹该怎么做,陈区长不会,北崇的厨师们也不会,他们打了电话去朝田,才了解到了真正的做法,但是已经不赶趟了由此可见,谭区长真的有点脱离群众。
    当天大家没有吃到帝王蟹,但是在这一天,谭区长和林主席也发现,孟志新可能要脱离背字了小小的计委主任,也来陈区长家吃饭。
    尤其是,在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孟主任被留下了。
    陈区长当然是有意留客了,待大家走了之后,他很随意地发话了,“志新啊,这个小王在我这里学习的时间不短了,该充实一下工作经验了。”
    “这个确实是应该的,”孟志新点点头,他都仆街多少年了,现在陈区长给他一个招标办的副主任,总也有点实权了虽然还是要看诸位区长的脸色,但是招标办的副主任,除了财政局长杨孟春,也就只有他了。
    于是,孟主任笑着表示,“我们计委就缺像小王这么一个人,连法语都会啊,这真的不简单……我总觉得,办公室的小齐用得不太顺手。”
    计委办公室的主任齐莹,跟前任的张区长有点关系,但是关系似乎也不是很深,区计委上上下下总共也才六个正式编制,很小的一个摊子。
    “齐莹也才是个办公室主任嘛,”陈区长很不满意地看对方一眼,“她跟小王……不能比吧?”
    是不能比,王媛媛在床上伺候着你呢,齐莹又没伺候你,孟志新心里清楚得很,他犹豫一下发话,“其实我觉得,随着北崇的发展,计委的作用越来越关键……领导层也该增加了。”
    “啧,”陈太忠咂巴一下嘴巴,“其实我都用惯小王了,身边没这么一个人……还真的不方便,计委真的缺人吗?我看未必。”
    “我们求贤若渴……真的,”孟志新很坚定地点点头,“北崇的发展,亟需人才。”
    “那你写个报告吧,”陈太忠叹口气,又无奈地摇摇头,“身边没人,真的不方便啊。”
    “但是王媛媛直接到计委副主任的话,程序上是不是不太合适?”孟志新觉得自己领会了领导的意思,就小心地问一句。
    “你这个计委主任直接到副区长,我觉得程序上也不太合适。”陈区长冷冷地回答。
    这我也比她合适得多……神马?是副区长?孟志新登时就愣了。好半天他才问一句,“您是说……副区长?”
    “就当我不打算给你这个副区长了,”陈区长一拍桌子。哥们儿扶持个人,真的就这么难吗?“我只需要你告诉我,计委缺不缺副主任?”
    “缺。不但缺,缺的还是王副主任,”孟志新笑着点头。
    “把你提拔上来,纯粹是我的意思,你要给我丢人,后果自负,”陈区长缓缓地发话。
    “我本来以为,要干一辈子计委主任了,”孟志新见领导掏心窝子了。他就苦笑着回答,“区长您这么看重我,我只能肝脑涂地地报答您了。”
    正科到副处这道坎。也卡了百分之九十的人下去。孟主任仆街这么久,分外知道轻重。
    “我是看重你的能力了。”陈区长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给我送了一分钱的礼吗?”
    过年的时候,我给您包了五百的红包啊,老婆检点过,那不可能有遗漏的,孟主任笑着点点头,“我真没给您送过,您这确实出于公心,我个人是非常感激。”
    “你要对得起我的信任,”陈太忠大喇喇地点点头,他确实不记得孟志新给自己送过红包了他只记得谁没送过,所以这话,他说得非常自然,“嗯,就这样吧。”
    孟主任离开之后好久,还觉得脑袋瓜是晕晕的,他做梦也没想到,事先半点消息也没有得到,他居然……就要当副区长了?
    真的假的啊?他狠狠地捏一把鼻头,眼泪登时奔涌而出,他这才反应过来我真的不是在做梦。
    既然不是在做梦,剩下的就好判断了,区里还少个常务副,肯定是有副区长要上了,然后空出的这个位子,陈区长有心给我加一加担子。
    那么,陈区长为什么选中了我呢?孟志新想来想去,只得出了一个结论大约是我最近的表现不错,区长比较满意。
    这个理由听起来非常主旋律,但却是最罕见的情况,不过孟主任认为自己猜的没什么大错,所幸的是区长来得时间不长,如若再过个一年半载的,鹿死谁手就又未可知了。
    总之,孟主任在这转瞬即逝的机会里,很碰巧地撞了上来,这运气不是一般地好,当然,他也承认,陈区长提拔干部是非常公正公平的。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孟志新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他也不去考虑,到底是哪个副区长要上了,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并不是好事反正不会是谭胜利。
    接下来他要考虑的,按陈区长的意思,就是自己似乎该打个报告,增添一个副主任了,但是这个……要过编办的,还可能被隋彪歪嘴,合适吗?
    不太合适!下一刻,孟主任就反应过来了,区长如此地相信我,我不能掉链子,这个事情,一定得办得漂亮了,那么……就只有搞掉一个副主任了!
    孟志新心里暗暗地下定了决心,计委虽然只有六个人,可是那俩副主任,一向皮实的得很,也是到了给他们点颜色看看的时候了。
    3673章独断和图章(下)
    接下来的一周里,北崇好迅频传,杀虫剂厂的资金到位了,选址什么的,也都是隋彪一手包办的,没用到政府的什么人总算是他重视陈太忠的告诫,将地址选在了西王庄乡。
    然后,隋书记找到了区政府,要政府的公示栏里,把征地的标准公示一下,这个项目他要揽到自己的业绩里,但是为了求建设效率,委托区政府公示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个环节是相当地敏感,而北崇的老百姓又是出了名的悍勇。
    隋彪这么搞,其实有点过分,合着功劳全是他的,一旦出了事情,区政府却要承担部分责任,不过陈太忠并不在意这个,他在意的是,区政府搞的这个公示栏,居然得到了党委的认可,这证明他采取的新举措是对的。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当然。与此同时陈区长也没忘了强调一点,这个公示不但贴在了区政府,也贴到了西王庄乡政府的大门口这里才是最要紧的地方。
    征地标准贴出来之后。还是有人表示不满,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正经是乡里把标准贴出来。又欢迎大家举报虚假信息,征地这一环节进展很快,隋彪甚至表示,下周就能奠基了。
    关于奠基仪式,隋书记也没邀请陈区长好吧,王不见王是应该的,但是连分管工业的白区长都没接到通知,不得不说,隋书记有点小家子气了。
    可隋彪也有自己的苦衷。党委被政府压得太狠了,好不容易有个像样的项目,他自然不希望政府再抢了风头去。
    陈太忠也没兴趣抢他的风头。近期他忙的是在朝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搞北崇专卖北崇的大棚产品已经快到收获期了。他要未雨绸缪。
    按说这种事,由北崇人来出面更好一点。不过北崇实在是太偏僻了,很多人对朝田也很陌生,并不比陈太忠这个天南人强多少。
    朝田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两个,挤满了外地的货物,一个小小的县区,在这里玩品牌经营真的是有点可笑,然而陈区长自有算计,高屋建瓴是必须的。
    他先联系了批发市场的管理办公室,花点小钱弄了一块相对固定的营业区域,又在四周联系相对稳定的住宿场所,不过折腾来折腾去,他猛地发现,不会吧,怎么有点搞北崇办事处的感觉?一个办事处建在农贸市场附近,真的是比较影响形象的。
    算了,影响就影响吧,陈太忠也不在乎这个,县区在省城设办事处的,本来就极为罕见,而北崇这个要啥没啥的地方,能在农产品扎堆的地方刷一下存在感,也不是什么坏事。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北崇人在市场里拿绳子圈起块地,才把“北崇专卖”的牌子竖起来,就有人过来问了,“兄弟,我卖的山核桃,就是你们北崇的,能借你们这地儿卖吗?”
    阳州出产山核桃,又尤其以敬德和云中的出名,北崇的种植范围极小,名气也不大,陈太忠闻言断然拒绝,“只说圈这块地,我就花了五万,只是给北崇人用的……你这连北崇口音都没有,就别指望了。”
    摊子拾掇好之后,陈区长将管理权交给了三个在朝田经营菜摊的北崇人这种事情公家没办法派人来管理,成本真的太高,只能强调一下北崇人之间的互助。
    甚至他跟这三个人都没打过交道,花了不少钱的摊子就直接交出去了,这种事听起来真的是太不可信了,甚至他都没提什么要求,就是告诉他们不许跟老乡收钱。
    但是这三个北崇人没觉得奇怪,陈区长从来都是为北崇百姓着想的,眼下这行为看似孟浪,实则符合大家对区长的认知区里出钱,给北崇人做了点实事,但是又管不过来,所以就托老乡代管,这不是很正常吗?
    他们甚至向区长保证,我们也就是帮区里招呼一下,绝对不会跟老乡乱伸手,您信得过我们,我们自然就要对得起老乡。
    宗族观念强的地区,出来的人都这样,在外面占点小便宜不打紧,但是面对乡亲就不能乱来要不然回去之后怎么做人?
    忙完了这一摊,陈太忠还有别的事,周四省地电和海角地电要签约,组建清阳河水电开发公司,北崇区做为第三大股东,自然也要列席。
    这个项目的预算,高达八个亿,又是两省合作,恒北和海角都异常重视,海角省来的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而恒北这边的主力,则是省政府秘书长周养志。
    周四上午九点,签约仪式在花海宾馆的多功能会议室举行,出场的重量级人物真的很多,以阳州市为例,不但陈区长来了,阳州市长陈正奎也来了。
    陈市长此来,多少是有点无奈,这是陈太忠张罗起来的,他一点都不想掺乎,可必须指出的是省地电跟下面合作,不可能直接面对县区。
    换一句话说就是,若是陈正奎不来,那就是李强来,李书记倒是不介意来一趟。但是很显然。周养志不会欢迎他来,那陈市长也只能捏着鼻子来一趟了这终归属于政府事务不是?
    陈正奎还真的来对了,就在会议即将开始的时候。一堆人簇拥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不是别人,正是省政府老大魏天魏省长。
    魏省长是拨冗前来。他先即兴说了几句,强调了发展电力工业的重要性,然后又坐下旁听了一阵,把恒北的面子绷得足又足,康晓安显然也因领导的到来而深受感染,发言的时候,语气中洋溢着喷薄欲出的自信。
    尼玛,这官小了就是受气啊,陈区长身为第三大股东的代表。坐在观众席上自怨自艾,这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在北崇的独断。真的没啥可骄傲的凭什么连陈正奎这鸟人都能坐上去。我却只能当路人乙?
    不过看着看着,他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玩意儿。魏天、周养志、康晓安和陈正奎按说都是一伙的,但是这四个人对他的态度,还真是大相径庭。
    魏省长那太高高在上了,姑且不说,陈正奎是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出阳州,而康晓安的发展,又严重地依赖他,所以周养志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打太平拳。
    哈,有意思,真的有意思,陈太忠禁不住就想到,有朝一日哥们儿要是当了省长,下面的人是否也会因为利益不同,而产生尖锐的对立?
    各种程序走完,就到了签约的时候,此时魏省长已经走了,恒北的副省长和周养志分别坐在自家地电老总的身后,看着他们签字,并且欣慰地含笑鼓掌这个姿态,表示出了他们对自家的支持。
    陈太忠被人临时招呼上来,也硬着头皮签字,这一刻,他是要多不自在有多不自在了因为他身后坐的是陈正奎!
    陈市长微笑着鼓掌,陈区长神色凝重地签字,无数镁光灯此起彼伏地闪着,忠实地记录下这宝贵的瞬间这一刻,全省最年轻的市长和最年轻的区长在一起,同心协力合作无间,为北崇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能再扯淡一点吗?走下台来之后,年轻的区长心里生出了浓浓的不甘,明明是我活动下来的项目,资金我也出了不少,不成想签约的时候,我仅仅是一个看客,虽然最后也上去了,但其实只是起个图章的角色。
    最恶心的是居然让陈正奎坐在我身后,尼玛,不带这么恶心人的……
    省和省之间,八个亿的合作金额不算多,但也真的不算太少,该讲的仪式那一点都少不了,接下来就是中午会餐了,省领导所在的那一桌,陈太忠自然是没资格上去的。
    他没资格上去,省领导却是能下来敬大家,席开不久,领导们就来敬酒了,这是必须的,因为这个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有地方上的因素,也需要供应商的合理建议,媒体的宣传也是必要的,最后,还要有电力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必须指出的是,不管恒北地电也好,海角地电也罢,都还是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想做一点事情,方方面面的招呼都必须打到,他们真的没有什么根基。
    下面吃饭的人里,少了一个人,不止一个人发现了这一点,不过没人敢说,最后还是恒北地电的老总权为民发话了,他皱着眉头四下看一看,“小陈呢?太忠跑哪儿去了?”
    “嘿,这家伙怎么不见?”康晓安也反应过来了,事实上,他已经知道陈太忠走了,但是他身上背着的干系太多,就算知道,也只能假作不知道了。
    “陈区长他刚才接了一个电话,就没进来吃饭,说有要紧事,”一个低哑的声音回答,这是个高个子女人,正是花海宾馆的大堂,她见过陈太忠不止一次了。
    “什么事情能比现在更要紧?”康晓安很不满地皱一皱眉头。
    “据说是有香、港客人来了,”女人低声回答,然后又补充一句,“不是博睿的人。”
    (掉到第十八了,双倍月票其间,疯狂召唤。)
    第一卷 3674-3675上陈区长(新年凌晨还有)
    3674章上陈区长(上)
    博睿二字,在恒北地电,是个很微妙的存在是,此次清阳河电站能工程能够启动,知道的人,明白是陈太忠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博睿的资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章节由网友上传 )
    没有博睿的资金,恒北就没有没说话的底气,且别说这个合作能不能成,就算能成,也应该是海角琢磨控股,真的感谢博睿。
    康晓安是少数明白真相的人之一,不过他现在缺钱缺到眼睛都发蓝了,听说博睿有钱,自然是要尝试接触一下,对方却是待理不理的,说我们跟陈区长合作得挺好嗯,咱们也不是没合作的机会。
    有了后面这个注解,省地电的人对博睿自然是要客气几分,不图现在也要图个将来。
    但博睿之外的香、港客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陈区长不管不顾地离开,是为了另一拨香、港人,这个……也令人忌惮。
    “香、港客人就很大吗?”康晓安没好气地哼一声,他久在省城,接触得香、港人也不少,并不以为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人,尤其他是官二代,并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在朝田打工的香、港人也不少,了不得就是年薪五六十万。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要暗暗嘀咕一句恐怕陈太忠还是觉得这顿饭丢人吧?
    他想的真的没错,陈太忠还真的觉得这顿饭丢人,但是同时,陈区长也有认真招待来人的必要荀德健大致地考察了一下娃娃鱼的市场,觉得这个项目真的能做。
    按理说,下周才是签约的时间,但是这一周话痨荀就坐不住了,想来北崇再落实一下,前文说过,他那便宜老爹只是丢给他一千万美元,就把他跟荀家的关系撇清了。以后桥归桥路归路但是,话痨荀也要生存不是?他必然要找一些投资项目。
    北崇的项目不算大,但也不算太小,荀德健看重的是,这个项目不但可以做,一旦渠道搞顺了,他根本就无需操心,坐等收钱就行了垄断的买卖。又是卖方市场。做起来很省事。
    公子哥们都不喜欢麻烦,既然决定合作了,他就要把前期工作好好地抓一抓。好腾出时间,以后去阿拉斯加钓鲑鱼去瑞士少女峰滑雪,就不用太惦记这里了。
    所以这一周他就来了。至于资金……还在路上。
    陈太忠本来就不想吃这顿午饭,接了荀德健的电话之后,正好去机场接机,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话痨不是一个人来的,丫挺的一行足有个人!
    “荀总你早说啊,我就开了一辆普桑来,”他真的是老大不满意了,上去就轻轻地捶对方一拳,“你一来这么多人……这个不是让我失礼吗?”
    “租车。钱算我的……多大点事儿?”荀德健嬉皮笑脸地回答,“太忠,我不是说你,你活得太磕碜了,钱重要吗?那是很重要,但是钱能办到的事儿,那算事儿吗?其实我也知道。你挣钱的能力不比我差,但是你身为国家干部,总要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
    “你闭嘴!”陈太忠冷冷地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这个真的不存在礼貌不礼貌的问题。他要是不做声,这货能说三天三夜都不带重复的。“来,大家上车,我去租车。”
    租了车之后,陈区长才知道,荀德健此来,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跟他随行的还有一人,却是荀家二房二支三小姐荀德贤的老公曾大有。
    荀家弟兄三人,这荀德贤就是荀老二的二儿子的女儿,说起荀家算是豪门,不过最出息的还是老大,老二和老三相对要差一点。
    像荀德健虽然是荀家苗裔,算起来也是长房长支里的老大,荀家不认他,就丢给他一千万美元,荀德贤倒算是荀家人,母家也算是豪族,但她手上也就是两个亿的产业,现金甚至还远赶不上荀德健话痨荀没有太大的开销,荀三小姐光应付场面就得不少日常支出。
    这三小姐跟荀德健的关系尚可,话痨荀不受人待见,主要是因为涉及到了长房的体面,更有人担心他争家产,但是二房的人跟他打交道,那确实毫无压力。
    荀德健是个藏不住话的,而且这次他要做点生意,相关渠道自然也要落实,结果他在港澳那边打听销路的时候,就被荀德贤惦记上了。
    由于荀家重男轻女,三小姐在二房里也不受人看重,耳听得这个弟弟在国内找到这么一桩买卖,她就指派自家老公跟着过来看看,琢磨着是否还能找点别的什么项目。
    话痨荀还真是话痨,这一番话说完,饭店都已经到了,坐上桌之后,陈太忠才注意到那个曾大有,约莫三十出头,人长得黑瘦黑瘦的,模样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比较丑陋,也不知道怎么就能做了荀家的女婿。
    由于要赶路,大家都没怎么喝酒,一顿便饭吃完,一辆专跑朝田和阳州的客车就停在了门口这是林桓帮着电话联系的,包一辆车前往北崇。
    车到北崇就是七点出头了,安顿好住宿之后,接下来就是开怀痛饮了,不过荀德健这拨人里没几个能喝的,曾大有酒量算是不错,但是半斤过后也开始大舌头了。
    在随意的交谈中,大家得知曾总是搞家居设计的,在香、港有自己的设计室,较为高端的那种,他只管谈单子,不负责具体设计,闲暇的时候比较多。
    曾大有对这个娃娃鱼的项目只是好奇,他更在意的是北崇的发展,在他看来,这个地方真的有点落后,饭桌上他就表示,如果有好项目的话,他很愿意参与北崇的建设。
    倒是荀德健不知道受了什么人的指点,说是要走访一下有意养殖娃娃鱼的农户,以保证他的贷款安全,陈区长听到这话,都是说不出的好奇你小子居然有下农村的兴趣?
    没错,话痨荀表示,对我来说下农村不算什么。
    于是第二天上午。陈区长带着他们来到了农业局,有意养殖娃娃鱼的农户,这里都会有记录,不成想他们来的时候,农业局里空荡荡的,一问才知道,不少人在会议室监考。
    “监考?”陈太忠先是眉头一皱,然后才想起徐瑞麟曾经跟自己说过的事。对于那些有意养殖娃娃鱼的。农业局首先要免费培训,然后通过考试的,才能被记录在案。
    要不说徐区长这个人做事靠谱。就是指这种负责的态度了,农户想养殖动物不算什么,但是这个项目涉及到区里的贷款。养殖不好的话农户损失也很大。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惰性,区别只在于多和少,区里这么做,也不过是想强迫农户们好好学习而已这不是刁难,是对大家的负责。
    “这个法子不错,”荀德健听了他的解释,也是不住地点头,“让农民们参加培训和考试。这种事儿现在太少见了……咱们能去考场看一下吗?”
    陈太忠正好也想去看一看,一行人来到会议室,推开门一看,四五十号人正在那里伏案疾书,而旁边监考的人,足有七八个。
    胡局长也在场,他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端着一杯茶水轻啜,猛地听到有响动,扭头一看,登时就笑着站起身,“区长来了?”
    他这一嗓子。不少考生也听到了,有人就想站起身跟区长打招呼。不过旁边监考的人就呵斥了,“考试呢,别乱动,专心答题。”
    荀德健却是眼尖,见胡局长走过来,他悄悄指一指两个方位,那里坐着俩十三四岁的小家伙,他低声地发问了,“我说老胡,怎么还有俩学生……今天周五,不用上学吗?”
    “没办法,大人不识字儿啊,”胡局长苦笑着一摊手,低声回答,“那就只能让孩子请假,来这里考试了,大人口述……其实听课的时候,也有孩子来做笔记的。”
    “听课是在周末,这个无所谓,”陈太忠对此是知情的,眼瞅着孩子帮大人答题,耽误上学的时间,他心里真的不好受,“为什么考试不能放在周末?”
    “出来说吧,”胡局长带头走出会议室,然后才略略提高一点声音,“培训放在周末很正常,讲课的话,一个人就够了。”
    “其实监考也没必要这么多人吧?”荀德健愕然地发问,农业局的会议室不算小,看那面积,容纳两百来号人没有问题,他自是不知道,农业局的会议室在区里的行局里是最大的,为了方便解释和贯彻一些政策,有时候需要把全区的村长和支书都召集过来。
    这么大的会议室,只坐那么寥寥四五十个人考试,有俩人监考就忙得过来了。
    “哈,”胡局长干笑一声,他是早就领教过荀德健的嘴碎了,于是也懒得回答,只是淡淡地看一眼陈太忠,“还是让区长跟你说吧。”
    陈区长却是听明白了,于是淡淡地回答,“都是乡亲,两三个人监考的话,容易滋生弊端,人多了才有约束力。”
    3675章上陈区长(下)
    荀德健嘴虽然碎,人却是不笨,听到这话终于反应过来了,于是笑了一声,“怪不得大家都跑来监考了,太忠,我发现你的话都挺有道理的。”
    “废话,基层工作经验,都是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陈太忠瞪他一眼,他可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接着,他又看一眼胡局长,“多少分及格?”
    “满分一百,九十五分及格,”胡局长恭敬地回答。
    “大陆的及格线,不是六十分吗?”话痨荀这货,真的是嘴多。
    “那就是十条娃娃鱼活六条?”陈太忠不满意地反问一句,及格线的基准不是唯一不变的,那要具体看是什么事情,越容易引发严重后果的事情,基准线就越高,像考驾照或者安规考试,九十分及格是常事。
    像这个娃娃鱼养殖,九十五分及格也正常,一旦失败了,风险真的太大,于是他冲胡局长笑着点头,“就是应该高标准……你们辛苦了。”
    “这谈不上什么辛苦。”胡局长先谦逊地笑一笑,又怪怪地看一眼荀德健,接着叹口气,“倒是很多农民表示不理解……认为咱们门槛太高,有意卡人。”
    “老胡你这一边说农民,一边看我,很容易让我误会啊,”话痨荀不改话痨本色。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虽然我家祖上也务过农,但现在好歹也是小业主了。”
    “你跟那帮京油子在一起,就没学什么好。越来越油腔滑调了,”陈太忠不满意地哼一声,又看一眼农业局长。“你要把这个考试的意义,认真地向村民们解释,提高门槛是为他们好,是为他们的投资负责……对了,现在登记了多少人?”
    “目前考试过关的有二百八十多户,共计三百零七人,”胡局长笑着回答,顺便还解释一句,“有的人家弟兄俩都要养。还要各养各的,所以人数比户数多。”
    “目前就三百多了?”陈太忠听得一皱眉,按平均一家养五条算,这就是一千五百条娃娃鱼苗了,而眼下才五月份,这么看来,今年的鱼苗未必够用啊。没准到最后都散养了,养殖中心反倒是一条鱼都没有,“大家的积极性真的很高。”
    “这热度也差不多过去了,延续到七月底的话,我估计能达到五到六百人。”胡局长很自信地回答,“越到后面。报名的人就越少。”
    “我这两千来条鱼苗,怕是打不住吧?”陈太忠听得有点傻眼,“真没想到,北崇民间有钱的人这么多,有这么强的潜力可挖。”
    “不至于,很多人拿不出来多少钱,”胡局长笑着摇摇头,“他们是想学岳瘤子,偷师学艺……先给别人帮工,赚点小钱,咱搞培训又不花钱。”
    这岳瘤子在北崇声名赫赫,是区里走出的开国少将,大名叫做岳有才,临云乡柳条子沟村人,前文说过,他因年少时被兄嫂夺了家产,愤而出走到县城乞食,等功成名就之后,他回过北崇,但是再没踏进过柳条子沟村一步。
    岳少将在北崇,也算个传奇人物,他孤身来县城的时候才十岁,就到一家米店帮小工,有一次手脚慢了,被掌柜的一块镇纸砸到脑袋上,起了一个大包,一辈子都没下去,所以得了个外号,叫岳瘤子。
    岳瘤子人小鬼大,在米店帮工五年,居然跟账房偷学了一手打算盘的功夫,又识得了不少字,后来红军到了这里,他就去报名参军,年纪虽小但是能写会算,算半个文化人,当时就很得扩红人员的看重。
    再后来他衣锦还乡的时候,掌柜的跪着去找他,说我当时真的瞎了眼,手太贱,岳有才哈哈一笑,说没掌柜的收留,我早就饿死了,不就是一个小包嘛,不算个啥。
    这是一个北崇的传奇人物以及相关的传奇故事,但是对很多当地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样板,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那就是说……艺多不压身。
    胡局长这个比方打得很贴切,很多人没钱养娃娃鱼,也要学这门手艺,等精通了,就可以去给人帮工,慢慢地攒到一点钱,自己也就可以养了。
    自古以来,学艺就是最难的,岳瘤子为了学点东西,脑袋都被打起包了,最终靠着这份不服输的心气儿成为少将,现在区里免费教,为什么不去学?
    “原来是这样啊,”陈太忠点点头,关于岳瘤子的传奇,他也听说了不少,分外明白这个意思,但是他还要确定一下,“那么以你估计,今年民间对娃娃鱼的鱼苗,最终会有多少需求?”
    “这个谁说得准?”胡局长很不想对区长失礼,但是这个问题委实奇葩了一点,他只能苦笑着回答,“以我的估计……一千到一千五百尾,这是粗略估计。”
    “五百个人,平均一个人两到三条?”陈太忠眉头微微一皱,就算有一些人只是抱着学艺的目的,他也觉得这个数字有点少,“我听说不止一个人,起码要养二三十条。”
    这话一点不假,别人不说,林桓的侄儿就打算投资二十万,养三十到五十条娃娃鱼,葛宝玲更是说她表妹夫没事干,想养一百条左右的娃娃鱼,还跟陈区长打招呼。想要点好鱼苗这个钱挣得是光明正大,她不怕说。
    “有好些家有合作养的意思,大家都不是很吃力,同时也就分散风险了,”胡局长笑着解释,“咱北崇历来有这个习惯,一头牛算三、四家的共有财产。”
    “这么说……民间的承受力,和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也不可小看。”陈区长头一次听到这么个说辞,也是感慨万分,倒不能说大才在民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抵御风险方式,政府工作的压力会小很多,也更好做一点。“有这样的群众,没理由干不好工作。”
    “但是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好几家联合找政府了,”荀德健冷冷地发话,他不但是话痨,有的时候说的话还特别难听,没办法,体制外的人就这样,不懂得含蓄。
    你不会说话。可以不说嘛,陈区长无奈地白他一眼,却也没办法说更多这个可能性是现实存在的,可能性还很大,但是……也真的扫兴。
    “这主要是陈区长的魅力使然,”胡局长笑一笑,又感触颇深地叹口气。“也就是陈区长的关注,大家才会愿意来学习,愿意来考试,其实自从猕猴桃和柑橘两件事之后,局里牵头的项目。已经很久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了……”
    “这两件事,又是怎么回事?”荀德健真是个好奇宝宝。什么都想打听,丫不止是话痨。
    这还用问吗?陈太忠很无语地看他一眼,无非就是那点事,他转身走向会议室,顺手拽住一个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把今天的考卷给我拿来一份。”
    考卷很快拿来了,上面的问题真的是非常全面,一共一百道填空和选择题,从蝾螈的生长发育过程,到生活环境,然后再到如何用仪器或者常识测试水体,还列出了一些异常现象,让考生们分析,这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哪里出现了异常,还是什么疾病的先兆。
    “这是徐区长要求的?”陈区长略略看了遍,沉声发话了,同时他心里生出了强烈的后悔之意,早知道是这样,我该极力推荐徐瑞麟出任常务副,人才难得啊尼玛,这种题目我去考,别说九十五了,能得八十分就偷笑了!
    “我们有详细的培训大纲,这些内容都讲过,”这位笑着回答,“不过教材不下发,学多少,就是看他们怎么记了。”
    “唔,”陈太忠点点头,这个政策他是知道的,甚至就是他本人先倡导的,娃娃鱼养殖实在太分散了,这个教材真的不能下发,以免外面的县区学了去,“怎么只有选择和填空,没有论述题呢?”
    “这是考验大家基础知识的,要是到时候想养鱼的太多,还要再考,那时候就有论述题了,”这位倒是不防备,有啥说啥,“区里就给了一千条的指标,得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啊。”
    “区里……就给了一千条的指标?”陈太忠听得眼睛一眯,心说老胡你算个能的啊,我正愁两千条不够呢,你居然敢定下指标?
    不过想到下面的农户都能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养殖娃娃鱼,他觉得农业局有自己的控制方式也不足为奇,虽然可能比较粗暴,但是……有效就好。
    这位却是没想到,区长连这个都不知道,脸登时就白了,他结结巴巴地回答,“那个啥,先这样吧……厕所,我去上个区长。”
    神马?陈太忠听得牙关狠狠一咬,你叫我厕所也就算了,居然还要上个区长这语病也太欺负人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胡局长跟荀德健解释完了那两件事,就笑眯眯地走过来,“区长,我们这考卷……还算负责吧?”
    “考卷啥的,咱先不说,”陈厕所陈区长双手向身后一背,又冷冷一笑,“麻烦你跟我解释一下,一千尾娃娃鱼苗的指标,是谁给你下的?”
    (更新到,预祝书友们新年快乐,按惯例凌晨有加更,预定2013年第一张月票。)
    第一卷 3676章 好大胆子(新年快乐,顺求保底月票)
    “这个指标……”胡局长拉长了声调,他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诡缠人 最后的马里亚纳人 盗墓:下九流 重生随奖 噩梦街机:从恐龙快打开始 就是玩!书穿炮灰太后我永不下线! 年代对照组?不慌,我有灵泉空间 【云】 穿书八零:假千金混得风生水起 猎户家的夫郎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