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元璋闻报,不由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此次是秘密前来临沂,吴老六纵使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得知他在此,也不应与张洪任的人同来。
    现在吴老六竟携正一教道士前来,恐怕是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
    想到这,他强按下心中的担忧,吩咐让吴老六进来后,又继续与张煌言谈论开海禁之事。
    不一会,吴老六和一个道士走了进来。
    朱元璋见吴老六衣衫破损,隐现内甲,眉头不由皱得更紧。
    不过当他见到那道士时,却又吃了一惊。
    原来来人并非一般的道士,竟是正一教的掌教真人——张洪任。
    朱元璋见张洪任虽仍仙风道骨,但道袍并不洁净,眉宇间也隐现戚色,心中不由一紧。
    他略一犹豫,就快步上前,笑着道“张天师,为了咱大明的安危,害得您劳累奔波,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张洪任见朱元璋持礼甚恭,也急忙稽首还礼,同时连称不敢。
    张煌言听闻来人是正一教的掌教,想起先前传得沸沸扬扬的金龙之事,本要避嫌退下,没想到却被朱元璋留了下来。
    朱元璋与张洪任客气过后,又佯作恼怒地指责吴老六怠慢了张洪任。
    吴老六闻言,知朱元璋是在向他询问事情经过,便将先前之事讲了出来。
    原来那日吴老六与张洪任前往山海关后,张洪任借助正一教的推算之法,成功吸引了吴三桂的注意,并受邀进入了吴三桂的府邸。
    之后张洪任佯作盛意难却,在府中替吴三桂详细推演了后事,并指出因他祖坟有缺,致使他和吴襄未得高官。
    随后又借口金龙现世,天下气运转变,声称吴三桂若能借助金龙之气及时补救,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吴三桂闻言大喜,急忙请张洪任施法。
    张洪任推说补救之法十分繁琐,需持续九日,若施法期间被打断,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有无穷后患。
    并说吴三桂已得伯爵,假以时日也能晋封侯爵,劝他不可因小失大。
    吴三桂听说只需九日,当即表示无妨,让张洪任尽管施法。
    说来倒也凑巧,在张洪任施法后不久,吴三桂就因守城有功被封为镇东侯。
    吴三桂大喜过望,不仅对张洪任更加推崇,而且一再重谢,却都被张洪任婉拒了。
    就在吴三桂疑惑之时,张洪任这才拿出沈唯才和翟堂的书信,说是受人之托,不敢再受厚礼。
    吴三桂见了沈、翟二人的书信,知晓了张洪任的身份,同时也明白他再重的谢礼也难入张洪任的法眼,便不再提重谢之事,不过却承诺若张洪任日后有所差遣,他定当遵行。
    张洪任又借谈道之机暗示吴三桂,崇祯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大明是涅槃重生的凤凰,若吴三桂能把握住机会,前途不可限量。
    张洪任在坚定吴三桂守城的决心后,本打算南归,没想到却接到黄粱的传信,让他前往太原一聚。
    张洪任知黄粱一向洒脱,从不主动联系教中之人,此次突然相邀,恐是有非常之事发生,便急忙赶往太原。
    没想到他们赶到太原时,只见到了黄粱的尸身。
    不过黄粱虽已羽化多日,尸身却栩栩如生,好似睡去一般。
    左良玉似乎已经知晓张洪任的身份,对他一再表示歉意,但张洪任并未多言,只是将黄粱的尸身收敛,准备送回正一教安葬。
    不曾想他们才出太原,就遭人追杀。
    幸亏危难之时,晋商八大家之一的翟堂派人相助,并将他们送出山西。
    同时,翟堂的人告诉张洪任,黄粱是被范永斗害死的。
    因为范永斗本想让左良玉帮助女真入关,但黄粱一直以天命为由,反对此事。
    而左良玉对黄粱又十分信任,所以范永斗几次谋划都未得逞。
    最后范永斗恼羞成怒,设计诬陷黄粱私通朝廷,而左良玉不知着了什么魔,竟相信了范永斗的话。
    黄粱为了证明清白,就当着左良玉的面羽化了。
    左良玉见状,也十分后悔,当时就将范永斗赶出了左府。
    翟堂听闻此事,便联合了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等人,想替黄粱报仇。
    不曾想王登库、靳良玉、黄永发三人竟出面相助范永斗,双方一时势均力敌。
    最后还是左良玉出面,才暂时压下了此事。
    不过翟堂的人再三表示,只要张洪任表态,他们一定血洗范家。
    张洪任知翟堂并非范永斗的对手,婉拒了翟家的建议,并再次对翟堂的人表示感谢,随后就与吴老六等人一起南下。
    因当时山东、河南战事尚未结束,他们为免黄粱尸身受损,便选择了水路。
    原本水路十分通畅,不曾想进入山东境内后,竟时常遭遇叛军的袭击。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改走陆路,却再次遭到追杀。
    好在山东锦衣卫的联络站已建起不少,吴老六借助锦衣卫之助,才化险为夷。
    但他们前两日到济南时,济南突然发生暴乱,官兵和叛军竟狼狈为奸,大肆抢夺富户和过往客商。
    吴老六觉得事情有异,本想传信给朱元璋,但张洪任却执意要亲来......33
    朱元璋听完吴老六的讲述,心中对张洪任的推测之术十分忌惮。
    随即又想到黄粱是其师叔,本事应不在其下,按理来说自也能趋吉避凶,又怎会死在一介商人的暗算之下?
    不过他心中虽有所怀疑,却仍一脸悲痛地道“张天师,是咱害了令师叔,不过您放心,咱一定会替他报仇!”
    张洪任稽首谢恩后,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递给朱元璋道“陛下,若贫道没有猜错,师叔应是为了这封信才羽化!”
    朱元璋闻言一愣,又见吴老六面露惊诧,显然不知此信的存在,就没有立刻接信。
    一旁的张煌言见状,本想代朱元璋接信,却被朱元璋制止了。
    就在张煌言疑惑之时,只见朱元璋竟朝那信行了一礼。
    张洪任见状,眼中闪过一缕惊诧之色,但并没有避让。
    朱元璋恭敬行礼后,仍没有接信,而是朗声道“张应道天师为咱大明舍身,咱代表天下百姓向张应道天师致谢!”
    随后又对一旁的吴老六道“你即刻传旨,让太子亲自主持张应京天师的祭礼,同时昭告天下,正一教乃我大明国教,后世子孙当奉行不渝......”
    张洪任本因张应京、张应道之死,对朱元璋有所不满,此刻闻言,心念立时通达不少。
    所以尽管他知道朱元璋此举是在收买人心,却仍跪下行礼道“贫道代正一教,代师叔,多谢陛下厚恩!”
    朱元璋急忙上前扶起张洪任,又宽慰了他几句,才将信接了过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明末之白衣天子 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穿成异能大佬后我出道了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大夏烟雨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假三国:天谕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